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汇报作指示,传达中央和省市精神,结合实际再提出一点要求。
比如一些企业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出来遇到的突发事件给陈局留下的印象太深刻,打得头破血流这种事不能再发生,打横幅上…访、爬楼顶上去要往下跳这些一样不能出现。
完了在县领导陪同下实地视察。
汽车站、交警岗亭、消防队、人民医院……针对性的去几个地方,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听工作人员介绍,最后随机选一个乡镇,看看负责政法、综治的乡镇领导在不在岗,顺便视察下基层派出所和基层司法所。
要来视察的事一星期前就通知了,汇报材料不知道准备了多少,城区乃至乡镇集市卫生不知道打扫过几遍,怎么可能有干部不在岗。
警车开道,陪同的小车一溜烟,浩浩荡荡,跟走过场差不多,不过也不能说这趟视察完全没必要。
晚上下榻在南岗宾馆,晚宴很丰盛,作陪的两大桌。
政法委书记亲自“作证”小韩不能喝酒,县领导自然不会像敬曲主任他们一样过来敬酒。
晚饭一结束,要单独向市领导汇报的县领导开始“排队”。
级别高的有机会去见陈局,县政法委专职副书记、检察院长、法院院长、司法局长暂时排不上,退而求其次找曲主任等随行的正处级或副处级领导汇报工作。
县长助理兼公安局长宋庆松级别不高不低,陈局见不上,跟曲主任等市政法委的干部又不熟,干脆找既熟悉又“对口”的随行人员聊聊。
“宋局,别上去了,上去再下来麻烦,茶座挺好,您喝什么?”
上次来南岗县公安局技术中队时打过交道,眼前这位堪称“资深烟民”,几乎烟不离手,韩博不想把晚上要休息的房间搞乌烟瘴气。
政府招待所,今天不是节假日没人来办婚礼,也没其他上级单位来南岗检查工作,人不多,茶座空荡荡,说话挺方便。
宋庆松从善若流,放下包笑道:“来杯茶吧,晚上喝多了。”
“服务员,麻烦您泡一壶铁观音。”
接待无数领导,如此年轻的领导真头一次见,服务员一愣:“好的,您稍等。”
喝了两杯茶,聊了一会01。01案,宋庆松话锋一转:“韩支队,市局就你一个人陪同视察,可见陈局对你多器重。这一圈视察下来,你不再是刑警支队‘少帅’了,名副其实的市局‘少帅’,以后老哥有什么事多帮衬着点。”
警察干一定级别就不再是单纯的警察,而是一名穿着警服的官员。
韩博只想当一个警察,从来没想过要当多大官,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幸好只是暂时的,随同视察完之后去江城培训,培训完回来继续干自己感兴趣的事。
韩博帮他斟满杯子,笑道:“宋局,您抬举我了。曲主任他们是随同视察,我是随同护卫,干是警卫工作。”
“警卫工作有警卫处,用不着你这位副支队出马。”
“没跟您开玩笑,不信你看看。”韩博掀起衣角,亮出腰间的枪和手铐。
南…港治安很差吗?
一路警车开道,那么多县领导陪同,需要你当什么警卫,宋庆松压根不相信这套托词。
之前只打过一次交道,今天是第二次。
一回生二回熟,第三次才能成为朋友,宋庆松想结个善缘,拿起包掏出手机,一边翻找电话号码,一边笑道:“韩支队,你难得来一次南岗,怎能不见老部下老同事。从思岗考过来的民警好几个,我通知他们过来,让你们聚聚。”
“宋局,别麻烦,没必要,真没必要。”
“不麻烦,一个电话的事,通了。”
宋庆松打了个酒嗝,握着手机道:“老李,通知下刑警队吴永亮、城东派出所颜敬洋、经侦中队朱冠宇,让他们三个立即来政府招待所,就说我找他们有急事。”
……
吴永亮考公务员来南岗公安局,安排在刑警二中队,一干就是四年。
相比王燕、单晓俊、陈猛、安小勇,他混得实在算不上好,只是一个普通民警,相比后来进公安局没能考上公务员的那些“临时工”又算比较幸运的,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形容最贴切。
元旦期间要么上岗,要么备勤,一天没休息过,今天正好补休。原打算回思岗看看父母,可妻子要上班,一个人回去没意思。
上午睡半天觉,下午去充煤气,把楼道灯修好,去托儿所接孩子,等妻子下班一起去老丈人家吃饭,回到家已是晚上8点多。
正准备洗洗上床看会电视,手机突然响了,大队教导员打来的。
“永亮,怎么了?”
“局长让我立即去政府招待所,他怎么会找我,你先带孩子睡,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不是让你去买单?”
“让我去买单,我有那个资格吗?”吴永亮越想越糊涂,回头看看妻儿,转身拉开门就走。
新家在县城,离南岗宾馆不远,骑摩托车只需一会儿。
跟大门口保安打了个招呼,找地方停好车,正不知道去哪儿找局长,一辆警车缓缓开进大院,开车的和坐在副驾驶上的二位不仅全认识,而且关系不是一两点好。
“朱队,小颜,宋局也通知你们了?”
“是啊,知不知道什么事。”
“不知道,我们教导员没说。”
三人正狐疑,局长的司机走出大厅朝里面指了指。
跟司机走进来一看,三人愣住了,宋庆松把包往咯吱窝里一夹,起身笑道:“韩支队,看样子陈局晚上不会有时间,先走一步,你们聊,我明天一早再过来。”
“这怎么好意思,宋局,我送送您。”
“别送了,他乡遇故知,你们好好聚聚。小吴、小朱,帮我招待好韩支队。”
…………………………
PS:今天感冒了,发低烧,头晕脑胀,这一章自己都不太满意,各位将就着看。
零点之后没更新,明天补上,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
第三百四十五章 “衣锦还乡”(七)
老领导,居然是老领导!
在南岗工作“身不由己”,春节要么值班要么备勤,就大前年春节回思岗聚过一次,之后一直打电话。考虑到老领导学习和工作忙,也不好联系得太频繁,主要是逢年过节打电话问候一下。
三年没见,吴永亮激动不已。
“韩局,韩支队,上次来技术中队调研怎么不给我们打电话,直到走好几天才知道。”
“刘大跟我们所长说你来过,打死我也不相信。”
小颜回头看看大堂,确认周围没领导,禁不住埋怨道:“韩局,我们什么关系,我和永亮从丝织总厂就跟你干,要是没你帮忙,现在估计还‘临时工’,你来指导工作怎么能不告诉我们?”
久别重逢,韩博格外高兴。
看见他和吴永亮,不由想起在丝织总厂工作时的情景,鉴于跟他俩的关系确实不一般,先跟打击虚开增值税专业发票犯罪时共过事的朱冠宇握手,回头笑问道:“不高兴,有想法?”
“到了南岗都不联系,当然有想法,以为你忘了我们呢。”吴永亮没什么好顾忌的,直言不讳。
“冠宇,你呢?”
“我没有,而且能理解您的苦衷。”
“跟这两个榆木脑袋说说。”
朱冠宇松开双手,微笑着解释道:“永亮,小颜,上次来调研时韩局刚上任刑侦副支队长不久,不光调研还要帮技术中队争取人员编制和经费,不是跟技术民警一起出现场就是找宋局和政委做工作,哪有时间找我们,并且影响也不好。”
细想起来当时联系影响确实不太好,毕竟市局与县局的关系,跟市局与分局是完全不一样的。
吴永亮反应过来,指着后面偷偷问:“韩局,今天怎么有空来南岗的?”
干警干警,一线干警就是干活的,消息不灵通。
朱冠宇是经侦中队长,政治敏感性比他们强,能猜出其中一二,脱口而出道:“韩局,您是不是随同市政法委陈书记来视察的?”
“嗯。”
“陈书记,陈局?”市政法委书记是多大领导,小颜大吃一惊。
“就在2号楼,”韩博朝左边指了指,提议道:“这里说话不太方便,走,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县委的车全在外面,这会儿政府招待所里不知道有多少位领导,吴永亮反应过来:“去我家吧,我家离这儿近。”
“这么晚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又不是外人。韩局,我结婚你没时间来,让小单和亚丽捎那么大一红包,我媳妇经常念叨你,她从来没见过你,你也没见过她,正好认识一下。”
“韩局,就去永亮家。南岗小地方,天一黑尤其冬天,街上看不见几个人,想找个饭店都找不到。歌厅和洗浴倒是有几个人,你肯定不会去。”
难得聚一次,小颜兴高采烈,又掏出手机:“我给家打电话,让我媳妇赶快过来,人多热闹。”
他们要是在思岗县公安局工作,会有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照顾。
当年“顾全大局”,在局领导统筹下报考南岗县公安局的公务员,换了一个新环境,等于一切从头开始。
自己只是一个负责刑事技术的刑警副支队长,就算过段时间提副处一样是负责技术的,但对他们而言、在他们心目中却是很大领导。
陈局和侯厂是自己的“靠山”,现在自己又稀里糊涂被他们视作为“靠山”。
人情社会,没办法,何况他俩处境确实不如在经侦战线和仍在思岗工作的老同事,前途甚至不如在模范基层所队工作的小任。
韩博帮不上忙,就算能帮也不会帮这种忙,所能做的只有给他俩打打气,欣然答应道:“行,你们去门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