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能-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曼斯坦因虽然也是装甲集群的好手,可是由于库尔斯克城地域广阔,曼斯坦因又怕坦克过于集中会被俄军轰炸。
  结果相对分散的德国第三装甲集团军,被蜂拥而上的俄国军队淹没了。当曼斯坦因看到库尔斯克的败局已不可挽回的时候,他当机立断,立即集合所有部队向北部地区明斯克突围。
  他知道自己如此雄厚兵力的库尔斯克都没有挡得住朱可夫,那么防守相对薄弱的基辅更不可能挡得住朱可夫。
  而库尔斯克丢失之后,为了保证另一条西行之路,也是莫斯科守军唯一的退路明斯克不失,他只能忍痛撤往明斯克。
  而事实也正如曼斯坦因预想的那样,库尔斯克装甲集团军的惨败,直接导致了库尔斯克的失守,而库尔斯克的失守更动摇了防守莫斯科的德国军队的信心。
  当半个月后,南方重镇,也是德国人后方的主要基地之一的基辅也被朱可夫偷袭得手之后,莫斯科的德国守军有些崩溃了。
  他们十分担心后路被俄国人断掉,于是莫斯科不攻自破,上百万德军连夜撤离莫斯科,准备前往唯一的退路明斯克。
  而莫斯科的德军一撤退,防守在列宁格勒由古德里安带领的德国第七装甲集团军就成了孤军。
  按照此时的局势,俄国人只要衔尾追击就可以大败德国军队,甚至一举夺回明斯克也未可知。
  而俄国人也确实是这么干的,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当俄国人眼看着在明斯克附近就要追到德国人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正在与匪军对峙的古德里安会突然弃城而逃。
  更没有想到的是向左的匪军在古德里安离开列宁格勒之后,只是轻松的占领列宁格勒,即没有将这一敌情通知俄国军队,也没有追击德国军队。
  于是古德里安率领的这几十万人的德国军队得已从容撤离,并且很快与莫斯科和库尔斯克正在撤退的德军取得了联系,于是一个大胆的反击计划在古德里安和曼斯坦因几人的脑海中形成了。
  而这一切,俄国人还蒙在鼓里,他们正兴高采烈的向德国军队追击,于是当俄国人追到明斯克附近,发现面前的德军突然不跑了,还摆出了强大的攻击阵形时,他们有些懵了。
  当他们的身后又突然出现了几十万德国装甲部队的时候,俄国人才醒悟过来,他们可能又被包围了。
  结果乐极生悲的俄国人被德国人前后夹击,更被分割包围,好多的俄国军队还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就被德国人俘虏了。
  不过俄国人在经过十几天的苦战,又损失了上百万的军队之后,终于得以冲出重围逃回了莫斯科。
  而好不容易回到莫斯科的俄国军队再也不敢轻易冒出,此时的俄军开始积极筑造工事,准备防御德国人的反击。
  而此时的基辅和库尔斯克也回到了俄国人的手中,从地域上看俄国人眼看着战略越来越有利了。
  而实际上,整个莫斯科及明斯克包围战几场大的战事下来,俄国人足足损失了三百余万的部队。可以说现在的俄国人才是最虚弱的时候。


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灼的战争
  一九四三年九月,斯大林已经被以朱可夫为首的俄国实权派元帅软禁了一个月,没有了斯大林的制约,在朱可夫和几位元帅的共同努力下,俄国在各个战场都打的有声有色,虽然还不能立即打败德国人,可是已经与德国互有胜负了。
  希特勒眼看着俄国人的战争态势正有慢慢转好的迹象,他并不甘心在俄国受到如此轻易的失败。
  希特勒立即向俄国境内的所有德军下达了命令,必须坚决抵挡住俄国人的反扑,同时又给明斯克附近的几个集团军下达了死命令,要求正在明斯克休整的所有德军立即向俄国人发起反击。
  此时的明斯克附近不但有防守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还有原来古德里安所在的部分南方集团军和曼斯坦因所在的部分北方集团军。
  如今三个集团军大部分的人马都集中到了明斯克附近,明斯克是德国在俄国占领的最后一个战略城市。
  谁也没有想到短短的一年时间,德国人就从全面占领俄国西部发达地区轮落到只占领一个战略城市的地步。
  本来按照曼斯坦因等人的意见,可以以明斯克为中心,将明确克地区修建成一个战争堡垒,大量杀伤俄国士兵。
  等时机成熟再趁机出击,一举击溃俄国有生力量,以达到战略反攻的目的。
  谁知道希特勒元首偏偏要立即组织反击,这就与曼斯坦因等人的初衷相违背。可是希特勒的命令谁敢违抗?
  所以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些集团军的元帅们虽然并不认可希特勒的命令,可是大家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改变原来以逸待劳的战略,转而强行向俄国人发起了进攻。
  此时的德国部队刚刚经历了莫斯科新败,可是德军整体的实力仍然完好,几百万德国精锐仍然有七八分的实力。
  而且德国人此时并不缺少士气,因为德国军队刚刚在明斯克反击俄国追兵得手。因此德国部队并没有心灰意懒。
  所以当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指挥着德国精锐部队再次向莫斯科附近的俄军发起反击时,德国士兵还是很好的执行了两位无帅下达的任务。
  几千辆坦克在两位军事天才的指挥下在莫斯科郊外给予了俄国人重大的打击,上千架飞机不停的绞杀着轻出冒进的俄国军队。
  德国的反击一直打到莫斯科城外才停止,而上百万俄国军队再次龟缩在城内不敢移动分毫。
  眼看着刚刚占领莫斯科的上百万俄军就要再次狼狈败退的时候,俄国的坦克指挥大师朱可夫元帅从基辅带领着上百万的俄军前来增援。
  朱可夫一到达莫斯科就抵挡住了德国人的进攻,因为随同朱可夫前来的还有上万辆美式的坦克和装甲车。
  当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听说朱可夫到达了莫斯科并且抵挡住德军的进攻之后,两人也各自带领着自己的装甲集团军再次挥师东进。
  于是在这个世界上,最精通装甲集团作战的几位元帅终于有了面对面一决高下的机会。
  德国人以明斯克为基地,不断从俄国占领区各地抽掉了几千辆坦克装甲车和上万门大炮,陆续前往莫斯科地区增援。
  而俄国人也不差,整个俄国几乎是倾国之力,在美国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下,俄国有的是可以挥霍战略物资。
  于是朱可夫发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把所有能改装成重武器的物资统统用上了。拖拉机改装成坦克了,所有的卡车也被加装了钢板改装成了装甲车。
  而所有还能动的轿车,各类农用车也都被朱可夫改装成了自行火炮。虽然这些改装的重武器普遍存在稳定性差,火力不精确的毛病,可是也聊胜于无吧。
  就这样俄国人硬是在如此东拼西凑的情况下,改装成了一万辆坦克,两万辆装甲车,三万门各类火炮。单从这些重武器的数量上比,俄国人要远远多于德国人的。
  可是就算是拥有如此大的装甲车数量,俄国人仍然没有在战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因为德国人的坦克装甲车实在是精良,往往普通的一辆德国战车就可以消灭几辆俄国的战车。
  再加上德国的装甲兵经验丰富,所以德国与俄国的战损比不成比例。德国装甲部队往往在一比五的情况下,仍然能打败俄军。
  可是俄军的优势就是量大,每次与德军装甲部队进行战斗的时候,俄军总是会以两倍甚至三倍的数量进行战斗。
  在有意识的战术运用下,在拥有如此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在战场上很容易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再加上俄国的反坦克敢死队也越来越历害了。
  俄德两国最优秀的几名装甲军元帅在莫斯科地区再次开展了为期长达一年的装甲绞杀战。
  在明斯克与莫斯科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德国与俄国都没有取得好成绩。
  德国人觉得俄国人真难缠,就像是打不死的蟑螂,消灭了一批还有一批。而俄国人觉得德国人真难打,几乎每消灭一辆德国坦克,自己都要损失五倍的兵力。
  就这样,双方各有各的优势,在这种不得不战的情况下,双方的士兵在不停的厮杀着。
  两百万德国精锐带领一百多万仆从军,与俄国三百万正规军,两百万新兵,双方在莫斯科郊外展开了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的的绞杀战。
  由于双方都是行动迅速的坦克装甲车为主力,所以经常发生你方刚刚消灭我方部队,就被我方增援而来的部队咬住,然后双方再经过一场大战,再消灭,再增援,再激战,最终两败俱伤的局面。
  几乎每一天在莫斯科的郊外广阔的土地上都能看到十几万人的拼杀。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傍晚,从空中打到地面,没有一时不再战斗,没有一刻不再轰炸。
  似乎只有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双方的士兵才能获得短暂的休息。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任何战术和诡计都没有用了。
  双方比的就是实力,就是意志力,在明斯克和莫斯科之间,任何的埋伏,任何的突击都会转变为另一场埋伏或者是另一场遭遇战。
  双方在每一个交战的战场,不停的增兵,不停的轰炸,直到战场上已经没有双方任何的部队,战斗才会停止。
  这场发生在俄国土地上的绞杀战意义深远,由于这场绞杀战,整个俄国其他的战场都趋于平静了。
  因为所有的战斗都要为这里让步,整个世界的目光也被吸引到了这里,各国的情报部门争相的将这里的战斗信息传回国内。
  交战一个月,俄国与德国再次损失一百万人,仅仅这一个月,俄国与德国的指挥者们都觉察到了身心的无比疲惫。
  可是谁也不能停下来,因为最先撑不住的一方注定会失去这场战役的胜利,而这场战役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德国与俄国这场倾国之战的胜负。


第五百四十二章 难受的俄德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中旬,寒冷的冬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