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歌王-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次摇滚音乐节上,唐亚轩作为学生代表,压轴唱了最近大火的《野子》,给音乐节掀起了很大的热潮。
  不过这次音乐节上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信徒乐队的终极决赛曲目——将现场彻底唱炸的《追梦赤子心》!
  林在山正准备放这个视频看的时候,李孝妮偷偷来到林在山房间,要和林在山亲热一下。
  于是,林在山就带着李孝妮一起将这首歌《追梦赤子心》的视频给看了。
  李孝妮是第一次听这首歌,还是看着很有林在山年轻时风华的张昊带着信徒乐队来唱,她当场就被这首歌给震到了!


第459章 《Rudy》
  ……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
  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
  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
  也许我没有天分~
  但我有梦的天真~
  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
  也许我手比较笨~
  但我愿不停探寻~
  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
  ……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
  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
  ……
  这首《追梦赤子心》,张昊在视频中带着信徒的几个孩子唱的是荡气回肠!
  就算没在现场看,通过视频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林在山和李孝妮仍能感受到这些孩子们身上燃烧出的忘我青春!
  李孝妮看的特别感动,对于她来说,青春其实只剩最后的尾巴了。而她最轻狂恣意的青春时代,就是和林在山一起携手走过的。
  虽然那些年,懵懂的她一直在被林在山虐,以致于都有了一生难以释怀的心理阴影,但那段日子的热血生活,却是让她永生难忘的精彩。
  在那之后,她的人生便走上了一条堪比“苦修”的大明星之路,成为“李孝妮”后,她的青春仿佛变得更阳光灿烂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看似阳光灿烂的青春,早就不是她自己了。
  她的青春只有最初的一段,像一团火焰一样在林在山身上付之一炬了。在那之后,她就再没有真实的青春。
  现在听着张昊他们唱着如此一往无前的青春,李孝妮内心深处那层真实而晦暗的锈质仿佛都要被剥落了,有那么几瞬间,她好想自己能重活一次,不要活的像现在这么出人头地了,她只要能做回真实的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就足够了。
  当然,他们两个人如果能一起去追逐共同的梦想,那就更好不过了。
  感动中,李孝妮深情款款的望了一眼身旁的林在山——她心中的这首歌的天才原创作者,她的爱人。
  林在山听着张昊他们唱《追梦赤子心》,亦很感动。
  他已经听过无数遍这首追梦之作了,但每一次听,他心底都会被激发出一种特别的冲动和情怀,让他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
  这首《追梦赤子心》,算是另一位面新世纪少有的精品摇滚之作。
  夸张点说,这首歌有点中国摇滚版《阿甘正传》的意思。
  这首歌完全将自己抛出去的唱法,以及源自NeilYoung的“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这样的热血情怀,也是习惯玩范儿、玩曲风的中国摇滚乐最为缺少的一种音乐内核。
  这首歌没有批判和深邃,却不缺死磕与抗争,以及为了理想主义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气势。
  张昊唱的这版《追梦赤子心》,没有太释放他锐利如剑的高音杀手锏,而是用撕吼式的唱法,表达出了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与坚持。其饱满的情绪仿佛唱出了每个正在奔赴理想路上人的心声,励志的同时,使人瞬间正能量百分百。
  这首歌不管是年轻人听,还是像林在山这种已至中年的大叔来听,只要心底还有梦,他们就都会被打动。
  在上一位面,这首歌还是一部很流行的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片尾曲,所以估计很多人听到这首歌,都会有一种被烈士前辈感动到热泪盈眶的回忆。
  不过林在山听这首歌,除了这首歌本身牵出的情感外,他会想起另外一部和这首歌同名的好莱坞电影《追梦赤子心》,也叫《鲁迪传奇》,英文名《Rudy》。
  将《Rudy》翻译成《追梦赤子心》,算是国内电影译名少有的极品之作,这部片子的内容也确实对得起这样的好名字。
  林在山没有考究过,Gala的《追梦赤子心》和电影《Rudy》有没有什么关联,但两部文艺作品反映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为梦而坚持,永不妥协的一种精神。
  音乐《追梦赤子心》呐喊的可能更直接一些,电影《Rudy》则是通过一个看似平凡的故事,于无声处听惊雷,没有呐喊和怒吼,只有永不妥协的坚持,将一个平凡人对于梦想的执着,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看《Rudy》的时候,林在山还在另外一个位面,另外一种生活状态下,他的心还是年轻的。
  不过现在再想起这部电影,他变老的心仍会思考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梦想和一生的追求?
  他自己是一个很有梦想的人,但同时他也见过不少完全没有梦想的人。
  大家都是平凡人,为什么有人有梦,有人就没梦呢?
  难道说是童年的某些难以磨灭的快乐或痛苦,早年间经受的磨难,和那些初尝生命甘美的情感巅峰,影响所致吗?
  这种经历影响深刻,无可代替。我们此后的生命中,都在这已经形成的情感轨道中运行,无论如何也想重现这些往昔的激情,有时甚至付出极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才是我们执着的理由吗?
  据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那些情感巅峰的时刻,对人类潜意识的塑造作用最为巨大,而越是早期的塑造行为,对人的影响也就越大。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经历和性是一切人类行为的驱动力量,因为童年是最早的情感经历,而性则是最原始、最强烈的情感驱动力。
  但童年和性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这样的例外有很多,例如一个人童年相对平淡,青年时代的冲击性经历仍可能决定他一生的走向,更有甚者,一个人可能庸碌一生,在老年时代才受到某种震撼,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Rudy》在表现执着的时候,就有点这种隐向。
  这片子的情节并不像大部分励志片那样让人激动,因为在Rudy身上,除了执着和梦想之外,很难让人看到天赋和希望的所在。人们看励志片,都希望我主角靠着独特的被埋没的天赋大杀四方。但这片子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Rudy就像是你我身边的普通同学,只不过他童年中了“圣母大学橄榄球队”的毒而变成了一个“白痴”,竟然就一心只想进入这个当时全美最优秀的大学橄榄球队!
  然而他也不看看自己的先天条件,他和那些橄榄球明星能比么?矮小的个子,不够强壮,各方面看来都极其一般。
  当然,只除了一点,那就是唯一鼓励他不放弃梦想的好友的死,终于让这个原本只会整天做白日梦的穷孩子发了“疯”。
  他开始疯狂地追求他的梦,不惜一切代价。花费了两年才转入圣母大学,而在圣母大学的两年里都只是在球队作为陪练,没有一次出场机会,最后的毕业前夕,终于获得一场比赛最后的27秒时间,上场打了一下酱油。
  四年的时间,只换来27秒,还只是打酱油,这是励得哪门子志?
  这就好像是那些蜗居在北大周边的考研生,不惜把数年的青春年华都囚禁在狭小的房间和如山的习题中,只为能进入梦想中的北大。
  这一切,真的值得么?
  有梦想的确是好事,“它让现实生活变得可以忍受”,《肖申克的救赎》中也说,“希望是人间至善”,但是如果不顾现实的约束而只盯着那个遥远的美梦,那么梦想就变成了绑架生活的执念,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于是“梦想”也就杀死了“梦想”。
  本片中Rudy就是被梦想所绑架,但是他的不同之处在于,因有了童年经历和好友之死的冲击,使得他的这股“执念”强得异乎寻常,竟然就能够让他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前进。
  经历四年的拼搏之后,他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他的体格和技巧与那些全美顶级的橄榄球运动员的差距是多么巨大,以自身的条件,妄图与这些人同场竞技是多么愚蠢,在最后一次发现自己仍没有列入出场大名单之后,他的执念也终于崩溃了。
  但是“中毒”已深的Rudy比“愚蠢”本身更“愚蠢”,直到此时,他仍然想要证明自己,证明给那些说他不可能做到的人看,这时因欣赏他的执着而一直帮助他的黑人终于忍无可忍了——“你证明个屁!你证明给谁看?你这么一个身材矮小,毫无运动细胞的完蛋玩意,已经在全美最顶级的大学橄榄球队里待了两年!就在你追求你那个白痴的橄榄球梦想的同时,你也获得了整整四年的高质量教育,不久以后,你这个成绩曾经烂得像狗屎一样的家伙将拿到圣母大学的毕业证书!你个白痴还想证明个屁!赶紧他妈给我回去继续训练去!”
  每个人在对“世界”和“自己”了解有限,人格仍不成熟的时候,大抵都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证明自己,并因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以Rudy的先天条件,就决定了四年的拼搏能换来27秒的酱油时间已是最好的结果。
  人和人的先天条件是有差异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在赛场上光芒夺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