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虫女配逆袭记-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罗余得救,却不是现在。”这个时候默璃突然想起了历史上大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北征瓦剌,惨败被俘虏的事件。也许,这个时候他可以借鉴一二。
  “母亲,大楚挟天子,狮子大开口,意图削弱我大庆国,使得我们内乱。因此,我们定不可上当。只因罗余是天子,价值决定价格,身份也就决定了赎金,若罗余不是天子呢?”默璃道。
  “婉蕊的意思是废了罗余的皇帝之位吗?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不是母亲上位的良机,同时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适合的储君人选。”长公主凝神思考,提出疑问。
  “遥尊罗余为太上皇。母亲可已退为进,国库已不可能拿出一亿两白银,更不可能把北疆两省割让给大楚。若是有人执意赎回罗余,母亲自是可以哭穷,使得其自掏腰包……”
  “婉蕊说的甚是在理,如此一来,那些蠢蠢欲动之人,自然就是熄了心思。再说,罗余也并没有什么死忠之人。一旦罗余成为太上皇,就算是留在大楚做客也就不碍事了。”长公主眼睛一亮,拍手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母仪无天下(十三)

  (十三)
  有了主意,长公主立马就召集了她这一派的人,写好奏折,安排好第二日早朝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早朝。
  “摄政长公主臣有本奏。”户部尚书是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头儿。
  “沈尚书,请说。”一身明黄色服制的长公主端庄雍容,皇家威仪甚重。
  “皇上如今被囚禁大楚,大楚要求赎金一亿两,割让北疆两省。接到消息后,老臣就昼夜不停地清点了库银,只是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千万两,实在是杯水车薪啊。”老尚书眉头紧皱,本就小小的眼睛更是为难的愁成了一条缝儿。
  还不待长公主说话,又有大臣说道“大楚要求割让的北疆两省,乃是交通要塞。若是就这般轻易的割让给大楚,那么我大庆就会少了一道防线。若是日后,大楚背信弃义发动战争,那么,到那时,我大庆危矣。还请长公主三思啊。”说话的这人乃是兵部侍郎,一个愤世嫉俗,好似愤青的青年男子。
  长公主思考再三,有些犹疑不决。“皇上留在大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众位爱卿还是想想办法如何把皇上赎回来吧,大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不明就里的人,看到长公主表态,一个个的扯着嗓子喊到“长公主说的有理。真不知道沈尚书和王侍郎是何居心,竟然想不顾皇上死活。”
  …………
  如此叫嚣着的人不在少数,毕竟皇上还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的。
  威严的早朝如今就好似菜市场一般嘈杂喧闹,平日里一个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大臣们,就好似一个个为了鸡毛蒜皮的几分钱争吵的妇人。
  长公主乐得看戏,这帮人现在叫嚣的越厉害,一会儿打脸也就会越想。
  等到时机差不多时,长公主清了清嗓子,狠狠地拍了拍桌子,厉声喝道“你们一个个成何体统,把这立心殿当成了什么地方?本宫是让你们商议对策,不是让你们相互揭短,相互攻击。”
  大殿一下子变得十分安静,鸦雀无声。良久,还是沈尚书这个长公主的铁杆开口了“长公主明查,老臣乃是三朝臣子,沈家也世代终于皇上,怎么可能置皇上安危于不顾呢。只是,户部实在是拿不出一亿两白银,若是各位大人不信,老臣可拿出户部账册,以示清白。”
  老尚书说的慷慨激昂,开始不停地咳嗽起来。
  “老尚书莫急,沈家家世历来清白,沈尚书为人再是正直不过,本宫自然是信任的。”长公主安抚道。接着话音一转,“哪位大人若是质疑沈大人的话,可以自行查验。”
  “臣等不敢。”
  “方才看各位大人口若悬河,才思敏捷,言辞犀利,想必是想出了什么好的办法吧。李尚书,本宫看你最是激动,可是想出了解救皇上的好办法,说出来,大家一起补充一下”长公主似笑非笑的看着吏部尚书。
  “臣,臣……”李尚书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有用的办法。方才,他不过就是虚张声势,肆意攀咬罢了,哪里有什么办法。
  “本宫在这里声明,北疆二省不得割让。不是本宫吝啬或是说险恶用心,本宫不说,想必大家也知道北疆二省的重要性。抛却沈大人方才所说的地理优势和战略要塞,北疆两省出产最强壮彪悍的马匹,含量丰富的铁矿,铜矿。若是,今日把两省割让大庆国,很快就会国将不国。”长公主只是很简单的阐述了北疆的重要性,以长公主的心思,就是罗余死在大楚,她都不会以两省换之。
  “长公主的意思是不救皇上了吗?”自然会有反对派站出来反对。
  长公主美目一瞪,俏眉一皱,冷冷的说道“宋大学士慎言,你哪句话听出本宫无意救皇上。本宫只是不同意割让北疆二省罢了。派出使者与大楚沟通,可否以更多金银,绸缎,瓷器等精致之物来换回皇上。”
  长公主的话音刚落,户部的官员们就开始一个个的哭穷反对“长公主殿下,户部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了,如今距离大楚索要的一亿还差八千万,遑论更多呢。”
  “提前征税,加重赋税……”有些不知民间疾苦的官员开始不知轻重的提建议。
  “今年大喊,雨水稀少,百姓收成定是锐减。如果这个时候,加大税收,怕是会激起民愤,动摇国之根本,此乃下策,慎行。”工部尚书及时阻止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家到底有没有一个确定的主意。依本宫看,灾年增税确实不智。本宫看各位大人都是身家不匪,对皇上也确实上心,不若,就由各位大人来分摊皇上的赎金吧。本宫相信,以各位的忠君爱国之心,想来是十分乐意的,尔等意下如何呢。”
  长公主的话使得立心殿内一片死寂,就好似每个人都被长公主的话惊呆了似的。
  但是,这种安静没能持续太久,便被心思灵活的人打破了。“长公主,微臣家底浅薄,又有一个大家族需要供养,平日里早已捉襟见肘,看看能够裹腹,如今,实在是拿不出多少多余的银钱啊。还请长公主见谅。”
  有了第一个人开头,大家也就不会不好意思了。本来是需要大家掏腰包,如今却一个个的再像朝廷哭穷,希望得到接济和救助。
  最让长公主觉得搞笑的是,一位满面油光,膘肥体壮的大臣,竟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次肉食了。这撒谎也得有的边儿吧。
  好笑归好笑,长公主可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拆穿他们,如今正需要他们捂紧腰包别掏钱。
  等到在殿的数十位大臣挨个儿哭穷之后,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了。
  “皇上乃是一国之君,他的赎金定不会低。如今,我等拿不出钱该如何是好啊。”长公主意有所指,忧心忡忡的说道。
  “如果,微臣是假设,如果皇上不是皇上了,大楚国是不是就会降低赎金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母仪无天下(十四)

  (十四)
  一个大臣试探着说道,随后又好似发现了自己失误一般,有些惊慌的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但是这话却给不想掏腰包,大出血的众臣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是啊,就算花重金把罗余赎了回来,以目前的这种四面楚歌,众叛亲离的处境来说,能不能继续把皇位坐稳还不一定呢。长公主在虎视眈眈的想把皇上拉下位,最重要的是,若是不割让北疆两省,还不知道大楚会怎样信口开河,漫天要价呢。
  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却把全部家当拿出来赎回一个还不知道有没有前途的皇上,实在是一次高风险的事情,回报还得靠运气。
  于是,有些人开始斟酌的开口了。“长公主殿下,还请先饶恕微臣的大不敬之罪。大楚国如今也是仗着皇上在手,才会狮子大开口,方才刘大人所言也有道理。”
  “是啊,是啊,如果皇上在大楚那里没有了什么作用,大楚定不会再漫天要价。”
  …………
  “大家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长公主以食指轻扣桌面,咚咚咚的响声就好似一下一下敲击在众位大臣的心上似的。
  “长公主,微臣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沈尚书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说道。
  “沈尚书快快请起,有话直说就是。”长公主示意身边的公公扶起沈尚书。
  “长公主殿下,您可下旨遥尊圣上为太上皇,这样既保存了皇上的尊荣,也使得大楚国再难从皇上身上得到什么好处。”沈尚书有些犹疑,一字一顿的说道。
  长公主假装毫不知情,追问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遥尊皇上为太上皇,那大庆国怎么办?”
  “长公主殿下,老臣的话还没有说完。遥尊皇上为太上皇只是权宜之计,只要大楚国放弃在皇上身上谋得暴利,放皇上回国,皇上自然可以继续回国上位。在这期间,您就如现在这般以摄政长公主的身份主持朝政,待圣上归来,还政于他。”老尚书,解释的非常详细。
  “本宫身为女子,怎么能长期把持朝政,在本宫看来,不若还是让众位大臣集体出资,把皇上赎回才是最为稳妥的,你们觉得呢?”长公主十分谦虚的推辞道。
  本来还有些心里不痛快的大臣们这下可不敢犹豫了,一个个连忙表态“长公主殿下,臣等觉得沈尚书此提议甚好。您由先帝亲自教养,监国自是顺理成章。臣等信任长公主殿下。”
  吧啦吧啦,一堆年逾半百的老臣,一个个跪在大殿内或真心或假意的请求着。
  长公主假意推辞了半天,在大家的拳拳真意下,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大家的好意。
  下了朝之后,长公主整个人的看起来都轻松了几分,还政于罗余,在那些老臣眼中,她像是那么不中用的人吗?
  就算大楚国良心发现或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