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孽学霸-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要感谢你的同胞,让我们能够早些相逢!”吕丘建捧着她的脸颊,轻轻的吻在她的额头上。
  沃尔夫奖是由犹太商人里卡多·沃尔夫及其家族捐献一千万美元成立的基金会所颁发,主要是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在农业、化学、数学、医学和物理领域。或者艺术领域中的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
  因为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的原因,沃尔夫数学奖就成了这些奖项中最受关注的一项;在吕丘建之前获奖的数学家之中有陈省身、怀尔斯、柯尔莫哥洛夫、让·皮埃尔·塞尔、罗伯特·朗兰兹等赫赫有名的人物。
  “我们现在去哪儿?我在你所下榻的酒店附近定了房间,我们先去休息么?”娜塔莉的脸上闪过一抹娇红。显然她邀请吕丘建去酒店的目的并不是休息。
  如果是其他时间,吕丘建当然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个邀请,但是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稍微等等,另外一位获奖者还有一个小时就会抵达机场;他是我十分尊敬的前辈,我现在机场迎接他,你不介意吧?”
  “是谁?”娜塔莉并没有不满,而是好奇的问道。
  “是袁隆平老先生!”如果说国内哪位科学家最受百姓尊敬,毫无疑问就是这位大德鲁伊先生了。巧合的是他也获得了今年的沃尔夫农业奖;吕丘建通过京师大学问到了他的航班号,恰好在他之后一小时到达。如果不迎接下袁老先生,吕丘建都不会原谅自己。
  沃尔夫奖并不是每年都会颁发满名额。今年除了袁老先生与康奈尔大学的坦克斯尼教授共同获得农业奖,吕丘建获得数学奖之外,还有一位获奖者也是华裔,钱学森先生的堂侄、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钱永健先生获得了医学奖;化学奖的获奖者是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哈利·格雷;希格斯和比利时的两位教授获得物理奖,艺术家貌似今年空缺。
  “真是一位让人敬仰的科学家!”在听闻袁老先生的事迹后,娜塔莉由衷地赞叹;以色列土地狭小,这里的人们对粮食问题有刻骨铭心的体验,在她看来称袁老先生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不为过。
  俩人在出口处一边诉说着离别的思绪,一边等候袁老先生的到来;当一名面貌朴实、如同老农一般的老人从通道走出来的时候,吕丘建整了整衣服迎了上去。


第206章 获奖的同伴们
  “袁先生您好!”吕丘建上前恭恭敬敬的鞠躬致意,直起身子后向这位让他发自内心尊敬的老人介绍自己,“我是京师大学的吕丘建,比您先到了一会儿。”
  “哦~你就是获得数学奖的那个小伙子吧?我在国内可是听过你的名字好多次了!”袁大德鲁伊笑着伸出右手和吕丘建轻轻一握,由衷的为吕丘建的年轻而感到赞叹,“早就听说过你年轻的不像话,今天一见才真是感到后生可畏啊!”
  “主办方的人已经在那边等着了,我扶您过去吧!”说着吕丘建就要扶着他的胳膊。
  “诶,我年纪虽然比你大点,但也没有老的走不动么!”袁老笑着拦住了吕丘建的手,俩人并肩走向主办方的人。
  这时候娜塔莉也迎了上来,好奇的打量着这位乍看之下不起眼的老人,“袁老,这是我得朋友,来自希伯来大学的赫许勒小姐!刚才和她讲了您的事迹,她可是十分的佩服呢!”机场人多口杂,吕丘建没有报出娜塔莉的名字。
  “袁先生,您的成果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福音!”娜塔莉由衷地赞道。
  “谢谢你的谬赞,杂交水稻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我个人是经不起你们这种称赞的!”袁老还是一副老派的作风,只是在趁着娜塔莉不注意的时候促狭的对着吕丘建挤挤眼睛,小声说道,“小吕,多好的姑娘啊,你可得抓住机会了!”
  哈,没想到袁老也有童心未泯的时候,吕丘建难得的愣了下;乘坐主办方的车子来到酒店,袁老毕竟已经七十多岁了,经过长途飞行之后已经很疲倦了。所以先回酒店休息去了;至于吕丘建自然不存在这种问题,将袁老送到房间后就和娜塔莉来到她预定的酒店,然后……恩恩。你们懂得。
  一番云雨过后,那叫一个精神焕发、荣光满面!重新回到沃尔夫奖主办方安排的酒店。今年的所有获奖人员已经到齐,主办方专门安排的欢迎晚宴也快开始了。
  这时候自然少不了各大媒体的记者,于是娜塔莉就不适合继续出现了,吕丘建独自一人端着酒杯四处游走。
  那边钱永健正和袁老说着什么,同样来自米国的哈利·格雷站在钱永健身边;另外一边两位来自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物理学家将希格斯簇拥在了中间。
  吕丘建瞟了一眼希格斯的方向,最后还是往袁老的方向走去;晚宴的时间还长,并不急于和希格斯接触。
  三位华人同时聚在了一起,在这个以白人为主导的宴会厅里格外醒目;仔细想想这一届颁发了五个奖项。有三个都属于华人,尽管钱永健的国籍是米国,但这也足够让人们惊讶了。
  三人的出身、际遇各不相同,袁老自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乡间进行杂交水稻的培育,默默耕耘已经超过四十年,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华国人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钱永健出身名门,乃吴越王钱缪的34世孙,家中亲族都是饱读之学者;父亲是米国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哥哥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和他同为米国科学院院士。舅舅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学教授;而伯父则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先生。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永健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其他还在四处玩乐的时候。他就在自己家中的实验室里做着各种化学实验;16岁获得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西屋科学人次选拔奖”,20岁获得哈佛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25岁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和博士后,29岁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46岁成为米国科学院院士,52岁获得沃尔夫医学奖。
  钱永健的一生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科学家都向往的一生,年少成名,步入名校,完成学业后开始掌控自己的研究室。并最终拿下科学界最高荣誉(当然,他要拿到诺贝尔奖还要等四年时间)。
  “我当年经常被人说是年少成名。我觉得他们应该来看看你的经历,我在你这个岁数好像还一无所成呢!”钱永健对吕丘建开着玩笑。去年庞加莱猜想的破解和耶鲁抄袭事件震动了整个米国科学界,他对自己这位小同胞的事迹也有所耳闻。
  “数学是一个讲究灵感的学科,不像医学和化学那么需要积累,所以我才有机会侥幸取得这一成果;如果让我去学医学和化学,或许我现在连本科都没毕业呢!”吕丘建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和钱永健说笑起来。
  他关于医学和数学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数学侧重理论,医学侧重实践,理论可以短时间内获取,而实践则非得一步步进行积累才行;这一番话听得钱永健极为开心,他摇摇头笑道,“若说积累,我们在座的谁也比不过袁老先生,袁老开始坚持在培育的一线已经四十多年了!”
  “袁先生,您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科研从业者学习!”仅仅比袁老小五岁的哈利·格雷在听钱永健讲完他的事迹后竖起了大拇指。
  “小吕,你最近在做什么项目?”说完袁老,钱永健又将话题转到吕丘建身上。
  “我最近正在慕尼黑大学跟随胥夫特教授学习物理,数学太偏理论了些,我还是希望能做些更具应用性的研究!”吕丘建简单的把自己的近况介绍了一遍。
  “学习物理啊!”钱永健指了指那边被众星捧月的希格斯,“那你可得抓紧这次机会和哪位多交流交流。”
  这正是我来此的一大目的啊!对面的希格斯好像也察觉到了有人正在观察他,转过头对钱永健举杯打招呼,然后不知道和身边的布劳特和恩格勒说了什么,三人齐齐的转身走了过来。
  我刚还想着怎么和他搭上话来着,现在他却主动过来了!这可是个好机会!吕丘建开动脑筋开始琢磨着一会儿如何将话题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引导。


第207章 希格斯的郁闷
  希格斯和布劳特、恩格勒虽然分属不同的国家,但在物理届他们却被视为同一团体,希格斯机制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官方称谓是布劳特·恩格勒·希格斯机制。
  在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后,彼得·希格斯和佛朗索瓦·恩格勒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而让人遗憾的是罗伯特·布劳特在此之前就已经故去,无缘该奖项。
  换句话说,如果希格斯玻色子在布劳特去世之前被发现,那么到时候登上诺贝尔物理奖领奖台的就会是他们三人,而不仅仅是希格斯和恩格勒两人。
  “你们在聊什么?我们可以加入么?”希格斯的年纪比袁老还大一岁,一脸的络腮胡,头发已经掉了一半,可脸庞还是红通通的样子,好像喝醉了酒一般;嗯,倒是和曼联的弗格森爵士的脸色有些相像。
  佛朗索瓦·恩格勒和他差不多,同样是一连络腮胡,同样亮了一半的脑袋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只是他的脸色看起来不如希格斯那般红润。
  罗伯特·布劳特年纪最大,头发反而保留的最为完好,只是胡子没有他们那么茂密;他们三人的到来让本次盛会所有的获奖者都聚在了一起。
  “我们正在谈论吕的新生活!”钱永健将杯子举起,抿上一小口然后说道,“他告诉我们他现在正开始由一名数学家到物理学家的转变。”
  吕丘建对钱永健微微点头致意,他知道钱永健的这一番话语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和希格斯交流物理学的机会。
  “哦?吕,你如今在跟随哪位教授做研究?具体是哪个领域?”这番话果然引起了希格斯的兴趣,他扭过头来看着吕丘建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