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星检察官-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死者的确是窒息而死,没有其它药物致死的可能。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死者的体内检测到麻醉剂残留,剂量正常,属于常规手速麻醉剂量。”
  “麻醉剂?”金允浩诧异:“是否能判断出,这份麻醉剂是在死者生前还是死后打入的?”
  陈赓回答道:“生前。因为这些麻醉剂已经在死者体内扩散,并且发挥药效。因此,可以十分确信,是在死者生前打入。”
  申东海插话:“那怪事了。按照老大你的分析,凶手的目的应该是给死者造成更大的痛苦,并且从中寻找快感。
  可是如果给死者打麻醉剂,那么死者就不会感到过分的痛苦。
  这个怎么解释?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么?”
  他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金允浩想了想,提出一种假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著名的试验。
  波兰有个叫诺尔格兰的心理学博士,在1981年曾在一个死刑犯身上做过一个试验。
  诺尔格兰将这名死刑犯带到一个密室,提前告知将要对其执行死刑,然后蒙上双眼,用刀背划过手腕,再放出水的滴答声。
  死刑犯根本就没有出血,但是他最终却死掉了。这位博士的解释是:他死于恐惧。
  这个实验是一个心里测试,也是一种催眠。
  其实,犯人确实是死于失血过多导致的器官衰竭,即使他一滴血都没有少。他先是被种种迹象心里暗示自己将要死亡,结合之后发生的事情,他更加认定自己要死了。
  于是,在这种心里暗示和内心的恐惧下,他的身体做出反应,各个器官衰竭停止工作,就自然死亡了。”
  听完金允浩讲述的这个故事,申东海急忙问道:
  “老大,你是说,这个凶手也知道这个实验。他故意给死者打麻醉剂,然后让死者看自己的手指被切掉。
  随后,死者虽然感受不到巨大的疼痛,但是看到自己大出血,于是便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她最后的死法是跟实验中的那个死刑犯一样?”
  金允浩没回答申东海的问题,转而将目光投向陈赓,想听听专业意见。
  陈赓翻看、对比解剖照片后,摇头道:
  “死者的心脏等器官的确出现了衰竭,在死者的器官内也检测到大量的肾上腺素,是死者恐惧后,身体自然分泌的。
  可是这些并不能作为你所猜测的依据。
  因为,如果死者在凶手面前,单纯的窒息而死,也会出现上述情况。”
  看到陈赓这么专业的法医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所有人都感到这起案件,越来越复杂了。
  刘仁娜到底是单纯的窒息而死,还是像金允浩分析的那样,是被内心的恐惧吓死。再或者,是两种因素相结合?
  所有人,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但是对于金允浩提出的假设,陈赓却大感满意。
  他是心里学博士,当然听过这个著名的实验。
  可是第一次尸检的时候,大检察厅的检察官并没有提及这方面的假设,而陈赓又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再加上他插不上话,跟那些检察官不合,也就没有过深的谈论这个不确定的话题。
  直到这时,陈赓才发现金允浩的专业素养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就比那些大检察厅的检察官强不少。
  他也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
  心情不错的陈赓渐渐来了工作积极性。
  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他无能为力,可是不影响他在金允浩面前,展示其专业水准。
  他挑出几张照片,补充道:“虽然,这个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的判断,但是为了弥补,我给你们提供一个新的发现。
  看这里,这是对死者胃肠解剖后的检验。
  死者生前胃部非常健康,其健康情况要大大优于普通成年女性。这是我在解剖韩国人尸体时,从来不曾遇到过的。
  还有,死者的胃粘膜整体厚度,大大超过正常韩国女性的,但是又在合理厚度的范围内。不会让身体不适。
  胃粘膜变厚,通常是人体经常摄入刺激性食物引起的。
  但是在欧美国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经常生吃牛羊肉,或者说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也会导致胃粘膜变厚。
  因为胃部要消化这些不容易被分解的生肉,要分泌大量胃酸,从而刺激胃粘膜生长,变厚。
  除了这种情况,我解释不出,为什么刘仁娜胃部的胃粘膜这么厚,并且完全不影响其健康状况。”
  陈赓的这点发现有向大检察厅的检察官提起过,可是那些人当时并不重视。
  因为这点发现,跟死者的死因没有任何联系。
  再加上人体复杂,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
  因此,那些检察官就没在意这一点,甚至认为陈赓这是在故意卖弄专业知识,给他们提供一些无聊的信息。
  可金允浩却不这么想。
  案件破不了,是因为证据还没有找到,收集全。
  在现阶段,他不会放过任何线索,证据。
  胃粘膜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死者生前的饮食习惯等,虽然对于破案没有直接帮助,但也不可小觑。
  往往就是这种微小的线索,成为了复杂案件的突破口。


第183章 “专业”的较量(三)
  关于陈赓补充说出的新发现,金允浩并没有轻易放过。
  他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刘仁娜的胃部情况跟欧美国家的人相似?
  可是在她的简历中,并没有发现她有国外生活的记录。
  会不会是她日常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比如经常吃辣椒?”
  陈赓摇了摇头:“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胃粘膜会加厚,可是同时会出现慢性炎症。
  我说过,她的胃部非常健康,没有这方面炎症。所以只能判断,她经常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
  这回,金允浩困惑了。
  刘仁娜经常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
  这根本不可能。
  首先,韩国因为地理位置限制,食物匮乏,因此牛羊肉的价格非常高。韩国人不会经常、轻易购买牛羊肉的,即便是中产家庭。
  而刘仁娜是在夜总会工作,收入不会很高。那么她又怎么会经常吃牛、羊肉?
  ……
  陈赓的工作结束了,虽然给金允浩带来了想要的尸检信息,可是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
  金允浩立刻找出15年前釜山西区胶带杀人案的资料,带着这些疑问对比两起案件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的地方。
  1、釜山西区胶带杀人案中,死者是一家小型夜总会的老板娘,而刘仁娜是在夜总会工作,两者身份接近。
  2、二者的头部、手部、脚部都被缠满绿色胶带。
  3、二者都是在夏天被杀,倒在自家的床上,并且电热毯都是通电状态。
  4、现场一片混乱,但是并没有发现凶手的任何毛发、指纹。家中的贵重物品也没有丢失。
  5、二者家中都饲养了狗,前者家中饲养的是小型宠物犬,而刘仁娜饲养的是大狼狗。
  不同的是,前者案件中,家中的狗一直没有吠叫,而刘仁娜家中的狗一直在狂吠。
  最大一点不同,前者没有被切掉手指,而刘仁娜被切掉了十根手指。
  还有最后一点不同,前者案件中,警方曾经怀疑凶手是死者的丈夫。
  可是调查后发现,她的丈夫有不在场证明,并且没有找到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她的丈夫就是凶手。
  最后,死者的丈夫获得了巨额保险赔付金。
  人们一直认为她的丈夫是真正的凶手,但是苦于没有证据,因此,社会讨论才比较广泛。
  但是刘仁娜死亡案件中,刘仁娜是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崔载宇同居。公寓中只有他们二人生活。
  但是,唯一具备不在现场留下任何证据条件的崔载宇,已经在几天前死亡了。
  最大的嫌疑人,已经被排除。不存在釜山胶带杀人案中的情况。
  对比两起案件,再结合陈赓提供的尸检信息,金允浩总结出此案的关键疑点:
  “第一,凶手切掉刘仁娜的十根手指,并且将其隐藏,目的是什么。
  第二,刘仁娜体内检测到麻醉剂残留,凶手给刘仁娜打麻醉剂的目的是什么。凶手是否有意在模仿波兰那个死刑犯实验。
  第三,尸检中发现刘仁娜胃部非常健康,异于韩国普通女性,这又意味了什么。
  第四,釜山西区胶带杀人案中,死者家中的宠物狗没有叫。如果按照连环杀人案的行为模式分析,刘仁娜家中的狗是不应该叫的。
  但是我们发现,刘仁娜家中的大狼狗却是一直在叫,听附近邻居反应,甚至在我们去之前,它就一直在叫。
  第五,刘仁娜生前疑似跟李东洙、崔载宇的死有关。刘仁娜的死,是否与这件事情有关。”
  五个疑点总结出来后,众人全都面色凝重。所有人都感觉得到,此案太过复杂。
  可是金允浩却没有一点迟疑,当即吩咐道:
  “申东海调查官,你去调查第四点:查清刘仁娜家中的大狼狗为什么一直叫,它是从具体什么时间开始叫的。你的任务,就是追查大狼狗这条线。
  尹国洪调查官,你去调查第五点:继续调查李东洙、崔载宇的死亡案件。
  查清刘仁娜是否与他们的死有关。重点调查刘仁娜的那个不在场证明是怎么回事。
  陈赓法医官,你来调查第二点:查清刘仁娜体中麻醉剂的情况,我要知道她体内的麻醉剂具体是什么时间被打入的。
  剩余的第一点和第三点,由我亲自调查。
  任务是否听清楚了?”
  “是!”申东海和尹国洪异口同声的回答。
  “是!”随后陈赓也有模有样的跟着回答,他突然觉得加入金允浩一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案件够复杂,他自己也有任务,感觉非常刺激。
  ……
  交代完任务,大家就分头行动了。
  目前,检方和警方已经成立了联合专案组,调查刘仁娜被杀一案。相信很快,上面就会下达通知,将金允浩手中的李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