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处理?那得多冷?得冷多久?
采访完毕之后,穆里尼诺在报社同事们的协助下,根据雷昊的回答,整理出关于他的人物事迹和ATE时间的资料之后,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华尔街日报》,也有些被吓住了。
“我感觉我们是在编造故事。”总编亚当斯脸上表情相当精彩。
“不,头,《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都是来源于现实,”穆里尼诺却是非常兴奋:“我们用雷的回答,去应证这些传言和资料,你知道吗?无一错漏!它是真实的!我们的几个老对手,那些看似夸张的报道,居然……”
“是低估!是保守!”
亚当斯看着已经嗨起来的穆里尼诺,也觉得自己要嗨起来了,他非常想压下这份报道,延后几天发布,但现在ATE的事情迫在眉睫,《华尔街日报》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反馈也证实了内容的真实性,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那就告诉华尔街、告诉金融圈,《华尔街日报》是最专业的,是最尖端的!”亚当斯重重地说道,颇有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势。
“标题呢?”穆里尼诺却是纠结得很:“我觉得《安特丑闻》这个标题太普通了。”
“我也是这么觉得。”亚当斯也纠结,这么具有爆点的新闻文章,你给我一个《安特丑闻》就想过关?没门啊。
“《金融圈巫师》怎么样?”穆里尼诺抛出了自己脑海中的标题,看到亚当斯摇头,他的备选标题也一个个说了出来。
“《中国猛虎》?”
“《ATE狙击者》?”
“《证券奇迹》?”
一个个的标题,别说亚当斯,就连穆里尼诺都觉得很低端,配不上这份文章。
穆里尼诺也是愁得差点抓耳挠腮,突然间脑海里灵光一闪,想起了采访雷昊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头,我有个想法,”穆里尼诺开口道:“雷和他的LEI来美国没有多长时间,甚至他进入金融圈也没有太久,华尔街呢,是美国金融甚至世界金融的代名词,我们又是《华尔街日报》……”
穆里尼诺絮絮叨叨的样子,让亚当斯有些不耐烦,但是最后一句话却让他眼睛亮了起来。
“采访的时候,我问过泰格雷……呃,我问过雷先生一个问题,他最想跟读者说句什么,他的回答是……”穆里尼诺卖了个关子,道:“Hello。”
“《你好,华尔街》!”亚当斯和穆里尼诺异口同声说道。
第六百三十三章 他叫雷昊
“《Hello,WallStreet》?”当收到这份稿子的时候,雷昊有些目瞪口呆。
《华尔街日报》的效率快得很,把所有东西都确定之后,就按照协议把稿子发给雷昊,只是,这标题谁取的?调门太高了吧?
在回答穆里尼诺那个问题的时候,雷昊用的是疑问的口气,“Hello?”
现在呢?转换一下,直接变成镇定自若的口气,颇有种天老大我老二……不对,是我老大天老二的架势,这发出去不会被喷死?
但怎么说呢,雷昊看完这篇稿子,还真就找不到太多值得修改的地方。
《华尔街日报》的信息渠道也不是盖的,在得到雷昊的首肯之后,他们调查进度超快,结论也十分的准确,可以看得出非常用心。
文章开头更是有一系列的金融圈名人接受采访并且发表评论,格调拉得高到不行。
“泰勒的电话,要求你答应这份新闻稿子的发布,说是对裕华的业务开展有不小作用。”裘雨婷做在雷昊身边,水汪汪的双眼满是自豪的笑意。
“苏总他们也给我打了电话。”雷昊苦笑道:“搞传媒的,果然是会动用舆论压力,他们给我老爸老妈都送了份,还让人读给他们听。”
“看来他们也知道你的性格。”裘雨婷笑得更开心了,她可是知道公公婆婆的性格,有这么一份报纸,足够二老吹一辈子牛了,电话肯定早就打了过来。
雷昊非常谨慎,除了恪守财不可露白之类的中庸之道意外,其实他最担心的是增加未来信息暴露的风险。
不想吸引太多的目光,闷声发大财,减少暴露的风险,是雷昊的规划,他觉得最好呢,就是自己闭关修炼,等会当凌绝顶的时候才放开某些压制。
但介入越深,雷昊对金融圈越理解,也就知道他的担心不能说没必要,却也达不到这个程度。
以ATE这件事来看,你先知先觉的确很厉害,但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力量的大小,假如ATE前期不做对冲盘,或者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来和LEI对冲,谁胜谁负或有变数。
金融圈内部的事情,也不是你知道、你就能赢,你知道了未来,以此为依据入场想获利,其实就是在改变原有的事情,很多东西就会改变。
最重要的是,历数金融圈所有成功人士,按照成功的标准来看待他们的运气,哪一个不是集大气运于身?输一次就万劫不复、赢下去就逐步登顶,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发吧,他们不发,其他人肯定也要搞事,不如我们引导一下。”雷昊放下了手上的东西,苦恼地说道:“反正发不发,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也少不了被保镖围住。”
雷昊的想法很简单,以他现在的身家,去到哪里都是一群保镖围着,除非他刻意选择,不然的话,想过普通人生活是不太可能了。
得到雷昊的认可,《华尔街日报》办公楼里面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他们碰到过很多难搞的采访对象,说服的工作和程序也是有套路在的。
但这篇稿子太重要了,让报社的人也拥有了不小的期待,现在得偿所愿,瞬间所有人就开始为此工作起来。
7月3号,周一,SEC发公告称针对ATE的调查尚未有最终结果,为了投资者考虑,他们决定继续让ATE停牌。
持有ATE股票的投资者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SEC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问题太严重,大家再等等,等他们查清楚了,再复牌交易。
财经媒体也是嗨了起来,各路牛鬼蛇神开始刷着存在感。
“安特能源集团董事长安德森的保释申请被拒。”
“专家称ATE股价最少蒸发一半,ATE的10元时代已经到来。”
“长线看跌,10元时代或许会非常短暂,退市清算也并非没有可能。”
“做空者大赚,数据显示ATE的融券额度十分巨大,是谁?”
“神秘的做空者,同时展开的调查,LEI是谁?”
一家市值300亿美元的企业出丑闻,这可不仅仅是吸引了华尔街的目光,普通群众和国际财经媒体也注视着,没有被牵动利益的人都当成看戏,但股市投资者、特别是相关板块的股票持有者都是心惊胆战,美股甚至因此受挫。
联动影响算起来可不是小数字。
但是,战斗在最前线、能够拿到第一手资料的,都是华尔街的机构。
经过几天的调查,中型媒体开始想把空头拉出水面,前段时间小型媒体所说的真真假假的信息,开始被拿来炒作。
绝大部分人没想到的是,一向严谨的《华尔街日报》,这一次吃下了实时新闻的蛋糕。
一篇《你好,华尔街》,震得金融内外人士都七荤八素。
“是的,我知道他,那是个神奇的家伙,事实上,我们尝试过把他招揽进克达。”——克达投资集团CEO的话摆在第一句。
“雷是我见过最神奇的中国人,你没听错,我用的是肯定的语气,我想强调的是,他是我们UCB的女婿。”——弗兰克教授不吝赞赏,顺便为UCB在华尔街小小打了个广告。
“当我接手雷霆投资CEO一职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我疯了,我想说的是,当时我是和老板签了带对赌性质的合同,然而,输给他,也许是一种荣幸。”——苏逸文也有份。
“我们没见过面,摩根发过几次邀请函,但据我所知,他对社交没有半点兴趣,那家伙是个投资天才,我不得不说,我很希望他的姓氏是摩根。”——摩根大通CEO的感叹是老一辈共同的意见。
《华尔街日报》果然给力,穆里尼诺凭借报社的资源,采访到了一个个圈内大人物,要么是和雷昊有关系,要么是地位极高的金融大人物,除了那些不想露面的家伙,其他人都很一致的表示知道雷昊,并且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同样的话,普通说出来当然没什么公信力,但由这些大人物开口,那就相当值得关注了,特别是当不同立场的他们共同给某个人高评价的时候。
“从一文不名,到身家几十亿美元、管理过百亿美元资产,需要耗费多长时间?中国雷告诉你,17个月!”
“当你盯着安特能源集团丑闻的时候,你可能会忽略一个信息,有一个人带领他的机构在SEC介入调查之前就开始做空ATE,他叫雷昊。”
第六百三十四章 慈善?
现实远比小说夸张,穆里尼诺从雷昊入行,说到他离开第一家公司,再到被未婚妻招进盈意证券,再简单罗列出雷昊在盈意证券的管理资产变化,然后话锋一转,开始进入雷霆时代。
一个个数据,一个个案例,《华尔街日报》都表示有据可查,并且表示这只是雷昊愿意公开的一部分东西,他旗下的机构尚未完成上市。
最后当然是切入到ATE的事件中,雷昊的做空,有些东西需要保密,有些则完全可以说出来,最后得出的盈利数字是:LEI最少独自获利超过十亿。
这还是在ATE稳得住股价的前提下,这只是最低预期,穆里尼诺多次强调这一点,但是对具体操作方式,他却是讳莫如深,好在看得懂的人都懂,看不懂的人也不需要去懂。
读者关心的地方有两个点,神奇的人、神奇的事情,一个天才发现了ATE的漏洞,进而全力做空它,并且最终获胜,这就是活脱脱一个电影剧本啊。
而且雷昊本身的故事就足够上《时代》封面了,又恰逢安特能源集团丑闻爆发,不被关注才是怪事。
最重要的是,雷昊在6月27号才过了他农历24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