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战先驱-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怡的思绪立刻跟着周卫国的话飘到了从前。是啊,正是在那一天晚上,自己和这个冤家第一次见面了——没想到这个冤家竟然记得这么清楚!
  想到这里,陈怡心里不由一阵甜蜜。
  周卫国说了开头,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陈怡忍不住说道:“还有呢?在那个小村庄发生什么事了?”
  周卫国正色道:“你真想知道?”
  陈怡嗔道:“快说!”
  周卫国快速地说道:“在那一天,一个投身抗日拱流中的青年,终于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走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跟着一群学生突破鬼子封锁线,北上参加八路军!”
  周卫国说得很快,陈怡听完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由立刻转身,盯着周卫国,说:“没了?”
  周卫国说:“没了啊!”
  陈怡难以置信地说:“你说的这辈子第一重要的日子就是指这个?”
  周卫国一本正经地说:“当然了!难道我决定参加八路军这个日子还不够重要?”
  陈怡嘟起嘴,说:“你干嘛要告诉我?”
  周卫国无辜地说:“是你要听的啊!”
  陈怡“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再理他。
  周卫国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
  陈怡没好气地说:“笑什么?”
  周卫国从后面搂住陈怡,在她耳边说道:“生气了?”
  陈怡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周卫国在她耳边继续说道:“其实,我刚刚想说的是,我这辈子第一重要的日子,就是在民国二十六年六月的那天晚上,见到了你!”
  陈怡霍然转身,说:“你说的是真的?”
  周卫国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真的。你刚刚是不是吃醋了?”
  陈怡撇撇嘴,说:“我吃什么醋了?”
  周卫国说:“就是吃八路军的醋啊。要不你怎么一听我说这辈子第一重要的日子是决定参加八路军的日子就变成那样了?”
  陈怡“呸”了一声,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周卫国叹道:“我真没想到,原来你也会吃醋,而且吃的还是这种莫名其妙的醋!哎哟!”
  这最后一声,却是因为陈怡在他胳膊上用力掐了一把,他吃痛不过叫出了声。陈怡掐过周卫国后,又抱住了他,在他脸上亲了一口,随即在他耳边柔声说道:“我告诉你,只要是个女人,就会吃醋!所以,你以后可要给我老老实实的!”
  周卫国苦着脸说:“我再也不敢了!”
  但很亏,周卫国就笑吟吟地说道:“要不,你再亲我一下吧?”
  通常童话故事到了这时候,都会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我想,这如果作为《特战先驱》的结局,也是不错的。前提是,读者朋友们不向我拍砖!于2009年6月10日。



【第三十八章 鸭绿江】


第一节
  现实总是没有理想完美。
  周卫国和陈怡婚后的幸福生活没过多久,就遇上了新的麻烦——全国物价再度暴涨。
  此次物价暴涨的背景是人民政府在存在较大财政赤字的同时又不得不为提高国家战略储备而进行大采购。这样的好机会投机资本自然不会错过。
  从10月15日开始,以上海和天津市场为主导,以棉纱和棉布价格带头,各种商品的价格都开始飞速上涨。到11月上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海市场的棉纱价格就上涨了3。8倍,棉布价格也上涨了3。5倍。其他商品的价格涨幅虽然没有棉纱和棉布高,但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物价的暴涨不但再次导致民众恐慌,而且极大打击了人民币的信用。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作出积极应对。11月13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发布十二道密令:一、严控物价涨幅;二、从东北向关内调集大量粮食;三、调整上海、汉口两地纱布存量,催促华东棉花东运;四、将陇海路沿线积存纱布尽快运往西安;五、财政部向贸易部拨交2。1亿斤公粮,以应付棉产区粮食销售;六、除中财委及各大区财委认为特殊需要而批准者外,人民银行总行及各主要分行暂停所有贷款,同时按约收回贷款;七、各大城市开征几种能起收缩银根作用的税收;八、除中财委认可者外,暂停支付工矿投资及收购资金;九、军费(除仓库建筑等外)全部拨付,但不得投入商业活动;十、地方经费中,凡可以迟发者均应迟发;十一、各地贸易公司,除必须应付门售者外,暂不将主要物资大量抛售,应从各方调集主要物资于主要地,并力争于11月25日(至迟30日)完成,暂定11月底、12月初于全国各主要城市一齐抛售;十二、适当教训投机商人:(甲)在抢购风盛时,可将冷货呆货抛给投机商,但不给其主要物资。(乙)等到收缩银根、物价平衡,商人吐出主要物资时,我应乘机买进。
  与此同时,人民政府还秘密争取民族实业家的支持。苏南一带的民族实业家积极响应,周卫国更是将周家库存的所有棉纱和纱布都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了人民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人民政府手中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物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1月25日上午,刚刚开市,上海、北平、天津、武汉、沈阳、西安等各大城市的国营商店就根据中财委命令,统一行动,开始大量抛售纱布。
  投机资本在略一迟疑后,判断这是政府在制造物资充足的假象,于是开始倾全力购入国营商店抛售的纱布,有的投机商甚至不惜借高利贷。
  但很快,投机商们就发现情况似乎并不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因为在他们吸入纱布的同时,国营商店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纱布的抛售。
  半天过去了,眼看着市面上的纱布越来越多,投机商们终于开始恐慌了,在观望了一阵之后,部分投机商开始果断抛售手中的纱布。但他们抛的越多,国营商店抛的也就越多。下午两点,上海市场上的纱布价格终于开始下跌,这一跌,就再也没有止住。当天收市时,上海的纱布价格已经下跌了足足一半!
  第二天开市后,国营商店的抛售依旧。
  这回,所有的投机商都慌了,他们开始拼命抛售手中积存的纱布。由此导致纱布的价格进一步暴跌。
  为了“教训”投机资本,中财委接连采取三条措施:第一、所有国营企业的钱一律存入银行,不向私营银行和资本家企业贷款;第二、私营工厂不准关门,而且要照常发放工人工资;第三,加紧征税,且规定税金不得迟缴,迟缴一天,则加处应税金额3%罚金。
  至此,不但投机商们傻眼了,就连大批参与投机的私营钱庄也因为贷款收不回来而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国物价迅速稳定下来。
  这一次,人民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赢得了“棉纱之战”。
  ※※※
  “棉纱之战”的失败虽然使得投机资本遭受重创,但是,在投机所获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投机资本不甘失败,再次将目光转向了粮食。
  而刚刚获得“棉纱之战”胜利的人民政府也没有对投机资本放松警惕。
  12月12日,中财委召开全国城市供应会议,陈云对全国统一调度粮食的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决定将有可能发生的反击粮食投机之战的主战场放在上海。会后,即开始秘密从四川征集4亿斤大米东调上海,同时,华中、东北也开始调运大批粮食运往上海。
  在各地人民政府的配合下,仅仅两个月,上海就秘密储备了足够食用一年半的粮食。而此时,上海的投机商们还蒙在鼓里,仍然以为政府粮食储备不足。加上上海原本就有春节以后粮价上涨的规律,所以更加坚定了投机资本投入粮食市场的决心。
  1950年2月10日,春节前7天,上海投机资本开始有计划地进入粮食市场,大量收购囤积粮食。对此,人民政府自然是乐见其成,未做出任何反应。这样一来,投机商们胆子越来越大,收购粮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2月18日,正月初二。
  上海市场开市第一天。令投机商们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几乎在一夜之间,上海就冒出了几十家国营粮店,这些粮店在开市后就开始连续抛售粮食。起初,投机商们还是按照老习惯大批收购国营粮店抛售的粮食,但很快,国营商店的抛售速度就超过了投机商们的收购速度,粮食价格迅速下跌。
  投机商们顿时想起了两个多月前在棉纱上吃过的苦头,但由于各地向上海调运粮食的保密工作做得好,投机商们还是坚持认为这回的抛售是政府为了制造粮食储备充足的假象而有意为之,于是也相应地增加了收购力度。
  接下来的几天,上海国营粮店继续大量抛售粮食。前后加起来,抛售的粮食已经超过了2亿斤!
  这一数量已经超过了投机商们的承受能力,而到了这时候,他们也都明白了,国营粮店这次抛售粮食跟上次抛售棉纱一样,都是真的!
  想明白这点后,投机商们再也坐不住了,开始争先恐后地以低价抛售手中囤积的大米。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价格的下跌。在平抑粮价的同时,人民政府也趁机以低价吸入了投机商们手中囤积的粮食。
  几天以后,人民政府再度以经济手段赢得了“米粮之战”。
  经过“银元之战”、“棉纱之战”和“米粮之战”,以上海投机资本为代表的投机资本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投机。全国市场终于恢复了平静。随着人民政府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的出台,中国持续了十几年的通货膨胀终于停下了脚步。新中国的经济形势,终于得到了全面稳定。
  ※※※
  转眼已是6月。
  这段时间,是周卫国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日子。
  和陈怡的婚后生活,自然是琴瑟和谐。
  由于经济形势的稳定,周家的生意也在稳步发展。
  整个国家更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老百姓的脸上,都挂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