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平笑着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个办法,其他几路军中吃饭,都是靠发米给将士,让他自己做了吃。我们这里军中是有专门做饭的伙夫,用油可以控制住。人啊,肚子一旦有了油水,饭量一下子就小了下来。不只是换菽豆,其实秦州周边的牲畜也可以利用,牛、羊的油一样也是可以用的。用牧草换菽豆,你这个办法不错,其他地方也可以照此办理。”
  这个时代不兴炒菜,徐平搞了出来,也只限于两京周围的几个繁华地方。烹饪习惯不同是原因之一,再一个就是油料也缺。此时大豆最大的用处不是用来榨油,而是用来作为马的精料,使用最多的油还是芝麻油。因为油的最大用处是点灯,豆油并不好用。


第28章 出使归来
  食物中缺了油脂会怎么样?徐平前世很难有直观印象,到了这个世界,才算明白了油脂的重要性。因为平时吃的缺油,这个年代的人饭量都大得很。特别是做工的和农民,以及军中的士卒,一顿饭吃一斤多米是常事,他前世不可想象。
  从运力上来讲,在食物中加入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减轻后勤负担,最合适的自然就是肥肉和油脂。可惜这个年代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也没有理性的认识,军粮主要还是米麦。徐平还没有着手来得及改革,王拱辰倒是误打误撞地想到了。
  正在两人闲聊的时候,种世衡匆匆忙忙地进来,对徐平道:“节帅,出使青唐的刘屯田回来了,现正在驿站歇息。还有鲁指使,也一起回来。”
  徐平急忙问道:“他们这一路上可还顺利?有没有意外?见到唃厮啰没有?”
  “见到了,唃厮啰对他们执礼甚恭,也答应了朝廷让他出兵侧击元昊。刘屯田一行去的路上一切顺利,只是回来的时候,到了秦州城外遇到渭水暴涨,遇到了点小意外。不过还好有惊无险,平安返回。现在他们在驿丞休整,一会就来帅府拜会节帅。”
  徐平连连点头:“好,好,顺利就好。至于唃厮啰侧击元昊,听听就好,他现在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主动出击的余力。关键是他向朝廷表明了态度,后边的事情我们就好办了。——对了,契嵩法师呢?蕃部的人对他如何?”
  “法师是有道高僧,又有朝廷赐的法号、紫衣,蕃部奉之如神明。蕃人信佛,特别信奉观士音菩萨,契嵩法师菩萨法号不离口,正对了蕃人的胃口。回来的路上,因为蕃人一意挽留,没奈何,契嵩法师只好在河州国门寺驻锡,宣讲上几个月的佛法。”
  蕃羌重佛,僧人为数不少。不过那些僧人虽然知佛,却不知戒,用这个年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妻子具而淫杀不止,口腹纵而荤酣不厌,非中土之教。”契嵩这种苦行僧,跟那里本地的僧人比起来可不就是如同神明一般。再加上他佛法精通,在中原也是数得着的高僧,辨起佛经一样没人是他对手,此次西行,在河湟引起极大的哄动。
  徐平连连点头:“甚好!甚好!佛教虽然西来,但早已经在中原落地生根,便如同自己的一般。中原限制佛教对,向外面宣讲佛法同样也对。传云:用夏变夷,信哉其言乎!”
  契嵩是孤身一人来到西北,他身边的弟子全是徐平军中派过去的,如果能在蕃羌腹地扎下根来,便就有了一个固定的情报来源。对外经略,情报格外重要,不讲他宣讲的佛法能不能变夷为夏,就仅仅是为情报搜集的人提供一个落脚点,便就立下了大功。
  向种世衡问了刘涣一行的大致情况,徐平便就吩咐谭虎,去把王凯、李璋、田况等人叫过来,另外再派人出城,让驻在城外的桑怿、张亢和高大全、景泰明天回秦州。刘涣等人回来,对河湟一带的蕃情便就有了大致概念,向西开拓的大政方针就要定下来了。依着徐平的习惯,是要属下的官员进行充分讨论,统一认识才好。
  谭虎应诺,转身正要离去,徐平又叫住他道:“对了,新任秦凤路的走马承受王守规一起叫来。承受参预军机,这些事情不好不让他知道。”
  上一任的走马承受回京述职,王守规是四月底到秦州的。
  走马承受名义上是经略司下的,实际上边帅管不了他们,只是挂个名而已。这个职位有些类似于唐朝的监军,但没有那么大我权力,按职责他们不能插手具体的军政事务,只是独立向皇帝禀报边地的情报而已。然而担任走马承受的人,大多是宦官,与皇帝的关系比较亲近,密奏往往能够影响到朝廷对边帅的评价,边帅不得不巴结他们。
  当然以徐平跟赵祯的关系,身边又有李璋主管机宜,不管是谁来做走马承受,都影响不了他的地位。赵祯派王守规来,只是因为这个职务不得不设而已。
  王守规是陕西路都钤辖王守忠的弟弟,因哥哥的恩荫入宫为小黄门。明道时有一夜宫中失火,他最先发觉,引导赵祯和太后到了安全的地方,由此功升为入内殿头。赵祯派他来,念他旧功给他个立功的机会是一,最重要的还是他为人谨慎,做事有分寸。
  内侍出外任职,飞扬跋扈的固然不少,谨守本分的也不乏其人,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到徐平这种大臣身边,跟皇帝的交流渠道不缺,飞扬跋扈就是自寻死路了。
  雨一直不停,帅衙的地上有了积水,雨点打在上面到处是水花。
  帅府公吏匆忙收拾了官厅,准备热茶,徐平和王拱辰两人到官厅里坐着说些闲话。
  并没有等了多久,王凯、李璋和田况等人先到,刚刚落座,刘涣和鲁芳便就到了。
  徐平起身迎上去对两人道:“此次去青唐远程辛苦,来,你们先饮碗热茶暖一暖身子。”
  刘涣急忙拱手:“经略何等身份?下官怎么当得起如此重礼?经略安座。”
  徐平落座,众人叙礼,一起坐了下来。
  上了茶来,大家饮过了茶,徐平问刘涣:“此去青唐可还顺利?唃厮啰对朝廷的态度如何?都说现在河湟一带局势异常混乱,到底是怎么个混乱法?”
  刘涣把茶放下,道:“下官此去主要是对唃厮啰宣旨,青唐蕃部的事情便由下官说,河湟的局势还是由鲁提辖讲,打探消息都是他的人。——此次见到唃厮啰,才知道因为被邈川和宗哥逼迫,他在青唐城待不下去,已经到了历精城,跟乔家族人在一起。得知朝廷加封他甚是欣喜,对朝廷也非常恭顺,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也派了谢恩的使节来,并贡好马五十匹。现在使节和马都在城外驿馆里,等有了经略吩咐再来拜会。”
  按照天圣年间定下来的规矩,西方来的使节都先到秦州,一般的就不再前进,由秦州知州代朝廷接待,打发回去。他们的贡物,也不再允许他们自己或者雇人运送,而是由各州厢军押运。蕃邦来使花费不小,朝廷不想做这个冤大头,因此一般不许入京。
  不过唃厮啰到底不同,徐平经略河湟还用得着他,入京笼络一番还是有必要的。
  刘涣讲起青唐蕃部的近况,与徐平估计的差不多,此时唃厮啰仅能自保,根本无力向党项进攻。宋希望他帮着打党项,他还盼着大宋出兵帮他压制仇敌,缓一口气呢。


第29章 攻略(一)
  刘涣讲完前去青唐见唃厮啰的经过,众人这才清楚了解他现在的处境。
  景祐二年,党项在攻破河西中心西凉,吞并六谷蕃部之后,南下攻略河湟。唃厮啰率众拼死抵抗,最终大破党项军,击败元昊。这是唃厮啰势力的顶峰,不管是手下人马,还是他个人在蕃部中的声望,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这一次的胜利,唃厮啰自己的势力和第三个妻子乔氏家族的势力都得到了极大发展,于是他便命前两个妻子李氏出家为尼,安排到廓州居住,并把李氏生的大儿子瞎毡和二儿子磨毡角囚禁了起来。两个儿子联合母家宗哥的李氏族人,劫持了李氏逃到宗哥,唃厮啰的势力就此分裂,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此时,唃厮啰已经放弃了青唐城,也就是徐平前世的西宁,逃到了乔氏的大本营历精城,背靠青海湖周边蕃部,与跟他敌对的势力对峙。他赞普之后的身份,又收拢了河西的六谷蕃部的一部分部族,历精城又处于东西商道上,还能够勉强维持。
  现在青唐周边的局势,党项在他北面占领了西凉,东边控制了兰州,湟河流域的中心则是跟唃厮啰敌对的李氏占据的宗哥城,还有跟唃厮啰有杀父之仇的一声金龙占据的邈川重镇,唃厮啰三面皆敌。东南方向的河州则是怨恨他的长子瞎毡,南边是跟他一直不对付的兄长扎实庸咙,中心在溪哥城。
  刘涣讲完,徐平摇头道:“朝廷还指望唃厮啰出兵攻党项,现在看来,他哪里来的这个实力?朝里只知道他景祐二年曾经败过元昊,以为是西北强蕃,哪里知道仅仅三五年间就已经天翻地覆。纵观唃厮啰这几十年,从一无所有到在蕃部的声势一时无两,他自己可以当得起英雄人物,但却都是因人成事。先被宗哥的李立遵掌控,他乘势而起,李立遵则借他的名头收拢蕃部,有所图谋。到三都谷一战,宗哥文法被破,李立遵死后他便逃到了邈川,又借亚然族之势。再跟邈川的温逋奇闹翻,杀温逋奇,逃到青唐,依靠乔家族。如果不是河西的六谷蕃部被党项攻破,他收拢了一些部族,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只怕终有一天还是会跟乔家族闹翻。因人成事,别人要借他的名头扩大本族势力,他则是要建立自己的独立的部族,不甘心做傀儡,这便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信哉斯言!唃厮啰的教训,我们要吸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以夷制夷,朝廷想借着这些蕃部的力量围剿党项,他们又何偿不是要借朝廷的力?等到发展起来,不过又是一个党项而已!”
  种世衡道:“节帅说得是,要彻底解决西北边患,只有变夷为夏,以夷制夷只能做权宜之策。不然灭一党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