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声大师-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知摆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摆下酒席,让同行中人都知道有这个人都知道有这件事,这叫摆知。
  杜岳峰眼睛越瞪越大,由自不敢相信,失声惊呼道:“他竟然还没出师!”
  ……
  请柬自然不会只发了白阔山一人,事实上评书界那些厉害的人物都收到了请柬了,包括古老师,现在请柬应该已经通过邮局送到他家去了,只是他还不知道罢了。
  送请柬也是有规矩的,这涉及到人情地位,给上级长辈比自己厉害的人送请柬,一般是要提着礼物登门拜访的;给同辈朋友的话,一般邮寄或者提前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而何向东这一次的出师入摆知采取的全都是邮寄,原因很简单,以张阔如在评书一门的身份地位,他完全有资格这样做,谁也挑不出理儿来。
  短短两日,评书界再掀波涛。原先何向东的事件顶多是一点小波浪,而张阔如的这封请柬就真的可以说是惊涛骇浪了。
  张阔如啊,当年响彻一时的大角儿,在艺术上被人称为是金口银舌,在门内地位上被同行称为是下山猛虎,是被行内大辈儿当做是评书一门第九代门长来培养的。
  可惜,他这个门长还没做几年,就遇上了动乱,大批艺人遭受到迫害,这些传统艺术都被当成是封建糟粕给打到了。
  张阔如这个评书门的第九代的当家人更是失踪了,数十年生死不知,行内太多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谁知道人家现在居然又出来了。
  这怎么能让人不震惊啊。
  评书一门有很多小年轻并不知道张阔如此人,但是他们的师门长辈知道啊,没过多久,他们就都知道张阔如这个人的故事了,小家伙们都被惊住了。
  而曾经声讨过何向东的那几位著名的评书演员立马就坐蜡了,他们也没想到他们一直以为是海青的何向东居然这么根红苗正,论辈分,他们都得和何向东论师兄弟,他们去参加牡丹奖评选的徒弟见到何向东都要叫一声师叔。包括杜岳峰,何向东可是和古老师是同辈人啊。
  这一下子,他们都傻眼了。
  “金口银舌,难怪了,难怪了,难怪那个年轻人如此厉害,居然是他的徒弟。”著名评书演员黄书张感叹不已,他就是先前跳出来反对何向东进决赛的那个货。
  “师父,这个张……张阔如他的徒弟很厉害嘛?”黄书张的徒弟发问了,他也是参加了评书复试。跳出来反对何向东进决赛的那几个家伙都是因为自己家里孩子也参加比赛了,他们是属于私心作祟。
  黄书张眼睛微微眯起,他回忆到了当初,他和张阔如的大徒弟二徒弟是差不多年纪的人,当初大家都是差不多时间出师闯荡的。
  别看他黄书张现在还有点小名气,可在当初他面对张阔如的两个徒弟可全都是仰视的,连大气都不敢出。
  人家徒弟一出师就是当红的腕儿了,特别卖座,是年轻一辈里面最顶尖的人物,在当时就已经不输好多老前辈了。而他黄书张那时候自己说的书根本卖不了座儿,都是靠着领国家工资才够吃饭的。
  张阔如只收了两个徒弟,在当时都是煊赫一时的人物,被评书界称为是一门三杰。
  他黄书张见着人家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只可惜啊,后来张阔如两个徒弟英年早逝,张阔如自己也下落不明,评书一门都以为这一门三杰彻底陨落。
  谁知道时隔多年之后,居然横空冒出来一个何向东,这何向东比他的两个师兄还要强,仅仅才二十出头,就完全是一代名家的派头了。
  张阔如其人也要再度出山了,这怎么能让人不惊啊。
  黄书张客厅里面气氛有点沉闷,这里面坐着的都是当初跳出来骂街的那几位大腕儿,当然还有他们参加比赛的徒弟,那位长脸马哥也在这里。
  长脸马哥可没当初那么趾高气扬了,他现在就像是一只被斗败了的公鸡一般耷拉着脑袋。
  马哥见长辈们都在抽着烟不说话,他现在是不敢再有要把何向东拉下马的心思了,人家那么根红苗正,他哪里敢啊,他见到人家都要喊一声师叔呢。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会不会遭到对方的报复,人家那一枝儿可不是吃素的啊,他小胳膊小腿可受不了这个。
  “那个,那个,师父,他们不会来报复我们吧?”马哥迟疑了好一会儿,还是结结巴巴问了出来。
  闻言,黄书张拿着烟的手猛然一抖,烟灰落地。


第0459章 入摆知
  评书前辈白阔山公开表示欢迎张阔如重回评书界,并且称赞何向东是评书一门年轻艺人中的佼佼者。
  评书名家高枢迷亲自上门拜访张阔如,后称赞何向东是国家优秀的青年评书演员。
  评书名家萧国宝上门拜访张阔如,并大肆称赞何向东。
  评书名家齐连英上门拜访张阔如,并称赞何向东。
  曲协副主席、评书名家古老师上门拜访张阔如,并称赞何向东。
  评书名家袁老登门拜访张阔如,并称赞何向东是第十代评书艺人中的佼佼者。
  此话一出,评书界可谓是震惊一片,这个评价可就太高了,年轻艺人和第十代艺人是两个概念。
  先前一个是按照年龄分的,指的是年轻人,年轻一辈说的也是这个。而第十代的范围就广了,不说别的,古老师就是评书门的第十代传人。
  事实上何向东的辈分是很高的,与他同辈的大多都是中年人了,人家年纪大自然学的时间就长一些了,其中也不乏像古老师这样的一代名家。
  可是袁老还是评价何向东是第十代传人里面的佼佼者,这个评价就真的太高了。更关键的是给出这个评价的还是袁老,人家可是当世全国人民公推的评书四大名家之一啊。
  另外三位都是西河门的评书艺人,评书一门就只有袁老一人,所以袁老也是被行内人推崇为评书一门的艺术标杆,隐隐有当世评书第一人的气势,尽管他自己并没有承认过。
  连这样的人物都亲自张口给何向东背书,这个分量就实在是太重了,而且评价也太高了。
  ……
  评书界这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这次总算是掀起波浪了,评书一门的门人以前总听说张阔如如何如何厉害,可是谁也没见过啊。
  这次总算是给他们一个最直观的感受了,人家都还没怎么样呢,就有无数评书名家给他们师徒背书了,这些人可都是他们评书一门最顶尖的人物啊。
  之前还有人怀疑张阔如离开艺界太久了,现在突然杀了回来很有可能会站不稳脚跟,现在的腕儿肯不肯认你这个当年的大角儿还是两说呢。
  结果人家一句话没有,就有大一群名家主动站出来给人家师徒背书了,还担心人家会站不稳脚跟,人家稳如磐石着呢。
  评书界的这些演员可谓是狠狠感受了一把人家张阔如一脉的强大威势,评书一门的半壁江山,这句话还真不是说着玩的。
  太可怕。
  现在再也没有人敢跳出来和何向东叫板了,这两师徒太可怕了,尽管人家离开艺界几十年了,可人家回归的声势闹得实在是太大了。
  黄书张等人现在是真的有点慌了,艺人行内都是这样的,想捧一个人起来很难,但是想毁掉一个人,那就太简单了。
  这些雨雨风风终究没有闹到人尽皆知,张阔如重新出山的事情也仅仅是艺人行内知道而已,也没有请媒体报道,外界民众都是不知情的。
  张阔如这次出山只是想给自己徒弟证一下名分,然后帮这个孩子铺一下未来的路,仅此而已,他都一把年纪了,也早就断了复出说书的心思了。也早就看淡名利了,他现在就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好好的就行了。
  ……
  入摆知的地点就在三环边上的一家酒店,按照规矩,入摆知的酒席是要徒弟花钱的,何向东现在也没多少钱,就找了一家普通一点的饭店,然后摆了二十桌,最后一算账,他差点没哭出来。
  可是真到了入摆知的那一天,何向东是真的哭了,因为来的人太多了,他排酒席是按照师父发的请柬来计算的,可是谁知道最后会来那么多人啊。
  评书门的名家们就不说了,能来的都来了,尤其是张阔如这一脉的师兄弟们,全都来捧场了。
  还有一些不在北京的评书名家,他们也听到消息了,其中还有不少和张阔如是有旧交的,结果也跑来了,人家是提着礼物来的,你总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吧。
  还有艺界同行也来了,不说别的,侯三爷和石先生就主动来恭贺了,相声一门倒是也来了不少名家恭贺。
  还有大鼓一门,单弦一门,梨园行中人,连何向东的朋友办话剧社的高俊生都不请自来了。
  还有曲协的领导,包括各大文工团的一些领导,就算是人没来的,也让人送了贺礼过来。
  连张阔如自己都没想到一个小徒弟的出师入摆知居然搞得这么大,他都有点哭笑不得了,何向东就更加是欲哭无泪了。
  人来的太多了啊,原来的订好的宴客厅根本坐不下去了,然后饭店经理临时把他们换到了最大的宴客厅里面,足足摆了四十多桌酒席。
  何向东忍着眼泪,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
  入摆知的仪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谢师出师的事情,今天的主角自然是何向东和张阔如了,担当主持人的倒也不是外人,就是薛果。
  薛果今天穿着一身非常正经的西装,手上拿着一个话筒,先是一段简答的开场白,再加上开了几个小玩笑,然后就开始正式谢师了。
  张阔如端坐在太师椅上,笑容满面,何向东跪在师父面前,行叩拜大礼。
  “天津人何向东自1984年11月3日拜入张阔如门下学演评词艺术,自祖师驾前焚香叩首之后入得评书门下,十余年来,勤恳学艺,不忘师恩。今艺满出师,特此叩谢恩师。”
  何向东对着张阔如叩拜谢师。
  张阔如连连点头,无限感慨,他现在脑海里面浮现的全都是当年何向东拜师的情景,当年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