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归桐-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成想,她这番话又惹了大祸,李氏哭的更厉害了。
  她越发走不脱身了。
  等着李氏渐渐止住泪,便一股脑全告诉了刘旻。
  原来是嫂嫂和刘得在那孩子被过继出去后,还三不五时地打发人去看,时常送衣送食的。
  好端端地怎么会有人如此关心自己?
  那孩子鬼精的很,便四处找人套话。
  刘氏族里有想讨好嫂嫂的,摸准了她的心思知道她是舍不得这个孙子,便装作说漏嘴的样子告诉了这孩子。
  这孩子哪想的到会是这么大的事?
  原来,自己的母亲不是自己的母亲。
  原来,自己有父亲,还有这么疼爱自己的祖母。
  虽说自小养的感情深厚,这孩子还舍不下养母,但到底不如从前和养母亲热了。
  嫂嫂知道后,便想索性接回这孩子。
  李氏气的不行。
  哪有这样的道理?
  若是妾生子也就罢了。
  可这是奸生子啊!
  孩子母亲有什么名分?
  议亲前婆母就对她母亲说了这事,并没有瞒她们。
  母亲一听,热情立时就散了,不想再往下说了。
  但李氏见了一面刘得,早已倾心不已。
  便劝母亲说:“他们家既一早就说清,显见是真有诚心。
  更何况,那孩子落了地就被过继出去了,和他们再没什么瓜葛了。
  不会影响我的,只会叫他们更看重我,也算不得坏事。”
  她母亲见她说的这般天花乱坠,就知道她主要还是瞧中了真定王太子,便也不阻拦了。
  都是李氏,同出一脉,真定王后又只有这一个儿媳,该不会给她什么气受的。
  想了想,到底同意了这门婚事。
  可没想到,还是孙子更亲啊。

  ☆、第两百九十六章 灰心

  李氏听着婆母笑着说想让那孩子回来,也好给她膝下有靠,立时火冒三丈,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火气,刺了出来:“只要是夫君的孩子,便都是我的孩子,这话原是不错的。
  可请问母后,那孩子母亲是个什么身份?”
  这是在说问雪始终只是婢女,不曾入得刘氏门,孩子是未婚生子,实实在在的奸生子。
  之前把孩子过继出去,已是看稚子无辜最大限度地保全孩子了。
  如何还可能把孩子接回来养?
  说道理李昭宁自然是说不过儿媳的,可又实在舍不得孙儿——
  那孩子昨天怯生生地问她:“您真的是我祖母吗?可是为什么不要我?”
  孩子有什么错处?
  凭什么遭这样的罪呢?
  她心酸的说不出话来。
  当即下定了决心要接这孩子回来。
  儿媳进门到现在也还生下一儿半女,她也不催她,只是把这孩子接回来给她先养着带带运,该是没什么话说才是。
  却不妨她才开了口,儿媳就怒不可遏,好像给了她多大委屈似的。
  这孩子的事她一早就知道,又不是不知情,有什么好委屈的?
  难不成还真以为过继出去了就不是她的孙儿了?
  那身上流着的是得儿的血啊!
  从前不过是情势所迫,哪有叫别人一直养着自家孙儿的道理?
  她原想着只要儿媳同意了,夫君也就没有什么恼火的理由了,这事也就顺顺当当地成了。
  而她自然也不会亏待儿媳,日后会待她更好些。
  可她竟然说不,竟然跟自己发脾气。
  李昭宁越想越气不顺,当下冷笑连连,甩手进了内殿,不肯再叫李氏在跟前说话。
  李氏只得出来了。
  等刘得晚上回来后,她把白天的事告诉了刘得,希望刘得能明确表态,站在自己这边。
  但他却愣了愣,说了句那就委屈你了。
  委屈你了?
  她是告诉他这事,什么时候说她要同意了?
  委屈和愤怒在她心头翻滚着,她心都凉了半截。
  当初回门时,母亲问她过的好不好?
  她垂首低眸,声如蚊蚋,“好……”
  为了叫母亲放心,她忍着羞意又补了两句:“夫君待我很好,婆母也很慈爱,我在真定过的很自在……”
  母亲听了,唇边有了些笑意,但眉头仍是轻蹙在一起。
  李氏知道母亲还是在担心那个过继出去的孩子,她觉得母亲多虑了。
  可母亲是因为疼爱她才这样,一时间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叫母亲不要担心?
  还是顺着母亲说自己也担心?
  都不对。
  她大嫂见了,便拉过她的手拍了拍,劝慰母亲道:“要我说,刘氏就算是有那一桩不足,也能被旁的填平。
  就说不纳妾,几个人家能做到?
  小姑的福在后头呢。”
  真定恭王刘普至死只有王后杨氏,长子刘杨继了父亲的痴心,哪怕王后李昭宁只生下了一子,也未曾纳妃。
  便是翁主刘旻也是个一心一意的,盛年守寡到现在不曾再嫁。
  李氏嫁到这样的人家,虽说要为个奸生子膈应,但总比妻妾成群、嫡庶不分的人家要好的太多。
  李母听了这话,终于缓缓吐出了口气,拉着李氏的手道:“我的儿啊,但愿是母亲多想了。”
  李氏笑了笑。
  她那时是很有自信的,觉得母亲早晚会感慨她嫁的不错。
  可现实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
  婆母竟然想把那孩子接回来让她养,那她成什么了?
  不知该有多少人笑话她。
  她当作指望的夫君却说让她委屈一下,就听婆母的得了?
  怎么能就这么忍了呢?
  她从前是做过错事,弄得姑母很不高兴,叫婆母教训了她一顿,带累的夫君也颇有微词。
  可是一码归一码,总不能叫她从此就忍气吞声做人吗?
  母亲说过,你让一步,别人就会进十步。
  她平复情绪后,叫贴身侍女想法往真定王耳边透了透风。
  她知道,她公公虽不从不管后宅事,又极尊重婆母,但却是个极重规矩之人。
  若不然当初那孩子也送不出去,婆母那会必定就是极想留下的。
  婆母是长辈,她不好忤逆她,但借力打力呢?
  隔了一日,李氏再去婆母宫里时,她果然不提要接那孩子回来的话了。
  她松了口气。
  却没成想,今天来问安时婆母叫出五个美貌婢女叫她带回去。
  她宫里又不是缺人,婆母的用意昭然若揭。
  这是要叫夫君收房。
  李氏立时跟咽了死苍蝇一样恶心起来,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公宫里没有半个嫔妃,也不见婆母贤惠,显见得也是高兴公公这般专一的。
  可到了儿媳这里呢?
  就因为她不愿意接那孩子回来,便要这般恶心她吗?
  她不肯带这些婢女回去,说宫中不缺人手,公公也素来不喜欢奢侈无度,还是不讲这些排场的好。
  她不点明这些婢女的真正用途,装糊涂说是要伺候他们的,又抬出了公公来。
  婆母的脸唰地一下就阴沉了下来,但很快就笑了起来:“我原是想着你要是有了身子,怕身边人不够使唤。
  但既这么说,也是正理。”
  而后便推说累了,让李氏回去。
  李氏怎么会听不出来婆母是在挑剔她还无所出的事情?
  可当下她能说什么呢?
  她只得笑了笑,说句您休息然后走了。
  回去的路上,李氏越想越委屈。
  婆母自个儿子嗣上也不顺利,只生了夫君一个。
  公公也不曾纳妃,始终敬爱着她,给她体面。
  她又不是三四十,生不得了。
  怎么就又是挑剔她没有生养,又是想往夫君房里塞人?
  这是什么道理?
  天底下的好事只许她一个人占着?
  李氏心中的怨怼越来越多,又想起了出嫁前母亲的担忧,悲从心中来,当下不管不顾地就哭了出来。
  她还要什么脸面呢?
  就是被婆母听见了骂她也不怕。
  大不了和离了回家去。
  她父母那般疼她,兄嫂也爱怜她,她再不再嫁都是可以的。
  只是有些舍不得夫君——
  即便他不向着她,但她心中始终还是有她。
  她一时怨自己当初浅薄,一时又恨当初没有听母亲的话,哭到后来险些背过气来。
  就在这时,姑母来了。
  李氏还当姑母见了她哭也得刻薄刻薄她,说什么好端端在外面哭像什么样子的话。
  她攒了一肚子的怒火,想着怎么反击姑母。
  却没成想姑母竟也不问她怎么了,只柔声安慰她。
  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叫她为了父母也要爱惜身子,别哭坏身子了。

  ☆、第两百九十七章 安心

  父母?
  她把日子过成这样,哪还有脸去见父母?
  只有他们是真心疼爱她的啊,她当初到底是犯了什么傻气不听母亲的话?
  婆母因为那孩子的事对她很是不满,已经开始各种挑剔她,婆媳间的嫌隙只会越来越大。
  倘若她不能快些怀上身孕,她的日子会更难过。
  可大嫂那时过门一年了还没动静,急得四处求医问药。
  母亲知道了,忙开导她说她年纪轻轻,又没有病,有什么好急的?
  心一宽,孩子自然就来了。
  万一吃错了药,再伤了身子,那就不值得了。
  大嫂听了这话知道母亲不会在子嗣上苛责她,感激之余便听话停了药。
  结果没过三月,大嫂就有了喜信。
  母亲便拉着大嫂的手喜笑颜开,“早就叫你不用着急,这孩子是个慢性子呢。”
  大嫂笑。
  李氏站在旁边,也忍不住跟着笑。
  她那时以为家家的婆媳都这么和睦。
  可嫁了人后,她知道她错了,错的很离谱。
  她的婆母自己一生过的顺遂,便看不见旁人的不易,只想着自己舒服高兴。
  夫君是个面团性子,怎么都行,不会为了她去惹婆母生气的。
  而公公敬爱婆母,纳妾又不是涉及到原则性的事,公公是绝不会管的。
  她嫁过来便当这儿是自己家,但现在看来她还是个外人,一个谁都不会为她说话的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