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劳是人家,这边愿意帮忙愿意配合,是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事,袁政委很满意,放下茶杯提议道:“小韩,交通安全这一块我有一个设想,你们是不是跟交警队协调一下,让交警队安排一个交警常驻警务室,柳下河大桥不是要搞警务室么,一步到位,设个治安检查站,专门检查和登记出入我思岗的机动车辆。”
“驻警务室交警?”
吉主任解释道:“丁湖、良庄、李庄、黄垛四个乡镇的交通安全归交警三中队管,三中队总共那几个人,平时根本管不到良庄,而你良庄又在两市交界,这个治安检查站局里一直想设,由于经费和警力等原因一直没设成。现在条件成熟了,只要来一个交警就可以搞起来。”
警务室没权管机动车辆,来一个交警能解决这个问题。
想到老卢在罚款上的态度,韩博苦笑着问:“交通罚款呢,政委,吉主任,这件事绕不开乡党委,卢书记态度明确,良庄罚款要留在良庄。为方便开展打拐工作,我只能把打拐经费列入应急经费。”
从良庄过境的车不少,来一个交警不管用,三中队全过来其它地方的工作就干不成了。
安排一个交警,让警务室协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大事做不了主,这种小事还是能作主的,袁政委一锤定音地说:“按卢书记的规矩,交通罚款同样返还40%,返还到警务室,用于维护良庄交通安全。”
“能返还就行,我向卢书记汇报,他应该能同意。”
要用警务室的人,除了他和刚出去执行任务的归家豪以及几个地方编民警,警务室人员大多是乡里的,确实需要跟老卢打招呼。
基层工作不好做,袁政委没因此认为他位置没摆正,再次看看《平安良庄建设总体规划》,不禁笑道:“老吉,按照这个规划,各村警务室要挂牌,这个牌不好挂呀,总不能称为‘思岗县公安局良庄警务室某某村警务室’,两个警务室听起来别扭。”
丝织总厂设有一个警务室,全称是“思岗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人民西路警务室”。汽车站也有警务室,全称是“思岗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车站警务室”。
良庄没派出所,只能让警务室领导警务室,想想是挺怪异的。
县里之所以不同意设派出所,主要两个原因,一是撤乡并镇,二是涉及到编制。其实撤乡并镇一样是基于编制考虑。
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干部太多,全靠财政供养,说白了靠老百姓供养,不解决干部太多这一问题,怎么减轻农民负担。
撤乡并镇之后,三四个乡镇只需要一套班子。
一个人不能裁,现在感觉不出来什么,过五六年,十来年,等该退休的全退休了,干部队伍就没之前那么庞大。
从这个角度上看,从长远计,县里要求撤乡并镇有一定道理。只是涉及太多人切身利益,尤其良庄和丁湖两个乡镇财政状况悬殊太大,这项工作根本没法推行。
正在想方设法减少干部,所以县编办不同意建所,不愿意再给公安局一个正股级干部编制和几个行政编制。
没编制难道就不能设派出所,没编制的“黑户”局里多了。
吉主任权衡了一番,不禁笑道:“那就跟张局汇报一下,先挂个派出所的牌,把户籍这块真正接手过来。不发任命文件,编制问题慢慢想办法解决。”
警务室干得就是派出所的事,只是刻个公章、换块牌子而已,据说老卢早把牌子做好了,袁政委哈哈笑道:“小韩,你感觉怎么样,愿不愿意当这个县里不承认的派出所长。”
领导来与不来完全不一样,来实地看看,听取汇报,能解决实际困难。
同样正股级,派出所长和公安特派员及打拐中队长没什么区别,“含金量”远没乡长助理高,不过对良庄来说意义重大。
从来没派出所,总感觉低丁湖一等。
现在有了,能鼓舞全乡群众士气,能稳定那些担心撤乡并镇的干部教师和退休人员军心,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乡里接下来的“西部大开发”。
县里承不承认无所谓,局里承认就行,韩博笑道:“我没意见,我服从组织安排。”
……………………………………
PS:编辑通知,明天零点(7月1号)上架,说可能系统会延迟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不管延迟多长时间,总算要上架了。
离上架时间越近,心中越忐忑。
这一章免费章节之后开始收费,许多书友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不看正版,读者会流失很多,收订比到底能达到多少心里没底。
之前扑过好几本,《韩警官》是最成功最有希望的一本,在此恳请各位书友订阅支持。
我们两万多收藏,只要8个人中有1个人订阅,我们就有希望冲击精品,牧闲就能成为精品作者,今后就不用担心有没有网站推荐,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写作(收入多了),就能多更几章。
同时预定保底月票,新书风云榜位置显目,如果能上,等于多一个推荐位,拜托了!
上架感言
进入上架倒计时,突然想起是不是写个上架感言。
以前写过几次,结果上架后感觉自己像是在给两三百位铁杆老书友在写,收订比低得难以启齿,羞于见人。
上架意味着收费,难免有一些兄弟会离开。
不管怎么样,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你们给予的每一个点击,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票……不过,还是希望有条件订阅的书友支持一下。
全订花不了多少钱,对牧闲却是莫大的帮助。
收费了,牧闲也会对得起每一位订阅的书友,会精心构思,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写好韩警官的故事。
最后说一下更新计划,由于上有老下有小,靠码字又不能维持生计,至少暂时不能。需要工作,需要养家糊口,只能保证每天两更,如有可能争取三更。
此外,这是码字以来自认为写得最踏实的一本书,每个情节总要反复推敲,修改过无数次,从开始上传到现在,废掉的底稿超过六万字。慢工出细活,快不起来,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
总之,牧闲会奉献给大家一本看完之后没那么容易忘,或许过几年还能拾起来再看看的书。
鞠躬
敬礼
眼巴巴等着订阅和月票的卓牧闲
第一百二十九章 办完喜事办丧事(求订阅)
两位局领导亲临,王燕时不时进来倒茶。
会议室里谈的事,根本瞒不过会议室外的人,要挂派出所的牌子,同志们热情高涨。袁政委和吉主任不想让战斗在一线的同志失望,当即打电话向张局请示。
换一块牌子而已。
不需要增加一个编制,不需要划拨一分钱经费,能够解决户籍管理这个迟早要解决的问题,方方面面条件比较成熟,张局毫不犹豫同意。
为让这个“山寨派出所”显得不那么“山寨”,他甚至亲自给政法委郭书记打电话请示汇报。
组织人事部门考虑编制,政法委要考虑全县政法工作,郭书记没意见。
思岗县公安局良庄警务室就这么变成了政法系统承认,组织部门不承认的思岗县公安局良庄派出所,韩博也随之摇身一变为良庄历史上第一任派出所长。
前任公安特派员李顺承说不行就行,两位领导不想在良庄久留,担心李家人跑过来报丧到时候走不掉,委托新任派出所长代表局里处理与此有关的一切事宜,午饭没吃就打道回府。
“我们以后怎么称呼,是韩乡长,韩队,还是韩所?”
“韩所好,显正式点。”
“韩乡长,你说呢。”
“韩所吧,乡长助理不是乡长,副乡长都不是。你们喊着顺口,我听着别扭,别人听到会笑话。”
“行,就韩所。”
小单话音刚落,小任抱着一大卷鞭炮跑进大院,兴高采烈问:“韩乡长,现在挂牌还是等会儿挂牌?”
“叫韩所,不是韩乡长。”高亚丽窃笑着纠正。
“对,韩所,这炮还是赶快放吧,要是李特派家有人过来报信,到时候想放都放不成,人家办丧事,我们办喜事,影响不好。”
小伙子考虑挺全面,韩博看看老米从传达室扛出来的派出所牌子,笑道:“我给卢书记打电话,这么大事不能不请他。”
“这倒是,您打,我们出去准备。”
警务室变成派出所与李顺承没任何关系,但他是前任公安特派员,说起来也算良庄公安的元老,老卢同样考虑到一个时机问题,认为早挂比晚挂好。
刚刚结束会议的三十多位村支书、村主任,同在家的乡领导一起全来了,个个手上提着鞭炮。
“小单,开车去喊照相馆的人,这么大事怎能不留影。消息太突然,搞得太仓促,应该把丁湖王书记李镇长请过来的。特事特办,只能这样了。老王,找块红布,新单位要有新气象,牌子上面扎个红花……”
良庄终于有派出所,老卢乐得心花怒放,俨然成为挂牌仪式“总导演”,安排他,指使你,忙得不亦乐乎。
焦乡长、马主席、崔副书记、张副乡长和牛部长同样高兴,卷起袖子个个动手,把冲天炮的导火索撕出来,整整齐齐排在马路边。一千响的串鞭跟长龙似的,一条一条全摊开,就等老卢一声令下。
“小韩,现在几点?”
“10点26。”
“那就10点半吧,同志们,香烟全点上,再过三分半钟,挂牌放炮。老王,红布交给老吴,你去准备午饭,秦师傅来不及做去集市买熟菜。人不少,多拿几瓶酒,差不多的香烟拿两条,算乡里的。”
“好的,现在就去。”挂牌是单位的大喜事,老王忙得一身劲。
牌子靠在大门边,上面盖着一块专门用白纸贴标语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