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了多少?耶律宗真火速让人去查,这不查还好,一查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这个数字不是几千,也不是几万,而是三十万去年伐夏所有的精兵都在向宋辽边界调遣!
  大宋这是要干嘛?
  别问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大宋不会没事将几十精兵调到河东河北来玩耍了这下耶律宗真心惊胆战的同时,勃然大怒立即招集南北两院枢密使,五京精锐,大军也开始向宋辽边境集结,针锋相对的作出了回应!
  战争的阴云顿时笼罩住整个东方,包括周边各个小国都忐忑不安是观望着,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一场旷世大战即将到来,作为附庸于两个老大间的小弟,这时必须要擦亮眼睛,看清形势随时选择站队,别到时成了城门池中的那条鱼才好,就象当初的黄头回鹘,被大宋顺势收拾得那叫一个干净连点渣也没留下。
  东京城。
  城中的气氛也有些凝重,毕竟辽国不是西夏,而且大宋也不是没有北伐过,太宗两战两败官家行吗?
  虽然有去年的伐夏大胜,但真到了宋辽要真刀真枪较量的时候,存在这种疑虑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人们谈到此事时,声音都不自觉的小了下来!
  皇宫枢密院里,气氛同样凝重,三省宰相、六部尚书、宣徽院、枢密院正副使尽数在坐!
  大堂中间有沙盘,墙上有地图,地图上已经插满红绿两种旗帜,韩琦作为枢密使,手拿木棍指着地图介绍道:“辽国军队分由南北两个枢密院管辖,北院管契丹本部兵马,及渤海、室韦、奚部、乌古、鞑靼、回鹘、女真等部族军队。
  “南院主管汉军。
  “辽军大体分为宫帐军、部族军、京州军和属国军。
  “宫帐军,征集直属皇帝的着帐户壮丁组成,是契丹族亲军,供宿卫和征战,以行营为宫,选诸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
  “部族军,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壮丁组成,供守卫四边。以上两种军队是辽军的主力。
  “京州军,亦称五州乡军,征集五京道各州县的汉族﹑渤海族等的壮丁组成。
  “属国军,由臣属国壮丁组成。后两种部队为辅助兵力。
  “根据各方面情报综合分析,辽国正常情况下,全国兵力大概保持在三十五万左右,除上京道外,与我大宋交界的南京道和西京,一直是辽国驻军最多的两个道,两道兵力合计不下于十五万。
  “必须要提到的是,辽国契丹本部以及许多部族都是全民皆兵制,契丹本部常年游牧,善于骑射,一但起了战事,契丹本部及各少数部族可快速集合成军,全部集结起来后,目前辽国总兵力可达到六到七十万之间。
  “如今辽国南院枢密使为齐王耶律重元,北院枢密使为萧惠,耶律重元在治军上才能一般,但由于当初耶律宗真登基是靠耶律重元大力帮助,所以极得耶律宗真依赖,封为皇太弟,常驻辽国南京。
  “北院枢密使萧惠则有极高的治军才能,可用英勇善战称之,是辽国最不好对付的帅将。
  “跟据细作回报,辽国如今正在紧急向西京道、南京道集结兵力,预计到四月初,两道合计兵力将会接四十万。”
  韩琦这一翻长篇解说下来,大坐的大臣神色更为凝重,都知道辽国难对付,但以前只是一个相对空泛的概念,现在韩琦列出一堆准确的数字来,立即让人有种呼吸紧迫之感。
  许清一看不对劲,这样可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时候不能让这些人心里打退堂鼓,他立即站出来说道:“各位枢相,可还记得当初我陕西四路的情形?当初我陕西四路共有三十万大军,但处于战略防守,结果夏军只来几万,便处处被动,处处挨打。
  “如今辽国西、南两道辽阔数陪,别说辽军集结三十万,就是集结一百万,在我大宋发动攻击时,也只能顾此失彼,这就是进攻与防守的差别。
  “我大宋有神臂弓、手雷、火炮等攻城利器,辽军防守只要稍为松懈,我军可一战而下,如此一来,辽国就只能处处防以重兵,到时辽国军队再多也将捉襟见肘,若是辽国聚重兵与我军野战,正是我军求之不得之事,何惧之有?
  “同时我军有十五万骑兵,只要不断穿插突袭,加以牵制,可让辽国几十万兵力疲于奔命……”
  其实许清说着说着心里也感到有些悲凉,决定这么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放眼望去,坐中竟没有一个武将,包括他自己在内,也归于文官之列,这才是他觉得最危险的地方。
  还好吧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尧臣这些人虽然是文官,但总算带过兵,打过仗,不然许清估计第一个叫收兵罢战了!
  或许,再经这场大战过后,大宋这种文官把持一切的局面能所有改观吧!
  不管许清所说的这些大臣觉得有没有道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点大家还是知道的,两国军队都已大量集结,这时你不打,人家辽国估计也会打过来!


第444章 伐辽诏
  朕自登极以来,常怀仁爱之心,以孝治国,以礼安邦,唯恐德才远逊祖宗,二十有二年夙兴夜寐,未敢丝毫懈怠,但求天下大治,海内晏然,百姓安居乐业;
  然北有契丹强虏窃据幽燕,窥我中国之心不死,常年兴兵犯境,残害生民,此虏一日不除,便如巨石悬顶,天下难靖;
  燕云之地,长城内外,自古便是中国之土,自太祖开国立祚,念及千万生民沦陷胡尘,常怀收复故土之心……
  朕今承祖宗遗志,为天下苍生计,为子孙万代计,遣五十万堂皇之师,虎贲之士,矢志北驱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我华夏故士,汉家威仪!
  庆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赵祯正式向天下颁布伐辽诏书举国为之沸腾。
  这份诏书很长,历数契丹种种罪行,甚至坦言太宗皇帝死于北伐时的箭伤,只为表达北伐的正义性。
  同日,赵祯率朝中百官赴禁军大校场,举行隆重的誓师大典,授许清天子剑、伐辽招讨印。
  东京城万人空巷,争相出城观礼,夹道相送。
  誓师大典过后,许清领五万京畿骑兵飞扑河北,狄青则领伐辽招讨副使职飞扑河东!
  辽国与西夏不同,伐夏之前,尽量掩饰是为了战争的突然性,使西夏措手不及,但辽国土地辽阔,兵员众多,突然袭击起不到关键性作用,这次行动实在是太大了,集结的兵力虽然不象诏书上说的有五十万,但也足足有三十五万。
  辽国西京大同、南京析津府(幽州)皆是坚城,且常年驻守雄兵,想突然拿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既然突然袭击起不不多大的作用,那就反其道而行,光明正大的调兵遣将,发布讨伐诏书,隆重举行誓师大典,给足辽国调兵遣将的时间,大家凭真功夫硬碰硬。
  辽国其实太辽阔了,而且越往北越利于他们的骑兵作战,与其深入敌境找契丹主力,拉长自己的补给线,不如将辽国主力吸引到南边来,大同府与幽州府离宋境都很近,而且是辽国必保之地,把辽军吸引到这两地来决战,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宋军的后勤压力,可以说跟在国内作战差不多。
  幽州内有运河通航,外面还可以通过海运得到补给,许清在过年时,让人在宋境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成功引得粮商富户纷纷抛售私仓存粮,粮草一时不用担心了。
  赵祯再次毅然决然任命许清为伐辽主帅,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许清没什么好说的,在他看来,狄青、李承武等将领并不一定需要一个战神般的主帅,只要能有一个给他们顶住来自朝廷的压力、防止朝廷瞎指挥的主帅就足够了,而许清觉得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他最为合适。
  许清出任主帅,可谓是给三军士卒以无比的勇气和信心,不管许清本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军事能力,但在三军士卒看来,他就是战神一举平定西夏的战神士卒不懂太多的大道理,他们只看战绩,而许清的战绩在大宋目前无疑是最耀眼的!
  将是兵之胆,许清的那面大旗就是几十万大军的胆气所在连赵野和李承武这些高级将领也不例外,向北飞驰的马车上,几人围着地图研究战略部署,他们面上的笑容一直没消失过。
  这次伐辽兵分两路,许清领二十万大军、其中骑兵五万出河北,第一阶段战略目标是尽取幽州、蓟州等燕云之地;
  狄青以副招讨使身份领十五万大军、其中骑兵十万出河东,第一阶段战略目标是尽取大同府为主的西京道。
  战争是最磨炼人的,经过伐夏大战,李承武、梁成栋等人已经个个具备了大将之风,若是伐辽顺利的话,再经此大战,这些人足以堂而皇之进入大宋中枢了。
  车外铁蹄汇成的洪流滚滚向前,任东桥不作多看,手指地图对许清说道:“许招讨,目前辽国南京道也汇集了二十万兵力,而且大多是辽国精锐之师,主要分驻幽州、蓟州、易州、范阳、固安等重城,领军为北院枢密使萧惠,幽燕之地,西、北两面有山峦及长城拱卫,如同一道天然屏障,许招讨请看,若是咱们能出奇兵抢攻下迁州(山海关)、固北口、以及西面的居庸关等要隘,便能将幽燕之地与辽国后方彻底分割开来,形成一个瓮中捉鳖之势如此一来,咱们就可以安心吃掉萧惠二十万大军了。”
  许清摇了摇头,这个作战方案确实很诱人,但实施的可能性不高,山海关若通过海路突然登陆袭击,很有可能拿下,西面的居庸关大致也可以派奇兵袭取,但固北口等关隘太远,要越过幽州,若是别人坐镇幽州还好说,萧惠可不是软柿子,不可能不明白幽燕之地的长短所在,手下有二十万大军还让宋军越过幽州抢攻固北口,那萧惠就不是萧惠了!
  许清没有直接出言否定,转头望向车中诸将,监军石崇礼见他望来立即作神游天外状,丝毫没有出口的意思。
  这厮可谓命好得不行,上次平郭邈山之乱,他这个监军在军事上也是一言不发,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