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风沉默了一会儿,才答复道:“如果是平时,我会去出诊的,但是近期我的时间非常紧张,就连今天见你也是挤出来的时间,所以看病的话,一个月之后再来吧。”
作为一位大夫,给人看病是天职,但陆风现在时间紧迫,一个月后就要和林剑朝进行比试,到时候林剑朝很可能会突破到真灵境,如果不在一个月内作出突破,很难取胜。
陆风说完就起身准备送客。
林静语连忙说道:“你先别急着拒绝,如果你能治好那人的伤势,那人可以用元息丹作为酬劳。
”
元息丹,对真气境的修炼帮助非常大,如果有元息丹的辅助,修炼将事半功倍。
陆风听到这人竟然可以用元息丹作为酬劳,不禁升起了些许兴趣,询问道:“是什么人?”
“这人姓赵,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不过我保证,只要你能治好他的伤势,所有的承诺都会兑现。”林静语保证道。
陆风现在的确很需要元息丹,但一个能拿出元息丹作为酬劳的人,竟然找不到能治好他伤势的大夫,这说明他的伤势非常严重。
“我可以试试看,不过你得先告诉我他受的是什么伤,我并不是什么样的伤都能治的。”陆风询问道。
“具体的伤势我也不知道,按照他的说法,是修炼的时候出了岔子才受的伤。”林静语答道。
陆风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道:“好,我可以去看看,你确定一下时间再来找我。”
“不用再约时间,那人的伤势不能拖,现在过去就行。”林静语连忙说道。
“也行,那我上去收拾一下医药箱。”陆风说着就起身上楼收拾医药箱。
苏慕雨听到陆风要出诊,已经开始帮忙医药箱了,一边把常用的药品和针灸工具放进箱子里,一边问道:“这次的病人是什么人呀?”
“不知道,她不肯细说。”陆风一边回答一边脱掉外套。
苏慕雨打开衣柜挑了一件得体的衣服帮陆风换上,然后检查一下医药箱,说道:“急救药、灵枢九针三套,都备齐了,你看还需要别的什么吗?”
“这样就可以了,对方应该也会准备所需的药材和医具。
”陆风说道。
这位伤者既然可以用元息丹作为酬劳,那就是说他不缺药材,所以准备常用的医药工具就可以了。
准备妥当之后,陆风就和林静语一起出发,穿过北二环继续向北,最后到了一座郊区别墅。
山庄大门有人看守,林静语停车放下车窗,和门卫打过招呼之后,才顺利进去。
这座别墅非常的大,或许用山庄来形容更贴切一点。
把车停好之后,林静语领着陆风走向房子正门。
“刘管家,我把大夫请过来了,现在可以去给赵先生看病吗?”林静语向站在正门外的管家问道。
刘管家打量了陆风几眼,不确定的问道:“你说的大夫就是他?”
“是的,医术了得,我在南岳集会亲眼见识过的。”林静语答道。
“好吧,你们先进去,我一会儿安排你们去诊病。”刘管家说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等陆风从他旁边走过的时候,他忽然拦住,问道,“等一下,你这箱子里装了什么?”
陆风有些不悦,这家人派头也太大了些,连这管家都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见他询问,把医药箱往上提了提冷声回道:“医药箱,难道出诊应该两手空空的来吗?”
“不需要带医药箱,要什么我们这里都有,你把箱子放我这里就行,走的时候再还你。”刘管家说着就伸出手,准备把医药箱接过去。
陆风没想到这家人规矩这么多,虽然有些不快,不过病人自己准备针灸针的情况在医院也比较常见,所以没有反对,随手把医药箱递给了这位刘管家,便和林静语一起进了客厅。
“这家人到底是什么人?规矩还挺多。”陆风随口询问了一句。
还没等林静语回答,陆风就已经看到了答案。
客厅里,一个剑眉青年正在和人说话,这人陆风认识,正是赵景然。
赵景然是封仙药业培养的修行者,曾经见过两次面。
既然赵景然出现在这里,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这位受伤的赵先生,应该也是封仙药业的人,而且地位应该很高。
如果是封仙药业的幕后老板受伤,那用元息丹作为治伤酬劳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林静语走上去笑着打招呼道:“赵景然,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帮忙请来的大夫……”
赵景然回头看到陆风,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半秒钟,然后抬手打断林静语的话,说道:“不用介绍了,早就认识了。陆大夫,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陆风随口应付了一句,转而问道,“病人在哪?现在可以去诊脉了吗?”
看过《都市少年神医》的书友还喜欢
第600章 重伤难治
推荐阅读:?“不着急,先替你们介绍一下。”赵景然没有回答陆风的询问,而是开始介绍刚才和他说话的两个人,“这两位分别是古中医攻邪派大夫方忠信,新派中医著名医师卢有脉。”
这两人一个五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
五十多岁的秃顶男人应该是攻邪派的方忠信,另外一位看上去年轻一点的应该就是卢有脉。
陆风对古中医的攻邪派了解要多一些,这个古中医门派号称“鬼见愁”,意思就是医术太好,能把死人都救活,所以鬼见了都要发愁。
攻邪派的开山祖师是张子和,生于金朝,著有等书。
其医道理论主张病因多为外邪伤正,病以热证、实证为多,疾病分风、寒、暑、湿、燥、火六门。主张祛邪以扶正,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也是是所谓的攻邪。除了攻邪之外,还要注意适时补益,其先攻后补方能痊愈。
攻邪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原因是开山祖师张子和看病、用药都很“邪”,不过熟知中医的人都知道张子和的诊断和治病法其实是正宗的黄帝法,但老百姓不能理解他的精湛医术。所以感觉他凡事不合世理,不按章法,不循常规。
张子和到暮年的时候,也感觉到了自己的邪性,改名“从正”就是“改邪从正”的意思。
攻邪派是正统的中医学派,陆风还是比较敬重的,不过另外这位新派中医就不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林静语没想到请陆风过来会遇到另外两名大夫,不过仔细想来也不奇怪,这位“赵先生”受伤之后,请了很多名医过来诊病,几乎是每天都有大夫过来。
林静语知道陆风时间紧张,于是和赵景然商量道:“要不让陆风先诊脉,我们时间比较紧。”
这话说出来,另外两位大夫脸色就有些不好了。
论资历,方忠信和卢有脉的年纪都比陆风大,没理由让陆风先。
赵景然虽然和陆风没有什么大的过节,不过因为仙斛碱丢失的事件,他在封仙药业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他看陆风多少有些不顺眼,立即拒绝道:“这两位大夫先来的,还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让这两位先诊治。”
林静语只是想争取一下,既然不行,也就不强求了。
赵景然先对方忠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方大夫先请。”
方忠信便跟着赵景然上楼,去给那位“赵先生”诊病。
一楼客厅就只剩下陆风、林静语和那位新派中医师卢有脉。
陆风在沙发上坐下,耐心的等着。
卢有脉上下打量了陆风几眼,笑着说道:“小伙子,你真的懂中医吗?”
“略知一二。”陆风随口答道。
“这么年轻能略知一二也算不错了,不过现在古中医不行了,我建议你往新派中医走,与时俱进嘛。”卢有脉以长者的身份劝导道。
陆风谦虚的点点头说道:“的确应该与时俱进。”
“就是嘛,像刚才那个姓方的,就抱着古中医不放。你说诊脉哪有机器拍片准确。”卢有脉觉得陆风年轻,和他比较有共同话题,就继续聊了起来。
陆风却是越听越皱眉,纠正道:“中医的精髓在于人本身,诊脉是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代替诊脉。”
“你年纪轻轻懂什么?还诊脉呢,我劝你别学刚才那个老顽固。新派中医就应该利用立即诊断病症,再开药方。
”卢有脉满脸不屑的说道。
陆风听到他的这句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人的名字简直是个讽刺,名叫卢有脉,却不懂诊脉,更不懂中医。
中医的精髓是在治人,而不是单纯的治病。
同一种病,不同的人用药都会有不同,诊脉是一个了解病人身体状况的过程,不是机器可以代替的。
“中医真的不行了,你说现在中医还有什么贡献?现代医学才是主流。”卢有脉喋喋不休的说他的道理。
陆风实在听得不耐烦,反驳道:“中医有太多精华是不可替代的,光正骨一条,就无法替代。”
正骨,准确的说是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是古医学“十三科”之一。
“除了正骨之外,针灸、寒凉论都精髓,连这些都不懂,怎么敢出来行医?”陆风说着说着就有些生气了。
“哼!别看你说的头头是道,等到真正看病的时候,你就不行了。”卢有脉并不认为陆风有什么真本事,嘴上反驳不了,就直接开始讽刺。
陆风不想继续和他争论,靠在沙发里,闭目养神。
过了二十多分钟,攻邪派的方忠信从楼上下来。
陆风想知道那位“赵先生”到底是什么状况,便出声探问道:“方大夫,病人情况如何?”
方忠信只是无奈的摇摇头,叹气道:“脉象虚浮,我实在无能为力。”
“我就知道。”卢有脉听说没有治好,心里颇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