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技术性错误,其实是理财顾问团队的错误,我们对市场的反应预估错误,受到了不明资金的狙击,虽然有保密条款的约束,但华尔街没有秘密,我们的信誉丢失了。”亚尔曼冷峻的脸庞里有巨大的痛苦。
Forest的“技术错误”,其实是亚尔曼和信息技术部采用了新算法,准备拼一把,在市场里做对冲套利,但事情被泄密,不但被莫名的资金完美狙击,还丢出几个理财顾问给政府做交代。
亏损的2500万中,有一部分是封口费,这些东西雷昊也已经知道了。
客户终止合作、优秀员工跳槽、公司信誉丢失,这就是Forest面临的三大问题。
把Forest当做是一只股票,雷昊相当于在它处于下行通道时全资收购,昨天或许是价值1500万,今天可能就是只值1400万,也许探底位置会是1000万,也许是800万,都有可能。
当然,雷昊投入了资金,无形就是拔高Forest的估值底部,再怎么烂,公司还是有工作量的。
“假如亚尔曼你的操作成功呢?”雷昊提出了个假设,突然就看到亚尔曼的呼吸慢慢变粗,身体似乎都绷紧了。
“Forest原本处于瓶颈期,我们太急了。”亚尔曼又痛苦的低下头,会议室理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任何冒险都是因为预期收益足够,Forest失败了,谁对谁错已经无所谓,他们从一个谋求突破的公司,变成一个苟延残喘并且接受外资收购的企业,大家都是华尔街的笑话。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还有挽回的余地。”雷昊打了个响指。
为什么选中Forest,就是因为这个,看似很烂的底子,其实有可取之处,它处于一个临界点。
福克斯等人没能力、魄力赌一把,在实际溢价前面,他们乐得把股份换成金钱,但也相当于把下注的筹码置换到雷昊手上。
“只要我们不出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Forest会恢复的。”福克斯不明所以,说着假大空的话。
“我们的投资咨询服务好像有段时间没什么进展了。”雷昊看了看亚尔曼一眼。
“是的,无论我们说什么,现在客户都不会相信。”亚尔曼反而是抬起头,道:“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下去的,我有信心改变这个局面。”
“多久?”雷昊问。
“我……不知道。”亚尔曼眼睛显现出红丝,似乎觉得雷昊在羞辱他。
“为什么不从现在做起?”雷昊又把目光转向福克斯。
“这是我们共同的意见。”福克斯略显难堪:“亚尔曼他们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我不这么觉得……”雷昊转过头对着李颖峰做了个眼神,后者立刻拿出一叠的文件,派分给福克斯等人。
“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在这些人看文件的时候,雷昊身体微微前倾,道:“不会有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随着雷昊话音落地,福克斯四个人看着文件内容,脸色却是慢慢变化,从疑惑,到好奇,到震惊,再到……恐惧。
“我们不能这么做!”福克斯差点想掀桌子,“Forest经不起再一次的失败,雷,有了你的资金,客户会对我们拥有新的信任,局面已经属于可控范围。”
“你说的是止损线?”雷昊脸上有些不满的表情,扫视会议室里正襟危坐的四个人,看不到这些人有半点附和的意思,他就有些咬牙切齿了。
“要么疯狂,要么死亡!”
第四百七十三章 只能相信
圈内人经常拿止损线打趣,其实就是在某个位置承认亏损并且退场,有认栽的意思。
雷昊不满的是,Forest这些人不但认栽,还有认命的趋向,总结起来就是没了斗志。
但对于福克斯等人来说,这却是很正常的事情,多年积累,一朝尽丧,连公司的股份都被雷昊全部买走了,他们还能有什么心气?
反正公司是你的,我按照自己的能力,尽职说出自己的判断,至于你听不听……我管得了吗?
福克斯、亚尔曼、布勒和妮雅四个人交换了个眼神,脸上都带着无奈和苦涩,溢价卖出股份是能挽回损失,但却也真的失去了话语权。
“BOSS,我必须提醒你,Forest经历不起多一次失败。”福克斯最后开口道:“偶尔出错是能够被原谅的,连续出错,在华尔街代表着死亡。”
“亚尔曼呢?”雷昊把眼神转向最为专业的亚尔曼身上:“你对我的计划有什么看法?”
“我不知道,里特生物、AG能源都是我以前推荐给客户的,它们的确还没有公布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但……我不能肯定它们会涨,顶多是……70%的概率,市场却也消化了这个变量。”
亚尔曼是唯一存着一点点斗志的人,只是他的脸上还是挂着晦暗莫名的表情,叹了口气,平铺直诉道:“YS航运在去年的收益为负,但据说它第一季度有不错的成绩,财务报表未出,业内普遍认为是在等待最大的收益入账……”
会议室里,亚尔曼对雷昊计划书说出针对性的看法,有认同的、有背道而驰的,但他只是看股票名字就可以说出大概,足以显出功底。
“雷,我知道你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绩,但……美国不同,我们有做市商,高盛、克达、摩根等机构都是做市商,股票价值受他们的影响。”亚尔曼最后道:“相对而言,这里是最成熟的市场。”
是的,雷昊的意见就是看涨里特生物、AG能源几只股票,看跌YS航运等几个证券标的,放在中国,这根本没什么,哥即便稍微出错了,只要出错的幅度不那么大,我用资金砸都能砸出个“正确答案”。
但美国市场不同,各大机构有做市商资格,而且他们拥有25%的盈利许可,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这个股票价值每股10元,你觉得11?OK,他们有股票,你有足够的金钱吗?你是在和大机构进行交易。
“也许他们也错了呢?”雷昊摊开手,眉头稍稍皱起来,道:“LEI希望按照这个计划施行。”
会议室顿时一阵的安静。
LEI是雷昊的,Forest是LEI的,他想做什么事,大家都挡不住,但券商运转模式不是这样啊,你最起码要先收拢人心、熟悉Forest的状况,然后再通过讨论再来下达指示吧。
一言堂是什么鬼?
“中国人,狗日的产物。”福克斯等人交换了眼神,没有回答雷昊的话,先是作出一副无声抗议的表现,在得不到让步的情况下,老外们还是只能低头。
整个Forest都是雷昊的,诚然,按照程序来办理,雷昊需要通过福克斯等人来管理公司,但他可以换一批管理层啊,推进计划的难度,对雷昊来说毫无难度。
态度这种东西,表示表示就可以了,对抗到底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Forest难道要走进深渊?”
“也是,LEI资金雄厚,即便Forest作为它的专属投资机构,雷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他押注的筹码是Forest的信誉啊。”
福克斯等人各有各的想法,最终也只能按照计划,询问一些施行的步骤,忧心忡忡的开始工作。
先是信息发送,再是对大客户的专门辅佐,中小客户由布勒接触,大客户由亚尔曼的理财顾问团队服务,Forest的运转模式还是很顺畅。
“是的,贝克先生,对于前段时间的错漏,我们深表歉意,但Forest和您的合作中有提出理财建议的义务,我们必须这么做,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您。”
“如果因为一次错误,Forest就不再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就不配待在华尔街,布莱克女士,请您理解,也建议您把我们的意见列入考量。”
“不,Forest没有问题,我接受LEI的全资收购,LEI是一家新成立的离岸金融机构,但它拥有着……”
开盘之前,雷昊从会议室抽身出来,到达亚尔曼的办公室,坐着喝茶,看着亚尔曼在和客户进行沟通。
亚尔曼这个德裔办事果然是一丝不苟,即使不太认可雷昊的做法,但计划出来,他还是坚决站在Forest的角度给客户解释,话也说得冠冕堂皇。
总体的意思就是“我们知道客户您降低了对Forest的信任度,但我们还是必须履行义务”,多么高大上,一种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就这么表现了出来。
所以说,华尔街真是没有省油的灯。
在布勒的办公室,他也正指挥着下属在沟通打电话过来询问的客户,毫无意外,这群小客户都是冷言冷语,话里行间离不开对Forest的调侃。
“如您所愿,我们对客户暂时拥有了更多的黏性,但我想说的是,这种黏性是建立在消耗公司信誉上面的,如果我们再错一次,客户们可不是很好说话。”
良久,亚尔曼挂断了电话,剩下的那些资产量比较少的客户,可以交给下属接待。
“我很久没有受到客户的质疑了。”雷昊有些感慨,但更多的自信,道:“亚尔曼,你知道吗?客户现在心里的质疑力度越高,当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他们的信任度就会有多高。”
“潜意识中的补偿心理?”亚尔曼苦笑着摇摇头,道:“我读过心理学。”
“希望你是正确的。”亚尔曼在心里说出这句话,同一时间,福克斯、布勒、妮雅、Forest所有人都有这种想法。
在这种情形下,大家除了相信雷昊、并且往雷昊指出的方向前进,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没有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的变化
时间滴答滴答流逝,很快就来到早上9点30分,雷昊没有去交易部,还是坐在亚尔曼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跳动,脸上挂着的却是较为悠闲的神色。
手里握着的资金越来越多,以Forest这1600万美元的操作案例,雷昊根本没有太挂心的意思。
相反,亚尔曼坐在雷昊前面,手心里都出了汗。
不多时,福克斯以汇报工作为理由到场,布勒也找了个借口赶到,只有妮雅和刚回归Forest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