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什么人,但梦仙楼来往的客人实在太多,梦仙楼的老鸨说当天楼里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所以查不出什么来。”
  说到这梁管家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吕夷简的脸色,见他没有突然暴怒样子,才继续说道:“至于那个春花的姑娘,查无此人,少爷身边的随从也确认,少爷近来没有和叫春花的女子来往过。那个叫春花的女子留在船上的字条,由于当时随从们都只顾着救人,后来也找不到了。”
  从梁管家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尽心去查过了,吕夷简心里也疑虑重重,难道儿子真的是酒醉落水?想了想他示意梁管家继续说下去。
  “老奴还查到一件事,少爷出事前几天曾在秦香楼遇到一件事,当日秦香楼的红菱姑娘曾放出话来,让到场的文人士子们各写下自己的诗词画作,夺得第一名的则可以单独听红菱姑娘抚琴一曲,当时少爷得了一首好词,本来有望拿到第一的,但最后却被一个叫许清的秀才夺了去,据说少爷当时很生气,老奴后来查到,这个叫许清的秀才就是当初救下晏家小姐,打伤老奴等的那个人。而且刘七月也是在少爷到秦香楼后的第二天失踪的。”
  梁管家并没有查到那天发生在金明池的事情,不然的话那几乎就可以确定这是许清干的了,那天也曾有人报过官,毕竟在金明池发生两条人命的案子也不是小事,可事情报到开封府后,开封府既找不到苦主,也找不到尸体,除了几个远远见到事发经过的目击者,其他当事人以及物证一样也没找到,所以开封府跟本没就此事立案,不了了之。
  “老奴查到这位秀才时,他的左邻右舍都说少爷出事那几天,许清没什么异常,还是象往日一样在家里看书,很少外出。少爷出事当夜也有看到许清不在现场的证人。所以老奴也没法确定这事是不是许清做的。但根据老奴所查,若少爷是他杀的,最有嫌疑的就是这个许清和晏家。”
  吕夷简揉了揉额头,真正有用的线索并不多,儿子当夜的行为虽然让人奇怪,但目前却找不到直接证据,证明儿子是他杀的。开封府也把案子定为了酒后失足落水。如果没有新的证据,也就无从翻案了。那个叫许清的虽然最为可疑,但也没有什么有力的把柄可抓。吕夷简暗暗叹了口气,说道:“刘七月那边非常关键,不要放松,继续查,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刘七月,找到他事情就清楚了。还有那个叫许清的和晏家,也要继续追查,老夫就不信查不到一丝线索。”
  吕夷简一开始就从没相信儿子是什么殉情而死,知子莫若父,要说是酒后落水倒还有可能,便吕放出事前的行为异常,让吕夷简觉得他杀的可能性更大。他这一生就这么一个儿子,就算再不成器那也是吕家唯一的希望,吕家香火的继承者。若查出是他杀,他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凶手,这个让吕家绝后的凶手。
  陕西庆州,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行辕里,范仲淹正在与一位三十五六岁的人在讨论前方的战事,与范仲淹对坐讨论战事的人叫韩琦,他虽然比范仲淹年轻了十来岁,但职位却不在范仲淹之下,韩琦十九岁弱冠之年便中了进士,以三十五岁之龄出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韩琦可以说极得皇帝的信任。两人在西北共同抗击西夏人,被人合称为“韩范”。韩琦职位虽然在范仲淹之上,便由于范仲淹威望很高,年龄也比他大了近二十岁,关键的是范仲淹是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比韩琦早了十多年,在北宋的官场上,文官是以中进士的先后论资排辈的。所以韩琦对范仲淹是很尊敬的。
  去年,韩琦不听范仲淹所劝,兵败好水川口,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更是惨死一万余人,而范仲淹自来到西北后,在与西夏人的战斗中表现得可圈可点,上月更是一举突破西夏人的防线,快速建立了大顺城,所以如今在很多事情上,韩琦反而会以范仲淹这个副帅的意见为主。
  两人正在商议的是党项人反攻大顺城的战事,党项人不甘心大顺城这颗钉子的存大,发兵数万,猛攻大顺与周边诸城,经过近月的反复激战,宋军最终勉强守住了防线,党项人死伤颇重,已有退兵之象,战事终于平静了一些。
  就在此时,门外的亲兵报告说惠州团练使狄青求见。范仲淹与韩琦对望一眼,都露出了喜色。狄青的回来,不仅使前方又多了一员猛将,更重要的是可能带回了军中紧缺的粮草物资。俩人很快让亲兵把狄青引了进来。
  狄青一进帐便虎躯一顿,单腿跪地行了个军礼,大声说道:“末将狄青拜见韩招讨使,范经略使。”
  范仲淹与韩琦同时抬手让狄青起来,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狄青他们是否已经带回了粮草军械,这对大战后安抚军心非常重要。所以一待狄青起身便问起他粮草的事来。
  狄青很干脆地答道:“朝廷接到前方战事紧急的奏报后,紧急筹措了一批粮饷令末将带回,以使西北军度过眼前的难关。陛下对西北战事极为关心,曾亲自招见末将询问前方战况,并且陛下亲口许诺后续粮草将尽快为西北军解决。”
  韩琦和范仲淹听狄青这么说后,都不禁抚须露出了微笑。
  狄青看到两位主帅高兴,继续说道:“随了粮草外,末将这次还带回了一种利器。第一批共一百把神臂弓。神臂弓乃是末将新结识的义第许清所献,单人便用,射程可达三百余步,力透重甲。朝廷将作槛日夜赶制,在末将来时赶制出的第一批,已经全部由末将带回,以试验神臂弓的功效。”
  韩琦与范仲淹听后也不禁动容,他们虽是文官,但长期在西北与西夏人作战,对三百步外力透重甲的神臂弓的作用岂会不清楚。俩人相既站了起来,让狄青马上带路,他们等不及要马上去验证神臂弓的威力了。
  狄青很快就把两位主帅带到了军需官那里,领取了几把崭新的神臂弓,然后与范仲淹等人一起来到校场,于三百步外让士卒试射,范仲淹今年已经五十四岁,加上经年劳累,三百步外的箭靶看起来已经有些模糊,只见试射的士卒以脚踏镫头,双手将弓弦拉开,将特别为神臂弓制作的长箭装了上去,然后对着三百步外的箭靶一扣发射机关,只听“嗡”的一声,长箭以肉眼难见的速度向箭靶疾射而去。等几个试射的士卒相继射出长箭后,远处已有等候的士卒将箭靶抬了回来。
  范仲淹与韩琦上前一看,只见长箭已经射透厚厚的箭靶,箭头露出箭靶后面两寸多。俩人看着这种神兵利器。都不禁欣喜不已,就连五十多岁的范仲淹都忍不住大呼痛快。有了这种神兵利器,今后无论是守城还是野战,都能让党项人闻风丧胆,特别是野战,将能大大压制党项人的骑兵优势。
  范仲淹眼露喜色地对狄青问道:“你说这神臂弓乃是你的义弟所发明的?叫什么来着?”
  狄青见范仲淹问起许清,也不禁高兴地说道:“末将也这次回东京时认识的,与末将言谈投机,所以结拜成兄弟,他叫许清,乃东京城里的一个秀才。但对边事十分关心,与末将谈到西北战事时想起了这种神臂弓,便画图让末将带来让范经略试制,末将一时等不及,便先把图纸拿到将作槛去了。”


第030章 状元游街?
  接到圣旨后的第二天一早,许清就到吏部报备了一下,虽然他这个朝请郎不用坐堂办差,但也免不了走这个程序,不然到时候可能连奉禄都领不到。去吏部自然在穿上正式的官服,他的朝清郎属于正七品上阶,官服为绿色。
  从吏部出来后,许清看着自己一身绿油油的,不由得感到好笑,值得庆幸的是,帽子不是绿色的,不然许清宁愿不做这官,也不愿意戴绿帽子。官帽后面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帽翅,走路时一晃一晃的。也让许清很不习惯,戴上这种官帽后,走路只能踏着方步,一板一眼的了。否则帽子翅晃得太利害,失了体统。
  二柱正在赶着车子正在阶下等着,见到许清下来便上前施礼问道:“少爷,都办妥了吧?是否现在就回去?”
  二柱的态度比以前恭敬了不少,本来在许清封官后,许安曾让二柱他们改口叫许清老爷的。许清一听连吃饭没味口了,自己还没满十七岁,就被一口一个老爷地叫着,那感觉实在是太别扭了。所以许清坚决否定了许安的提议,倒是小颜这个小丫头,越是知道许清不乐意,她反而叫得越起劲,直到许清忍无可忍,满后院地追上她,在她的小屁股上施展了几招降龙十八掌后,小丫头才安分了下来。
  许清吩咐了一声,二柱便赶起小毛驴,一路欢快地往回走。
  坐在车上的许清也有些感慨,没想到一下子也成了官员了,目前虽然只是散官,但也算真正进入了北宋士大夫的行列了。这个年代一但成了士大夫阶层,相对于平民就多了很多特权,而且宋朝是对文官是极为优容的朝代,不但奉禄高,而且即使犯了什么错,或是政争失败,最多也只是流放,没有杀头的酷刑。文官本身关系就盘根错节,有同窗,有同年,有座师有门生,总之只要不死,起复的可能就还存在。所以在宋朝,成为文官不失为一种保身立命的好路子。有了这些好处就足够了,许清想到最后,觉得还是赶紧回去接着背四书五经的好,不然哪天朝廷心血来潮给自己派个差使下来,自己要是连公文都看不懂的话,那可麻烦大了,其实他这近一个月来,已经背了不少,只是还消化不了那么多,前世习惯了白话文,一下要改过来还真不容易。自己是不是要去请个老师呢,许清一个人在车上琢磨着,嗯,看看能不能找欧阳修这位大佬帮帮忙,那天看得出他对自己好象还是挺关心的,找个机会直接拜到他门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范仲淹和韩琦在看过神臂弓的试射后,领着狄青再次回到了经略使衙门,这才细细问起了京中的情况,问完俩人又不禁唏嘘了起来,狄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