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时穿越明末-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待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三场考试结束,走出考场,楚江秋竟然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这种经历,一辈子都不想有第二次。
  幸好,这辈子其实也不会有第二次了。
  能不能高中头名不太能肯定,毕竟就算是用的会元答卷,也未必就能中的会元。
  这还需要看其他考生的答卷质量,还要看改卷老师的偏好问题。
  但是考中是必须的。
  只要能够考中,对楚江秋来说就足够了。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是帮着太子朱和城做一些事情了。
  现在楚江秋已经将以后的事情设想好了,先用三五年的时间,帮太子将大明的局面稳定下来。
  其实大明的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农民吃不上饭和国家财政危机的问题。
  而农民吃不上饭的问题,通过花生、玉米和地瓜和三种新型农作物就能够解决。
  只要解决掉农民吃不上饭的问题,那么民间起义基本上没有大规模发起的可能性。
  历朝历代的农民都是很淳朴的,只要有口饭吃,日子能过的下去,没几个人想要去造反的。
  其实包括现代的农民也是。
  记得在老家的时候,楚江秋就问过村上的一个老大娘,问他现在的社会到底好不好?
  这个问题如果是问年轻人和中年人,有九成的人肯定会说这个社会这里不好哪里不好,有这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那个老大娘的回答让楚江秋大感意外。
  老大娘是这么说的,现在农民不用交皇粮了,种地政府还给钱,六十岁每个月还有五十五块钱的养老金,你看看历朝历代,开天辟地以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好时候!
  是的,这就是那个老大娘的回答!这是真实发生的!(这个答案,其实是烟雨母亲的话,发自肺腑的,听到这个答案之后,烟雨也极为震惊)
  可见无论古今,农民都是最质朴的,政府所做出的任何事情,只要是对他们好的,他们都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解决了农民吃不上饭的问题,整个大明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一大半。
  至于满清的威胁,对没有内忧的大明来说,真的算不上一个问题。
  至于剩下的问题,楚江秋准备在五年以后,让大明的财政收入更上一个台阶。
  这个其实也很好解决,只要太子肯听自己的意见的话。
  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手里有余粮了,只要官府重视手工业,对商业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扶持。
  那么随着商业的兴起,国家的税收势必会大大增长。
  税收上来了,国家富有了,到时候操练军士,区区满清,一扫而过的事儿。
  至于改革的问题,楚江秋只负责一点点建议,没准备自己赤膊上阵。
  改革问题太过凶险,历朝历代的改革,都伴随着滚滚落地的人头。
  别说是古代了,就算是现代,你想来个医疗改革,改变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不也是困难重重吗?
  为什么会这么困难?明明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国家制定几个法律法规不就完事了吗?
  事实上远远没这么简单,因为这里面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一个医药、医院、药材、制药厂等等环节,养活了多少人?
  一个医疗改革,这些既得利益者就要失业,这些人怎么处理?
  会不会引起社会动荡?
  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之前,医疗改革就很难开展。
  你看,就算在现代社会中,进行一个改革都困难重重,更不要说是在古代了。
  楚江秋只想安安稳稳的在明末当一个美男子,额,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闷声发大财。
  至于利刃还有那些现代武器,楚江秋只是将这些当成自己的一个后手而已,并不想将这些都送到太子手上。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这就是楚江秋对今后的打算了。
  额,至于意外神马的,谁能说的清呢……
  或许,楚江秋的打算注定要落空也未可知。
  十余日之后,会试终于放榜,没出什么意外的,楚江秋高中会元。
  中了会元之后,自然有人报喜,各路同年纷纷拜访,各种宴请。
  再有就是拜会座师,而他们的座师则是史可法史大人。


第495章 葡萄牙舰队
  在拜见座师的时候,楚江秋得到了史可法史大人的隆重接见,甚至被请到了首席首位之上。
  楚江秋连连推辞,最终还是史可法做了首席,楚江秋紧挨着史可法而坐。
  认真说起来,作为朝堂的一个高官来说,史可法的种种政治理念未必是正确的,有些甚至可以说非常短视。
  但是在人品上,楚江秋认为,整个大明朝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史可法之所以对楚江秋如此青眼相加,主要是因为楚江秋大力推广了花生、玉米和地瓜这三种新型农作物。
  而这三种农作物的推出,可以说间接的挽救了大明。
  令楚江秋没想到的是,史可法居然也听说过楚江秋开创一代绘画流派的事儿,当场就要求楚江秋为其画一幅画。
  座师的要求,尤其是这个座师还是史可法的情况下,楚江秋当然不太好拒绝。
  想了想,楚江秋索性准备来张集体照得了。
  楚江秋直接掏出相机来,固定好,准备了定时拍摄。
  额,众人虽然不晓得相机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料来是楚才子绘画所需要的工具。
  因此上,众人虽然好奇,倒是也没有太过惊异。
  楚江秋命众人都坐好,等拍摄完成之后,楚江秋特意找了间密室进行绘画。
  本来包括史可法还有众多坐在首席的中式学子,甚至包括其他席位上的才子,都是想要准备亲眼目睹一番,楚才子到底是如何作画的。
  但是很明显的,人家楚才子不想让人看到。
  估计也是怕技艺流传出去的缘故,倒是没人坚持一定要在现场作画不可。
  在密室之中,楚江秋所幸多打印了几份,首席的才子,人手一份。
  而这一次,楚江秋也是准备是最后一次给人照相了。
  当然,亲密之人例外,至于其他人,楚江秋不准备照了,实在是太过麻烦了。
  很快的楚江秋就从密室之中走了出来,将手中的画作每人一副分发了下去。
  大家拿到手中之后,对于画作的逼真程度无不啧啧称奇。
  尤其是众人拿着自己手中的画作做了一番对比之后,发现几人手中的画作完全一模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异,更是引起了众人无限的震撼!
  这时候,楚江秋适时说道:“诸位,其实这种画作,主要取决于我手中的这样工具。这样工具是我无意之中在泰山之巅得来,不过很遗憾的是,就在刚才,这样被我取名为照相机的工具,已经坏掉了!”
  “所以从此之后,这种画作楚某人再也画不出来了!”
  说完之后,楚江秋将手中的照相机向众人展示了一下。
  众人果然发现,楚江秋手中的照相机居然已经断裂成了两半。
  噫!
  如此神器居然坏掉了,真是太可惜了!
  原来楚才子能够画出如此惊人的神作,都是因为这个照相机的缘故!
  听到这个理由之后,在座的诸人不由得都是释然起来。
  而楚江秋所拍摄的这张照片,在若干年后,都变成了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
  因为这张照片,乃是这个历史上第一次八股会试中式的学员和座师的合照,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
  发榜之后,楚江秋住在袁家安心等待殿试的开始。
  而这时候,吴纤云和钱雨柔等也来到了京城。
  吴家为了表示对楚江秋的感谢,宴请了楚江秋,并且送给了楚江秋一套豪宅。
  不过这次楚江秋并没有见到吴三桂,吴三桂似乎并不在京城之中,负责接待楚江秋的是吴应熊。
  再次见到楚江秋,吴应熊的态度极为亲热,对楚江秋极尽拉拢之能事。
  楚江秋始终只是虚与委蛇。
  对于吴家送出的宅邸,犹豫再三之后,楚江秋还是收下了。
  毕竟自己救过吴应熊和吴纤云的命,如果拒不接受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了。
  楚江秋不想和吴家走的太近,同时也不愿意得罪吴家。
  得罪吴家对楚江秋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更何况里面还夹着一个吴纤云。
  吴应熊送的豪宅,里面的东西一应俱全,就连仆从下人都是现成的。
  这倒是省了楚江秋很大的事儿。
  楚江秋直接带着婉儿和入画入住,婉儿和入画自然就成了内院大管家。
  不过这里面最不开心的,就要数钱雨柔和吴纤云了。
  因为到了京城之后,就不能像是在南京那边那样随便了。
  不能毫无顾忌地跑到楚府去见楚大哥了。
  ……
  随着殿试的临近,有一件事情却是在京城不胫而走,进而引发出恐慌。
  原来一直居住在澳门一代的葡萄牙人居然再次聚集起一直海军军舰,来势汹汹的样子,似乎像是要对大明开战。
  在这个时期,葡萄牙的海军极为强大,在整个西方是无敌的存在。
  葡萄牙先是发现了好望角,然后通过好望角来到印度,在之后不久又入侵印度,占据科钦、果阿。控制马六甲海峡,接着又到了暹罗,也就是现在的泰国,最后来到了中国。
  来到中国后,跟明朝展开了贸易。在贸易的过程中产生了邪念,派遣葡萄牙舰队入侵珠江口,强占了东莞县屯门。
  那时候的中国大明王朝可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将葡萄牙赶了出去。葡萄牙只好北上宁波,后来又被大明赶跑。葡萄牙接着南下福建,还是被大明打败。
  最后逃到了澳门一带,以晾晒衣物和货物的理由借住澳门,但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只不过此时的葡萄牙的海军再次有了突破性进展。
  而反观大明的海军,当年所造的那些战舰,则是已经放到生锈,根本就是废掉了。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被倭寇肆虐沿海这么些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