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都在三千小时以上,算得上是日军飞行员中的精英,了解各种基本战术。
增加投入后,日军的空中打击规模迅速扩大。
当天晚上,日军就对北方四岛进行了三轮轰炸。虽然每次轰炸的规模都不大,但是对岛上的俄军士气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也就在这个晚上,俄军的地面防空部队取得了第一个战果。
虽然日本当局否认有战斗机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被俄军的地面防空火力击落,但是次日俄罗斯当局就公布了坠毁在国后岛上的那架F…2战斗机残骸的照片,并且宣称这架战斗机是被俄军的“通古斯卡”防空系统击落的。只是从该机飞行员事后回忆来看,在被俄军的防空导弹击中之前,战斗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导致发动机停车,飞行员正在设法重新启动发动机。
这个战果,反映出了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日军严重缺乏合适的对地攻击武器。
“通古斯卡”只是近程防空系统,最大射程只有二十公里,最大射高仅有几公里。俄罗斯在推销这种防空系统时,主要宣称其拦截能力,而不是防空能力。即便在俄军中,“通古斯卡”的主要任务也是保卫要地,拦截敌机投下的弹药。如果日军有合适的攻击弹药,完全没有理由进入近程防空系统的打击范围。
实际情况正是如此,当时日军使用的弹药中,竟然以非制导的自由落体炸弹为主!
为了提高轰炸精度,战斗机不得不降低飞行高度,然后在距离目标很近的地方投弹,从而不可避免地进入近程防空系统的打击区域。
事实上,日军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开战前,日本就想方设法的获得了一些JDAM与“宝石路”制导炸弹的组建,然后让国内的军火商仿制。在最初的两轮轰炸中,F…2使用的就是由日本生产的制导炸弹。只是这类弹药的数量并不多,经不起消耗。
打到这个地步,日军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还需要勇气。
对日军来说,夺取制空权并不难,可是要把制空权利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随着俄军逐步加强北方四岛的防御力量,用船只把更多的防空系统送上岛,即便日军大规模使用制导炸弹,也很难降低作战损失。
对日军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俄军的反击力量更加颓弱。
第二百五十八章 航母出动
对地打击不力,日军只能延长登陆前的准备时间。
只是,这么做仍然不足以解决问题。虽然轰炸严重打击了俄军的士气,也使岛上的俄军遭受了不少损失,但是通过海运补给,俄军能向岛上投送作战力量,部署更多的防御部队与防空系统。
如果不能切断俄军的海运线,日军将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对地轰炸的第二天,日军损失了七架战斗机,其中两架F…15J在空战中被击落,一架F…2被俄军的战斗机击落,另外四架F…2全是在轰炸的时候被俄军的防空系统击落,七名飞行员中,三人阵亡,四人被俘。除此之外,还有一架F…2在投弹的时候,被俄军的高射炮击伤,虽然勉强飞回了北海道,但是在迫降的时候,飞机失控,飞行员为了避免飞机坠毁,没能及时跳伞。
这一天的损失,就是此前所有损失的四倍!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要不了一周,日本空军将面临没有战机可用的尴尬局面。
不是日军没有足够多的战斗机,而是在日军的战斗机中,只有F…2能够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所有F…15J的火控系统都没有对地打击部分,因此就算能够挂载炸弹,也只能使用非制导弹药进行凌空轰炸。F…22J在理论上可以用来执行对敌打击任务,可是同样没有适合使用的弹药。
更让日本军方恼火的是,F…2的生产线早已关闭,三菱重工正在为F…35B投产做积极准备,而川崎重工则担负起了F…35C的生产重任。即便这两种战斗机能够造出来,短期内也没有作战能力。
等到F…2拼光了,日军就只能让战舰去炮击岛上的俄军。
为此,日本当局不得不另谋他法。
开战的第五天,日本当局首次公布交战区域,宣布任何进入离北方四岛十二海里海域的他国船只都将在不受到警告的情况下被击沉。为了避免激怒其他国家,日本当局承诺,对交战双方之外,所有需要经过该海域、主动改变航向的船只提供经济补偿。
看上去,日本当局做得很到位。
只不过,这种封锁性质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在未经警告的情况下击沉民用船只,仍然严重违背了国际法,也让很多国家不满,连美国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日本当局发表申明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就立即表示,美国船只不会受到恫吓,如果有必要,美国海军将为经过该海域的船只提供保护。
当然,这仅仅是申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需要经过该海域的航线上,只有一条是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旧金山,而在这条航线上航行的美国船只并不多。冲突爆发后,美国当局就勒令任何船只前往远东地区,一些已经在航线上的船只也及时改道,去了别的港口。
事实上,交战海域并非航线密集区。
日本的封锁行动,不会对国际航运、以及其他国家产生太大影响。
严格说起来,受影响最大的是韩国,因为从韩国第一大港釜山前往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所有航线,都得经过交战海域。如果绕行的话,航线将延长上千、甚至数千海里。所以在日本当局公布交战区域之后,韩国当局立即表达了强烈抗议。随后,韩国航运协会出面,组织诉讼团前往日本,要求日本政府提供巨额补偿。
谁也不能否认,日本人没有开玩笑。
发表声明后不到十个小时,日军战斗机就击沉了一艘从萨哈林岛出发的俄罗斯商船。
虽然事后,俄罗斯坚称这是一艘民用船只,上面运载的是矿石与木材,但是战后潜水员在沉船的货舱里找到了上千吨武器弹药,其中包括北方四岛驻军最需要的防空导弹,以及用来修复防空雷达的设备。
随后,日本潜艇又在择捉岛西北海域击沉了一艘俄罗斯运输船。
这次,俄罗斯当局没有抵赖,承认那是一艘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的运输船,而且船上装载的是军用物资。
只是面对日本的封锁,俄军多少有点束手无策。
日军潜艇还好说,就算俄军无法出动反潜巡逻机,也可以动用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到该海域执行反潜任务。双方都是常规潜艇,而且日本用来封锁的潜艇大多是“亲潮”级,不比俄军的“基洛”级先进多少。如果俄军能够调动那艘攻击核潜艇,在潜艇对抗中肯定能够占据优势。
难以对付的,还是日军的战斗机。
为了增强封锁力度,日本空军调动了一个中队的F…2与一个中队的F…15J。前者主要用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而后者则负责护航掩护。利用数量众多的预警机,日军能够严密监控北方四岛周围海域,发现靠近的船只。
俄军要向打破封锁,就得在空中战场上有所作为。
可惜的是,日军严阵以待,就等俄军战斗机前来送死。
没有制空权,说什么都白搭。
接下来三天,又有七艘商船在日本划定的交战海域内被击沉,没有一艘商船成功靠上北方四岛。
在这七艘商船中,有六艘属于俄罗斯,另外一艘是悬挂朝鲜国旗的渔船。
虽然朝鲜立即发表抗议,甚至一度威胁要用核武器炸平日本,但是这只是抗议,连俄罗斯都打得如此艰难,朝鲜还能干嘛?
在这三天里,日军以非常高的密度轰炸了北方四岛。
为了避开俄军的近程防空系统,日军战斗机大多在六千五百米以上的高空投弹,而投下的又主要是非制导炸弹。
结果就是,在这三天的轰炸中,至少有两百名平民丧生。
打到这个时候,战局对俄罗斯已经非常不利了。虽然日军的轰炸效率不高,持续了五天的轰炸,仅仅摧毁了三十多的目标,岛上的俄军没有遭受太大损失,大部分主战装备都保存了下来,但是随着轰炸继续下去,特别是封锁持续下去,俄军的士气很快就会崩溃,日军也即将登上北方四岛。
也就在这个时候,俄罗斯总统在电视台上发表了一篇振奋人心的讲话。
在高调宣布俄罗斯必将击败侵略者,赢得自卫战争的胜利之后,俄罗斯总统宣布,“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已经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预计将在十二天之后到太平洋,在做短暂停留之后,将开赴远东战场。
显然,老毛子动真格的了。
随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转调太平洋舰队,随同其前往太平洋的还有一艘“彼得大帝”级核动力巡洋舰,一艘“光荣”级巡洋舰,一艘“勇敢”级驱逐舰与两艘“现代”级驱逐舰,支援力量则是两艘大型补给舰。
按照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消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到达太平洋后,将与先前出发的两栖舰队会合,一同开赴战场。
这下,全世界都震惊了。
在感叹俄罗斯全力以赴的时候,一些记者注意到了俄罗斯总统与国防部公布的消息中存在的细微差别。
俄罗斯总统明确提到,“库兹涅佐夫”号将稍事休整,才会开赴战场,而俄罗斯国防部只提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在与两栖舰队会合后就会开赴战场。
这里面存在的区别,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从两支舰队的航程与航速来看,“库兹涅佐夫”号追上两栖舰队时,正好到达南海。那么两支舰队是在海上整合,还是前往某座港口稍事休整呢?
别忘了,一百多年前,沙俄的远征舰队就在对马海峡败给了日本联合舰队。
虽然前方战事吃紧,但是让舰队在开赴战场前歇息几天,让官兵缓口气,才能获得更加强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