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把活命的机会留给还没成家的兄弟,这好日子在他们那儿还没开始,不能就这么没了!”
  “至于没有家室的弟兄,你们活下来,也请帮忙照看,别让死去的兄弟的断了根儿,绝了后,到了阴曹地府,都没有给烧纸祭奠,成了孤魂野鬼……我,给你们磕头了!”
  士兵们忍着泪,点头同意。
  赵铁柱立刻带领着200名士兵,还有180名自愿留下的青壮百姓,返回了康乐寨。
  他们刚进驻寨子,董毡的大军就铺天盖地而来。
  赵铁柱当即下令,封闭城门,誓与康乐寨共存亡。
  在关闭城门之前,他又找出了20名最年轻的士兵和青壮,逼着他们带着所有的战马离开了康乐寨,去追赶其他的弟兄和百姓。
  有了战马,百姓能跑得更快,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而失去了战马,康乐寨的人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只有死战。
  千古艰难唯一死,其实选择起来并没有那么困难……赵铁柱和三百多名勇士,面对十万大军,守卫了两天半。
  没有一个人投降,也没有一个人活着。
  赵铁柱被乱箭射死,他的头被挂在了旗杆上示众。
  等到各路人马击败董毡的时候,才侥幸找到了赵铁柱的头颅,可是尸体却永远找不到了。百姓在康乐寨外,选了处风水最好的地方,安葬了他,并且建造庙宇,祭祀不断。
  战后,大宋皇帝赵祯,亲自为赵铁柱撰文,又有百姓将青唐最大的一处寺庙,改建成赵公庙。
  金装五彩的神佛被砸成了碎片,一个不起眼的武夫,成了所有人心目当中的神明,甚至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赵公庙甚至取代了关帝庙,成为西北大地,乃至整个西域,最常见的庙宇,香火之盛,无可比拟……
  “置于死地,悍勇无畏,而舍生取义者,为历代所重,不吝嘉奖;能活命,却慨然赴死者,自古以来,更为少见。马军统领赵铁柱,完成使命,依令撤退,有功无过,然则赵铁柱携数百将士,独守孤城,力抗强敌,数百民众,方能安然脱险,回归大宋……其中有蕃汉两族,有男女老幼……赵铁柱所为者,非是一城一地,一族一姓,乃是万千生灵,蕃汉百姓。其人未曾读书,不通圣贤之道,然则所为所为,虽孔孟二圣,多有不及。开疆拓土,立功受赏之将士,所在多有,无不是杀敌立功。独赵铁柱,为护民而死,迥然不同,其壮烈慷慨,历代名将,无不汗颜……”
  这是王宁安为了赵铁柱所写的一封奏疏……赵祯看后,感动无比,追赠赵铁柱煕州节度使,赐钱十万贯,建庙祭祀,又亲自撰文。赵铁柱遗腹子,接入京中,入皇家小学念书,二十年后,子承父业,从军征战。
  赵家子孙,多有功劳,跻身将门之列,广为传扬……
  康乐寨之战,虽然壮烈但毕竟只是滚滚洪流的一股浪花。
  董毡嚣张跋扈,自以为可以一举拿下煕州。
  他的人马,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得意的董毡宣称,只要他的骑兵一个冲锋,煕州就会倒在他的脚下。
  董毡驱使着手下的部族,让他们充当炮灰,去猛攻煕州。
  城上的王韶毫不畏惧,他心里有数,虽然外面的人马十倍于己,煕州城池又不慎高大。可是他有足够的杀手锏。
  这是一座使用水泥建造的城池,从里到外,不但有坚固的城墙,里面还有瓮城,每一个坊市都有围墙,只要将大门封闭,就是一个个小城堡。
  不但城中防卫严密,又囤积了数之不尽的火药和火油。
  作为经略青唐的大本营,王韶是不遗余力,把煕州变成了一个超级堡垒,巨大的军营。哪怕他只有不到一万人,也毫不担心。
  只是他虽然准备充分,但是真正打起来,战争的惨烈,还是让人目瞪口呆。尤其是国舅曹佾,更是吓得变颜变色,手脚发麻。
  无数的人马像是蚂蚁似的,从四面八方扑上来。
  他们扛着云梯,拿着爬城索,妄图攀上城墙。
  等待他们的是弓箭,石块,火油,手雷……目之所及,几乎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煕州城外,被一堆堆的烂肉包围。
  光是看一眼,就哇哇大吐,连胆汁都吐了出来。
  曹佾这时候才知道老祖宗开创曹家荣华,是多不容易。至于儿子曹评,出生入死,提着脑袋去拼,果然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
  曹国舅渐渐的狠下了心肠,到了第五天的时候,他甚至能提着宝剑,去和攀上城墙的青唐兵拼命。
  这一天曹佾斩杀了三个人……直到天黑,他才吃上了一口肉包子,奇怪的是丝毫不觉得恶心,只剩下香甜可口……吃饱了闭目就睡,快速恢复精神,不知道什么时候,血战又要到来了……
  曹佾坚持到了第七天,煕州的西北两面都被攻破了,青唐兵踏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冲进了城池。
  当他们嗷嗷怪叫,以为一站成功的时候,哪里之知晓,他们只是剥开了大白菜的第一层,还有无数层等着他们动手呢!
  不过在青唐兵继续攻击之前,王韶放出了猛火油,熊熊烈焰,从地下的暗沟喷出,瞬间吞没了所有杀入城中的敌人。
  大火不但能烧死对手,还能消耗氧气,让许多人窒息而亡。战场上充满了姿态扭曲的尸体,他们被烧得漆黑,宛如一截截木炭。
  董毡发了疯,光是为了攻击煕州,他已经损失了上万人!
  虽然其中一半多是各部族的青壮,不是他的手下嫡系。可问题是他也损失了几千人,熙河又是如此顽强,迟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董毡动摇了。
  任何一个游牧集团的领袖,欺软怕硬,几乎是本能。
  没有傻瓜喜欢硬碰硬。
  有人经常拿大宋的胜率说事,好像能证明大宋并不文弱,其实这是个完全欺骗人的东西。以草原上的最矫健的猫科动物猎豹来说,捕食成功率也只有六分之一。
  难道你能把每一次羚羊逃脱猎豹的追捕,算作胜利吗?
  对不起,那叫脱险!
  就像大宋一样,面对着强悍的骑兵,打赢一场仗,不过是保命而已,敌人未必损失多少,可大宋一旦失败了,就要面临亡国的危险。
  要命的大战,败一场就足够了,西楚霸王项羽,打了72场胜利,仅仅是在九里山中了十面埋伏,就自刎乌江,连虞美人都保不住。
  此刻的董毡,踢到了铁板。
  这个王韶,的确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对付,既然如此,那老子不妨撤兵,等待时机,再次攻击煕州。
  董毡想要逃走。
  可就在这时候,鬼章传来了一个喜讯,他的人马已经打破了结河堡,并且围困了临洮堡,只要再加一把劲儿,临洮堡就会被攻克,到时候,鬼章的人马,就可以绕到王韶的后方,去攻击狄道,切断煕州的粮饷供应。
  快了,只要再加一把劲儿,大宋就会一败涂地!
  煕州如此坚固,不一鼓作气拿下来,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董毡失眠了,他面临着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个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攻击……作为一代枭雄的儿子,董毡身体里流着吐蕃和契丹两大强国的高贵血统。
  他急于证明自己不只是靠着父亲唃厮啰,他也是一代雄主!
  次日天明,董毡亲自督军,把手上的精锐压上来,从早到晚,一刻不歇,猛攻煕州。瓮城被打破,两座坊市被攻击。
  煕州四分之一的城池落到了董毡的手里,或许再努力一下,宋军就要崩溃了。
  董毡热切地期盼着,可是他不知道,种诂率领着一万种家军,已经从南关堡一线越过洮水,快速扑向董毡的侧后方。
  而寒冷的北风不断南下,洮水封河的日子也不远了,一张天罗地网铺开,只等着收获猎物了……


第598章 斩杀第一勇士
  煕州的战斗进入了第十天,一半的城区已经沦陷。
  哪怕王韶胆大包天,此刻也只能听天由命,这么多年的战斗,城池就像是一个乌龟壳,只要敲碎之后,里面的肉予取予求。即便存在巷战,只是绝望的挣扎,往往会以悲剧收场。
  唯独煕州,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最残酷的战斗设计出来的。
  只是想法虽好,可毕竟是第一次打巷战。
  青唐的兵马不计一切代价,疯狂攻击,尸体堆积,血流成河。双方都绞尽脑汁,斗智斗勇。
  面对宋军不时放出的火油火药,董毡下令掘开了洮水。
  汹涌的洪流冲进煕州,将所有暗沟填平,河水漫溢,把坊市之间的道路,变成了一片汪洋。
  “以水代兵,好狠的董毡!”
  王韶用力捶打着城墙,居高临下观察。
  幸运的是深秋时节,洮水的水量不多,而且煕州使用水泥作为建材,根本不怕洪水浸泡,否则,的确有城破的危险。
  只是天气严寒,水流涌入,要不了多久就会结冻的,那时候就是决战之时!
  “传我的命令,所有人马,打起精神,严阵以待!”
  “遵命!”
  宋军如此,城外的董毡同样如此。煕州就像是一块膏药,牢牢贴住了他,断然放弃,下次再想进犯大宋,就要面临铜墙铁壁一般的煕州,只会损失更大。
  更何况他已经拿下了一半的城池,胜利不远了。
  可是惨重的伤亡,也让董毡坐立不宁,才十天的功夫,他的嘴角已经冒了一圈水泡。
  “谁能杀了王韶,拿下煕州,赏10万贯!”
  董毡也下了血本。
  深秋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上半夜还是云淡风轻,到了下半夜,突然寒风凛冽,紧接着暴雪降临。
  鹅毛大的雪片,飘飘扬扬,簌簌作响,没有多大一会儿,地面就铺满了一层洁白。
  洮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冻,才半夜的功夫,就冻了一尺多厚。
  煕州也被冰层铺满了。
  踏着坚固的冰面,青唐兵再度发起了攻击。
  他们扑向了每一个坊市,所有的街口都有宋军和青唐兵决战厮杀的场景。
  曹佾负责仁义坊的战斗,青唐兵推着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