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不及了,快趴下!趴下!”
但见弥漫的硝烟中。两艘舰楼尽毁,伤痕累累的战舰,如同魔鬼的坐驾。鼓着侧风,前面一艘在荷兰士兵的尖叫声中,破开浓浓的硝烟,狠狠地撞在奥斯丁的旗舰上。
嘭!
一声惊心动魄的巨响,两舰激烈相撞,包括指挥官奥斯丁在内,无不被猛烈的撞击力震得摔成一团,战舰咔嚓直响,猛地倾斜向一边,惨叫声,嘶嚎声响成一片;
船体荡起来的水花惊飞近十尺高,激荡不已,自火炮普遍使用之后,荷兰人已经很久没有经历如此惨烈的近战了。
后面的五艘战舰上荷兰人无不看得目瞪口呆,“上帝啊!野蛮的秦国人。。。。。。”“快转舵!上帝快罢舵。。。。。”再不转舵,连后面的五艘巨也撞上去的话,那就更惨烈了。
旗舰上一面红肿的奥斯丁匆匆爬起来,秦军已经开始抛过勾索,把两船连在一起,“快!斩断勾索!”奥斯丁惊魂未定,拼命大喊着。
现在两船撞在一起,所有的火炮都失去了作用,荷兰人拿着火枪、斧头等各种武器冲上甲板,准备展开最血腥的接舷战。
海如风戴着黑眼罩,加上满脸上血,就象一个吓人的恶魔,他傲然长笑两声,大吼一声“震天雷!”
秦军所谓的震天雷,实际上就是手雷,只不过是用引信引暴而已;
在荷兰人准备火枪刀斧的时候,海如风一声令下,孙十三、吴三培他们已经抬出一个个木箱,燃起一个个火把。
哧!哧哧。。。。。。
在一阵阵毒蛇般的响声中,一串串震天雷腾空而起,雨点般扔到敌船上。
“上帝啊,这是什么?”
轰!轰轰轰。。。。。。。轰轰轰。。。。。。。
一瞬间,七八十枚震天雷接连爆炸,纷飞的弹片,激烈的冲击波,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整艘敌舰,木板纷飞满天;
一个个荷兰士兵还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接到了上帝的召唤,腾空飞起,在火光硝烟中被撕裂,残肢断臂飞落如雨;
轰隆的爆炸声掩盖了所有惨叫,爆炸过后,敌舰上层被全部扫平,焦黑的木板飘满了海面,空气中渗着一股焦肉的味道。。。。。。。
这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惊得后面的五舰敌舰上的荷兰人心肝乱颤。
“上帝啊,这怎么可能。。。。。。这是怎么回事。。。。。。。”
“噢,可怜的奥斯丁将军,这回完了!”
“快转舵离开,千万不能让该死的秦国人靠近。。。。。。”
在一片乱糟糟的叫喊声中,荷兰人的第三艘战舰上升起了指挥旗,舰长威尔逊取代奥斯丁成为舰队指挥官。
威尔逊自动成为荷兰舰队指挥官后,下的第一道命令,竟然是解散舰队,各舰分散突围。
说白了,也就是作鸟兽散,各自逃命。
由此可见,奥斯丁的旗舰瞬间被数十近百的震天雷炸平的场面,给荷兰人造成何等的震撼效果。
此时正面的航迹被堵住,右后方,王归辰的第十营又拼命杀近,这生死存亡的关口,如果再保持战列线行驶,就难以灵活躲避,一但被秦国人的战舰靠上来,奥斯丁的悲剧将会重演。
所以威尔逊看似下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命令,但绝对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威尔逊的命令一下,五艘荷兰战舰顿作鸟兽散,各自顺风扯帆,拼命逃亡,海如风那悍不畏死的骑士精神,已经把他们吓得不敢再近战。
西洋人的战舰多采用软帆,软帆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因为帆面的综合效率低,他要把桅杆建的非常高才行。
而桅杆过高随即就又带来了桅杆的强度问题,为了增加桅杆的强度,又必须在桅杆上绑上众多的绳索,来增强桅杆的强度;
如此一来,帆面就无法像中国式的硬帆一样围绕桅杆转动,有一部分的风他就无法利用上,就是利用上了也由于它是软质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相对低下。
所以软帆效率最高的时候就是顺风的时候,这个时候单位面积内它的效率和硬帆相比不相上下。
但是软帆由于重量轻,面积可以做的很大,所以在顺风的时候可以获得的推力远超硬帆,也就是说,顺风时他们的航速要比硬帆快上不少。
这下荷兰人顺风扯帆逃跑起来,郑四海他们还真的只有望洋兴叹的份,眼看是追不上了。
而这个时候,怀着捡便宜之心的西班牙人再次驶出了马尼拉港湾,战斗的角号再次响彻了大海碧空。
由于海上硝烟弥漫,挡住了视线,西班牙人还没有发现荷兰人已经玩“风紧扯呼”,只是奇怪炮声突然沉寂了下来。
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却象饥饿的狼群,开始转向朝他们杀了过去,一场更浩大的血战眼看又将上演。。。。。。。。
ps:名次在不断往下掉,看着纠心,求月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来几张月票。。。。。。
。
第703章西苑经筵
在南海烽烟弥漫的时候,一场关系到大秦帝国未来治国方针的唇枪舌剑也开始了。
这场辩论之激烈,就连秦牧事前也万万没有想到。
早春二月,南京城内外柳丝蒙蒙,紫燕归来早,穿帘剪东风,细雨初霁,一壕春水半城花,处处繁华的景象让游人流连忘返。
昭华宫里桃花映人面,绿丝佛轩窗,清香弥漫;
半掩的春帷下,顾含烟一袭散花白色宫装,头插云鬓花颜金步摇,水雾蒙蒙的双眸里,荡漾的情丝那般的柔软;
她的美,在于浑身充满了江南女子水一般的柔情,和她在一起,就象在品味江南的青山绿水,杏花春雨。。。。。。
她帮秦牧穿戴时,温柔地问道:“陛下,今个儿是第一次开经筵,陛下穿便服去合适吗?”
她的声音柔软得象是水波在流动,经过昨夜的浇灌,本就脂滑细嫩的肌肤更是水嫩红滑,脸上带着一种满足的慵懒味道。
这让秦牧不禁想起昨夜她在床上那让人无比的风情,那种感觉就象是躺在江南清澈绵软的水波上,看着江花如火绽放,听着黄莺婉转啼唱,幽径寻芳露,玉山品樱桃。。。。。。。
“没事的,朕穿得太严谨,反正会让大家拘谨,辩论起来放不开。”秦牧说完,忍不住把她揽入怀中,长吻起来。
一声嘤咛,娇软动人,那玉为骨,水为肤的娇躯轻轻扭动,雾蒙蒙的眸光,微张微合,一室春光教人醉。
“嗯。。。。。。。陛下。。。。。。时辰不早了。。。。。。。”
顾含烟是水做的,在秦牧的长吻之下。浑身就象一泫春水流淌到秦牧身上,那么柔软,如若无骨。
秦牧几乎忍不住让她趴到桃花横斜的轩窗上,再在柔软的春波上徜徉一回,再听她唱一曲婉转晨歌。
“真个是苦短啊!”
听到秦牧的叹息,轻声娇喘的顾含烟忍不住紧紧抱住他道:“奴奴也舍不得陛下,只是陛下是一国之君,经筵又是国之大事,陛下。。。。。。。。”
“朕知道了,对了。那徐若诗和你相处得怎么样?”
顾含烟正帮他系上玉带,闻言微微一怔,“徐姑娘聪颖美丽,知书达礼,奴奴与她相处得很好。”顾含烟当然知道皇帝突然问起一个姑娘家,这意味着什么,她轻呡了一下樱唇,两腮梨涡隐现,别人动人。
秦牧似乎只是随口一问。随即洗漱用餐,然后御驾出宫,前往莫愁湖边的西苑。
经筵之制形成于宋代,盛于明代。明初诸帝勤政好学,讲学虽未制度化,但于圣学犹无大碍。迨英宗以冲龄即位,三杨柄政。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上疏请开经筵。始制定经筵仪注,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经筵实际上是学问渊博的大臣为皇帝讲经释史,大臣们认为经筵讲学,是正人主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之所也,所以十分重视,国家初定,就纷纷上书请开经筵。
秦牧身为皇帝,对此也非常重视,除了要表示自己的一个态度外,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希望让这个经筵制度注入更多的含义。
在后世,各国都在各种各样的智库,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
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
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
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秦牧希望把经筵制度向智库的方向转化,不光是要讲四书五经,也不光限于朝中大臣。
他规定但凡有远见绰识的学者,都在机会参加经筵,讲学、讨论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所有国家的大政,以及治国方略,不管出自哪一家,都可以拿到经筵上向皇帝宣讲,并接受他人的质疑论驳。
总之,秦牧就是希望通过经筵的引导,慢慢在大秦建立一些半官方,甚至没有官方主导的智库。
现在的读书人不是闲得蛋痛,而且又喜欢抨击朝政吗?
好,有本事你组成一个智库,去追踪调查研究朝廷各策政策的施行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拿出真实的数据和彻实可行的办法来。
也不用你到秦淮河上的姑娘们面前自吹自擂了,有本事每月初二、十二、廿二到经筵上来,向皇帝开讲,如果你反馈的信息以及预测的方案真的好,皇帝将会采纳。
这可比你在秦淮河上对着青楼姑娘吹虚来得实际,更不提有多荣耀了。
要避免读书人犯老毛病,天花乱坠地瞎吹胡扯不难,只要卡住一个“真实数据”就行,你在经筵上的论点,必须有真实的数据为支撑,而且你要对你所提供的数据负责;
比如你要证明哪项政策不好,你就必须到各州县去实地考察,看看这项政策所造成的后果,获取各种真实的数据,以这些数据来支撑你的论点。
只要牢牢抓住“真实数据”这一点,就能避免象东林党那些满天胡吹,却一无是处的事情发生。
你要有真实数据,就必须去实地调查。否则,一但证明你的数据是凭空捏造,不但要取消你参加经筵的资格,同时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