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给他弄了个系统内部的指标,到时候他高考,只要不是分数低的离谱,就可以直接进青岛的一家商校。
这家商校虽说只是一所高中专,却跟青岛不少家银行都是有对口协议的,毕业的学生直接就能进到各银行工作,这年头,银行业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能进银行工作,绝对是条很好很好的出路!
这好好学习不就为了考大学么,考个好大学不就为了日后能找个好工作嘛,这人家刘和平现在已经一步到位了,所以他这高三念的十分无趣,专门就等着混完最后一学期了。
至于钟姗,于青跑了一趟云桥,结果没找到人。问她同班的同学,说是早在年前就去沈阳了,过年有没有回来也不知道。
于青奇怪:“去沈阳干嘛?”
那女生一副她很没见识的无语状:“当然去考沈师了啊,和那谁,就她那男朋友,听说她男朋友家在沈阳有熟人,所以早早就去沈阳参加培训班了。”
于青哦哦哦的点头,听那女生又说:“钟姗挺好命的哦,男朋友家里有钱,听说在那里吃穿住用包括请老师培训的学费都是男朋友出的!而且她说她男朋友家在沈师还有关系,聘请的培训老师就是沈师的教授,关系都这么厚了,两个人一起考进去,怕是不成问题。”
女生口中的沈师就是沈阳师范学院,于青仔细回想了回想,那个有钱的“男朋友”,要是钟姗没再换人的话,那应该就是她认识的那个朱雷了。
于青从高二下学期就开始忙的脚不沾地,和钟姗平时也疏于联系,这一晃眼,果然是各人都有各人的运道,都忙着去奔赴自己的前程去了。
虽然说这一趟云桥之行人是没见着,但是也算听到了钟姗的好消息,于青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于青最后向其辞别的是江河鸣。
自那天寝室堵到江河鸣和贝澎澎那对鸳鸯后,贝澎澎销声匿迹,估计是偷偷回了省城。
于青也曾装没事的问过许友松他那小表妹的近况,许友松说:“哦,她呀,姑姑姑父本来是想送她直接出国念书的,觉得她这两年正好青春期叛逆吧,简直是谁的话都不听,成天小心思里也不知道想的啥。所以想着还不如直接送出国去,先学语言,这天高皇帝远的,也权当是叫她磨练磨练。不过澎澎那孩子任性起来没边没际,死活不肯,她爸又疼她,所以现在还在开元耗着呢。这和她同班的学生都出国了得一大半了,就她不急不躁的,说想去北京念大学。”
“唉,”最后许友松无奈叹气,“这姑娘大了,心思也多了,管不了喽!”
于青张了张嘴,不过到底还是把满肚子的话给咽了回去。
她既然答应了贝澎澎,自然要信守承诺,不能把她的秘密对许友松以及任何一个人吐露。
得,就这么憋死自个吧。
第279章北京,北京
话说这江河鸣眼瞅着可又瘦了!
脸上两个颧骨高高凸出来,因为瘦,脖颈上的青筋肉眼可见的清晰,纵然现在天寒地冻的都穿着棉衣,可不知道是棉衣太肥还是人太瘦,就像棉衣里面套了根竹竿,四处支翘着漏风。
这孩子,反正于青瞧着是越来越魔幻了。
魔幻的江河鸣听到于青要转学的消息,好半天没表情,也没说话,眼神很漠然,好像并没有听到她讲话。
于青就觉得这越是临近高考,这孩子越是魔怔,也就贝澎澎还能叫他有点生而为人的热乎气,其他时候,他真心像是一架学习机器。
于青突然很怀念起初中时候的江河鸣来,最起码那个时候他还是个挺正常的孩子,而一中这三年的学习生涯,时间好像把他的精气神都给慢慢抽走了。
于青也是这时候才庆幸幸亏江河鸣还遇上了贝澎澎,否则高中生涯这三年对他来说,未免也太灰暗了些。
不过江河鸣还是成功的,除了不知道用啥人格魅力斩获到美人心以及美人身,另外,他的成绩也没有辱没中考校第一的名号:他虽不及小池,是那种拔尖的学生,也不像宋瑶学霸地位稳如磐石,甚至也一直都没有追赶上过他的“宿敌”俞安柏,在年级排名他一直都是在十名开外晃荡——但一中作为怀姜市最好的高中,能在年级中排到十来名的名次,再加上国物理竞赛斩获过的二等奖,高考可以加分,即便用脚趾头想也能不难预测到,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江河鸣一定能考个不错的大学。
于青也是这么为他祈福和盼望的,否则真对不住这孩子现在瘦的这一把俨如行尸走肉的骨头架子。
她拍拍对方灰扑扑的袄袖子:“我说江河鸣,这最后一学期了,我知道你肯定不会掉链子,不过呢,希望你也能悠着点,顾好自己,多吃点饭。毕竟这有好身体才能考出好成绩,你说对吧?”
“你要去多久?”
对方突然愣怔怔的问出一句。
“什么?”
于青先是没反应过来,不过立即又道:“嗯,我要在那里参加高考的,高考完就回来了。”
她笑嘻嘻的,一脸的轻松状的朝他眨眨眼睛:“到时候咱们可就都脱离苦海了,可得好生庆贺庆贺才是,庆贺新生活的开始。”
于青话里其实有点揶揄他和贝澎澎的意思,嗯,那边贝澎澎死活不肯出国,不就是为了江河鸣么?
说不定这对干柴烈火的小鸳鸯也早就私下里约定好了,要念同一所大学,可不就是新生活的开始么?
“你要考什么学校?”
可江河鸣对于青的打趣丝毫不接招,神情连丝波动都没有,问出来的话直白的像跟棍子,戳的人一愣一愣的。
好在于青挺适应他现在的风格,“哦”了一声,实话实话:“还没考虑呢,到时候看能考成啥样吧。”
“那你想过考哪里的学校吗?”
于青这回还真愣了,这个问题还是第一次有人问她。
即便是小池,天天介说咱们要念同一所大学同一所大学,但也没特别要求过要念哪里的同一所大学。
反正对他来说,只要同一所大学就好,至于哪里的大学,就没那么重要了。
于青上辈子虽然不才,却也是在首都北京念的大学,学校虽说是个三流的,但位置却坐落在最著名的海淀学院区,四周重点高校林立,一座接一座,北大清华尽在咫尺——她不会说,冬天她也曾在北大的未名湖上滑过冰,夏天也曾去清华看过学霸gg们踢足球。
嗯,便是清华的学霸gg们,出的汗也是臭的,背也是爱驼的,头发也是油的。
虽然上辈子的首都北京在08年奥运会后房价飙升的像是坐了洲际导弹,雾霾天气也是饱受社会各界诟病,但于青在那念书的那些年里,除了人太多这一点她比较不喜外,其它的,还挺好的。
那时候的北京,三环外就算属于郊区了,地铁线也只有两条,中关村才刚刚开始兴建起步,电脑互联网业还属于新兴产业——嗯,那时候二环以内的房子均价才4000多,那时候还没有和维多利亚结婚也当然没有四个孩子的贝克汉姆还是一头金发,顶着一张青春洋溢的脸、穿着10号球衣的百事可乐广告牌偌大个高高耸在里西直门立交桥上方。
嗯,那个时候的西直门立交桥才刚刚开始动工,众人还不知道日后会在那片地方起一座绕死人的迷宫。
除此之外,那时候的北京还有着于青所见过的最美丽的秋天——天空蓝的像是没有丝毫杂质,卧龙山公园的银杏树连绵成一片金黄色的海,香山的红叶也只有掐准11月底的那几天才会红的像最成熟的浆果。
所以,看着对方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神情,于青想了想,慢慢笑了笑,说:“要说好大学,当然属北京最多了啊。”
瘦骨嶙峋的少年,一双黑眉微微蹙动了下:“所以你会去北京?”
她摇头:“不知道,现在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说不好。”
但对方并不放弃:”也许呢?如果你有机会可以选择,你会去北京吗?”
于青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心里有点诧异他今天这幅打破砂锅一定要追问到底的精神。
所以她想了想,点点头:“也许吧,也许会。”
不管现在还是以后,北京永远都是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无尽的可能。
再说了,她小金库里那20万的存款可还纹丝未动呢,高中这三年她一心操劳学业,实在也是没法分心理财,所以光躺在银行吃利息呢。
那点利息嘛,可以忽略不计。
可要是拿这20万去北京买套房呢?
哇咔咔咔咔,这个时候的北京房价估计也就才两三千吧?艾玛,于青似乎已经看到了“亿万富婆”这款金光闪闪的帽子正飘啊飘啊飘在自个脑袋上空。
好在对方一句话终于把她从发财梦里拽回了现实。
江河鸣点点头:“我知道了。如果可以,于青,我也会去北京的,希望咱们到时候能在那里见。”
第280章记忆中的煤矿
就这样,在某个春寒料峭的清晨,于青被父母护送,坐上了开往太仓的客车。
客车在抵达太仓后,在车站稍作停留,继续出城往南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当马路边的冬青叶子开始出现黑蒙蒙的颜色,于青知道,久负盛名的什林煤矿到了。
她在一中的学籍档案俱已经调出,现在就放在她随身的背包里。
于青想起当初自己想报考一中的雄心壮志,以及最后得知考上后的喜不自胜,这些好像已经很遥远了,可一旦回想起又还像在昨天。
于青告别自己的同窗朋友,告别一中,关于她的转学,闲云野鹤的新晋班主任宿文彦只点了点头,感慨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这种关系到每个人身家前程的事,我们只能说句祝好运。希望你去了新的地方,能达到自己想去那里的初衷。”
宿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