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楚霸王-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这样问自己,他自信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大唐能够欣欣向荣,不断地勇攀高峰,可是自己死后呢?子孙后代能守得住这份硕大家业?或许将这份家业传给一个有能力的君主,才是自己今后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了。李宽不知道自己这一次有感而发从而算不得剽窃的抄袭,让李二心中思绪沸腾,但是就算知道他也无所谓,因为这皇位,他从未想过要染指,哪怕现在他的呼声和太子也是伯仲之间。可是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是何等的恐怖,所以对这些李宽从来都是丝毫不感兴趣的。因为他不是那块料。或许沙场征伐他是一把好手,甚至治理地方也能想出些许的注意。可是这执掌一国那就远远的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李宽万万不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众臣进殿。朝仪开始!”李二身边的宦官中气十足的喊道,虽然嗓音显得有些尖锐,可是却是堂堂正正。

“拜见吾皇!”大臣进殿躬身下拜。这些年来整个朝堂被李二全然收心,这些朝中官员皆是对李二心悦臣服。哪怕从李建成那边投效过来的薛万仞以及魏征这样的官员。

“众卿平身!”李二大袖一挥,玄色大氅上面绣满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华丽的不像话,这也是李二最为珍贵的一件衣服了,上面的十二章纹用金光闪闪的金线压制而成。在他的胸膛处,绣着一条飞腾在九天之上的神龙,五只金光闪耀的龙爪在牛油巨烛的火光下像是要身处衣衫一般。

“谢皇上!”众臣谢恩站直,然后按照各自的潜在规则站成了两列,因为这一次参加朝会的官员众多,所以这两支队伍远远地排出了立政殿的大门,大殿的门前的阶梯上都被占了泰半。这些小官小吏哪怕是站在大殿之外,都依然是兴奋莫名,这是他们离着圣天子最近的一次啊。

“诸位爱卿。可知道今天朕将尔等尽皆招来,所为何事?”李二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哪怕这座大殿广阔的不像话,可是巧妙的设计依然让李二的声音没有丝毫的回声。他说出口的声音在和回声一起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大殿中站在最角落的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臣等愚昧!”一众大臣都知道这是拍马屁的好机会,这样显得圣上英明啊!

“吐谷浑在年初的时候犯我边关。掳走我大唐无数百姓,这件事情。想必诸位爱卿都已经知晓,朕今日召集诸位就是为了这个吐谷浑!”李二的声音掩饰不住兴奋。微微的颤抖起来,哪怕是他这个大唐对顶端的男人,都难以自已,可见这件事情对于大唐实在是何等的震撼。

站在武将一列前十余位的柴绍,此时用一种很是奇异的眼神看了一眼在他前方不远处的那个身披金甲的少年,这家伙就是今天的主角了,真是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的神奇少年,自己儿子比他还稍长两岁呢,怎么连这小子的的一半的一半都还比不上?

“吐谷浑,这个曾经的边关祸患,现在已经不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了,因为这个国家已经灭亡了!”李二出声说道,很是开门见山直接将这个消息宣布了出来。

这一个消息果然是一个重磅的炸弹,对于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异常的震惊,他们都一时不敢相信。

“这是真的么?吐谷浑居然被灭掉了?是谁做的?为何没有丝毫的消息传来?”大臣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个消息是不是真实可信,一个国家说没就没了?怎么都像是在说梦话呢!可是李二是谁?怎么可能说这样不靠谱的话,那么就是真实的,可是是谁将这个人口十几万,有着五万控弦之士的国家给灭了?需要多少的军队才能做到这样的事情,需要消耗多少的钱粮才能做到这样的壮举?

“或许大家不敢相信,朕在初闻此事的时候,也是这般,可是在得知前因后果之后,朕就真的相信了,诸位爱卿可否知道,在吐谷浑爆发了一场灾难,那就是所有的吐谷浑的土地,都出现了虏疮,所有的吐谷浑人都被这种恐怖的灾难瘟疫给感染了,存者十不足一,真是上苍眷顾大唐,这个敢冒犯大唐天威的番邦小国,遭到了上苍降下的天谴,近乎亡族灭种。最近的消息是吐谷浑人死的差不多了,整个吐谷浑的国土都被他们遗弃,举族迁徙到了更高的高原上,投靠了高原上的吐蕃。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诸位爱卿觉得呢?”李二将自己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这些堪称绝密的信息让,满朝文武兴奋了起来,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第四十七章长安城外

朝会进行,李二的兴致高昂,连带着那些大臣们都是各种赞美之辞。一个个恨不得将大唐说的是上苍最钟爱的宠儿,李二是老天爷的私生子一样,总之谁要是敢招惹,那么就是亡国灭种的结局。由此可见其实所谓的阿q精神不仅仅是在那一段特殊的岁月中才有,而是源远流长的从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

李宽看着这些都在自说自话,沉浸在无尽的幸福之中的官员们,不禁感到一阵的难受,同时在心中也更加坚定了远离朝堂的决定,偶尔上朝一次就将自己恶心的不行,要是每天见到这些人的嘴脸,那么自己还有命在?对于这帮子擅长各种脑补细节,各种自我陶醉的大臣,李宽悄悄地向着队列的边缘挪了挪。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在这些站在大唐最高的行政殿堂中不做什么正经事的官员们的各种阿谀奉承下,李二也变得飘飘然起来。但是他还保存着最后的理智,没有彻底的相信什么大唐真的是天下无敌,寰宇无双,在他的心中对于周围的那些游牧民从未放弃警惕之心,现在吐谷浑的没有了,那是因为瘟疫,可是吐蕃呢,高丽呢,远在西北的回鹘呢,还有薛延陀,甚至更远的昭武九姓,这些都是李二的假想敌,他从未曾想过天下太平。

不管怎样,现在的气氛是李二想要的,大唐初立到现在一直都是如履薄冰直到现在,哪怕这些年大唐的国力开始回升,可是面对四周这些虎视眈眈的非我族类。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还未做好大战的准备。大唐不像是那些异族,这些小小的只有几万人。十几万人,最大的高丽也不过就是数十万人,只相当于大唐的一个郡县的人口,只要稍有些天灾**就会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到那个关头除了到自己富饶的邻居那里去抢掠,他们就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而且人少也就意味着他们机动性就强,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唐太过广阔,使得需要驻守的边防是在是太长。对于整个国库也是一种庞大的负担。

不管怎样,大唐要是没有做好全国百姓万众一心的情况下,是无法支持一场大的战争的。这种情形造成了这一次吐谷浑的事情成为大唐一个重要的拖延手段,那就是利用这一次的吐谷浑的瘟疫,塑造大唐受到上苍眷顾的形象,使得这些虎视眈眈的想要入侵的异族心中稍有顾忌,拖上几年大唐缓过劲来了就什么都不怕了!

李宽靠在一旁的庭柱上,自顾自的打着瞌睡,对于这些歌功颂德。有那帮文臣就够了,欢呼鼓掌,那帮子武将也是最好的拉拉队,自己就这样悄悄地偷偷懒好了。

在朝会上打瞌睡。这是李宽的惯例了,不管是庆功还是什么处理政事,他都提不起精神来。因为这满朝文武的庆功方式不过是歌功颂德,大拍李二的马屁罢了。这样的庆功对于李宽来说没有丝毫的关系,还不如和自己手下的士兵在军营中大吼大叫的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来得痛快。

李宽在偷偷打瞌睡。将身子藏在庭柱后面,能瞒得过满朝文武,但是却怎么也瞒不住那几个一直都将心思反正该他身上的人,李二看到李宽的表现心中一阵无语,这小子这是在做什么?睡觉?真是岂有此理,昨夜大半夜的在朱雀大街上晃荡,真是不让人省心。长孙无忌见到李宽的表现,心中一阵窃喜,这个楚王殿下似乎对于朝政不是很感兴趣,这是一个好事儿,至少他对太子的威胁要减少大半了。最后一个在关注着李宽的不是别人,却是坐在李二龙椅一旁的一张椅子上的袁守诚,这位大唐的国师大人,他长长的胡须垂在胸前,身上穿了一件葛衣,长长的衣襟垂下,举手投足间大袖飘飘显得很有神仙气象。此时他正微笑着看着那在一边躲着打瞌睡的家伙:“这小家伙已经长这么大了,白虎见血,实在是锐不可当啊!以后帝国边防无碍矣!”

当然这些话他却没有说出口,而是转过头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从龙虎山来的那一位,然后在对着道言禅师微微点头致意。三个年岁加起来超过三百岁的老家伙一个个都是面色红润,似乎都还能在活上一二十年,这是大唐的国宝一般的老家伙了,这三位对于什么神神怪怪的事情可是门儿清,什么上苍眷顾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玩笑。

虽然他们不敢相信这样一场席卷一个国家的瘟疫是人为造成的,但是他们同样也不相信这是什么上苍对于吐谷浑冒犯大唐的惩罚。因为他们自己就早已经习惯了打着上苍,神灵的名号做事儿,对于这些东西实在是玩得熟溜至极,只是他们却不会拆穿,甚至还要力挺,这也是李二将他们请来的原因了。而在这三人中间也就只有袁守诚知道在这一场瘟疫爆发之前,大唐曾经派了一支军队去了吐谷浑,而且这一只军队的首领就是现在在底下打瞌睡的那小子。

当然这些事情也是无法宣之于口的,只能自己知道,而且他对这位王爷能够自由的散播瘟疫感到心惊,希望能得知其间的奥妙,说不得能让如今的道家再进一步真的炼制出那能延年益寿丹药来。而且袁守诚心中也有一阵不妙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知道从何而来,但是他却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道家将会有一次大的劫难,能否度过他也说不好,只是每每看向道言禅师的时候就有一种微妙的感觉,看来这一次定然是和佛教有些关联了。

这样的感觉到底是从何而来,袁守诚说不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