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一看篮子里的糕点摆饰得挺好看,一时也来了兴趣,倒不是皇宫里没有比这更讲究的糕点菜品,只是这是许清亲手做的,而且还特地拿进宫来,他是真想尝尝许清做的怎么样。赵祯刚拿起篮里的筷子,田耀文突然站起来高声说道:“陛下不可,一切宫外带进来的食物必须经过查验,这规矩不能废,陛下若真想尝奉直郎进献的食物,理应让内侍先尝过方可。”
  赵祯无奈,只好让太监先尝,太监尝过没事之后,赵祯才挟起一个金黄色小鱼状点心,放入口中细嚼起来,吃完他看着许清笑道:“味道还行,子澄啊,这糕点虽比不上朕宫中御厨做的,但你一个奉直郎能做出这般味道,实为不错了,这份心意朕领了。”
  许清也没卖关子,直接答道:“陛下,微臣进献这些糕点其实另有用意,既然连陛下也能入口,那就说明它还不错。”
  “哦,另有用意?子澄有话不妨直说,各位爱卿,咱们这经义今天就到此吧,来来来,众卿也先尝尝子澄的糕点,然后再听听他要说什么。”赵祯说完让太监把糕点分给在坐的几个大臣。
  “陛下大概没注意,臣这糕点外面主要是山药做的,山药有补气养血之功效就不说了,臣今年于城外荒坡之上试种了几亩山药,前几日去看了一下,丰收在望。”许清等在坐几位大臣都尝过糕点后,起身细说道。
  “山药?”赵祯还有些不明白。
  曾公亮却接着问道:“奉直郎是说这你在坡地上种出来的山药做成的?奉直郎,你说丰收在望,敢问这收成能有几何?”
  许清笑笑,和他意思的一样,曾公亮第一个反应过来了,曾公亮平时和许清在一起都是称他的字,只是这是君前奏对,所以改叫他的官职。
  “没错,山药本耐旱,正适合在坡地上种植,臣今年试种了几亩,如今初步估算亩产不会底于三千斤,而且山药易于护理,收获之后可直接出卖,也可晒干长期储存……”
  众人一下子来了精神,基本都明白了许清的意思,种在坡地,不占良田,而且还亩产三千斤以上,如今大宋上田亩产谷物不过两三斤,两相对比之下,一下子就突显出其中的差距来,粮食问题从来都是每朝每代面临的首要问题,所谓民以食为天,百姓能吃饱肚子了,民心才能安定,历来朝代更迭大多和粮食问道脱不了关系。
  赵祯是最激动的一个,他看许清的目光灼灼有神,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陛下,其实适合旱地种植的作物还很多,虽然都不能作为主产作物,但只要能发展成一定的规模,却能兑现有的谷物等主粮起到极大的补充作用,如今各地失地农人极多,同时却有大量坡地荒芜着,所以臣提议,让各地方政府留意收集各种适合坡地种植的作物,加以推广,把那些荒芜的坡地开发出来,让那些失地的农人去耕种,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所以臣以为,由司农寺来专管此事正合适。”
  许清一下子将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他只是个散官,连上朝的资格都还没有,也只能利用进宫的机会向赵祯提议,慢慢影响赵祯,所以这时也没什么好犹豫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接不接受就看赵祯和朝中大臣怎么看待这问题了。
  而他之所以在这个大变前夕还把这个议题抛出来,就是觉得推广旱地作物应该不会触及什么人的根本利益,自己只是提议一下,应该不会再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第127章 找回场子
  “子澄所说的确有其事?”赵祯最后确认道,这事来得太突然,而且关系重大,难怪他要再三确认。
  许清笑笑:“臣原来是想等哪天陛下空闲之时,领陛下到臣家的山药地去看看的,但考虑到陛下出宫一次多有不便,所以今天才拿这糕点给陛下品尝,陛下和各位大人若有疑虑,大可派人出城一查。”
  赵祯对他点点头,然后转向在坐的几位大臣说道:“粮食问题乃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今日在坐各位爱卿不妨先议议,若是各位也觉可行,咱们再拿到朝堂之上公议,晏相,此事你以为如何?”
  晏殊起身拱拱手答道:“陛下,我大宋如今人口越来越多,而田地却大量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如今国内多有民乱,皆因食不果腹引起,若真能开发出大量无主坡地,将能安置大量的流民,所以臣支持奉直郎的提议。”
  包括田耀文和宋九安在内也纷纷点头,主要是许清的这个方案没有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想反对一时也找不到理由,此事若成,许清必是大功一件,宋九安虽与许清谈不上深仇大恨,但他确实不想看到这样的大功落在许清身上,当初在大理寺他强硬驳回许清的申诉,许清当时露出那愤懑而冷冽的表情又浮上心头,宋九安一直与吕夷简走得比较近,吕夷简可以说是因许清而倒,他对许清自然有些看不顺眼。
  各人点头认同后,赵祯舒心地看了一眼许清,又挟出一块糕点细细的品味起来,顿觉那味道似乎比御厨的手艺还好。
  许清这时又起身说道:“陛下,臣尚有话要说,微臣年幼之时见山藤缠住树木,年久之后树木长大,竟能在外面把山藤包裹起来,而且连在一起。微臣一时好奇,但将家中石榴枝条接到桃树上,不曾想其中一枝真能活了下来,与桃树长成一体,而这一枝条所产之石榴比原来的石榴树所产的石榴更大更美味,臣长大后细想,应该是桃树上那条石榴枝集合了两种树木的优点,所以产出的石榴才更大更美味。臣把这个叫做嫁接技术,若能把这项技术推广,各种瓜果的产量也能大大的提高。”
  赵祯愕然惊诧,开声问题:“竟有此事?你嫁接的桃树如今何在?”
  “呃,陛下,那桃树原长在臣家的院墙边,只是长大后怕贼人顺着桃树进家,所以把它砍掉了。但臣后来还在一些瓜秧上尝试过嫁接,成功比率很高,所以陛下不必怀疑。”许清只好小小撒个谎。
  “陛下,许清这分明是歪理邪说,妖言惑众,天地万物各安其道,各遵其理,岂能胡来,臣请陛下治许清妖言惑众,扰乱纲常之大罪。”宋九安突然站起来喝叱道。
  众人还在消化许清那翻惊人之语,对宋九安的话一时难分对错,许清瞄了宋九安一眼,果真不愧是高院院长啊,给人定罪这么顺溜,许清早看他有些不顺眼。
  “什么叫扰乱纲常?宋大人,把石榴枝接到桃树上去就是扰乱纲常吗?照你这么说,如果你儿子娶了个波斯女子,生了个蓝眼睛的孙子,那你孙子也是妖孽喽?”
  许清话声刚落就听到‘噗’的一声,赵祯一口茶喷在了御桌旁,他连忙取过丝巾擦了擦嘴,然后忍住笑对许清说道:“子澄说话要注意分寸,不得恶意中伤大臣。”
  许清装作惶恐的点了一下头,自汉唐以来,有色人种在中愿定居者甚多,与汉人通婚的也不少,所以许清说生个蓝眼睛的孙子这些现象,众人并不以为怪了。
  宋九安被气得须发俱张,正想大声驳斥,许清却再次抢先说道:“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一些新事物,我们当有容纳之胸怀,对新事物不明白,就是去研究其中的道理,而不是马上将之叱为妖孽;同时,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象嫁接这些技术,只要想明白了其中的内因,去做就不难……”
  “荒谬,本官想到了飞升上天,你能飞上去吗?”宋九安被许清借故骂孙子为妖孽已是气极,不顾断章取义也要驳他一下。
  许清见他气得脸色潮红,心里爽快多了,见他顺着自己的话来,心里那叫一个舒畅,辩四书五经辩不过你们,但要说这些自然科学,宋九安那非得吃土不可。
  “宋大人竟想飞天?那是不是说宋大人做我大宋的臣子做腻了,打算上天逍遥一下了?其实嘛,要飞天还真不难,宋大人想什么时候上去,下官帮宋大人一把。”
  宋九安怒目而视,气得张嘴说不出话来,要不是赵祯在,他怕是不顾文人的涵养,上前动手了,许清今天就是要气他一样,大理寺中被他们居高临下的驳叱,至今记忆犹新,做人总是瞻前顾后那多没意思,宋九安高居大是寺卿又怎么样,今天难得找回场子,还真不怕他。
  赵祯刚想开口劝解,倒是欧阳修先说道:“子澄休得胡说,前面还算就事论事,后面当真是歪理蛮缠了,什么飞天的休得再胡说。”
  大宋的官员抢赵祯的话头那是习以为常,赵祯仁厚,大多数臣子并不怕他,在他面前争个面红耳赤那是常事,赵祯被欧阳修抢先开口也并不在意。许清算了听出来了,欧阳修明是在斥责自己,其实回护之意尽显。他作无辜地答道:“陛下,微臣冤枉啊,这飞天之说乃宋大人提出的,想飞天的也是宋大人,微臣只是接他的话头而且,而且这飞天还真不难,并不象欧阳编修所言是臣歪理蛮缠。”
  “狂妄小儿,今日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老夫决不罢休,陛下,许清既然说飞天不难,那就请他飞给我等看看,若是不行,请陛下治他狂妄不法之罪。”宋九安暴发了,逼到赵祯坐前,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许清不禁感叹,要说狂妄你宋大人可比俺狂妄多了,赵祯也太好说话了。
  许清有点看不惯了,出来打抱不平说道:“宋大人现在算不算狂妄呢,而且说能飞天的是我,宋大人逼陛下有何用?请问宋大人,这根竹筷能飞上天吗?”
  宋九安被他说得气势一弱,离开赵祯的御案前,但对许清的问题还是嗤之以鼻。
  许清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说道:“三国时诸葛亮就是用竹片制成孔明灯,换个说法也就是说,竹子本不能飞上天,但通过孔明灯就能飞上去,小小的孔明灯就能把竹片带上天,若是把孔明灯放大数十上百倍呢,诸位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来,照样能把更重的人带上天呢?”
  “这只是你的猜测,并不见得能成立,奉直郎拿孔明灯说事并不见得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