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好跟太子的关系不过一般,太子眼下自己都顾不上,自然没心思顾及这段时间被黑的厉害的李好,再说帮了李好他也没什么好处。

“这手法用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最管用的手段之一。就算千年以后,这种手段依然不会落伍。”魏王这些人用的手段很有特色,在这个时候叫住造谣或者泼污水,在后世就换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舆论。不过不管什么叫法,用途都一样。

所以掌控舆论很重要,在这个时候,世家就是舆论的掌控者。再晚些年,士子们就是舆论的掌控者。到了后世,谁控制了报纸,电视台和网络,谁就是掌控者,民众永远只是跟随。

李泰跟世家扯到了一起,他自然就掌握了现在的舆论,想要抹黑太子,抹黑李好,这个自然不在话下。跟那些一番沟通,那边就有大量的人冲出来朝这边开炮。

朝会进行的很快,先是讨论了一番日常的国事后,接着就是准备封赏。这次的吐蕃之战有很多的功劳虽然封赏出去,也有的人要在这场博弈中倒霉。

“臣检举…。。”“臣检举…。。”“臣检举…。。”

这样的话在进入议功封赏的时候成了主旋律,一个个家伙跳了出来,全都是检举李好的。罪行很多,都是那些已经上奏过的东西,此刻全部爆发出来了,这也是图穷匕首见的时候。

“呵呵,朕的朝堂还是很齐心嘛,在这种事上态度差不多一致了,想来李子佳犯了众怒。只是朕不明白,李子佳不过是征讨吐蕃而已,现在为何人人都要检举他?”

这个时候李二出声了,他环顾了四周。自己的几个亲近的大臣都没吭声,该说的他们已经说过了,再说作用也不大。所以他们不会在这里说什么,而且他们也不觉得李好有罪。

李二笑了笑,没有表态,而是看向最后面的李好“子佳听了群僚的检举后,有何感想?似乎大家都不怎么待见你一般?你是不是应该反省下自己?”

“臣无罪!无需反省,既然诸臣不容臣,臣请病退!”李好向前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退回自己的位置。

“呃!你年纪轻轻,身体正强壮着,病什么退?驳回!”李二听了后哑然,没想到李好竟然会来这么一句,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所以立刻驳回李好的请求。

“臣有本要奏!”就在这个时候侯君集吭声了,这让李好有点意外。他跟侯君集没什么交集,最多就是高原之战的时候把破吐蕃国都的功劳给了他们,没想到这个时候这家伙会吭声。

无论侯君集所自己的好话,还是坏话,这家伙的吭声都会代表一个转折。他是这次的行军总管,他最有发言权,他的言论都会是重点。

“臣在破吐蕃国都的时候,得到一些消息,对我大唐这次的战争很不利。几经查证后,这事属实,还请皇上明察。”侯君集手中有奏本,立刻有人过来从他手中接过给李二。

“这是在议论李子佳的问题,吐蕃的事情等下再议。”李二看了眼手中的奏本,并没翻开看。

“这些东西不仅跟吐蕃有关系,跟李子佳和我大唐都有关系,还请皇上明察!”侯君集还在坚持着,这个时候牛进达跟李好眨了下眼睛,示意这些东西跟李好有关。

侯君集为什么要帮自己?这个李好有点疑惑,或许是因为破吐蕃国都的功劳让了的原因,或许有别的原因。不过他呈上去的东西,大大改善了李好的处境。

上面的内容不多,但是吐蕃非常了解大唐朝廷的事情却是事实。甚至朝廷什么时候讨论了什么,李二做出了什么决定,会做出什么决定,都能清楚的了解,还非常及时。

对于李二来说,没什么比这个更让他恼火了。之前他被吐蕃打脸了,打的生生痛。然后他的群臣告诉他不能冲动,小小的教训一番吐蕃就可以,然后再嫁公主过去就好。

却不想,这种事情竟然早就是被计划好的内容之一,甚至连嫁公主过去要配送什么礼物都有一个规划,这让李二脸往哪里放?这大唐的事情还能由自己说了算么?

这本奏章就说明了一件事情,也就是在吐蕃这件事情上面,李二从头到尾都成了他的大臣们的玩偶,当猴子一样耍了。这对于李二来说,简直无法接受,他也是这个时候明白,李好为什么要急着杀吐蕃王。

侯君集会不会帮李好说话,这个李二能肯定,侯君集不会。所以侯君集说的这些基本就是真相。李好如果不急着杀吐蕃王,那么这些东西估计很难挖出来,这些人恐怕早把罪证之类的东西毁掉,而自己的那些臣子们甚至还会让自己放过吐蕃王。

“呵呵,把这封奏章给所有的人看看,特别是刚才请诛李子佳的臣子们看看!让他们好好看看。”李二这个时候笑的很寒森,听了之后让人有种起鸡皮的感觉。

李好蹲在后面听了反应不大,但是前面的大臣们的感受不一样,他们经常跟李二见面,李二什么反应代表什么样的心情,他们还是清楚的很,这是有人要倒霉了,还是大霉。

“这事情彻查到底,查到皇子身上一样论罪!”李二这话一出,魏王李泰的脸色瞬间白了,感觉自己似乎掉到一个大坑里面去了。

奏章里面有什么内容,等下肯定会知道。但是李泰能肯定,那些东西原本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自己不过是想趁这个机会让李好倒霉而已,现在看来,李好不仅不会倒霉,自己还要惹一身骚回来。

奏章在朝堂转了一个大圈,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上面的内容,大唐有人通敌,而且还给吐蕃王许了各种好处。整件事情涉及到的人不少,有某些高僧,也有某些世家。

这封奏章如同一道惊雷,瞬间让朝堂安静下来,没人再敢吭声说李好什么了。“臣请彻查这件事情,所有涉及的人一律以通敌罪论。”

“准!我李二登基以后,自认对所有世家,百姓都不错。我大唐国力日益强盛,百姓丰衣足食。现在看来,这天下想要亡我大唐的之心的人不少。”

李二现在很愤怒,这个时候谁来劝他都不管用。这次的事情没有滚滚人头落地,怎么能让他把怒火平息下来。

有了李二这个基调后,后面讨论吐蕃封赏的时候变得顺利多了,就连李好自己都没想到,他也有赏。不仅官升了两品,爵位也升了,只不过任职并没确定。

很快,关于英魂祠的事情也进入了确立阶段,而悼词还是李二写的。内容是早定好的内容,李好给老袁提过,如果不好的话他们可以修改,只是没想到一个字都没改。

十年以来,在反抗外来蛮族入侵的战争中牺牲的华夏英雄们永垂不朽!

百年以来,在反抗外来蛮族入侵的战争中牺牲的华夏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年前,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外来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百姓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华夏英雄们永垂不朽!

李好一直比较可惜的冉闵,这次没人再去说他好杀什么了,也上了英魂祠。李二虽然隐约觉得有点问题,不过这个是道教自己建的,所以他只是疑虑了一番后就不再想了。

而眼前,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关注。世家对李好的围剿轰轰烈烈,只是到了最后不堪一击,被一封奏章一击全溃,那些奏章上的欢的人现在全部成了被追查的对象,再没人来过问李好的事情。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候将军会上这么一封奏章?”散朝后李恪跟着上了李好的马车,这事情他一直都在上心,只是到了最后他什么都没做李好就自己搞定了。

“不知道,不过我准备了一份同样的东西,在牛将军那里。如果候将军不提这个得话,牛将军一样会提这个,只是效果会差不少。”李好沉默了一下后回道。

这中间李好一直有个很好奇的问题,在华夏历史中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每次末日或者战乱的时候,似乎都是佛家强盛的时候,似乎每个入侵华夏的蛮族都跟佛家离不开关系。

无论吐蕃,契丹,还是西夏以及蒙古,这些番邦信仰的东西似乎都是佛家。也许会有人说这些番邦信仰的跟正宗的佛家不一致,但是谁能否认这些不属于佛家?

第两百零九章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或许那些番邦杀汉民杀的怕了,所以希望用佛家来给自己消除的罪孽?而所有的百姓应该放下仇恨,忘了自己的祖辈曾被当成了两脚羊,好好的被异族奴役,所以多信信佛?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这种思想似乎都不是一个大民族应该接受的东西,太消极了。所以堂堂的汉民族,越发后就越软,最终连骨头都没了,这个跟这些也不是说完全没影响。

信仰这东西还是纯粹点好,不要那么博爱。把儒释道都混到了一起,到最后谁是谁非都分不清了,文化入侵这东西其实很恐怖,能把一个文明的根给腐蚀掉。

这次的吐蕃之战暴露出来的东西,也能让李好明白一些东西,如果这些东西一点关联都没有,谁能相信?李好自己查出来的东西,里面就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把这种侵蚀从根底断掉。

李好把乡下干部干掉,那些人以为乡下干部死了之后,就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事情,所以就没怎么关注。却不料还有几个人知道,而这几个人把这些东西全部泄露了出去,这正好给了李好机会。

“那些世家,他们心中永远没有什么国的概念,他们只忠于自己的家族。这华夏天下换了谁做皇帝都没关系,只要他们家族的利益能保持下去就好。这次的事件,他们未尝不知道,但是却没人去说什么,反而还对我落井下石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好看了眼李恪,也不知道这家伙有没上位的机会。自己给他灌输的东西太多了,这样的人不作皇帝,以后自己白灌输了。

“所以无论是吐蕃入侵也好,还是其他番邦入侵也好,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了,他们从不会去关心别人和朝廷的死活,这就是世家的行事准则,只要他们家族好久行。”

而唐朝的这些所谓的五姓七世家实际上都是当年在番邦肆虐中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