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首先,大数据是互联网公司提出来的,所谓大数据,指的就是电影人占据的流量!”
“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觉得可以从大数据推断一部电影的成败,然后他们也这么干了,我一开始想聊聊阿里的电影,可惜,我们阿里影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电影上市,那就聊聊《黄金时代》吧!”
“很多人知道《黄金时代》,也知道这是一部很不错的文艺片,上映前,各种大数据,度娘指数、微博热度包括贴吧讨论数都表明这是一部票房不错的电影,大数据显示它的票房起码能达到3到5亿。
“现实很残酷,截至下映,《黄金时代》的票房成绩都没能超过7000万!”
“《黄金时代》的制作加上宣发成本差不多1亿,7000万票房,成本都没能收回来!”
“从大数据分析来看,《黄金时代》的导演许安华,号称全中国最会拍文艺片的大导演;主演汤惟,文艺女神,又有一堆实力加偶像配角的倾情奉献,这样的阵容,想不出票房失败的理由,再加上宣传也很给力,连续好几天都挂在微博热搜榜榜单,度娘指数也很高。”
“为什么票房惨败?”
“很简单,观众不喜欢这样的电影,大数据再怎么先进,估计也分析不出观众的喜好吧——尤其观众口味的变化还很快!”
“大数据真的靠谱吗?”
沈临看着观众,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我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一开始的大数据显示票房能有多少吗?”
没等观众回应,沈临自己回答:“8亿!”
“我沈临的电影什么时候票房低于10亿了?我是说商业片,《卡罗尔》肯定会创下票房新低,如果不是因为要冲击奥斯卡,我都不想公映,直接放在网上让大家看了!”
“用大数据判断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很愚蠢的行为!可我们的互联网公司不懂这些,他们愿意找自带流量体系的小花、小生,觉得仅靠粉丝就能赚取足够的票房!”
“这种拍摄电影的方法,完全违背了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流程,我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我也很反对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影。”
“其实,大数据能带给我们的除了最直观的票房,还有电影口碑外,再也不会有其他,真正的电影人不应该被资本侵蚀!”
沈临正准备坐下,王涵忽然问了一句:“说到资本侵袭,貌似你也是资本家吧!”
“…涵哥,咱们聊的是电影,跟电影人的身价无关。”
沈临赶忙解释了一下。
“斯蒂夫先生,你对大数据有什么看法?”
王涵笑了笑,然后把话题转移到了斯皮尔伯格身上。
“其实,我一开始不太懂你们所说的IP、大数据,现在稍微有一点听懂了,我觉得沈临说的很对,电影的事情就应该交给懂电影的人去做,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如果电影真的仅仅依靠几串数据就能判断成功或者失败,那我们这些导演也就没有学习的道理了!”
“没有投资商愿意接受失败,所以,电影就不会失败了吗?”
“当然,大数据的存在很有意义,比如说,我们这次的《侏罗纪世界》”
斯皮尔伯格大概聊了几句,然后把话题扯到了《侏罗纪世界》上面。
人家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电影。
“好莱坞每拍一部大制作都相当于一次赌博,怎么才能保证赌博的成功率?当然需要市场的反馈,我们通过市场反馈的结果,大概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侏罗纪世界》买单,然后开启项目,如果没有大数据做支撑吗,我们不会随便开启一个项目,毕竟不是每一笔大投资都能收回成本!”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不仅是一位导演,他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商人,当初的《侏罗纪公园》让他跟环球都赚的盆满钵满。
可惜,后来这家伙跑去搞了个梦工厂,彻底站在了老牌制作公司的对立面。
那就不好意思了,直接赶尽杀绝!
梦工厂倒闭了。
斯皮尔伯格还好,毕竟他的人脉还有导演功底没丢。
好莱坞六大依旧抢着跟他合作。
这次的《侏罗纪世界》正是他跟环球共同投资的项目。
“所以,在您看来,互联网大数据对于电影的制作还有发行是由很好的庇佑作用的?”
王涵直接总结了斯皮尔伯格的意思。
“没错!”
斯皮尔伯格点了点头。
“沈临,您现在还坚持刚才的观点吗?”
王涵看向沈临,后者摇了摇头:“可能是市场不太一样吧,我们所谓的大数据指代的主要是演员而不是导演或者制片人,北美观众期待的作品大多指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演员!”
《择天记》,我大疼逊投资制作的大制作电视剧,选择的主演最当红的流量小生鹿含,绝对是大数据给出的最适合的演员人选。
然后呢?
收视率一塌糊涂!
被骂成翔!
反观《人民的民义》,全剧七十多位老戏骨,没有任何一个自带搜索体质,然后呢?
创造了收视神话,全民皆赞。
互联网企业进入市场之后,带来了资金,我们的电影可以用全世界最好的技术,我们也可以请好莱坞导演,可以用好莱坞的A级演员。
然后呢?
电影市场就此变得更加火爆了吗?
那些依托大数据拍摄出来的作品成为爆款了吗?
第五十章 沈临是资本家?
“我不太赞成沈临导演的看法,我觉得互联网企业进驻市场之后,至少盘活了原本死寂沉沉的几家娱乐公司,迫使他们变得更加正规!”
一直没有说话的邵晓峰开口了。
没法不开口,作为沈临口中BAT的代表型企业之一,阿里影业自然走的也是大数据形式的影视投资!
“我同意孙总的看法,尤其是互联网变得正规以后,版权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演员片酬。举个最明显不过的例子,在版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之前,我们的演员片酬普遍偏低,然后很多女演员的梦想是嫁入豪门,吃喝不愁,现在,直接圈内就解决了,大家都有钱了!”
“远的不说,咱就说十年前的一线大牌一集电视剧的价格是多少?最顶级的也不过十万!现在呢?我听说某位小鲜肉开价1。2亿,居然真有剧组答应了!”
“真希望物有所值呀!”
沈临指代的自然是鹿含天价接演《择天记》
“…流量小生对一部电影的票房推动力还是很明显的!”
邵晓峰隐隐有点不太舒服,因为阿里的策略也是如此。
用演技派担当小鲜肉!
至于沈临嘴里的版权问题,更是尤酷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问题,这玩意没有版权,
“这个,再看吧!或许你说的是对的!”
沈临也懒得跟他争辩,时间会告诉他答案。
而且不用很长,一年时间足够!
等到2015年年底一堆小鲜肉扎堆涌进大荧幕里,观众却选择敬而远之,他们就该明白,所谓的大数据真的只是数据,电影终究还是得依靠本身的质量!
否则就算给你梁朝为搭档金辰武,顺便再组队陈奕训、杨盈也是远远不够的!
“有关大数据的讨论我们进行到这里,下面让我们掌声欢迎我们的特别来宾马云!”
然后马云爸爸就出现了。
当场宣布了将把娱乐宝和淘宝电影票这两块业务装入在HK独立上市的阿里影业公司,不仅如此,还宣布与斯皮尔伯格的新公司Amblin Partners达成资本+业务型的战略合作:阿里影业收购AP的一小笔股权,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并参与Amblin Partners的电影投资与内容制作。
与此同时,马云宣布阿里影业将投资《碟中谍5:神秘国度》、《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等好莱坞大片!
妈蛋,大资本家出手就是不一样!
直接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阿里影业的股价像是插了火箭似的急速上升。
截至港股收盘,阿里影业股价涨了36。01%,这使得阿里影业市值达到818。26亿,折合人民币654亿。
然后,作为阿里影业第二股东的沈临被人扒皮了!
……
整场对话,围绕着大数据与电影、电视制作来展开,很高端,符合现如今的市场发展以及电影制作的方向。
按理说,沈临加上斯皮尔伯格,再加上马云,怎么着也能帮着魔都电影节打响名头了,结果当天晚上的微博热搜变成了‘沈临成为娱乐圈最有钱的导演!’
妈蛋,你们的关注点能不能在正途上?
网友的关注点真的很奇怪。
沈临在那场对话里说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点,都可以拿来做文章,片酬1。2亿,当红小鲜肉,多么有意思and有炒作新闻的话题,完全被王涵的那句‘沈临,你也是资本家吧’彻底掩盖了!
再加上马芸的一系列举动,等于间接的就把沈临的身价曝光了!
网友们沸腾了,纷纷留言求扒沈临的身价。
“据悉,沈临去年曾大手笔投资阿里影业,拥有阿里影业接近百分之十七的股份,属于最大的个人持股,伴随这阿里影业这一举动,沈临的资产至少翻了一倍!”
这是渣浪的新闻。
渣浪好歹属于阿里系,没有直接曝光具体数目。
但阿里影业如今的总股价接近900亿,随便换算一下,一百多亿!
如果说小目标是1亿,那沈临的资产绝对称得上很多人几辈子也不敢想象的存在!
“你以为这就完了?沈临还有阿里母公司接近百分之零点五的股份!”
“不止呢,他还是光线传媒的二号股东!”
“原来沈临这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