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归桐-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安静的陪伴便是最好的安稳了。
  可……
  他怎么好像真没有要说的意思呢?
  郭圣通承认自己很好奇。
  听那话中意思,这应该还是个在刘秀初至河北便跟着他的功臣。
  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三番五次地违抗刘秀。
  也真是太不把刘秀当回事了,难怪刘秀会生气。
  若是从前,郭圣通肯定会以为是彭宠。
  但彭宠一直窝在渔阳,并没有领兵。
  而在彭宠夫人和郭圣通搭上线后,彭宠也开始改变策略了。

  ☆、第两百六十六章 杀心

  他不再像从前那样非和刘秀硬刚,就为了证明他在刘秀心中的地位。
  其实刘秀性格上很有些拧劲,他不喜欢凡事都扯上过去,他喜欢一切着眼于现在,着眼于将来。
  彭宠的功劳他自然一刻也没忘,可若是把这个时刻挂在嘴边,刘秀心里就会微妙起来。
  他一直相信,当初共患难是因为大家真的相信他看好他。
  可现实告诉他,这不过是场明码标价的交易时,他的万般柔情便会随之消逝。
  彭宠如今不再提从前,他只和朱浮论现在的对错,反倒让刘秀有些内疚起来,开始想二封功臣都没有加上彭宠就为了磨他的性子是不是有些过了。
  若不是彭宠,能是谁呢?
  郭圣通把认识的将领挨个数了一遍,也没看出谁像三番五次抗令的样子。
  退一万步说,刘秀已经吃过盲目自信的亏了,倘若他的安排真有失误,大可回信禀来。
  郭圣通不信他作为一个开国之帝,会连这么点肚量都没有。
  她的目光不自觉地又在他脸上流连起来。
  微闭着眼的刘秀似有所感,忽地睁开眼来:“是王梁。”
  王梁?
  郭圣通自然知道他。
  说起来,彭宠还真是颇能知人善用。
  智勇双全的吴汉是他提拔的,勇冠边疆的盖延是他提拔的,应谶而出的王梁还是他提拔的。
  王梁起先不过为小吏,后被彭宠看重,便任狐奴县县令。
  刘秀至河北后,渔阳同上谷二郡率先支持。
  王梁得封为偏将军,破邯郸后加爵关内侯。
  后邓禹西征,冯异南驻孟津,刘秀亲自北徇燕赵。
  王梁便是在此时被任命为野王令,协助寇恂和冯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对于后方稳定居功甚伟。
  刘秀因《赤伏符》而终于下定决心称帝,又有“刘秀当为天子”谶言在前,便笃信图谶,以为是上天诏示。
  而恰好《赤伏符》上言“王梁主卫作玄武”,野王为卫元君所徙,玄武是水神之名,司空是水土之官,因此拜王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
  说来好笑,王莽从前也极为推崇图谶。
  他在称帝后,特寻来卖饼儿王盛封为高官。
  郭圣通想,是不是不管谁都逃不过希冀上天认可的怪圈。
  好在刘秀尚算不上鬼迷心窍,麾下诸将也做不到指鹿为马。
  战功累累的王梁做大司空诸将能接受,可当刘秀要任孙咸为大司马时诸将便激烈反对起来。
  刘秀后也觉不妥,便拜吴汉为大司马。
  王梁莫不是为了谶言而骄纵吧?
  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刘秀拉了起来。
  “想知道就问朕,偷偷打量朕做什么?”
  郭圣通被戳穿后有些难为情,却还是咬牙小声反驳道:“我明明是光明正大看的。”
  这话逗的刘秀有些忍不住想笑。
  他带她来到宽大的舆地图前,信手抽出一柄利剑,用剑刃指着地图给郭圣通讲解:“上月,檀乡军同五校军达成联盟,进扰魏郡和清河郡。
  朕让吴汉为首,率王梁、杜茂、坚镡、朱佑、贾复、王霸、刘隆、马武前去迎敌。
  朕知战场上风云变幻,战机难求,便全权放手于大司马。
  可王梁未请示吴汉,便擅自调动野王兵。
  朕不管他是觉得受吴汉的指挥丢人,还是觉得他比朕和吴汉都要高明。
  朕只知道,任何破坏规则的事,都是开不得先例的。
  朕决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
  便亲自下诏,令其停止行动。
  然王梁接诏后仍是不从。
  朕看他不光是眼里没有军纪可言,更是没把朕看在眼里啊。”
  说到最后一句时,气又冲上了他的心头,他不自觉地加重了手上的力道。
  眼看利剑就要划破舆地图,郭圣通回握了一下他的手来安抚他。
  “那陛下召宗广是要……”
  “朕太温和了,以至于让很多很多人忘了朕也是杀过很多人的。”
  他转过身来,深邃的双眸中光芒锐利。
  这是起了杀心啊!
  虽是彭宠部下,留下他对郭圣通利大于弊,但她并不准备为其求情。
  一次抗令尚且可以用事急从权来解释,可在刘秀下诏后仍我行我素不是挑战刘秀的威严是什么?
  若是天子都不能保证令行禁止,那郭圣通保他有何用?
  就为了将来再给自己添堵?
  她安静地站着,并没有说话。
  刘秀丢了剑,拉着她重又回到书案前。
  “既来了,便陪朕待会吧。”
  郭圣通应好。
  是日,刘秀召尚书宗广入宫持符节往军中斩王梁。
  翌日郭圣通早起后特地给彭宠写了信说明了事情缘由,不许彭宠掺和此事。
  他如今和朱浮闹的越来越厉害,正是夹缠不清的时候,就别往这混水中淌了。
  可彭宠这人叫人怎么说呢?
  虽恃功骄纵,但确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他因郭圣通不许,便瞒着她写了信来向刘秀求情。
  昏君也好,明君也罢,就没有不厌恶拉帮结派的。
  哪怕,只是有征兆也不行。
  刘秀为此又生了场气,说弄得像他在残害忠良一般。
  彭宠既一头扑了进去,郭圣通恼火也没用,只得想法子补救。
  她使人急马去追宗广,请他以处置三公九卿需格外慎重为由不就地处斩王梁,而是将其押解回京。
  单靠书信,是说不清话的。
  有什么还是当面说吧。
  王梁若是罪不至死,刘秀不会容不下他。
  可若死有余辜,彭宠也没道理再掺和了。
  虽说为此焦头烂额,但郭圣通冷静下来后还是觉得值得。
  彭宠倘若真听了她的话明哲保身固然很好,可这般仗义执言未尝不让人感动。
  试想一下,如将来她身陷囹圄,彭宠也必将想方设法地来保她。
  她和疆儿多一条后路总是好的。
  她虽然尽力放下,不再计较前世的仇怨。
  但究竟还是做不到对一切释怀,更做不到像前世那样万事都依靠着刘秀。
  她还是想自己强大。
  彭宠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助力,她要保住他。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浮抓住了彭宠为王梁求情的话柄,猜度着刘秀的心理一再上书说彭宠自立山头。
  彭宠最厌恶被人冤枉,如今被扣了个等同谋反的帽子在头上,气的火冒三丈。
  立刻便把郭圣通的叮嘱忘在了脑后,上书来历数这些年的辛苦,从而来力证绝无二心。
  郭圣通想他的本意是想说,看,我这么艰难,我也没想过要怎么样,我还是乖乖听话好好经营渔阳。
  可到了旁人的眼里,很自然地便又变成了卖弄功劳和叫不平:看,陛下这么对不起我,看,我多么委屈。
  得,这下彭宠连他自己都搭进去了。
  刘秀气的又摔了书。
  他思来想去后,下诏令彭宠到洛阳来,书信来往说烦了,有什么话还是好生当面说。
  彭宠有不可代替的大功,他终究还是希望和他君臣相得。

  ☆、第两百六十七章 人师

  吃过立夏的五色饭,给刘疆戴上了五色绳,又陪着刘秀去南郊祭祀过炎帝、祝融,暮春瞬间变得脚步匆匆起来。
  每日清早起来,都能见着满地落红。
  然而,枝头繁花却越加热烈地开着,一副誓要燃尽最后光芒的架势。
  两相对比,竟叫郭圣通有些伤感起来。
  晨间送走刘秀后,她便牵着刘疆漫步在小径通幽处。
  日光星点叶隙间,添得黄鹂四五声。
  花事渐衰,绿意氤氲。
  羽状复叶的槐树枝繁叶茂地把天空都遮去了一大半,那股绿叶的清新味和泥土的芬芳直往人鼻翼间扑。
  越是绮丽的花越娇嫩,落到地上木屐踩上去触感细腻让人心生不忍。
  栀子花早落尽了,但走到附近总觉得还有一股馥郁香甜的味道扑来。
  目光所至,尽是叫眼底凉透的绿。
  天气暖和的不像话,便是刘疆也不肯再穿夹衫。
  但郭圣通不敢大意,仍是哄着他穿上了件襜褕。
  湖中新荷一片接一片,绿意尽头隐约见得一片嫣红在晃动。
  那是蔷薇花墙。
  万里无云的天空安静下来后,若有若无的风也不来了。
  柳絮轻飘下来,落在人肩头拂不去。
  刘疆人小觉多,很快便走累了,拽着郭圣通的衣袖耍赖要抱。
  “母后……抱抱……”
  郭圣通笑着抱起他,一路抱的手发酸也没把他放下来。
  刘秀极疼刘疆,可因为是长子,刘秀寄托在他身上的期望便格外多。
  前些日子,刘秀便和郭圣通说等刘疆三岁了便要给他延请太傅。
  郭圣通即便心疼不舍,但也知道这样对刘疆来说才是最好的,便也点了头。
  后来也不知道从哪走漏了风声,刘秀收到了许多儒士毛遂自荐的奏章,他们一一陈述自己的优点,希冀能被任用为太傅。
  其中不乏当世名儒,弄得刘秀又是惊喜又是无奈:“朕想请他们入朝,都推脱说要著书立说。
  这太子一要招太傅,个个就都没事了,跑来跟朕说选我选我选我。”
  他哼了一声,和郭圣通吐槽,“以为朕会受宠若惊,然后忙不迭地请进来教太子。
  真是想的美。
  太子太傅不光学问要是一流的,更重要的是人品德行也得是极其出众的。
  要知道,太傅带给太子的影响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