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派员看苏诚:“喂,苏,你只是个顾问。”
苏诚道:“她绑架了欧阳长风的妻子,欧阳长风可是大量退伍军人的偶像,我不是警务人员,我向媒体泄密,你知道后果吗?警局敢同意引渡吗?除非你告诉我,你怀疑是谁追杀你。”
米拉反问:“这问题很重要吗?”
很重要吗?
左罗道:“是我的意见,你对我们A市警方隐瞒了重要信息,我们不会放你走。”
特派员已经站立米拉那边,马丁道:“你们只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我认为你们无权干涉决策者的决策。苏诚,你别吹牛,如果你敢泄露案情,就是触犯了保密罪,你是签订过协议的。我不认为苏诚你会用自己几年的牢狱来换取对你不重要的东西。我看今天探视就到这里,如同你们对欧盟发生的刑事案件没有兴趣一样,我们对A市发生的刑事案件也没有兴趣。我们走吧,米拉小姐,好好休息,我们会尽快来接你。”
特派员能接走米拉吗?十有八九真能,如果局长等决策者相信米拉是反恐特工,会同意的。因为再大大不过反恐。并且米拉只有绑架罪,非法持械,伤人,虽然是重罪,但是没有出人命,是可以进行和解的。
苏诚并不知道自己老板要弄死米拉,马丁知道自己老板要弄死米拉,那一定有弄死的原因,也许米拉的怀疑就是弄死的原因,所以马丁不会让米拉说出来。知道越多,死的越快,这不仅是对自己好,也是对苏诚好。但是老板又要求对苏诚保密,马丁连暗示的可能都没有,只能和苏诚、左罗刚上。
苏诚和左罗没兴趣参加会议,基本知道过程了,苏诚和左罗都相信米拉是反恐特工,有怀疑的是两点,一点米拉真心为了反恐吗?反恐特工是不是只是她的犯罪保护伞?第二点,米拉怀疑是谁要杀她?
不过,如米拉问的,重要吗?不重要,确实不太重要,现在是决策者的决定。
但是人都有好奇心,苏诚虽然好奇心不足,但是也会去思考,有人追杀米拉,把米拉逼的几个月躲在下水道,只敢夜间出来弄点生活用品和食物。这种情况下,米拉有怀疑对象,竟然不愿意告诉警方。似乎太不符合常理了。
第334章 案中案(下)
马丁向老板每天汇报一次米拉的安保情况,他和特派员三次去见米拉,也是抱有侦查的目的。马丁很不希望老板得手,但是他仍旧如实的汇报。不过,让马丁很放心的是,就目前看来,特护病房的安保手段做的很好,除非强攻,否则……
刺杀手段来分类,首先是狙击枪,这肯定是不可能的,特护病房窗口方向四公里内没有高点,而且窗户是特殊玻璃,不是为了防御狙击枪,而是防止罪犯自杀,聊胜于无。狙击枪穿甲弹虽然能打穿玻璃,但是会造成子弹偏离。
第二个手段是下毒,药品下毒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药品在使用前都被专人检查过。食物下毒有一定可能,但难度大不说,还属于大面积无差别毒杀,未必能毒死目标,更容易毒死其他人。
第三个手段是潜入,伪造身份是行不通的,需要先物理入侵单独资料库,修改指纹,然后使用两张硅皮面具,为什么两张?一名警员是不能单独进入特护病房。
各种刺杀手段都存在可能,但是难度都非常高,没有专业杀手喜欢碰运气的刺杀。
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马丁没有想到,谁都没有想到。
数天后某个深夜,白令动手了。
白令只有右手被手铐铐住,他张口,从口腔内牙拿下一枚铁丝,这铁丝一直箍住他的牙齿,几分钟后白令打开了手铐。
白令选的时间非常好,是护士取明天的药回来,技术科人员核对药品时候。这时候是深夜,防火门外两名特警,服务台一名特警,来回巡逻一名特警,另外还有两名派出所的制服警察在服务台负责登记,接电话,报备明天访客信息。
白令下床,轻轻的拉开窗帘,摇动几下,一道绿光由下而上照射在窗帘。绿光一闪而没,而后照向关押了毒贩的特护病房。
大约三分钟后,电子门被入侵,所有病房门锁打开,制服警察立刻按下警报,这时候听见毒贩看护病房传来动静。两名特警朝前,两名制服警察随后,值班医生和护士们进入护士房间。推开毒贩看护病房,看见毒贩正在用头猛烈的撞击病床扶手,也就是戴手铐的位置,特警立刻上前摁住,制服警察进入查看,开始向上级汇报情况。
这时候,白令重新戴好手铐,只不过如同普通犯人一样把手铐戴在前面,然后他双手放在还在熟睡的米拉脖子上,使劲的朝后勒。米拉梦中惊醒。警方先前发出警报,但是是无声警报,这是担心惊扰的重犯们。
米拉很快了解的情况,双手想反制,却被拷死在床的金属扶手上,想叫,但是半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三十秒后,特警进入房间,米拉已经死了……米拉并不是算死于勒死窒息,一般来说掐死或者勒死,需要数分钟时间,不是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看见掐一会人就死了,人不呼吸还是可以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米拉属于脊椎骨被扯断而死。用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说,普通的是上吊,米拉属于绞刑。在古代一些国家会在犯人脚底绑上重物,套上绳索,掀开翻板,犯人的死因不是窒息,而是脊椎折断导致中枢神经破坏,快速死亡。英国记载,对执行绞刑的犯人都要量身高,以保证一击致命,算是最仁慈的死法。
警察进来时候,白令双手手铐勒住米拉脖子,单脚踹在病床上,使用全身力气外加自己体重对米拉进行机械式绞刑。特警一枪托将白令砸晕,立刻松开米拉,拿掉头盔开始急救,很快支援和医生到达,医生宣布米拉死亡。
大家静静看着病床,美丽的米拉银色头发散开铺满了半个病床,如同睡梦中的女神一般。而角落里,被戴上手铐,压在地上的白令则无比平静,当他听到医生宣布米拉死讯时候,表情很复杂,似高兴,又似难过。
周断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见到了白令,白令坐在审讯位上,看着周断说了一句话:“你们找了我几个月找不到,突然24小时内就能找到我,难道你们没问一句为什么吗?”
周断问:“多少钱?”
“为什么是钱?”
“只能是钱,也许附属条件是帮助你杀死科曼。”
白令没回答,如果他说两百万美元的报酬,自己海外户头有两百万美元,就会被当做赃款。如果自己不说,律师会找到白雪,将两百万交给白雪。
大家都认为白令是一个很刚硬的汉子,表面上是,实际大部分是,但是没有人了解到白令出狱后,并不是完全的平静,他也彷徨,也紧张,他不知道怎么面对白雪。他无法给白雪很多东西,他甚至不肯定白雪希望不希望有他这样一个父亲。
白雪和白令妻子长的非常像,白令下定决心不会打扰白雪的生活,但是他希望能补偿白雪缺失二十多年的父母之爱。他的性格补偿不了,无法做一位合格的父亲,那只能给钱,特别白雪很贫穷的情况下。
赚钱并不算难,但是要杀科曼,又要赚钱不惊动警方,就难了。特别科曼现在安保级别非常高情况下,这时候有人愿意帮助白令复仇。
那人愿意给白令两百万美元,并且同意先帮助白令完成复仇,条件是白令要杀死米拉。计划已经拟定好,只缺少一名死士,白令思索再三,同意了。白令复仇后反悔怎么办?白令不用想那么多,因为他知道后果。这就是规则,违反了规则,你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白令去做了,失败了,不违反规则,只不过可能就没有报酬。白令失败,他只是多背负杀人未遂罪,不至于死刑。白令认为自己在监狱住上一辈子,对白雪来说未必是坏事。
最终白令成功了。
……
这次事情大了,局长接到电话,第一个反应是:要命了。
首先遭殃是物证组,他们没有第一时间查验核对命中白令的弹头是不是出自巡警之手。事实上,这种事实清楚,摄像头拍摄,围观群众手机拍摄的案件中,白令身体内的弹头绝对不是首要检验的对象,正常程序有空再核对,或者是当警方通知物证封存后,才会派人加班把物证弄齐全。但是如同美剧CSI和美帝警察关系一样,真实的美帝警察不可能对所有的证据都进行检测,没有那成本,也没有那时间。
但出事了,挨骂是必须的,内务局似乎没有打算介入渎职调查,因为他们也知道物证组的程序。
其次怪谁呢?不知道,首先病房安全门被人打开,安全门是采用监狱门设计,总控开关,原本问题不大。但是警方有个应急预案,这边连线到警方总局保密处值班室,一旦发生情况,值班人员可以直接控制安全门。这个预案也就造成了线路被人入侵。
能怪特警吗?不能,因为毒贩处传来巨大声响,不可能为了防止声东击西,就不去管毒贩。当然,最好做法是留特警在走廊,不过你放心让两名制服警察去查看灭绝人性的毒贩吗?特别是安全门出现问题情况下。
清早八点,喝红茶的苏诚被左罗连拖带拽的弄到了总局会议室。本次会议,Z部门分组负责人全部出席。
局长看大家:“一个男人,知道后果,还是残忍的杀死了米拉,同时等同杀死了自己。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恐怖组织已经在A市嚣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光头回答:“局长,我基本可以断定不是恐怖组织。目前情报显示,白令在瑞士银行有两百万美元的户头,据说有律师所已经派遣律师前往A市,联系继承金钱的事。换句话说,这两百万是买命钱。”
光头:“恐怖组织他们的资金并不富裕,在全球反恐情况下,他们很难建立有效的资金投资和管理团队。其次,恐怖组织他们信念最高,他们不信任为钱卖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