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把《周刊少年》作为华美的广告重点,吕雪认为新老板非常有眼光。
何惜将来肯定不是一个平凡之辈,华美书店现在明面上是在为《周刊少年》做广告,但内容却以何惜的作品为中心,特别是这次《名侦探柯南》的三话连载,南湖市主要的大街上都能看到广告牌。
就比如这样的——
“还记得那本横空出世的原创漫画吗?还记得那个惊采绝艳的少年吗?《名侦探柯南》特别奉献——三话连载,为你带来最初的震撼与感动!”
“本期《周刊少年》,《食梦者》、《名侦探柯南》——何惜作品四话篇幅,绝对物超所值!”
吕雪在前往华美书店的路上看到了这两张挂在建筑上的巨大海报,华美的广告做的的确很好。它的每个广告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切合关键点,就像这两张海报,毫不意外是在对读者的吸引。
第一张海报是怀旧,用简白的句子让读者回忆去年《名侦探柯南》刚出来的火爆,海报画面上还有何惜刚出道的那个黑色头像。
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当时的漫画市场一片死气,到处都是改编漫画,而何惜的《名侦探柯南》是一个横空出世的神话,一下就把看漫画的人吸引住了。
接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漫画市场和那时简直是两个世界。无论质量还是数量,甚至漫画的影响力,它们都增长的让人目不暇接。华美的广告不仅会让读者想起那个时代,更是在暗示他们,漫画界的改变从《名侦探柯南》开始。
这个暗示很浅,但却非常管用。
而第二张海报更是一针见血,现在《周刊少年》的连载漫画数量本来就少,而何惜的《食梦者》和《名侦探柯南》就占据了其中四篇的章幅,比例有史以来最高,购买当然划算。
“华美绝对下了很大的工夫……”
吕雪从广告就能看出华美对何惜的重视,不过太过重视反而让吕雪有点担忧,她不知道何惜能不能创造让华美满意的收益,毕竟中夏的那个李鑫太出风头了。
然而她的担忧在转过最后的直角弯,来到华美书店的大街的时候就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一股强烈的震撼让她的心脏都差点停止。
“……”
吕雪身边的丈夫张大嘴巴,惊讶的看着这条大街。
“这……这太多人了吧!”
大街上,还未开门的华美书店门口,两条浩浩荡荡的人群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开来,长度有几十米,一眼望去人数最少也有1000人。这些人群排着队伍,非常热闹的喧哗和聊天,里面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还有一些孩子和老人。
这个时候,银行门口的显示屏的时间刚好过了6点。在这种晚春的凌晨,街道上行人不多,车辆稀疏,华美书店门口的队伍就像一个奇迹,显得非常壮观。
“为什么南湖市会有这么多的漫画读者?”
丈夫惊讶的说道,然而吕雪在震撼过后,嘴角却悄然挂起了笑容。
“他们应该都是何惜老师的粉丝吧。”
南湖市从来没有和宁海同时发售过,一直以来,吕雪都无法看清何惜在这里有多少读者。直到这一刻,华美书店的场景给了她回答,何惜——他果然还是华夏最具影响力的漫画家。
他的读者,一直都在!
第0223章 断货
“走,我们也去排队!”
吕雪高兴的拉着丈夫站到队伍后面,刚走过去,她就听到前面两个人的议论。
“这么巧,你也来这里买《周刊少年》?”
“是你啊,哈哈,我听说这期杂志快成何惜老师的专栏了。而且南湖市第一次同步发售,其它书店下午才有货,我可不能错过机会!”
“这倒是,场面真壮观,这次没白来!”
“可惜就是华美开门的时间太晚,早点开就好了,我等下还要上班。”
听到这两个读者的聊天,吕雪心里感叹,上个星期中夏的《周刊精品》杂志销量突破历史记录,很多媒体都不把《周刊少年》当回事了。
但现在这种情况一看,《周刊少年》未必会比《周刊精品》差劲。
“咔嚓……”
吕雪听到拍照的声音,她转头一看,发现丈夫正举着手机拍照。
“你在干什么?”她好奇的问道。
“拍照啊,这种场面难得见一次。”丈夫回答道,随后指了指前面的队伍:“你看,还有很多人都在拍照!”
吕雪抬头看去,果然有很多年轻人正拿着手机照相,现在的人都非常追求潮流,拍照上网分享就是其中一个。
分享?吕雪好像要想到什么,但她还没抓住灵感,队伍突然欢呼起来:“开门了,开门了!”
华美书店的铝合金卷帘门缓缓拉开一个缝隙,随后突然停住了。里面的店员听到外面的欢呼,好奇的透过缝隙看了看,无数眼睛盯了过来,她被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
这个店员在华美书店上班好几年,从来没有见过门外聚集这么多人的场面。发生什么事了?这些人都来买《周刊少年》?
女店员有些紧张,她果断又把卷帘门关好,急匆匆跑进书店里面喊道:“店长、店长,外面来了好多买书的,我们的人手不够啊!”
华美连锁书店总部,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是,没有人手?这是你们事先准备不全,我们……”
“书店门口的读者人数大概有多少?开门营业了没有……”
话务员们忙碌的接着电话,一边接电话还要一边在纸上记录事项,买下华美书店的两个男人和以前的董事长不同,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对数据和反应速度要求很高。
这些话务员要把华夏各地书店的状况实时记录下来,然后由专门的人员上交统计,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就忙得满头大汗了。
然而即便如此,两个管理者还是不满意。
“慢、太慢了!这什么时代了,他们还这么拖拖拉拉!”眼镜青年尤为不满,坐在他旁边沙发上的中年男人虽然也是眉头直皱,但表现的却更为理智:“算了,我们不能把以前的标准放在这里,这是一家普通公司,现在的效率还算可以。”
“让他们快点计算后面的销售预期,我看情况有些不对,要是断货那就可笑了。”
断货,出现这种情况会让这两个男人无颜面对老人,到时华美书店就会由另外两个更优秀的人来负责。
这次的任务,他们不想让给别人。
早上七点,凤凰公司,《周刊少年》编辑部爆发着争吵。
“你要我说几次,昭阳区的杂志不够卖,那里的书店正在打电话催促!羊教授,你快点通知出版社,让他们把仓库里的存货发过去!”
“不行,绝对不行!仓库的杂志过两个小时要运往其它城市,没有多余的数量提供给昭阳区!”
编辑们争吵的话题是杂志数量不够,这个星期是凤凰公司和华美书店联合发售的第一个星期,凤凰公司把一半的杂志发给了华美书店。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出人意料,《周刊少年》的本身渠道竟然出现了断货的迹象,即便是在准备相当充足的宁海市,短短的一个小时,很多书店的杂志也要卖完了。
“孙阳,通知出版社马上加印!仓库率先满足附近地区的需求,出版社加印出来的杂志发往各地。”
编辑部的总编叶雄不慌不忙,沉稳的下达命令,他一脸冷静的外表很让人信任,但内心却波涛汹涌。
这期的《周刊少年》是何惜最多作品的一期,编辑部都有预期它的销量会火爆。再加上华美书店的加盟,提前准备的杂志数量超过了以往的两倍!
也就是说,虽然华美和凤凰在一些城市的渠道有冲突和重合,但凤凰公司计算自身渠道销量的时候没有半点折扣。甚至在宁海市,他们也准备了一百万的杂志销量预期。
然而现在看来,编辑们还是小看了何惜的三话效果,公司的存货似乎不够用了。
“计算失误,分太多杂志给了华美书店。”叶雄皱眉想着,他或许高估了华美书店的销量,早知道就应该把三分之一的杂志交给华美书店,而三分之二由自己发售。
“周权,你打个电话给华美书店,问下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杂志还给我们。”
叶雄对一个编辑吩咐道,但是他话刚说完,另外一个编辑却突然惊叫起来:“总编,华美打电话过来了!”
这个年轻的编辑用手捂住话筒,回头对叶雄说道:“华美说杂志的火爆状况超过预期,要我们再提供四十万本,我们该怎么做?”
整个编辑部响起了吸气声,随后便是死寂一片。
“还要加印?”负责和出版社协商的孙阳首先跳了起来:“不可能,出版社已经满负荷工作了,没办法再加印!”
叶雄缓缓的站了起来,他有些头晕。这是什么情况?不仅凤凰公司需要加印,就连华美书店也要,他们两家公司都面临了断货的可能?
本周的《周刊少年》可是以往的两倍出货量,速报还没出来,但光是华美的订单,就超过了以往的总销量!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何惜的三话剧情真的那么出色?这不对啊,漫画出色也要几个小时才会展露效果,然而现在才仅仅发售不到一个小时,几乎所有购买杂志的读者都没有看过这期的漫画!
“爱丽丝。”叶雄喊了一声,金发的女编辑站了起来:“总编,别问我,我也一脑袋迷糊。”
爱丽丝微微皱着眉头,她又惊又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开始的销量会这么火爆。然而等读者看了这期的《周刊少年》,火爆状态还会进一步增加,她对《名侦探柯南》的三话剧情很有信心。
“你也不知道?”
叶雄很惊讶,这个没有理由啊,不过他转念一想,华美书店的火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外面的广告做得好。而凤凰公司的销量,如果去除华美书店的影响,其实现在的状况也不会太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