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专家,这边。”
正在胡思乱想,耳边响起了孟强的声音,李天峰赶紧收敛心神,朝前看去,只见前方不远,一台正在进行装配的涡轴C发动机旁边围了不少人,其中还有E厂副总工程师刘青山。
李天峰快步向前,朗声的道:“刘总好。”
“李工,过来了,快来看一看。”刘青山声音也比较洪亮,透着几分期望,也没有称呼“小李”,而是更正式的称呼“李工”。
围在发动机旁边的众人,自动让开,李天峰微微一笑,快步走到发动机前面。
“曹主任,将故障情况介绍给李工。”刘青山道。
曹伟是总装车间技术主任,年纪和资历都比李天峰高不少,但现在不是讲究这些的时候,见刘总发话,曹伟不敢怠慢,马上就情况简单的介绍一遍。
齿轮啮合不良!
闻言,李天峰眉头微微一皱,仔仔细细的看着这一对有故障的齿轮,然后道:“这一对齿轮的数据计量单有没有。”
“有的,在这里。”
旁边一位总装车间主管技术员反应倒是很快,马上将几张齿轮的数据计量单传递了过来。
看一看数据计量单,了解情况之后才能做出判断。就好像医生看病一样,首先要看一看病人的各种检查单,然后才判断是什么病,开什么药,航空发动机的排故基本差不多。
李天峰拿着这几张数据计量单,一张一张仔细的看起来,旁边的众人也都是认真的看着李天峰,此时,李天峰是绝对的中心和焦点。
这些数据计量单数据比较详细,齿轮的各项数据基本都有,看了一番之后,李天峰问道:“有齿轮的齿面轮廓数据没有,最好是立体三维扫描的数据?”
这是什么数据?不少人一头雾水。
刘青山到底是副总工程师,水平就是一般,李天峰这么一问,刘青山似乎抓住了一点什么,马上看着李天峰,似乎是在等待着李天峰继续往下说下去。
李天峰见刘总看着自己,四周的众人也在看着自己,不禁微微一笑,耐心的道:“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对渐开线齿轮,现在的故障是齿面啮合不良……”
李天峰说得比较详细,说了好几分钟,大家似乎明白一些了,刘青山更是已经知道了,知道李天峰准备从哪里入手。
讲完这些之后,李天峰对孟强道:“孟主任,马上安排工人将这一对齿轮拆卸下来,安排齿面的轮廓扫描,尤其齿轮的工作面要重点进行三维扫描。”
“李专家,我马上安排。”孟强一边爽快的大约,然后对这外围喊道:“老钱,老周,将这一对齿轮拆卸下来,马上送计量。”
这老钱和老周,看上去都有四、五十岁的年纪了,肯定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显然,这是孟强特地挑选的最好的工人师傅。
果然,这两人动作非常熟练,飞快的就将这一对齿轮拆卸下来了。这是一对高精度的齿轮,完全像艺术品一样,光亮,没有一丁点的毛刺,李天峰心中想道,就是这样的一对齿轮,差点成了大家的拦路虎。
融合记忆之后,李天峰的脑海之中有大量的知识,要知道,航空工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前世的那个李天峰能成为两院院士,最新型战机的首席工程师,各个方面都是比较精通的,在机械加工,装配,设计,以及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绝对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这次,排除这对齿轮的故障,完全就是凭借脑海之中的海量知识,在大家看起来非常棘手的问题,李天峰知道从哪里入手,从哪里去解决问题。
总装车间也有先进的三坐标计量仪,齿轮轮廓的扫描完全没有问题,随着扫描开始,一个一个数据被扫描出来,三座标计量仪的电脑显示屏上面,一个齿轮的轮廓渐渐的成型。
李天峰一边看着扫描数据,一边拿着一张白纸和一支笔,飞快的写着,计算着,大家站在李天峰的周围,屏息凝气,场面非常的安静。
刘青山看了看李天峰在纸上写的一些东西,但刘青山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看不懂,一些公式非常的复杂,自己从来就没有接触过。
看到这些复杂的公式,刘青山不禁将李天峰在自己心目之中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等级,刘青山甚至在心中想道,李天峰的水平,不会在自己之上吧。
这么一想,刘青山自己都吓了一跳,自己可是副总工程师,在职博士学位,在航空工业领域摸爬滚打二、三十年,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李天峰才大学毕业三年,工作经验也才三年,这就超越了自己吗?
难道李天峰是一个天才!
刘青山脑海之中想了很多,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李天峰已经停下笔了,两张A4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不少的东西,其中有大量的计算公式。
停下笔,见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李天峰微微一笑,然后道:“可以了,大家和我一起走,对了,孟主任,将这一对齿轮再装上发动机。”
大家几乎是拥簇着李天峰,一起朝那台涡轴C发动机走去,孟强更是脸上浮现出几分喜色,试探性的问道:“李工,有眉目了吗?”
李天峰点一点头,走到发动机旁边,李天峰亲自指导老钱和老周两位老工人师傅将齿轮装了上去,装配的时候,李天峰还提了一些要求,比如跳动要在多少之内,两齿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些数据都非常精确,精确到了0。01,幸好两位老师傅手艺不错,基本达到了李天峰的要求。
显然,这些数据都是刚才李天峰计算出来的,将这一对齿轮按要求装好之后,李天峰道:“孟主任,给我拿一点着色剂过来,还有拿一张最细的砂纸和羊毛毡、无纺棉,煤油过来。”
虽然不知道李天峰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但孟强还是大手一挥,安排人马上将这些东西拿过来了。
刘青山似乎猜到了李天峰准备干什么,有点担心的道:“李工,你是准备修磨齿轮的齿面?”
“对,我准备亲自动手,将这一对齿轮修一修。”李天峰道。
这,不会吧!
四周的人一脸的惊骇,刘青山脸上的担忧神色也更浓。大家都知道,这可是航空用精密齿轮,精度非常高,齿轮的表面要求也极高,不能一丝一毫的划痕。
这一对齿轮,主动齿轮的转速高达每分钟42000转,且输出一千二百千瓦的巨大功率,一千二百千瓦也就是一点二兆瓦,兆瓦啊!这么大的功率,这对齿轮在工作之中要承受很大的力。
这么大的受力状况,齿轮表面一个非常小的缺陷,比如一个非常小的划痕,或是一个小小的碰疤,这样毫不起眼的小缺陷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现在,李天峰居然要亲自动手,修磨一下这对齿轮,这是什么情况,大家集体惊呆了!
第三十四章 艺高人胆大
“大家放心,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李天峰给了大家一个放心的眼神。
见李天峰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大家稍稍放心,但脸上惊骇的神色还是没有褪去多少,也就是大家的一颗心还是高高悬着。
齿轮的修磨,涉及到专业的技术领域,李天峰有把握,再加上刚才的数据计量和自己的计算,就更加有把握了,虽然还做不到万无一失,但九成把握还是有的。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李天峰将主动齿轮的齿面上均匀的涂上红色的着色剂,从动齿轮则不涂,从动齿轮干干净净,和红红的主动齿轮形成鲜明的对比。
涂完着色剂,李天峰缓缓的转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接触的部分,马上就印上了着色剂,这样就能清晰的看出两齿轮的啮合情况。
转了一圈之后,两齿轮的啮合情况就清清楚楚了,李天峰指着从动齿轮的齿面道:“大家看到没有,这些印记可以看出啮合情况,良好的齿轮啮合,这印记应该是椭圆形的,你们看一看,是不是都是椭圆形。”
闻言,大家都一起凑了过来,认真的看了起来,这一看,大家就看出名堂了,有一些啮合部位的印记是椭圆形,但还有一些啮合部位的印记形状就五花八门了,有三角形,圆形,甚至还有扫把型,这属于严重的啮合不良。
“啧啧,果然,这就清楚多了。”
大家一阵阵啧啧惊叹,然后看上李天峰的眼神就不同了,大部分人的眼神之中就多了几分敬佩。
刘青山也称赞道:“今天,李工给大家上了一课,大家都要记住这种方法。”
“记住了,记住了。”大家纷纷点头。
其实,这种方法不是李天峰的首创,在一些专业的齿轮厂,就是这样检查齿轮啮合情况的,E厂作为一家航空工厂,齿轮不是自己的擅长,所以大家都没有想道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刘青山倒接触过几次,也知道其中的原理,不过,刘青山自然不会抢李天峰的风头,不但没有抢风头,还大声的表扬,要大家记住这种方法。
那些齿面啮合不良已经检查出来了,接下来就要修磨齿面了,将那些啮合不好的齿面进行仔仔细细的一番修磨。
见李天峰拿起一张白纸,小心自信的放在这一对齿轮下面,这样,修磨产生的灰尘颗粒就不会留在发动机里面,而是纷纷落在白纸上面。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灰尘颗粒,如果真留在发动机里面,搞不好还真要出大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天峰做事小心细致。
拿起细砂纸,李天峰开始小心的修磨起来,开始动作还有几分生疏,但很快熟练起来,先有细砂纸修磨,然后用羊毛毡进行齿面的抛光。
这是高精度的齿轮,要求极高,看到李天峰修磨齿轮,大家一颗心又提了起来,目不转睛,屏息凝神的看着李天峰操作,此时,李天峰也是一脸正色,进入了工作状态。
顿时,一切都安静下来,只有大家的呼吸声和李天峰手里砂纸打磨的沙沙声,一个个齿面,李天峰小心的打磨。
一番认真仔细的打磨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