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立志传-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三百里急报?”蔡瑁的脸色微微一变。
  何谓三百里急报?
  便是指送信的斥候几乎不眠不休,每日急赶至少三百里的路程将怀中信函送至目的地,可想而知信中所述之事是何等的重要,这种急报一般作用于军事的紧急消息传达,平时很少能够看到。
  疾步走了过去,蔡瑁几乎是一把从那斥候手中夺过了竹策,摊开一看,仅仅瞥了几眼,他脸上的表情便沉了下来,阴沉令人心生恐怖。
  帐内鸦雀无声,只见那蔡瑁脸色闪过一阵青白,忽然间猛地将手中竹策丢掷于地,破口骂道,“该死!那孙坚竟然敢勾结董贼余孽乱我荆州!”
  一句话说得帐内众将面面相觑,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望了眼怒气冲冲的蔡瑁,文聘将地上的竹策捡了起来,轻声问道,“都督,究竟发生何事?”
  只见蔡瑁气恼地摇了摇头,挥挥手不耐烦说道,“你自己看!”说罢,猛地转身抓起案上茶盏正要喝水,却又好似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阵怒意,狠狠将那手中茶盏丢在地上摔个粉碎。
  有些惊异于蔡瑁的失态,文聘小心摊开竹策,这才发现竹策上信函只有寥寥一行字。
  “……张济勾结孙坚图我荆州,速回!——景升。”
  短短一句话,顿时叫帐内那些位将军傻了眼,别说他们,就连陈蓦也是一脸的诧异之色,连他都没有想到孙坚竟然还有这后招。
  怪不得孙坚故意走走停停,原来是为了引蔡瑁带荆州前来追赶,好叫张济长途突袭襄阳。
  陈蓦恍然大悟,前几日一直困扰着他的疑问终于在此时得以解开。
  不愧是传闻中孙武后嗣……
  想到这里,陈蓦抬起头瞥了一眼蔡瑁。
  正如陈蓦所预料的,蔡瑁眼下可谓是勃然大怒,倒不是全然因为襄阳被张济所袭,更主要的,是他前一刻才大为欣喜地说将孙坚围困在了虎丘,但是短短数息之后,他这才意识到并不是他将孙坚围困在了虎丘,而是孙坚故意逗留在虎丘诱使他出兵,这无疑是在蔡瑁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可想而知,自重颜面的他眼下是何等的愤怒!
  而帐内的那些位将军显然也熟悉蔡瑁的性格,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免得惹祸上身,无辜受到牵连。
  足足半响,帐内鸦雀无声,只听到蔡瑁气地来回在帐内踱步的声音。
  也不知过了多久,见蔡瑁的心情似乎平复了一些,文聘将手中竹策小心放置在案上,犹豫问道,“都督,襄阳被袭,大事不妙啊,依末将之见,恐怕孙坚多半是在等待张济出兵,是故刻意放缓行程,诱使都督携襄阳之兵随后追赶,使得襄阳兵防空虚……”
  “这匹夫!”蔡瑁恨恨拍了拍桌案,低声骂道,“平日里说什么仁义道德,背地里竟然勾结窜国逆贼,真是该死!”
  见蔡瑁余怒未消,文聘舔了舔嘴唇,抱拳说道,“都督,孙坚仍有两万兵卒屯扎于虎丘,倘若他故意拖延,我等虽兵力占尽优势,一时之间恐怕也难以攻克……襄阳乃我荆州之根本,又是主公座驾之府邸所在,如今之计,不若先行退兵……”
  “哼,你以为孙坚会叫我等顺利退军?”蔡瑁冷哼一声,说道,“我算是想明白了,他在虎丘十余日,就是为了等我将襄阳之兵从城中引出来……在我看来,孙坚恐怕时刻外派斥候监视着此处动静,昨日我率数万大军至此,岂能瞒得过他?只要我等退兵,不出数个时辰,这厮便会率领那两万兵卒追赶掩杀,倒时候我等战是不战?退是不退?”
  文聘闻言微微皱了皱眉,思忖说道,“都督勿忧,末将愿领一军断后!”
  “不必了!”蔡瑁挥了挥手打断了文聘的话,随即在帐内来回踱了几步,脸色深沉,冷冷说道,“比起撤军,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
  所谓更好的办法,便是以十万大军为诱饵么?
  不惜牺牲数万荆州将士,也要将孙坚击杀于此地么?
  跨坐在文聘背后,陈蓦转过头去,望着那些来不及逃跑的荆州士卒,眼睁睁望着他们死在江东兵刀枪之下。
  听着那不绝于耳的惨叫,陈蓦不忍地闭上了眼睛,但是他知道,他帮不了他们。
  吕布说过,有些时候,人要懂得量力而行,一时的逞强并不能改变什么,这一点,陈蓦早在迁都长安的那一番变故中便深刻体会到了。
  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稍微掌握了一些保命能力的普通人,如何能从两万江东兵手中保护那些被蔡瑁遗弃的'弃子'?
  自己要做的,就只有杀死孙坚,夺得传国玉玺!
  可是……
  对手是孙坚……
  【好小子,此等气概值得敬佩,本将军亲自来会会你!】
  【小子,黄巾并非久留之处,而董贼更非可侍明主,不若转投孙某麾下,如何?】
  【两载未见,武艺竟有如此长进……小子,当真不愿投我麾下么?】
  【……既然如此,那孙某便只能视你为敌了!】
  脑海中回想起与孙坚相逢的一幕幕,陈蓦暗暗叹了口气。
  陈蓦知道,孙坚一直很看重他,以至于好几次手下留情,就是为了让陈蓦改变主意,但是……
  素素……
  陈蓦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张素素那满是泪水的脸庞,想起她那日死死抓着自己衣襟哭诉心中的不甘。
  记得初次见面的时候,她的笑声是那样的清脆,只可惜,好久没有见到她像以前那样的笑过了……
  “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会让那日的笑容重新回到你的脸上!
  陈蓦微微动了动嘴唇,随即好似做出了某个决定般,猛地睁开了紧闭的双眼。
  为了黄巾,为了素素……
  就算是孙坚……
  想到这里,陈蓦的眼神闪过一抹决然。
  

第092章 搏虎(一)
  在战场之上,万人敌级猛将拥有着左右战局的力量,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死,要知道他们也只是人,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或许就连普普通通的小卒就能将他们杀死。
  正如眼下的孙坚……
  与文聘成功突围之后,陈蓦第一时间来到了设计埋伏的地点,因为山谷已经被巨石封住了入口,是故他与文聘只好从山谷的另外一个出口进入山谷。
  正如蔡瑁所说的,他要孙坚插翅也难飞,而如今山谷的布兵,无疑验证了他的说法,谷顶两侧,那是无数举弓搭箭的弓手,他们不停地、机械般地拉动着手中的强弓,射出一支又一支的箭矢,他们的额头早已渗出汗珠,他们的虎口早已迸裂、他们的手指早已被弓弦所割伤,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没有放缓放箭的速度,因为蔡都督下了严令:懈怠者,斩!
  很显然,蔡瑁是下了决心要将孙坚这个荆州的隐患诛杀于死,否则他也不会以十万荆州为饵,诱使孙坚追赶至此。
  陈蓦默默地打量了一下四周,他发现山谷一面的出口早已被封死,而另外一面,也就是他进来的道路上,也布满了刀盾手与弓弩手,配合着山谷两侧上的弓手,这些荆州士卒竟然将那头江东猛虎死死困在谷中无法翻身。
  望着不远处的孙坚满头大汗、头发凌乱,不断挥舞着手中战刀劈落一支又一支的箭矢,望着他不时怒吼咆哮却依然无法前进哪怕一步,陈蓦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整整一个时辰,赫赫扬名、天下皆知的江东猛虎,谁能想到如此英雄的人物却在如此狭隘的山谷中饱受了一个多时辰的屈辱。
  在这一个时辰的时间中,拉弓射箭的弓手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腰间的箭囊射空了一个又一个,以至于孙坚的四周早已堆满了厚厚一层的箭矢。
  “蔡瑁匹夫,有胆便与孙某一战,耍这些下作伎俩,徒惹人耻笑!”
  孙坚怒了,陈蓦从未见过孙坚如此震怒,他的脸上甚至露出了狰狞的表情,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猛虎,但是这头猛虎却早已被逼入了牢笼……
  “继续给我放箭!”蔡瑁显然没有理睬孙坚的挑衅,伫立在谷内数百刀盾手当中的他冷声下达着将令,伴随着他的将领,一波又一波的箭矢好似铺天盖地一般将孙坚淹没。
  这时的孙坚,哪里还有平日的霸气与英姿,浑身衣甲被汗水浸湿,披头散发、气喘吁吁,凭心而论,陈蓦从未见孙坚如此狼狈过,长社、汝南、芒砀山、汜水关,孙坚何曾落到过如此田地。
  不知怎么,望着不远处的孙坚,陈蓦耳边不禁响起了波才的那句话。
  '大丈夫不求马革裹尸,但求死得其所!'
  现在想起来,波才当时的遗憾,其中有一部分恐怕是未能轰轰烈烈地战死吧,如果当初可以让他选择,或许波才宁可战死在孙坚手中,也不愿苟延残喘数日,最终还要借一名士卒的手自刎……
  孙坚,是一位重武德的武人!
  何谓武德?在此之前,陈蓦对此很是迷茫,直到他遇到了孙坚、遇到了吕布、遇到了董卓、张飞、关羽,他这才渐渐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所谓的武德,指的便是不趁人之危、不暗箭伤人、不落井下石,讲究公平、公正地较量,一切耍弄手段的做法都是被武人们所不耻的。
  自古以来,文士与武人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其原因无非也是他们两者间都无法理解对方的做法,武人的'愚蠢',以及文士的'迂腐',其实说到底很简单,无非就是各自的道德底线的差异与不同。
  在文士们看来,耍诈也是一种手段,正所谓兵不厌诈,只要能击败对手的计谋,便是良策!但是武人则不以为然,他们更多的需要公平地击败对手以证明自己的勇武,任何耍诈的手段都被遭到他人的不耻。
  记得当初在芒砀山时,陈蓦作为一名黄巾小卒却独自为张素素断后,那时,孙坚原本可以不必与陈蓦交手,但是他却那样选择了,因为孙坚敬佩陈蓦当时的勇气与胆量,想以一个武人的身份而不是将军的身份给予陈蓦一个体面的死法。
  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