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宇信满脸愧疚的回答:“父亲。我是李炯浩的父亲。”
“李炯浩?”
重复一遍这个名字后,金允浩动作一僵,惊讶的反问道:“是18年前被绑架、事后惨遭杀害的李炯浩?”
李宇信肯定的点了点头。
金允浩随即将手收回,并没有去接那份材料:“对不起,这个案子已经过了15年公诉期,检方和警方不会再受理此案。”
李宇信双手举着那份材料,浑浊的眼神直视金允浩,嘶哑的渴求道:“恳求您看一下这份材料吧!”
金允浩再次摇了摇头:“对不起……我觉得没有看的必要。因为这个案子的卷宗我之前也看过。”
《李炯浩被诱拐事件》在韩国相当有名,与《华城连环杀人案》、《青蛙少年失踪案》并成为韩国三大未解悬案。
这三起案件都被列入司法教科书,所有警察和检察官在接受培训时,都详细了解过这三起案件。
所以,金允浩真的没必要再去接李宇信手中的那份材料。
而且接了材料就要给李宇信一个答复,而对于此案,根本没有人能给出像样的答复。
与其让李宇信失望,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给对方幻想的好。
对于这份材料,金允浩有太多不能接收的理由。
金允浩坚持不收,而李宇信坚持给。
“请您再看看吧!这里面有很多信息都是我自己收集的,比卷宗还要全。请您再看一眼吧。”
李宇信乞求时面带哭容,双眼干涩空洞,但没有一滴泪水。
不是他不想哭,而是哭不出来。18年苦苦追查凶手,他已经哭干了所有泪水。
但这种没泪水的无声哭泣,更让人揪心。
金允浩叹了口气,硬起心肠,冷酷道:“即便我看了又能怎样?
15年诉讼时效已过,此案根本不能重新调查。更残酷的是,就算找到了当年的凶手,也无法给他定罪。”
金允浩的话很残酷,可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人活着只能面对现实。
而显然,李宇信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依旧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他抄着嘶哑的嗓音,坚持道:“您看一眼这份材料,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另外,《我结》不是定下了破案主题吗?你们完全可以将我的案件加入到节目中。这个案子影响很大,收视率一定超高。”
听到这个建议,朴昌勋意动了。
可金允浩却立马拒绝:“不行!这个案子15年未破,可见其困难程度。
尤其是在没有调查权的情况下,单凭一个节目更无法破获这种悬案。
我们搞出了一堆噱头,前期的确可以吸引观众,可是之后要怎么办?
找不到嫌疑人,破不了案。我们怎么对观众交代?!
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我是不会去做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朴昌勋暗道一声惭愧。随后便招呼众人,将死赖着不走的李宇信拖走。
“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朴昌勋介绍道:“李宇信此人原来是我们电视台的明星主播,可谓前途无量。可是现在……哎……”
徐贤心软,非常同情李宇信,便向朴昌勋多打听一些情况:“他现在怎么不做主播了?”
朴昌勋看了眼不远处还在挣扎的李宇信,指了指自己的嗓子遗憾道:“这里坏掉了。因为他儿子的事情,他哭坏了嗓子,从此不能再做主播了。
更惨的是,他妻子因此事遭受重大打击,精神出现了问题。半年后发生了一次意外,也跟着去世了。那时他整个人都崩溃了。
台里看他可怜,就让他留了下来,也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工作。
可惜,他一直无法从丧子和丧偶的悲痛中走出来,工作也不好好做,疯了一般追查凶手。
我们这些台里的人也特别同情他的遭遇,于是就给他安排了一些时间更自由的场务工作。
可是每当节目组来了重量级嘉宾,他总会向其递交那份材料。吵着闹着让对方帮他追查凶手。也因此闹出过很多不愉快。
久而久之,便没人再用他了。
案子的公诉期过了以后,李宇信改变很多。
他以前做过主播,处理节目事故经验丰富,做场务工作也是行家里手。
我看重他的丰富工作经验,也同情他生活困难,便让他来剧组工作。
不曾想,最后他还是闹出了这种事情。他根本没有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
听完朴昌勋的介绍,徐贤唏嘘不已,两只眼睛通红。
“太惨了!”徐贤的复杂情绪最后只化作这一句话。
一起犯罪伤害的不只是某一个人,而是两个家庭。
对此事,金允浩也是无能无力。
向朴昌勋表示不介意李宇信的行为后,金允浩便跟徐贤离开。
……
下午,金允浩和徐贤到郑岱芹的面馆逗留一番。
晚上,他自然留在郑岱芹这里过夜。
“允浩啊,新闻在报导你呢,快来看看。”
郑岱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高呼道。
金允曦去济州岛了,否则这个时候会是两声喊叫。
金允浩擦着头从卫生间走出来,瞥了眼节目,顿时觉得无趣的很。
SBS那位记者头脑很灵活,借此契机,回去后立即弄出一个《车祸骗保》专题。邀请专家分析历年来此类型案例,并在节目中简单提了提金允浩。
对于这种专家分析类节目,金允浩历来无感。耸了耸肩,便返回二楼书房。
金允浩本打算重温微表情学方面的知识,可看到SBS的节目后,自然联想到案件,随后便联想到李炯浩被拐事件。
金允浩握着鼠标犹豫很久,最后还是点开了内部网站,搜索此案信息。
1991年1月29日,9岁小孩李炯浩在首尔鸭欧亭被绑架,44天后在汉江边发现了他的尸体。
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计划摆脱了警察的搜捕,并用威胁电话沉痛的打击了李炯浩的父母。
当时,警方投入了大量警力和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搜捕。
15年中,警方累计投入15万人力和10多万警力,抓捕了420位嫌疑人,分析了87份声音和笔记样本。但连罪犯的样子都没能查出。
2006年1月,此案公诉时效过期,成为未破解悬案。
因为此案影响巨大,关于此案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
例如:1992年纪实节目《想知道真相》;2007年电影《那家伙的声音》等。
虽然这些影视作品获得了巨大关注,可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徒增烦恼,再次打击李宇信而已。
翻看良久后,金允浩关闭了网页。
这个案子,他不坚决不会碰。
第448章 鸭鸥亭
两天后,金允浩和徐贤开始第一次拍摄《我结》。
拍摄的大致内容为:中午见面,相互介绍;喝下午茶,进一步加深了解。
内容很简单,这也是照顾金允浩和徐贤这对新人。
中午12点,金允浩来到位于鸭鸥亭的拍摄地点时,首先见到的了李宇信。
李宇信伸手为金允浩引路,同时嘶哑的介绍道:“中午我们在咖啡厅拍摄你们初次见面的内容,导演怕您找不到,因此特意让我在停车场这里等您。”
“有劳了。”金允浩客气一句,心想:李宇信这么快就放弃了?
可走了没几步路,李宇信表露出了狐狸尾巴,他又把那份材料掏了出来。
他跟着金允浩寸步不离,红红的眼中露出欲望的眼神。
一路上,金允浩都没有跟李宇信攀谈,更没有去接那份材料。
快到目的地时,李宇信突然快走几步挡在了金允浩面前。
他浑浊的眼眸望了望金允浩,抬起那粗糙的手,将材料举在金允浩面前,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请您看一下吧。”
阳光照耀下,李宇信那枯瘦的手以及厚厚的档案袋看起来是那么刺眼,看的金允浩眼睛生疼。
“对不起。”
金允浩淡淡回复了一句,绕开李宇信,走进了咖啡厅。
咖啡厅不大,但是很精致,店内回荡着钢琴曲,舒缓的旋律让人放松无比,隔绝一切喧嚣和烦恼。
为了不影响咖啡店正常经营,拍摄地点选择在二楼。
也许是为了节省经费吧,金允浩猜想。
他步伐轻缓的拾阶而上,来到二楼后却发现别有洞天。
虽然地方狭小,却更为精致。
一大片温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店铺,在浅棕的实木地板上落下阴影,舒适娴静,可谓人们驻足小憩的绝佳场所。
“好地方!”
金允浩由衷赞美了一句。
朴昌勋放下手中的东西,大笑着迎上来,“您能满意最好,有利于接下来发挥。这地方不太好找吧?我还打算让人去接您呢,没想您倒是提前到了。”
金允浩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身后的李宇信,随后应付道:“约会时男生都要早到,应该的。”
两人闲谈几句,随后朴昌勋开始为金允浩介绍一些拍摄注意事项。
没多久,一身清纯打扮的徐贤也赶到了。
“你好。”
“您好。”
两人同时打招呼,又同时一笑,默契十足。
落座后,两人开始节目中的第一次接触。
现在回想起来,金允浩和徐贤的相识过程充满了误解和矛盾。
后来在相互了解中,也是工作成分居多。
正儿八经的在咖啡厅见面约会,还是第一次。
也许是第一次的缘故,两人对此都充满了新鲜和期待感,很快便进入了恋爱状态。
“咔!”
朴昌勋打断了拍摄,因为金允浩和徐贤两人进展的实在太快了。
“这是你们第一次约会,不能表现的太自然。开始还好,可是进展的太快了。再来一次,要体现那种陌生感。”
听完朴昌勋的讲解,金允浩和徐贤相视一笑,聊得太投入,都忘记这是在拍摄节目了。
第二次拍摄情况好了很多,金允浩没说太多话,徐贤更不会主动聊话题。
两人如此表现,到体现出那份尴尬和陌生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