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女医官-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人吃光了面,意犹未尽,眼巴巴的看着常小溪,似乎在问还有没有。常小溪坐在篝火旁,觉得自己也没有吃饱,自热面还有,只是不方便拿出来了,就笑着摇摇头。
  “来而不往非礼也”,虬髯大汉并不缺食物,打开褡裢,取出烧饼。大方的分给了常小溪好几个。真是意外之喜,常小溪又连吃了两个豆沙馅的烧饼,才有了饱的感觉。她爱惜的将剩下的饼子收在自己的小包袱里。
  这边虬髯大汉才开口道:“适才莽撞,唐突了小娘子的美食。”
  见他如此客气,常小溪也礼貌的笑笑,“客气了,家常饭菜而已,出门在外,大家理应互相关照。”心想一盒面换来六七个烧饼,自己还是占了便宜呢。


第八章 露宿
  夜风寒冷,常小溪虽有篝火烤着,还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形状非常可怜。土地庙小,此刻早被那些大家族占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半夜若有风雨,她这小身板可扛不住。
  那虬髯大汉与文士对视一眼,也不多言,当下将篝火移到旁边,又往篝火中扔了几块老树根,把火苗压住,热度却更高了。两人往旁边的树林中走去,不多时,大汉抱着好大一堆稻草,文士拿着一些枝条回来了。大汉把稻草铺在了刚才燃着篝火的地面上,然后与文士一起,把枝条埋在土里,搭了一个架子。从自己的包袱里,取出一张油布,盖在架子上,又把拖在地上的油布用石头压好。干完了活,虬髯大汉跟常小溪道别,郑重的说:“我二人均为男子,不便与小娘子同行,此处可暂时栖身,可遮风雨,但是小娘子孤身在外,还要提防人心叵测。”说着塞给常小溪一件物事,两人挥手作别。
  常小溪没想到这两人大半夜的竟然是为自己在忙碌,心下感动之极,话到嘴边,说的是:“也请二位壮士多保重!”目送二人步入夜色之中,常小溪才看看那虬髯大汉留给自己的物事,竟然是一把匕首。
  此时天色全黑,空地上的村民也都铺开了铺盖,老人和孩子已经躺下了,有手巧的男人也给自家炮制了帐篷,但是还是露天休息的居多。常小溪因为没有铺盖,好在有一“面”之缘的两个陌生人帮她搭了个窝棚,她看看四周,没什么人注意到自己,只觉得更深露重,疲倦不堪,忙拿着自己的小包袱钻进窝棚,又把窝棚口用油布挡住遮风。
  常小溪把包袱中的衣裤加在身上,又把一件褂子盖在身上,干草被地面的热气烘的热乎乎的。常小溪往干草堆里缩了缩,觉得很是温暖,很快就睡着了。
  漫漫长夜,北风吹着油布哗啦啦的响,这个小小的窝棚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却又奇迹般的坚持了下来。常小溪是黎明醒来的,篝火熄灭了,她是被冻醒的。地面的凉气渗上来,常小溪再也躺不住了,只得起身,顶着寒风再生一堆火。好在她有打火机,倒不像别人那样费事。
  土地庙前七七八八的躺了一地的人,也有跟常小溪一样被冻醒的村民,裹着棉被,静静的蜷缩着。常小溪有意背对着大家烤火,她不敢再吃自热面了,悄悄烧了水,把昨夜虬髯大汉给的烧饼热了热充饥。眼看天色已经大亮,常小溪去井边打了水清理一下自己,把头发梳理成整齐的发髻,她那身衣服本就没有什么颜色样式,配上没怎么发育的小身板,就像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一个牙齿黄黄蓬头垢面的村姑奇怪的看了一眼常小溪,“饭都吃不上还要梳头,你个童养媳还当自己是富家少爷啊?”说着咬了一大口手中的玉米面饼子,黄黄的渣子直往地上掉。
  常小溪自动忽略这种奚落,自顾自的把油布收起来,放在包袱里背上,她可不敢保证晚上回来时,这个油布还在这里。坐吃山空总不是个事,她准备去南云县看看。所以把自己扮成个小子模样。穷小子在外浪荡,总比小丫头安全得多。


第九章 初到南云
  南云县不大,主街道只有两条,成十字形穿过县城。城墙很高,有东西南北四个门。昨夜所在的土地庙,就位于北门外大约一里的地方。常小溪看看高高的城墙,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自己昨夜连城都没进去,若是突厥来袭,下场一定很惨吧?
  城门盘查很紧,但是常小溪只是个瘦弱的乡下小子,守门士兵问清楚她是边家村民后,就让她进城去了。南云县的人显然还不知道曾经有一队突厥骑兵险些杀进城来,集市上很热闹,人们也很悠闲。常小溪不了解这些都是她的功劳,其实她昨天策划的疑兵之计,在廖仲旗的操作下,虽然只有边家村的村民来实施,还是非常有效,阿史那罗后来派出斥候,发现上当,但是已经丧失了宝贵的突袭时机。阿史那罗不敢在唐军已经有准备的情况下再度下山,南云县有守军,没有追击,就是等着自己自投罗网了。等到大青山东和山西两路折冲府派兵马赶来围剿,发现阿史那罗已经离开边家村。
  对于此刻的常小溪来说,找到一个容身之所,一个谋生手段才是当务之急。理智告诉她说,廖氏母子与她并无瓜葛,但是廖氏母子的行为还是令她寒心。至于赵李氏和赵富花的离去,反倒在意料之中了。
  常小溪是个务实的人,虽然心中有小小凄凉,但是她也能想明白,她这个继任者,还是要一切靠自己的。
  常小溪在南云县的街上慢慢逛着,这个边境小城还是很繁华的,酒楼茶肆一应俱全。只不过常小溪目前还没有经济能力消费这些,逛了一上午,常小溪已经很饿了,古代的食物缺乏油水,或者是她的身体正在生长,需要营养,总之常小溪同学又被饥饿击倒了。她不敢再走,看到一家医馆的门口有青石条,大约是供等候的病患休息的,就坐下来歇歇脚。
  不多时,就见到有几人用床板抬着一人急急奔到医馆前,口中大喊救命。很快有个山羊胡老大夫出来接诊,常小溪也围在近前看热闹。只见床板上那人肚破肠流,浑身是血,面如金纸,模样十分凄惨。几个抬他来的乡农七嘴八舌道明了原委,原来这人叫陈七郎,早起牧牛,却因驱赶发了情的公牛被挑破了肚腹。他的几个本家兄弟恰好在旁,忙合力驱散了牛群,又急忙将陈七郎送上山来,指望着医生医术高明,能救陈七郎一命。
  出来的医生为陈七郎把一会脉,又查看一下伤势,叹道:“脉博细弱,尚可用药吊住心脉,只是这外伤太重,脏腑皆暴露在外,终究是不行的。”
  几个乡农忙又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陈七郎的伤势他们心里也是有数的,只是兄弟情深,仍盼着能救陈七一命。
  常小溪在一旁紧抿嘴唇略一思忖,俯身在山羊胡老医生耳畔低语几句,老医生惊诧地回望她一眼,旋即摇了摇头。常小溪失望的叹一口气。这情形却被伤患的一位哥哥看到了,虽然常小溪衣着寒酸,年龄不大。但是这本家哥哥与伤患一奶同胞,感情非常好,怎么忍心兄弟就此死去。当即死马当成活马医,走到常小溪面前,“这位小兄弟,可是有手段救我兄弟一命?”常小溪双眼放光,当即回答:“办法是有的,只是你得找一间干净的空屋,再备些开水。”治病救人,这是常小溪的本行啊。几位乡农也不含糊,当即就在这医馆隔壁找到一间空屋,屋主是他们在南云县的亲戚,自然无条件援助。


第十章 大显身手
  几兄弟将伤患安置好,就这么目光灼灼的盯着常小溪,等着她出手救人。常小溪略一思忖,直言道:“我这个救人的手法是不能外传的,几位若是不放心,可以守在门外,我就在这里救人,横竖是跑不掉的。”几兄弟是信不过常小溪,但是人家说的也对,很多家传手艺都是不传之秘,在这里围观,只怕这少年不肯动手,如果耽搁了兄弟的救治,可就不值当了。几人对视一下,还是退到了门口,还体贴的合上了大门。
  常小溪这才从空间取出急救缝合包。那受伤的乡农已被安置在床榻上,伤处鲜血汩汩而出,十分可怖。常小溪取出无菌手术包,熟练地戴上手套,铺好手术单,认真查看着创口,是被牛角挑开的,庆幸的是暴露在外的肠管并没有损伤,人已经昏迷,连痳醉都省了。她先给伤口消毒后,将外露的肠管按顺序依次放回腹腔,先用肠线缝合大网膜,后缝合腹肌,最后用丝线缝合腹壁。常小溪在外科急诊做惯了这些缝合打杂的活计,十分熟练,速度堪比机器人,她缝合这种伤口最多一柱香功夫。很快,可怖的伤口被处理好了,常小溪用无菌纱布将伤口包扎好,又取出抗生素,给陈七郎注射了800万单位。另有一副供失血患者使用的复合液体,针头针管与输液袋都是一次成型,常小溪将输液袋挂在衣架上,又给陈七扎好静脉针,这才松了口气。
  她打开门叫几位乡农进来,这几兄弟心下忐忑,却没想到常小溪竟然这样快。进门看到自家兄弟胸腹间早被洁白的纱布包裹好,没有渗血,呼吸也平稳。只是手背上接着奇怪的管子,几人不敢伸手去摸,看这情形,晓得自家兄弟是获救了,忙对常小溪千恩万谢。
  那个年长的乡农看常小溪疲乏的样子,忙笑道,“劳烦小兄弟费心了!我舅母做的汤饼最好,我这就让她给你做点好吃的。”说着就奔后堂而去。
  常小溪正好利用这时间,讲明了伤患的护理要点,比如水是不能喝的,如果病人醒来喊渴,只能用筷子沾水帮他润润嘴唇。这几兄弟听得认真,有不懂之处还仔细问了。
  大家很快就在这间屋里布置好床褥,把伤患移到床上后,就有人来请常小溪吃饭。饭菜仓促而就,却不简单,不但有白面做的汤饼,还有炒鸡蛋,和腊肉炒青菜。和常小溪同桌的几位乡农只是吃面,将菜全部留给常小溪。这是常小溪在大唐凭本事挣来的第一餐,她吃得开心而且饱足。
  饭后,常小溪给伤患陈七郎拔了静脉针,又测测他的生命体征,发现陈七郎止血补液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