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越王国的郁林、苍梧、交趾、日南、九真,都是极好的甘蔗产地。
  蔗糖贸易,空前兴盛起来。
  为了满足汉室对蔗糖的需求,义纵听说,在南越的交趾郡,当地的南越贵族和地方士绅联合汉家贵族以及商贾,几乎将交趾郡丛林外围的野人和生番抓了个一干二净。
  南越的苍梧王和郁林王,甚至出动军队,对其辖区的丛林进行拉网式的清剿。
  数十万的生番原始部族,被他们抓到了平原和丘陵地区,进行甘蔗种植和蔗糖榨取工作。
  而这些蔗糖,则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江都、彭城、睢阳、雒阳、长安。
  作为回报,汉家的粮船和满载铁器的商船不断南下,给当地带去了粮食、铁器、食盐以及各种各样的奢侈品。
  今天的南越国首都番禹,甚至因此有了小长安之城。
  南越贵族以及百越的部族首领,因为蔗糖贸易,因此醉生梦死。
  以至于曾经有汉家学者去到南越国最南端的日南郡,遇到一个当地的百越世袭贵族。
  这学者见到对方羽冠巾纶,一副汉家士大夫打扮。
  于是,那位学者非常好奇地问道:“君知中国王化乎?”
  答曰:“未知,只知有中国天子,生而神圣……”
  又问:“知周公、孔丘、管子乎?”
  答曰:“不知也,此何人哉?”
  这学者就奇怪了,问道:“君既不知王化,又不知周公、管丘之学,何以羽冠巾纶,如中国之士,行王化之举,乃至于以汉姓用汉名?”
  对方答道:“吾虽不知中国王化,也不知周公、管丘,但吾知中国有稻米之香,铁器之实,丝帛之丽,刀枪之锐也!吾之全族,仰赖中国,如无中国之稻米,铁器,吾族上下,至今依然刀耕火种,被发文身!”
  虽然这个故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天子属意人加工出来的宣传。
  但这至少,反应出来了一个事实——今天的汉与南越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紧密到如同一人!
  南越的丝帛布匹,铁器甚至是油盐,都是中国在供给。
  甚至于,南越人用的铜钱,赖以为生存的药材,也全都是从中国运去的。
  毫不夸张的说,今天,就算南越的赵氏想要反叛。
  那南越各地的官僚和贵族以及那些百越部族也不会同意。
  南越王国的汉化速度,正在以光速进行!
  连日南郡、九真郡,苍梧、郁林这样的素来是割据的地区,现在,都离不开汉家了。
  特别是苍梧和郁林。
  这两地,多山多水,土地贫瘠,假如没有蔗糖贸易,那,当地的贵族,就跟野人没有区别。
  是汉室的蔗糖需求,让他们富裕,让他们温饱。
  一旦这条贸易链断绝,那,苍梧王和郁林王立刻就要回家吃土了。
  而对汉人来说,尤其是北方的汉家军人来说。
  蔗糖这种红彤彤甜滋滋的调味品,简直就是天籁之美食!
  一碗蔗糖水下肚,就能让军心稳定,士气提振。
  若再把蔗糖洒到豆腐脑上面,那,立刻就可以驱散寒冷,让整个人从心灵到身体都觉得暖洋洋的。
  所以,义纵立刻就吩咐下去:“即刻将所有蔗糖,下发到军中各营,吩咐厨子,准备给全军加餐!”
  多巴胺是人类所不能拒绝的刺激!
  它甚至比酒精更犀利!
  而且,它可比酒精好多了。
  传说,北地郡的轻车将军李广,在有了蔗糖蘸豆腐脑后,连酗酒这个老毛病都改了。
  只能说,这是甜党的胜利!
  现在,义纵麾下着三四万大军,几乎都已经被蔗糖所俘虏。
  特别是在寒冷的北国冬天。
  士兵们亟需蔗糖来温暖自己的身体,舒缓大战之前的紧张。
  义纵将这个事情吩咐下去后,将拍拍手掌,召集众将问道:“全军各部的准备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中军佐军候张伟闻言,第一个出列报告:“启禀将军,秦直道的通畅工作,还有三天,就可以完工!”
  义纵闻言,大喜,道:“辛苦云中的父老了!”
  张伟道:“不敢,大军出塞,向匈奴贼子讨还血债,此云中父老子弟之夙愿也!”
  主管军械的虞侯司马李汲随后出列报告道:“启禀将军,各军之军械物资,现已全部运抵前线军塞之武库,随时可以发放到大军手中!”
  义纵点点头,道:“辛苦代上及太原的父老了!”
  此次出塞作战,汉军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余人。
  其中骑兵的装备,除了胸甲需要运输外,其他倒也没什么。
  完全可以由军队自己带着走。
  但是步卒的装备,尤其是攻城所用的装备器械,就有些麻烦了。
  尤其是前几天,代上开始降雨,给输送工作带来了负担。
  好在,这个工作终于按期完成。
  这让义纵放下了担忧。
  至此,汉军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战前的集结和准备,具备了出塞作战的能力。
  接下来,就要看老天爷的了。
  “希望上苍保佑,阳光明媚,天气晴朗……不要下雪……”义纵在心里祈祷着。
  ……
  注:日蚀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的。
  但是请注意,此时的历法是颛顼历。
  不是农历……
  另外,我也不清楚颛顼历和农历的区别有多大。
  但九月甲戊(初六)日蚀,这是史记的记载~~~


第1038章 磨刀霍霍(二)
  在经过了漫长的行军跋涉后。
  从造阳赶来的楼烦胡骑,终于进抵了兴乐塞。
  楼烦胡骑,终于赶到了这里。
  颍阴候灌何带着自己的部将,率领着四千多骑兵,依次入城。
  楼烦军现在总兵力高达九千骑!
  但,楼烦军本身负有着守备造阳和什辟一带的责任。
  所以,灌何在什辟留下了一半的力量守备,只带了另外一半军队前来。
  “按照陛下的命令,我军将和虎贲卫并肩作战!”灌何骑在马上,对着左右的亲信们嘱托道:“虎贲卫,天下强军也!但吾等楼烦军,却也不能在虎贲卫面前露怯!传令全军:打起精神来!让虎贲卫的丈夫们看看我楼烦健儿的威风!”
  “诺!”众将都是轰然应诺!
  然后,将旗飞舞,庞大的军队,缓缓进入军塞之中。
  兴乐塞的百姓们,则都趴在城头,好奇的看着这支别样的军队。
  之所以是别样,是因为这支骑兵看上去虽然甲胄和旗帜都是汉军。
  但,其骑兵,却有许多都是身材粗矮,四肢健壮的胡人。
  汉家胡骑在现在可是一个稀罕品!
  在以前,甚至仅有一支太宗时期建立的长水胡骑。
  那长水胡骑加起来才两千来号人。
  哪比的上眼前这支密密麻麻,尽数披着汉家战袍的胡骑的规模?
  许多百姓因此一边啧啧称奇的看着,一边对着左右后辈们教训道:“这就是国势啊!盖圣王出,泽及鸟兽,所以胡人也踊跃投效王师,为王前驱!”
  晚辈们听了,都是一边撇撇嘴,一副瞧不起的模样,一边却又羡慕嫉妒恨的打量着这些胡骑身上的装备和背后那绛红的战袍。
  云中男儿,可是做梦都想披挂上那件红色的战袍!
  可惜……
  汉家征兵,有“士不教不得征”的制度。
  今上又将之严格化,以至于,现在即便年满二十三,身强力壮,接受了至少三年以上训练的好汉子,想要披挂上那件战袍,也非易事!
  现在,就特么连想选入郡兵,都要托关系了!
  真真是让人好生惶恐,感觉有些跟不上时代。
  程不识带着虎贲卫的将官们又站在兴乐塞的墙头,看着这支翌日将与自己同袍而战,而交托后背的友军。
  “这楼烦胡骑,靠不靠得住啊?”有人悄悄地说道。
  “是呢,败军之将……”有经过马邑之战的军官不以为然地说道。
  程不识抬起手,制止了这些部将的胡言乱语:“不可非议友军!”
  他回过身来,看着这些将官。
  若是虎贲卫的本部在此,这些家伙确实有这个资格这么笑话楼烦军。
  但问题是——虎贲卫的主力和精锐,都在义纵麾下,与羽林卫编组在一起。
  在这个兴乐塞的,只是刚刚成军不过七个月的新军。
  而且,都是陌刀兵。
  新兵蛋子们,有什么资格耻笑别人?
  况且……
  程不识的眼睛,从楼烦军的军阵身上掠过。
  这支军队,看似是胡汉混编在一起,但是其每一骑的前后左右联系都非常密切。
  在程不识眼中,他眼前的这支骑兵单纯以纪律和秩序而言,已经不下于某些汉军主力了。
  大抵也就只有虎贲卫的主力能稳压对方一头!
  想想也是!
  楼烦胡骑,虽是新军。
  但其骨架,却还是来自汉军五大主力中的楼烦将和楼烦尉。
  且其胡骑,也都是从马背上长大的楼烦胡人。
  论起马术和骑术,这些家伙足可为汉骑的老师了。
  再辅以汉军的纪律和严格的训练。
  何愁不成强军!
  看着这些骑兵,程不识也有些感慨灌何的好运气!
  本来颍阴候家族都要完蛋了。
  其在军中的影响日益衰退,再过一二十年,等到下一代的颍阴候上位,颍阴懿候的福泽,消退干净,恐怕,这个家族就要衰败了。
  可哪成想,人在家里坐,馅饼从天降!
  楼烦部族的归降,让颍阴候家族得以振兴!
  那将近九千骑的楼烦降卒,立即就给颍阴候家族打了一针强心剂。
  隐隐之间,甚至有了中兴之像。
  虽然可能还不如当年颍阴懿候,手握二十万大军,虎据荥阳,让吕后忌惮的威势。
  但却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了。
  “准备欢迎友军吧……”程不识对着诸将道。
  至于这些家伙会不会放下心里的轻视?
  程不识相信,他们肯定会的。
  因为,军人,从来都只相信拳头和实力。
  只要这些家伙跟楼烦军的众人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