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叔伸出手,示意韩彦扶起他,淡淡地道:“已经得了,排斥恐惧又有什么用?”
这话落进郭圣通耳里,她脚下微微一滞,禁不住回头去看。
她原先还以为刘文叔是不信她的诊断,或是勉强镇定。
但现在看来,他却是难得想得通。
是啊,得了重病害怕又有什么用?
许多时候,心魔比病魔还可怖。
病魔蚕食的只是健康,心魔吞噬的却是意志。
刘文叔似有所感,也朝后望来。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不期而遇。
他的五官没有一样是生的不好的,尤其是那眸子,总像盛着夏夜的星空,璀璨发光,叫人情不自禁想要沉浸进去。
郭圣通见过他风度翩翩尽显俊逸的时候,却还是第一次见他这般温和无害的样子。
他冲她轻轻一笑,而后转过头去。
那意思好像是在安慰她不要担心,不要难过,
这笑容,郭圣通觉得很熟悉。
似乎曾经见过。
还不止一次。
☆、第七十八章 议亲
郭圣通微微一愣,心下那被死死压抑着的焦躁猛然挣脱开来,重新涌上心头。
她终于明白,她不是因为害怕而焦躁,而是因为难过。
是的,难过。
她很难过,很难过很难过。
就好像心里猛然缺了一大块一样,就好像她失去了什么与她魂梦相连的东西,悲伤层层夹裹着她,难受的让她想哭。
她哽咽了一下,把涌到喉间的泪意逼回去。
这实在是太没道理了,她难过什么呢?
她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还有她为什么要觉得那宽慰的笑容熟悉呢?
这熟悉来的莫名其妙,毫无道理。
她心中有一个很强烈又很荒唐的念头,她认识刘文叔,在此之前就认识他!
可是,怎么可能?
不可能的。
“阿姊——你怎么了?”
是况儿在拽她的衣袖。
郭圣通深吸了口气,慢慢转过身去。
她勉强一笑,尽量若无其事地道:“没事,我们快回去吧,阿母该等着急了。”
她的声音微微嘶哑,像是刚哭过浸着湿漉漉的泪一般。
郭况的诧异就更重了,他仰起脸望向阿姊。
郭圣通朝他粲然一笑,“饿了吧?到家就能吃饭了。”
郭况胡乱应了一声,疑心自己方才是多想了。
但是不知怎地,他总觉得阿姊的那一笑是强作出来的。
他想,阿姊在为文叔难过吗?
想到文叔,郭况心里沉甸甸地。
他真的是得了肺痈吗?
他还那么年轻,又那么有才华。
郭况第一次盼着阿姊诊错病。
可是,第二天刘。
郭况去了他的学舍问,从博士嘴里知道他被确诊为肺痈请了长假来治病。
阿姊没诊错,郭况不知道是该为阿姊骄傲还是该为文叔难过。
他今年才八岁,远远还没到见惯生死的年纪,却也已经从失去父亲中体会到了生离死别的悲痛。
他忍不住想,文叔的亲人倘若知道他得了这样的死症,该是如何的难过。
晚上回去后,郭况和母亲说了这事,问母亲有没有能治好肺痈的名医。
到底同窗一场,又怎能熟视无睹?
母亲听了之后大为唏嘘,“真是可怜见的,怎么好端端地生了这样的重病呢?”
她告诉郭况,她听说过得肺痈了的没有一例是治好的。
“真是可惜了,那孩子才多大呢?”
郭况看向郭圣通,“王先生治得好吗?”
郭圣通道:“我已经问过了,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眼见郭况露出不忍,郭圣通便道:“就是华佗在世,又有什么用呢?
热毒瘀结于肺后,肺叶生疮,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肉败血腐化脓,肺死了人如何还能活?”
郭况听阿姊和母亲都这般说,便也只能叹了口气闷闷地去画画了。
母亲爱护孩子善良的天性,也可怜刘文叔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候得了这样的大病,便道:“你不是说他家穷的很吗?想必没有多少钱来治病。明日你带过去一百两给他,就说是借给他的。”
说是借,其实就是给了,母亲也没指望刘文叔能还。
之所以说借,不过是母亲知道少年心性多半都是敏感清高的,怕伤了刘文叔的自尊心。
郭况聪明的很,一听就知道母亲的用意,当下就开心起来:“谢谢阿母。”
他第二日清早带了一百两银子去太学里,从韩彦嘴里问了刘文叔的住处送了银子过去。
郭况晚上回来时,大抵因为终于尽到了一份心力,也安心了下来,用过晚饭后就在院子里和侍女们玩投壶。
府里新近送来一批冰蚕丝的衣料,母亲在教郭圣通裁衣。
虽说郭圣通的出身决定了她将来一辈子都衣食无忧,用不着事事都亲力亲为,但母亲还是执意教她。
“将来你要是嫁人了,总得给夫君儿女学两件贴身的衣裳吧。绣娘们做的再好,那也不是你的心意。”
郭圣通点头,笑嘻嘻地抬起脸:“阿母,你喜欢什么样式?我学会了先给你做一身衣裳,再给况儿做一身,也让你们一穿就念我的好。”
母亲见她说起婚嫁一点都没有害羞闪避的意思,心里好笑:桐儿还话的口气十足还是个孩子。
但望着已然长成一朵娇花般的女儿,她又忍不住感慨:桐儿明年十一了,也到了该思量婚事考虑议亲的年纪了。
只是她还舍不得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这么早嫁出去,她想着怎么也要留到十六七。
不过,也不能因此耽搁了孩子。
母亲便想得抽空写封信去问问了,要是他们都愿意,把桐儿嫁回她娘家自然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娘家人口简单,没有和妯娌小姑相处打交道的烦恼。
公婆又是至亲的舅舅和舅母,必定也会拿桐儿当眼珠子看。
外甥刘得那孩子性子温和,样样又都出众,最难得的还是和桐儿从小一起长大,她不用担心他们成了婚之后性格不合天天打闹。
母亲想,实在是没有比得儿更好的女婿人选了。
只是,她觉得好,旁人自然也会觉得好。
可不能叫旁人占了先,不然就是能寻到比得儿更出众的少年,可那公婆严苛小姑任性的又该叫桐儿怎么办?
母亲自己就是过来人,见过不少夫妻感情和睦却因为婆媳不和而渐渐离心的。
桐儿是她的心头肉,她怎么能看着桐儿受苦?
一丝半点的可能都不能有。
所以,嫁给刘得是母亲为女儿安排的最好的路。
从前母亲一直觉得孩子们都还小,性子又不定,倘若贸然定亲将来合不来呢?
但今天她突然发现,原来她的桐儿明年就十一了,得儿也十三了,纵便不即刻成婚,也该先定下才是。
迟则生变啊!
万一要是有人赶在这前头开了口,长兄长嫂又以为她无意把桐儿嫁回去再应了人家可怎么办?
她相信她的桐儿不愁嫁,可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又怎么样?
还是得嫁的合适啊。
母亲着急起来,一刻都等不得了,对郭圣通说了句去给大舅写信,叫过红玉让她接手教郭圣通,就起身而去。
郭圣通看着风风火火去了外间的母亲,有些摸不着头脑,她问红玉:“近来家里有什么大事吗?或是舅舅给我们写信了?”
☆、第七十九章 早期
红玉上前拿起布料和剪子,仔细想了想,答道:“府里没什么大事啊,大王和王后近来写的信您也都看过。”
郭圣通点点头,暗忖道那能是什么事呢?
母亲要火急火燎地去给大舅写信?
不会是大舅母为了求子又闹出什么事了吧?
郭圣通想着之前的预感,担心大舅母希望过大将来失望更大。
她好几次在给大舅母回信时都想劝大舅母子嗣是缘分,强求不得。
可母亲委婉开口几次没得着什么回应后都不再多管,她一个晚辈又怎么好插话?
郭圣通叹了口气,低下头认真跟着红玉学裁衣。
红玉仔细耐心的教了一遍,郭圣通又上手裁了两刻多钟,天就彻底黑下来了。
没一会,母亲也回来了。
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郭圣通见她眉眼都带着笑不免好奇道:“您去给大舅写什么信了?这么高兴。”
母亲笑着不肯说,“小孩子家总打听大人的事干嘛?去把况儿叫进来,天都黑成这样了,明日再玩。”
这明显就是不想说嘛。
郭圣通应声是,不再多问了。
她到了院中唤回弟弟,见他玩的一身都是汗便赶他去洗澡更衣。
又和母亲说了半个时辰的话,郭圣通便也回去歇下了。
夜里有些闷热,绕是外间冰山的凉气一点点地透进来,郭圣通还是辗转反侧地半天也睡不着。
她心里不知怎地,有些心烦气躁。
可是实在又没有什么能叫她烦恼的事,便是她自己都有些不懂她在不高兴什么。
这夜郭圣通自己都不知道折腾到什么时候才迷迷糊糊地睡着,就是这样也睡的不是很熟。
她觉得屋里那个滴滴哒哒走着的刻漏在暗夜里格外恼人,她很想叫守夜的常夏把刻漏挪出去。
但是她睡的半梦半醒的,一点都不想动,浑身软绵绵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她蒙在被子里,希冀自己能沉沉睡去,也就不用管这些了。
只是不知是不是屋子里太静,她觉得那刻漏声越来越吵。
郭圣通打了个哈欠,勉强着自己睁开眼出声唤道:“常夏——常夏——”
没有人应。
她又唤了两声,还是没有人应。
郭圣通混沌的意识终于清醒了几分,她在心中哀嚎:不会又是做梦了吧?
她蒙在被子里不想起身。
她想,就算是在做梦,她不参与进去不就好了。
于是,她听了一夜凄惨哀伤的呼喊。
有男声,也有女声。
他们唤她太后,还有几个男声唤她母后。
奇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