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妹妹……”许子昊心里觉得有好些话想要对她说。
然,他终究还是没有勇气说出口,只能怅然的望着莫少璃的影在风雪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方才轻轻叹了一口气,转回了前院。
在回凤仪苑的路上,莫少璃问绿珠:“刚才,莫六摔的那一跤,是你踢翻的罢?”
绿珠怔了怔:“姑娘果然目光如炬!”
“其实奴婢……”她刚想要解释。
却听莫少璃缓缓说道:“踢得好,下次若她还如此,你不妨再给她一脚!”
莫少琪雪地念诗,紧跟着许子昊出现,不多时吴氏又陪着长宁侯夫人前来……一环扣一环,吴氏母女是挖空心思设下了连环计,想要钓鱼长宁侯夫人母子。
她们有能耐只管钓好了,但万不该连爹爹也利用了。
刚才她们算计长宁侯母子的事自己是赶上了,破坏掉了,可若万一她没有破坏成功呢?许子昊落进莫少琪的里,长宁侯府被迫娶莫少琪过门。
长宁侯若是心甘愿还好,若是心不甘不愿,到头来岂不是连爹爹也要怨上,毕竟下帖子让长宁侯一家来赴宴的是爹爹。
到时爹爹和长宁侯只怕多年的朋友都要做不成了,
所以,只让莫少琪当着长宁侯夫人和许子昊摔个嘴啃雪都是便宜她了,自己若有绿珠那样可以暗算人不露痕迹的本,定然会让吴氏同时也摔个面朝天。
让她们记住今天的教训!
不然真当他们四房好欺负,可以随便利用的!
但就算吴氏没有和莫少琪同时摔在雪地上,莫少琪在长宁侯夫人和许子昊面前那么失仪的一趴,爬起来又把莫少璃莫那么莫名其妙地一推,也算彻底断了吴氏母女对长宁侯府的念想。
吴氏就是脸皮再厚,也没脸再去纠缠长宁侯夫人和许子昊了。
莫老太太园子里的事后,把吴氏叫去嘉善堂训斥了一顿:“你可长点心吧!再这么折腾下去,六丫头可真就要被你害得嫁不出去了!”
你以为我想吗?要不是那死丫头……死丫头……说不得琪儿和长宁侯世子的事就成了!吴氏有心要辩,话到嘴边,却被莫老太太瞪了回去,只能忍着气给莫少琪另寻出路。
还好莫少珍和诸暨吴家族长儿子的亲事进行得很顺利,继年前诸暨吴家请媒人上门提亲,交换庚帖,合婚等程序后。二月,诸暨吴家又送来聘礼,两家商量着把婚期定在了五月中旬。
此事一定,在长宁侯夫人和许子昊面前受挫的吴氏立即又重新鼓起来斗志,调转马头去了吴宅,找吴老爷子说莫少琪和吴承谕的亲事去了。
前次莫五刚和族长儿子议亲时,她因为底气不足只意意思思地把话透了半句,父亲话回也说得语焉不详。那么这次,莫五婚期都定了,父亲也总该给她个说法了罢?
可她却没想到刚对吴老太爷说了个开头,就被吴老太爷一句话挡了回来:“谕儿眼看着就要闱科考,怎能这般分他的心?你这个时候不在家里多督促着松儿读书参加科考,倒整只顾着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琪儿的亲事哪里是小事了?是很大的事好不好?”吴氏小声嘀咕道。
但她看了看吴老太爷不虞的神色,却到底不敢再纠缠下去了,只能满腹郁气地离开,心中却有些不甘。
闱,闱!我看你就是找借口!
那好了,等闱过后我再来问你,看到时你还有何话说?
☆、第三二八章 拆桥
二月,许王妃杜若衡生子,取名宋权。
宋权的出生,表示着当今皇上宋渊除了幽在南宫里的嫡长孙宋叙之外,又有了第二个嫡孙。
随着许王嫡子出世,朝中又开始隐隐响起请立许王为太子的呼声,但朝臣们到底被去年皇上雷厉风行的手段给吓住了,说了几回见皇上没有反应,渐渐地也就安静下来,不嚷嚷了。
虽然杜兴和宋恪对杜若衡这次生子看得极重,甚至有借机起事的苗头,但莫少璃却对杜若衡此次会生下许王嫡长子,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前世杜若衡也是在和宋恪成亲后没多久就有了孕,怀胎十月生下的宋权,然而后来宋渊却并没有因为宋权的出生而对宋恪另眼相看,到最后也没有立宋恪为太子。
在莫少璃看来,宋权的出生虽然给宋恪夺位增加了筹码,但对结局却并不会有什么决定影响。
至少,前世如此。
今世……难道会不同?
她现在更关心的是:明兰姐姐什么时候和宋恒成亲?
大周朝去年风调雨顺,秋收时粮食比往年多收了三五斗。搁在以前,遇到这样的丰年,因为市面上粮食供大于求,粮价通常会应市下跌,百姓们看着多得了几斗粮食,但实际上却会损失更多,甚至还会出现丰收年民间怨声载道的怪现象。
去年却不同了,各地常平仓陆续建成,秋收时朝廷从国库中拨出专款,由各地官府出面高价收购百姓因丰收而多出来的余粮,储备于仓,备不时之需。
如此一来,不但稳定了市场粮价,更又为朝廷储备了足够的库粮。
为保常平仓制度上行下效,楚王宋恒从秋收开始时就亲自在北直隶省各地巡按监督,数月下来,成效卓然。为朝廷筹得余粮百万石,也还为皇上获得赞声一大片,“皇上英明睿智”“圣上万寿无疆”等等赞美之词随处可闻,百姓欢歌笑语也时时可见。
常平仓建制取得如此成效,楚王宋恒功不可没。宋渊龙心大悦,对宋恒也愈发看重起来,又交了更多的政务与他,还赐了新王府一座,以示嘉奖。
“楚王都换新房子了,明兰姐姐是不是也该要成亲了?”莫少璃自语。
宋恒十九岁,明兰也已满十七,在现代社会虽然两个人都还不到结婚年龄,可在大周朝,却算是晚婚了。
韩明兰自两年前从莫少璃手里得了柳佳慧秘方,照着方子精心调养后,如今畏寒症似已经渐渐消失,其间莫少璃又带她去凤栖山找丘广寒看了诊,丘广寒也言说道:“……姑娘的子现今已并无丝毫不妥。”
既然明兰姐姐的病已经好了,没有什么不妥了宋恒也风得意,有新房子了……那么,他们是不是也该成亲生宝宝了?
早成亲,有孕生子,也能早安了大家的心。
免得韩大夜忧心,明兰姐姐说起来也对宋恒心有愧疚……等宝宝生下来,自然就能证实了明兰姐姐子已经没有不妥了。
若是能一举生男,那就更好了。
可以彻底堵了那些宋恪一生儿子就嚷嚷着要皇上立宋恪为太子朝臣们的嘴,让他们也知道知道,不是只有许王会有嫡子,楚王……也可以有。
莫少璃想着,就跑到韩府偷偷问韩明兰:“明兰姐姐,你和楚王的婚期定下没有?”
“七七……你怎么忽然想起问这个了?”韩明兰微红着脸道。
“我就是关心……关心关心。”莫少璃有点小心虚地说。
“定在了六月。”
虽然她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那么小,莫少璃却也听到了,并且听清楚了,不由就笑了,为怕明兰害羞,她没有再细问下去。
“六月……好时候。”她笑着说。
眼看着也就到了。
从韩明兰那里告辞出来,莫少璃拐去韩明哲的院子去看表哥,顺道把亲手做的一“状元及第”给了他:“表哥,看在我这么辛苦有诚意的份儿上,你也得榜上有名!”
韩明哲道:“得了表妹这样的好兆头,榜上有名……那自然是一定的!”
韩表哥是个诚实的好少年,说到就真的做到了。
闱张榜,韩明哲名列二甲。
乡试解元莫四少莫少桦高中一甲,试御笔钦点探花郎。
由此,京城又多了一佳话:一门双探花。
说的就是太常寺寺丞莫家的莫四老爷和莫四少爷了。
吴承谕闱也中了二甲,莫少松再次名落孙山。
吴氏因为心里记挂着更重要的事,也顾不得细细消化莫少松再次名落孙山的痛苦,在闱张榜的当,就急急地赶去了吴宅。
到了吴宅,她僵着脸堆着假笑恭贺过吴承谕后,就对吴老太爷提起了莫少琪和吴承谕的亲事:“父亲,这闱也过了,谕儿也中了,是不是也该说起琪儿和谕哥儿的亲事了?琪儿……”
吴老太爷却不等她把话说完,就板着脸打断她道:“亲事!亲事!除了亲事你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了么?一样都是莫家出来的哥儿,你们家三房四少爷就得了头甲探花,你大房松儿却落了榜!你不好好回去反省自己错在了哪儿,却来说这些有的没的的话?”
“父亲,您说这话说得就有些……”吴氏听吴老太爷说这样,就有些不高兴了。
松儿落了榜是没错,可她今天是说琪儿的亲事的,不是来讨论松儿的科考的!
老爷子这是想要带节奏?
吴氏定了定神,忙把话头又扯了回来:“松儿落榜是松儿落榜,琪儿的亲事是琪儿的亲事,两码事啊!父亲,我今天找您是要说说琪儿和谕哥儿……”
吴老太爷却根本不给她把话说完的机会,脸一沉,说道:“怎么就两码事了?都是一回事!你把儿子教成那般模样,女儿又能好到哪里?吴家又不是……”
他说到这里,大概也觉得自己的话说得有些重了,缓了缓语气道:“我也累了,你且回罢!”站起来,袖子一挥,竟就转走了。
“您……”吴氏看着走进内室的吴老太爷背影,气得说不出话来。
☆、第三二九章 碰壁
可吴氏气归气,吴老太爷说一不二的脾气她却是知道的,从小就知道,并为之吃过无数苦头。
所以此时她虽被吴老太爷丝毫不留面地晾在当场,却也并不敢追上去硬杠,只能呆望着吴老太爷的背影在内室门口消失,愣怔了片刻,带着满腔怒火悻悻然离开。
回到晖院,吴氏越想越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对吴嬷嬷气道:“嬷嬷,你听听,父亲说的那是什么话?琪儿的亲事怎么就是有的没的了?琪儿怎么就被我教得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