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猜测的不错的话,今天晚上过后,那些官兵全都会死,还包括太子府上那位管事的家伙。这件事情到了最后不了了之,或许还能让你和太子交恶,让皇上对你两人都不满。”

“你说的这些我回头考虑下,明天再给你答复。”李恪不是傻子,李好说的这些他大致也能猜到一些出来,但是他真不怎么想离开长安。

或许他心中还对某些东西有着想法吧,总以为留在长安机会会多点。素不知道,他这种人留在长安才是最危险。

事实上李恪回去后就不得不同意了李好的想法,因为太子的心腹就在他府上等着,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虽然那家伙因为在太子府的身份,对李恪并没怎么看重。但是此刻不一样,所以恭敬地把一切告诉李恪,跟李恪解释了下缘由。

那些官兵,还有太子府的那个管事的家伙,在吴王闯过去接回人后不久,就被人灭了口,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连太子接到吴王李恪通知的消息后,还没反应过来。他府上的那个管事就已经死了,一切似乎变的毫无线索起来。

“你回去告诉太子殿下,这事情不怪他。如果太子殿下有进宫的想法的话,你可以告诉太子殿下,我愿意和他一起连夜进宫,跟皇上解释这件事情。”

李恪知道结果后心中吓了一大跳,李好说过,现在皇后的身体不太好。明面的竞争就是太子和魏王的竞争,但实际上谁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没有跳出来。

这种时候他要加入进去一点机会都没有,还会给自己惹来一身骚。他的身份,还有他现在的待遇都表明他跟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太大。

无论李泰还是李治,都比他有条件的很。因为这两人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偏偏李恪就不行,他面前还横着一个长孙无忌。

而现在还只是皇后身体不好,就有人跳出来搞事。如果皇后去世了,那事情会变的更激烈起来。

所以李恪这个时候去封地去反而还能避开这些漩涡,借着这件事情,还能让其他皇子对他的产业顾忌起来。

想到这些,李恪立刻不再犹豫。那边的太子回复也很快,死了这么多的人,还跟太子府的管事有关系,他要是不着急才怪。必需连夜进宫请罪,要是等到明天就来不及。

太子跟李恪不同母,两人的关系也就一般。两人见面后也只是见个礼而已,而且太子现在也没心情讲究这些。他现在心中慌乱的很,原本他的处境就很难。

说起来很搞笑,李二的几个大儿子,长子李承乾,次子早亡。三子李恪,四子李泰。现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是四子李泰和太子两人,偏偏两人还是同母所生,这里就比较尴尬了。

差不多就是前些年的玄武门的翻版,可惜李二除了封杀玄武门的事件,对那件事情避讳之外,其他方面根本就没反思过。

要不然他也不会把李泰的地位抬的那么高,让原本老实写书的熊孩子对某个位置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这也给他自己的后代埋下了祸害。

李恪同太子的连夜进宫算是抢到了先手,实际上李二这个时候也接到了一些消息。见两人过来,李二的脸色很臭。

发生兄弟相残这种事情,他的心情能好么?何况这还是他的魔障。玄武门的血还没干呢,天下人心中暗骂李二的人也没死光呢,现在又出了这种事情。

只是不等李二发作,李恪就先跪了下来请罪。然后把李好同他说的那些,斟酌后说了出来。

李好的目的很简单,先要把李恪从这件事情摘了出来,要不然一切都没用。如果让李二知道李恪对某个位置有想法,那等待李恪的一生都会很凄惨。

所以李恪必需把自己摘了出来,就说自己比较好吃,然后就和人搞了这么些东西出来。酒楼和作坊的事情说大就大,说小也小,解释了就没什么问题。

而且李恪也没说太子想夺自己的产业,只是有歹人暗害自己。还特意说了自己跟太子关系可以,没有矛盾,这让一边的太子满是感激。

如果李恪这个时候来个落井下石,硬说那些人跟太子有关系,太子就没法解释了。这时一边的太子也赶紧解释起来,说自己正要调查,那些人全部死了。

这事情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怎么查那是李二的事情,太子或许也有权利去查,但是李恪自己肯定没这个资格。所以他申请去封地,去外面修心养性。

实际上李恪现在不说去封地,过段时间也会被赶到封地去。与其等着被逼着去,还不如自己主动去,这还能在李二面前捞个好印象。

不过李恪自己并不清楚这些,但是李好清楚。李恪被赶到封地去就在这几年,不过地方换了,不是潭州。

两人从宫里出来后,太子拉着李恪的手沉默了一番后长叹。然后神色复杂的离开,这时候承乾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自己的同胞弟弟这个时候千方百计的算计自己,总想着自己的这个位置。而这次的事情还得靠异母的弟弟帮忙解释,这世道!

李恪看着太子的反应叹了一口气,正如李好所说的一般。这年头做太子真命苦啊,玄武门的血还没干呢!可偏偏还有那么多人想着那个位置!权利让人沉醉啊。

只是这些话李恪可不敢说了出来,这是李二的死门,谁提谁死!这段时间跟李好呆的时间多了,让李恪看事情的眼光也变的不同起来。

第九十一章送别

“以后自己要好好和那家伙相处了,还有一个王玄策。两人都是有才能的人,跟他们关系处好了,对自己也有好处。”

同太子分别后,回自己的府上的时候,李恪在心中暗暗想到。今天晚上他跟李二说自请外出就封地,这是李好的主意。

李二听后就一副很愧疚心虚的样子,神色特别的复杂。李恪想不到的是,李二不仅愧疚心虚了,第二天还给了他一份大补偿。

原本的潭州都督还加了一个洪州都督,同督俩个府,还是不错的地方。原本的地盘也扩了不少,当然权利也大了不少。

除了这些,还给了不少赏赐。另外太子为了感谢李恪帮他,也给了一些赠礼。这些事情让李恪对李好越发重视起来,李恪想不到的是,他只不是当局者迷而已。

那个抢秘方的背后之人是谁,到现在还没查出来。事情查到太子的管事那个地方后,线索就全断了,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

或许李好还会想给那些被打伤的少年们报仇,但是那些施暴的官兵全都灭了口,李好想找人报仇也没地方。

至于幕后的人,那不是李好现在能够面对的对象,不过这次梁子李好记下了。以后查出来后,自己不介意给某些人使个绊子。

无论李恪也好,还是李好也好,他们都在这次事件中捞到了好处,算是既得利益者。损失的只有太子,以及那个隐藏在暗处的人。

李好的那些作坊经历这事后都已经上了李二的眼,甚至还允许李恪派了一些卫士帮着看守,绝了那些把主意打到这里的人的心思。

而天然居李二还给亲自题了酒楼名,天然居的美食不仅李恪喜欢,宫里的几个公主和王子都喜欢,都会给这家酒楼免费打个广告。

李二给题了个名字还有那几个小公主的意思在里面,加上李二给李恪的补偿。要不然李好想要皇帝给自己的酒楼提个名,这很难。

这些好处是看的见的,为此,两个天然居的生意跟着就继续火爆起来。李恪离京之前,第三家天然居又在延康坊建了起来。

延康坊有个很出名的家伙,那家伙叫李泰。这个坊里的人常常因为李泰而受益,所以对李泰的风评很不错,这边的人也比较富裕。酒楼开在这里,正好。

李好在自己府上的事情被解决后,就离开了李府,去到了自己的庄子那边。随着天气渐渐变暖,春耕的事情也划上了日程,这些事情都需要李好亲自看着。

天然居这边的事情,还有作坊的事情,李好培养的那些少年现在都能自己操作。李好在不在,并不能影响到李好的所有产业,他只要定时把一些调料提供过来就可以。

而对李好的庄子同样紧张的还有刘仁轨和崔知悌,他们两人今年的考评能不能入天子眼中,就看着李好的庄子里面的这些种子了。

如果真如李好所说那般,他们想不被李二重视都难。另外他们对李好教的那些耕种方式也很有兴趣,想看看到底效果如何。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洞庭。与君离别意,同是长安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庄子的事情虽然很忙,但是李恪离开长安去潭州上任的时候,李好还是跑了过来送行。两人不仅是合作关系,还是不错的朋友,这祸害去南方了,李好自然要过来送别。

给李恪送行的人不少,这家伙的狐朋狗友都来了。几乎能把大唐的高干子弟扫掉一半。过来送行的时候,哭的笑的都有。

看的李好有点很无语的感觉,所以被拉着硬要来首诗的时候,李好直接就把这首改了。在李好的记忆中,送别的诗不要太多,但是要适合用在这里的并不多。

李好搜肠刮肚一番后,才勉强的改了这个,拿了出来忽悠这些高干子弟们。男人大丈夫,不过是道个别而已,用的着小儿女作态?

“好诗!好诗!”这些高干子弟的能力也就那样,他们只能大致看出一首诗好不好,再深入点也看不出个什么所以来。李好这诗比他们做的强多了,自然全都叫好起来。

“其实,潭州挺不错的,那边有好多美味的东西。等过段时间,我这边的庄子确定好了,我也会过去那边,所以吴王不用担心去了那边不好玩。”

等那些高干子弟们同李恪道别完了之后,李好选在这些家伙离开后才凑过来说上几句话,有些话只能他们两私下里说。

高阳妹妹看到李好过来后原本有点小高兴,李好的诗也很让她满意。只是李好似乎刻意的把自己藏在送别的人群中,让这妹子有点小小的不爽。

不过这妹子也不傻,李恪同李好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她知道一点。所以也没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