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声大师-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广告业逐渐兴盛,民间的娱乐活动也日益昌盛,便有了某些演员私自跑穴接活演出,挣钱花,后世叫商演,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不过在那个时候,跑穴都是跟做贼似的,没人敢公开来的,一旦被人发现立马就是一个处分,严重的要丢掉铁饭碗。
  范文泉私自演出倒是也不怕,他又不拿钱,而且又是才上百人的小演出,就算被发现了顶多是一顿通报批评,到他这个快退休的岁数早就无所谓了。
  他说道:“你没问题,我当然也没问题了,师哥啊,咱俩多少年没一起说过相声了啊?”
  方文岐眯着眼睛稍稍思索了一下,不确定道:“怕是有小三十年了吧。”
  范文泉也很是感慨:“是啊,都这么久了,都怪这个世道啊。师哥,这回咱俩谁使活儿,谁量活啊?”
  方文岐道:“我来使活,你来量活吧,你当年在茶社可是公共量活的,师哥信你。”
  范文泉点头笑道:“好,那我再给师哥你捧一回。”
  方文岐脸上露出追忆的笑容,不知又回忆起了什么。
  林正军和柏强都露出了沉重而又期盼的笑意,终于又可以听到这二位说相声了。


第0041章 来一场真正的传统相声
  在相声行话里面,使活的就是逗哏的意思,量活的就是捧哏的意思,包括师父叫你这个活儿要怎么使,也就是要怎么逗,一个意思,师父教徒弟叫说活,给徒弟说说活儿。
  在旧社会的相声剧场老茶社里面,还有一种人叫公共量活的,这种人也是所谓的捧哏高手,在剧场后台特别受尊敬受欢迎。
  因为有的逗哏艺人他的固定搭档病了有事没来,那他也得演出也得找饭辙啊,别的艺人又不一定能捧得好他,这时候公共量活的就体现出价值来了,这类人捧哏本事非常厉害,你随便来一人随便来一包袱我都能接得住你,水平相当高。
  当天晚上是林正军做东,请几个人好好吃了一顿,晚上就把他们安排在了俱乐部旁边的宾馆里面。
  待到第二日一早俱乐部门口就挂出了晚上相声专场的告示,也没说范文泉专业曲艺团的身份来招揽观众,尽管这样可能更能卖票,84年这会儿专业的演员在民间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同时,林正军还派人去发小传单,尽量地把声势弄得大一点,尽可能多吸引一些人,他们这些的自负盈亏的小剧场生存其实挺艰难的,后台人比观众多这都是常事,他这个经理也特别不好干。
  上午,何向东跟着师父师叔还有师哥一起去熟悉场地,剧场真的不大,舞台是搭的一个木制舞台,左右两边是进场门和出场门,有布门帘挡着的,上面写着字,一个出将一个入相,这个剧场主要还是唱戏的。
  底下前两排是沙发坐,后面是硬木椅子,整个剧场坐满了大概有一百人吧,在当时的小剧场里面算是比较大的了。
  后台也是一个小房间,里面放着好几个大箱子都是唱戏用的砌末,另外还有演员化妆的用的桌子镜子这些物事,很简单,但也算是齐全了。
  下午是京剧表演,唱的是四郎探母,来的人也不多,大概三十来个人吧。到了晚上,一行人早早吃了晚饭就到后台来了,表演晚上六点半正式开始。
  天津真不愧是相声窝子,来听相声的人还真不少,以前演出的都是专业曲艺团,基本上都是单位免费送票的,所以叫慰问演出。
  没想到这俱乐部花钱听相声的居然也来了不少人,一百人的小剧场来了八十多人,基本山都坐满了,很难得这么能卖票的。
  票价也不算贵,前排沙发坐四块钱一张,后面硬木椅子两块钱一张,靠门最后一排是一块钱一张,满满当当都是人。
  后台,林正军也很激动,对几个人说道:“都准备好没,今天可来了不少人啊,好好演啊,一定要好好演啊。”
  范文泉宽慰道:“老林你就放心吧,节目我们都排好了,都是卖力气的好节目,我们保证让观众看的过瘾,谁要是觉得不值票钱,你让他来找我。”
  林正军也笑:“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我再去看看前面弄好没,咱们六点半准时开场啊。”
  林正军嘱咐了一声,又匆匆跑开了,看来他很重视今晚的演出啊。
  郭庆嘟囔了一声:“才来了七八十人就弄的起飞狗跳,真没见过世面。”
  范文泉看了郭庆一眼,眉头一皱,不过却没说什么。
  方文岐也皱起了眉头,不过看师弟都没说什么,自己也没开口。
  今天,这四个人全部换上传统的大褂,打算说一场真正的传统相声。
  范文泉摸着自己身上黑色大褂,自嘲笑了笑,道:“师哥啊,我是有年头没穿大褂了,这些年尽穿西装说相声了,这大褂还是你当年给我做的呢。”
  方文岐笑着道:“行了,别伤古怀秋的了,今晚咱们就说一场最传统的相声,好好满足你这么多年的狗屁毛病。”
  “哈哈……”范文泉大笑。
  林正军又匆匆跑来了,对几人说:“别聊了,几位爷,赶紧候场了。”
  几人也不多话,立马跟着林正军走出后台,在进场门那里候着,林正军则是亲自上台当起了主持人,这货也算是多才多艺了。
  林正军一身红色西装就上台了,很骚。气,他到也不露怯,对着观众拱手说道:“感谢啊,感谢这么多好朋友来我们连城曲艺俱乐部捧我老林的场,我老林谢谢您诸位了。”
  深鞠一躬,台下也还算捧场,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还有人在下面搭茬的,说:“老林啊,我们花钱又不是看你的,我们是来听相声的,快把说相声的叫出来呗。”
  林正军也笑,道:“成了,知道您诸位不爱看我,咱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请您诸位欣赏我们连城的相声专场。”
  又是一鞠躬,林正军下场。
  剧场里面灯光微微一黯,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锣鼓声骤起,是京剧艺人出场的曲调,板、鼓、锣、钯这些乐器都是唱下午唱京剧那里调过来的,弦师是柏强,这位拉弦可是一绝。
  何向东和郭庆首先出来,何向东在左,郭庆在右,两人走到台前,向观众鞠躬致敬,然后分别走到两侧站好。
  而后出来的是方文岐和范文泉,依然是鞠躬行礼,待到范文泉站在桌子里头捧哏的位置时,何向东和郭庆这才站到两位师父的身后。
  方文岐却没歇着,抱着拳,左手压右手,迈着四方步,走向四周向观众行礼,连连鞠躬,而后才退到逗哏的位置。
  弦鼓声停歇下来,在场观众都看的很新鲜,头一次见到说相声竟然是这样开场的,真有味啊,尤其是配上弦鼓之后。
  方文岐笑着道:“今个儿来不少人,这小屋都坐满了。”
  范文泉也应道:“对,没错。”
  方文岐继续道:“今晚上,也是由我们四个人给您诸位直工直令地说几个大段儿,让您诸位好好乐呵乐呵。”
  台底下还有搭茬的,大声问道:“说什么?”
  方文岐回了一句:“说出来我都怕吓死你。”
  底下都笑。
  相声在小剧场里面好说,几十个上百个观众,所有人都能看到相声演员的每一个表情,是最佳的体验方式。相声虽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但是也不全靠一张嘴巴说的,身段表情在相声表演里面也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对相声演员来说,在小剧场能很快磨练他的本事,因为与观众的距离非常近,他能最快速度接受到观众对他的包袱段子的反馈,以便以后进行调整改变,这是一个能出好活的地方。
  当然小剧场里面最大的毛病就是观众爱搭茬,因为你和观众太近了,你在台上说,观众在底下搭茬,这就要考验相声演员的应变本事了,你要是压不住场子,这相声就说不了了。压场子对方文岐这种在街头起来的艺人根本不算事,街头卖艺发生的状况比这儿可多多了。


第0042章 开场小唱
  方文岐说道:“在以前说相声的在开场前都会有一个开场小唱,我们行话叫门柳儿,唱的一般是小曲小调,十不闲莲花落居多,今天我们就给大伙唱上一回,您诸位多捧了。”
  十不闲是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起源于凤阳花鼓,在清朝中期就已经在北京十分流行了,嘉庆十四年的书籍《草珠一串》里面记载:“顽笑人能破酒颜,无分籍贯与京蛮。而今杂耍风斯下,到处具添十不闲。”
  十不闲其实也是一种乐器的名字,就是在一个架子上安置上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用于演唱十不闲曲目。
  那么为什么要用十不闲来命名这种说唱艺术呢,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十不闲莲花路艺人“抓髻赵”认为,在最初唱十不闲的时候,一人打十不闲,一人打堂鼓,一个人打铙,四人扮旦角,三人扮丑角,十个人都不闲着,叫十不闲。
  但是学者张次溪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十不闲这种乐器是在木架子上放置锣鼓镲,一个人连拉带打,左手还夹两鼓锤,敲打单皮和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和小镲,还要把大镲的绳子系在地上,用脚来控制,嘴里还得唱曲,说是非常手忙脚乱,所以叫十不闲儿。
  莲花落因为说唱的艺术形式跟十不闲很像,后来在双方慢慢接触之后,就逐渐走向合流了,称为十不闲莲花落,也是评剧的前身。十不闲莲花落在演出的时候,也有开场小唱,一般是先唱十不闲的曲目《四喜》、《八掌》、《架子曲》之类的,然后再唱莲花落的曲目。
  这种艺术形式也被相声艺人所借鉴,相声艺人其实是非常善于学习的一群人,他们在开场小唱里面也经常演唱十不闲的曲目,当然了传统相声有,新相声没有。
  方文岐转过身来,先是来了一个定场诗:“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啪……是沧桑。”
  摔完醒木,观众叫好,尤其是那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