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漏-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了。如果于飞不是对人家冷雨霏有意思,他干嘛这么做?他哪里想到当初于飞这么做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还以为是于飞已经“达到了目的”,所以才会不在乎了呢。
  “不过——”于飞又说道:“原本我还想把这些藏品放在观反博物馆再展览一段时日呢,但是现在么……正巧故宫博物院也多次和我沟通,想展览这些藏品,要不我考虑考虑?”
  这些藏品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于飞拿回来也只是放在收藏室中,而自己东奔西跑的,难得把玩一次,简直是暴殄天物,与其如此还不如多展览一段时间,让更多的人了解老祖宗的神奇。不过,马尚都说出这样的话,于飞怎么能放过他呢?
  “别呀!”马尚都连忙说道。于飞的话可谓是拿捏到了他的“软肋”,原本观反博物馆便比故宫博物院差之甚远,这段时间因为于飞展出的珍奇藏品,大大提升了观反博物馆的人流量,更让其隐隐有跻身一流博物馆的趋势,如果于飞此时撤展,对观反博物馆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小飞呀,都是哥哥说错话了,你可千万别计较呀。”马尚都连连作揖,引来三人一同大笑。
  因为董、马两人的到来,于飞也不适合再住在叁井府上了,当天便搬了出来,三个人住进了距离拍卖会场非常近的一个酒店中。
  吃了午饭之后,三人结伴提前到达了会场取了竞价号牌。
  因为距离下午两点拍卖正式开始还有一些时间,所以拍卖场中只有了了数人,显得非常冷清。
  “董老,没有想到您也来了。”这时,一个声音说道。


第422章 火热的开局
  董德昌没有想到在这里竟然还遇到了认识自己的人,转头看去,不由笑着说道:“原来是小王呀,你也来凑这个热闹?”
  小王全名王光水,今年四十出头,也是小有身家,喜爱收藏,在宁都一带也算是有点名气。
  “我可凑不了热闹。”王光水说道:“以我的那点家底还买不了和氏璧,不过这东西这一辈子恐怕也只能见到这么一回了,怎么着也不能错过了,所以我就买了张机票来了。”
  王光水的心思也是今天来到现场的很多人的想法,和氏璧的名头太大,要是拍卖的话肯定是要上亿的,这样一笔资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出来的,即便是王光水身家不菲,但是也不敢存有染指的想法。
  董德昌笑着点了点头,指了指马尚都说道:“小王呀,你是搞收藏的,认得他吗?”
  “哎哟,这不是马老师吗?常在电视上见到您,这一次可算是见到真人了。”王光水连忙和马尚都握了个手,几个人便找了个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来。
  “董老,您说这都是什么事呀,中国的珍惜艺术品竟然都在国外,现在连和氏璧都跑日本去了。”王光水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还不改愤青的情怀。
  “对了,董老,我不是听说和氏璧已经被改成了传国玉玺了吗?怎么现在又出现了?”王光水好奇的问道。
  在日本希斯特拍卖行传出将拍卖和氏璧的消息后,很多学者对和氏璧进行考证,并纷纷得出和氏璧已经被制作成为了传国玉玺的结论,认为希斯特拍卖行这个所谓的和氏璧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杜撰出来的东西。
  虽然这样的言论很多人支持,但是毕竟缺乏非常确实的证据和史料,大部分的依据都是来源于口口相传的传说,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所以,才会有像王光水这样的收藏爱好者前来日本一探究竟。
  王光水的疑问其实也是当下很多人的想法,董德昌沉吟了一下说道:“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是却没有确凿的证据呀。”
  “那您的意思就是说希斯特的这块和氏璧是真的喽?”王光水瞪大眼睛说道。
  于飞暗暗好笑,这个人都四十多岁了,怎么还那么鲁莽?董德昌只是说没有证据,哪里说过日本拍卖的和氏璧是真的这样的话了?
  “那也不尽然。”董德昌说道:“虽然我还没有亲眼看到那块所谓的和氏璧,但是我还是不相信和氏璧会存在于日本。”
  董德昌非常严肃的说道,但是这样没有任何根据的话,恐怕也只能反映出董德昌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几人说话的时候,拍卖会场中陆陆续续进来了一些人,超过八成都是中国人,剩下的大多是日本人,零星的还有几个欧美的老外,金色的头发非常扎眼,一瞬间,于飞还以为自己是进了国内的拍卖所了呢。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主持本次拍卖会的拍卖师竟然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女人,面容姣好,身材惹火,而且穿着虽然说不上暴露,但是该露的地方露了,不该露的地方也露出了不少。
  “这是来卖古玩的还是来卖肉的?”于飞小声的咕哝道。
  更让于飞惊讶的是,这个拍卖师使用的竟然是中文!要知道虽然日本和韩国的很多奢饰品商店的售货员都培训说中文,但是在国外的拍卖会上,拍卖师竟然使用中文拍卖,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看来希斯特拍卖行是铁了心要坑中国人一把了。
  拍卖师并没有多啰嗦,在简单的表达了欢迎之意后,便开始了本场激动人心的拍卖会。
  而此时,整个拍卖场中已经坐满了人。
  “董老,您说这次咱们出不出手?”王光水小声的问道:“我之前听人说过,参加国外的拍卖会竞拍国内的古玩是对国外强盗行径的纵容,我们需要联合起来抵制他们。”
  王光水的话多少显得有些幼稚,虽然很多古玩收藏爱好者抵制了国外的拍卖行,但是依然无法遏制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上升。
  “先看看情况吧?”董德昌说道。他和马尚都此次来的目的就是想看和氏璧的真伪,对于希斯特拍卖的其他古玩并没有什么兴趣。至于抵制希斯特的拍卖那是要联合在场的买家的,否则的话,一小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拍卖。即便以董德昌和马尚都的号召力都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一件藏品清乾隆年间的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如意以铜为胎,其上鎏金,施透明珐琅釉,嵌玉石,刻“乾隆御玩”四字二行楷书款。
  众所周知,乾隆是很喜欢如意的,在他的授意与倡导之下,宫中如意的制造和使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单只在室内陈设中,就已经到了“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的地步,连乾隆五十八年来华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其所著《乾隆英使觐见记》里,也叙述其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至于喜庆年节及皇帝、皇后、太后寿诞等,臣子们自然也要贡进如意以表祝福;皇帝赏赐,甚至赠送外国使节的礼品中都少不了它;甚至皇帝大婚等重大仪式上也变得不可或缺。
  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的起拍卖价为两万美元。因为考虑到本场拍卖会的特殊性,所以使用美元结算。
  拍卖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坐在后排的中国人已经直接将价格提到了三万。
  这个如意的市场价大概在二十五万人民币左右,折合美元也就三万多一点。
  但是价格的攀升大大的出乎于飞的意料。三万、四万、五万……
  当如意的价格超过八万美元的时候,已经比它的真实价值都要高出两倍还多了,但是竞价的人竟然还在继续。
  王光水脸上露出目瞪口呆的表情,于飞则若有所思,这群中国人好像是商量好有意竞相给日本人送钱一样~!
  最终,市场价也只在三万美元左右的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硬是卖出了十五万的高价!整整翻了五倍。
  “奶奶的,这是怎么回事?”王光水迷迷糊糊的说道。
  参与到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竞拍之中的都是中国人,仿佛他们喊的价格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一样。这样也太不理智了。
  于飞苦笑一声说道:“王先生,你刚才说的抵制是理想,而现在你所见到的猜是现实。当梦想遇到现实的时候,总有很多尘渣翻出水面,让人恶心!”
  第二件的拍品是清雍正时期的一对霁红碗。碗撇口,深弧腹,底承圈足,底落“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书款,为雍正朝官窑之器。其内壁素白,外壁满施红釉,有灯草口,霁红色泽浓艳,色调沉稳肃穆,此类颜色釉从明代永宣时起,便成为帝王祭祀的专门用色,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故又名“祭红”,所见器物见于郊日坛祭日。
  清道光时期,龚鉽撰《景德镇陶歌》中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画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由此可知霁红烧造难度之大,要烧得纯正之祭红釉并非易事。此霁红釉碗成对保存,更显珍贵。
  最终这件价值两万五千美元左右的雍正时期的霁红碗被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同样以十万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整个拍卖现场一片嘈杂,不知道是因为拍卖师穿的太少,还是因为收藏古玩的人实在太多,大家都很投入,竞价的竞价,议论的议论。成交的价格也往往高出实际价格的数倍及以上。
  于飞眉头紧锁,绝对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


第423章 乾隆鸡缸杯
  这些竞价的人中,有一些是想为促进流落海外的国宝回归出一分力的爱国人士,也有纯属钱多烧的,不懂行情,因为脸面而哄高价格的富商土豪。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人都是中国人,看着他们在日本的拍卖行中挥金如土一般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撒给日本人,于飞的心中非常的不舒服。王光水说的对,这样做根本就不是促进国宝回归,而是助长这种强盗的气焰,必须做点什么阻止这种行为。
  然而于飞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号召在座的中国买家抵制拍卖,他也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到底该怎么办呢?
  “下一件拍品是清代乾隆鸡缸杯。”拍卖师用她柔弱的声音说道。
  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