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一刻开始,赵国君臣就算是易位了。赵何身为人臣,已经不能居于君王北面,怅然的搀着赵胜走到受禅台的正中位置,往他对面一站便要鞠身参拜下去。然而就在此时一双手拦住了他,待他诧异的抬起头来时,面前是赵胜温和的笑容。
“二哥,你莫非不明白‘太上’的意思么?”
“明白的,不过‘太上’也是臣。一国只能有一君,为臣者不能失了臣礼……三弟,真的,你比我好。”
赵何毕生第一次坚持了自己的己见,轻轻拂开赵胜的手庄重的拜了下去,接着默然转身缓缓的向着台下走去,当走到台下准备上马车前往他的太上王宫时,身后已是一片欢腾的高呼。
这高呼声让本欲闷头离开的赵何忍不住回了回头,就在他目光所及处,受禅台上身着君服的赵胜已经将王玺高高的举了起来,那王玺晶莹玉润,在午正明亮的阳光下泛着夺目的光芒,让赵何的眼睛瞬间花了……未完待续。。/p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国之根本
赵王胜五年春三月,邯郸王宫御园中桃花满树,粉艳艳的花瓣纷纷扬扬而下,虽不会像道边那样碾落成尘,却也芬芳了泥土。边沿嵌着白石护栏的池中活水莹玉,偶尔落下一片花瓣,浅浅的涟漪尚未泛开,底下接着挤上来一蓬红鱼争抢了起来,瞬间荡碎了一池碧波,使远远近近的荷花莲叶也跟着微微摇晃了起来。
成片的桃林之中,一男一女两个四五岁模样的小童一边捡拾着地上的花瓣,一边绕着桃树追逐嬉戏。他们倒是玩的开心了,却全然忘了屁股后面还缀着一个小尾巴。那“小尾巴”不到三岁模样,粉嘟嘟的小脸,长长的睫毛,小胳膊小腿如同藕瓜一般的圆润可爱。
这小家伙实在太小了,又长了一副秀气的模样,若是不知情的人怕还得误以为他是个女孩。然而他着实是个小男子汉,此时正用男子汉的执着坚持追赶着嫌他坠腿而不愿带他玩儿的哥哥姐姐。
然而坚持未必就能达到心愿,他这个岁数虽然已经可以让大人撒开手,但登高爬低终究还是费了些力,再加上登高爬低的同时还得皱着小眉心“哥哥姐姐”的大喊,分心之下更是难免趔趄,一个不小心便四脚撑地的趴在了地上。
小孩子重心低,又是跑在柔软的泥土地上,就算摔上一两下,除了脏了些手脚衣裳,又能有多疼?然而领着七八个寺人侍女在旁边“围追堵截”。弯着腰咋撒着双臂始终摆出一副老鹰捉小鸡架势的施悦却不这么看。眼瞅着那小家伙摔在了地上,登时便惊着了,几乎是连滚带爬的扑上去将他抱扶起来,满嘴满舌头的慌乱叫道:
“小祖宗嗳,您就不能慢点啊!要是伤着了可怎么办?他们不带着你,你就不能自己玩儿呀?”
有时候他也不这样叫唤,实在是没脾气了,便黑着脸抬头望着前边那两个小童的后脑勺带怨又不敢怨地轻呼一声:“你们就不能等等他呀?”
这样的埋怨实在是少数,嘟囔完之后施悦还不忘慌慌张张地向四周望望,生怕被什么人听见。有没有别人听见不知道。但还没被他撒开手的那个小东西却听得真真儿的,于是便得了理儿似地瘪了瘪嘴,可还没来得及放声大哭呢,离他七八步远的小哥哥便停住身远远地叫了起来:
“不许哭。父王说了,大丈夫不许哭。女娃娃才哭。”
于是乎跟在他身边的小女孩便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仿佛在印证他的话似地。于是乎那个瘪嘴的小家伙便当真住了住声,可是想了一想又觉着实在委屈,干脆“哇”的一声放开了嗓子。于是乎施悦便毛了,急忙蹲下身乱手乱脚的去哄。于是乎那个小女孩仿佛瞬间长大了似地连忙跑过去牵起小家伙的小胖手,一边说着“莫哭莫哭,要不然就不是大丈夫了,姐姐带你玩儿”,一边将一片桃花瓣塞到了他的手心里。于是乎那个小家伙还没等花瓣进手。便变脸似的换作了一副笑容,重又“姐姐”、“姐姐”的大叫了起来,仿佛刚刚嚎了两嗓子的人不是他似的。于是乎刚刚走进御园,站在池边远远望着他们的赵胜便用拳头掩着口轻轻咳了一声,转头与身旁的季瑶相视一笑,轻轻地将手放在了池边的石栏之上。
五年了,赵胜即将年满二十五岁,虽然容貌没什么大变化,但上唇却起了一层浓密的一字短须,显得更加成熟也更加英武了。
这五年里天下难得现出了些太平。少有兵火。如此景象倒不是各国君王不再渴望增加土地,而是因为五年前那一场混战的威慑作用依然还在,天下三强鼎立形势已成,其间几个弱国的缓冲作用便显得越发重要了。
不再有后顾之忧而埋头于内政的赵国坚持交好韩魏齐,不论是秦国有意东向还是楚国意欲北征。泡…书_吧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大买卖
赵胜前两个月一直在扶柳一带巡幸,目的是亲自督导开渠垦荒、扶柳就是现在的河北冀州一带,在赵武灵王第三次征伐中山国的时候还属于中山所有,归赵的时间离此时也不过十多年,原来是一片游牧的草原,由于归赵以后狄人北迁,这里已经荒凉了下来,虽然渐渐有赵民迁入,不过由于这些年赵国的一次次动荡,并未能大规模开垦,大部分地区都保持着风吹草低的原始风貌。(_
自从赵胜登位以来,赵国国内越发稳定,更多的人陆续迁入了扶柳一带,与此同时,许行在去世之前也跟赵胜建议过,说是扶柳地处漳水中游北岸,离丰富的水源不过几十里地,极是适合开垦丰粮,若是只由百姓自行开荒,肥壤也变瘠薄了,赵国朝廷应该大规模引渠拓垦,并献上了引渠方案。不过国家之事万万千千,精力有限之下总要有一个先后顺序,赵胜虽然采纳了许行的意见,可一直到许行去世也没能抽出精力去经营,直到去年年底才将这件事摆上了议事日程,并于今年开春正式调集力量“兵发”扶柳。
开渠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就算新式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也是个费心费力费钱的活儿。赵胜事务繁忙,本来也没必要亲自前往,但为了向赵国百姓宣示朝廷以农桑为本的态度,他还是抽出时间移驾了过去,本来还打算在那里多呆些时候。并到相邻的吕城、宋子等地转转,却不曾想几天之前一条重要消息却让他不得不改变行程匆匆赶回了邯郸。
这条重要的消息是有人借粮借钱。借粮借钱这种事本来也就答应或者不答应两句话罢了,原也没必要赵胜亲自去应对,只要知会剧辛的司徒署一声也就是了。不过“借”本身不重要。派使前来借粮那人的身份却引起了赵胜的兴趣。
谁呢?周天子姬延。
说起来这个时代在历史上依然属于周朝,然而身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却实在可怜,在周平王东迁以后,大时代便进入了春秋战国,几百年下来各大强国对周天子的态度从最初的虚以委蛇渐渐发展到了除非有用到他的时候还能想起来,平常根本鸟也不鸟的地步。
各国相互牵制的局面之下,诸强在没有问鼎天下实力的情况下,暂时倒还没谁敢去打周国那点可怜领土的主意。说起来周天子放下架子对外事来个不予理睬本来也能过个安稳日子。但天下共主的大架子端了几百年,这颜面却并非那么容易放下的。天子他老人家实在没能力折腾别人,干脆关起门来折腾起了自己。到了周考王登基的头一年,天子再次豪爽了一把。愣是从自己仅有的几百里土地和六七万百姓中分出一半,将他弟弟王子揭分封为周公,史称西周公。
西周公国实在太弱小了些,弱小到了西周公的宫室居然与天子的王宫同在洛阳王城之中,根本就不能算一个独立的诸侯国。然而这还不算。第二任西周公去世以后,其二子争位,在赵成侯和韩共侯的怂恿之下,少子根与兄长决裂。将周天子最后一点领土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诸侯国。史称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到此时周天子再也不剩半分土地,虽然还有天子名分。却只能寄居在西周公国内,虽然依然是西周公的“上司”,但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那么回事了。
周天子已经到了如此可怜的境地,但天子威仪却依然还要保持,而且肚子也得填饱才行,然而他所拥有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支撑他和西周公共同维护颜面的生活。再加上这个时代依然是靠天吃饭,这么小的地方、这么少的人口,只要遇上些灾荒,能饿着肚子撑过去就算不错了。{/}
天下最大最体面的乞丐恐怕就是末世的周天子了,为了维护体面,为了不饿肚子,他不但不断向诸国求“借”,甚至还将手伸向了洛阳城内的富户,于是便在历史上留下了债台高筑的千古芳名。
然而就算被借者都明白此借难还,并且诸强国都肯慷慨相助,周天子又怎么可能只逮住一两家不停勒掯呢?所以这么多年来历任周天子已经借遍了天下,这一次便轮转到了赵国头上,名义很简单:又拉饥荒了,并且派来的使者级别很高——天子姬延的亲弟弟王子姬杰。
姬杰是王子,位为上公,这身份要放在从前是与诸国国君同等的,若行于某国,其国国君应当亲赴边境相迎。然而现在不能再翻旧账了,周天子都已经没有了什么实质性的尊崇,更不要提什么王子了,再说他又是去向别人伸手相借的,这身段更是低下了几分,那个谱儿也实在摆不起来,能得到些和颜悦色的笑脸就算烧高香了。
然而这一次赴赵却远远超出了姬杰的预料,赵胜不但在得到消息以后即刻答应相借,而且还立马从外地赶回了邯郸,并向已经进入赵境的姬杰传书表示要亲出邯郸十里相迎。这样的待遇……姬杰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姬杰到达邯郸的时候,赵胜也才刚刚回来没几天,小别胜新婚,敦伦之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