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衍当屠冷冷的扫了一对方一眼,然后舔了舔自己手上的血迹,淡淡的道:“八年前,我在单于庭,就是这样锤死了右贤王……”
  他仿佛在叙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碲林大会上可有人说我?”
  他看着那个万骑长问道:“你会在碲林大会上质问我?问罪我吗?”
  对方听了,脸色苍白,整个人都颤抖不已。
  过了一会,他缓缓的屈膝下跪,用匈奴人的方式,亲吻着地面,说道:“不敢,一切唯左大将是从!”
  其他人相互看了看,然后也都跪下来,匍匐在地:“一切唯左大将是从!”
  呼衍当屠点点头,道:“早这样多好!”
  但,这也是匈奴人或者说游牧民的传统。
  靠嘴巴是无法说服人的。
  只有暴力和强权,才能让人臣服!


第1041章 出塞(一)
  呼衍当屠的动作非常快,也非常铁血。
  这头单于之犬在用拳头生生的打死了若卢王后,立刻就派遣自己最忠诚的一个万骑,渡过大河,来到梓岭。
  然后,他们就当着梓岭附近的匈奴部族以及奴隶的面,好好的给他们上了一课!
  什么叫残忍?
  什么叫残暴?
  在毫无防备和准备中。
  仅仅一天,梓岭的若卢部族,就全部投降了。
  没有投降的,自然是死了。
  呼衍当屠随后亲自带人来到梓岭,将一千多具在这次变故中杀死的若卢人和他们的首领的脑袋,挂到了梓岭的每一个路口,每一条小径和每一个穹庐前。
  鲜血和杀戮,震慑着所有人。
  于是,所有匈奴部族,无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跪到他面前,对他的命令,言听计从。
  当然,呼衍当屠也不是纯粹的疯子和只懂得用蛮力的傻瓜。
  他随即就将若卢部族的牲畜、人口和奴隶,分给了诸部族。
  当然,他的呼衍氏族肯定是占了大头。
  但,其他人也没少落好处。
  基本上都是见者有份。
  甚至就连女奴和孩子,也都有分配。
  将若卢部族瓜分的一干二净后,呼衍当屠狭此威势,下令诸部族必须集结,并且给每一个部族都下达了任务。
  诸部族看到若卢人灭亡的惨状,吓得魂飞魄散,自然没有人希望自己变成第二个若卢。
  再加上,呼衍当屠灭了若卢,但却没有吃独食,而是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多多少少,让其收到了人心,最起码让其他部族有了借口。
  因此,呼衍当屠号令一下,顿时所有部族都立刻积极的动员起来,而不是跟之前一样拖拖拉拉。
  甚至就是须卜氏和兰氏的贵族,也一下子变得温顺和听话了。
  端端两三日之内,呼衍当屠就在高阙城附近,集结起了超过六个万骑的力量。
  就是其他万骑,也都按照其命令,进入了作战戒备状态。
  这对匈奴人来说,简直是超高速的高效率了。
  只是,此时,九月也行将结束了。
  长城之内,各个参战部队,都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一柄柄马刀,被擦拭的寒光四射。
  一把把弩机,被拆卸了后,重新组装起来。
  一件件甲胄,都被装备起来。
  数以万计的战马,都被钉上了马蹄铁,并在铁蹄上加装了墨苑设计的防滑塞。
  汉军各营也开始宰杀牲畜,分配鲜肉,同时各部都举行了欢宴。
  将士们酒足饭饱,士气高涨。
  人人秣兵历马,整装待发。
  九月壬申(二十八)。
  大黑河前线,固陵塞。
  十几个狼狈不堪的匈奴骑兵,慌慌张张的逃进了汉塞脚下,并且放下武器,向汉军投降。
  固陵塞的守军在简单的审讯了他们后,立刻将他们连夜送到了云中城。
  然后,义纵就得知了一个情报。
  义纵立刻就召集了紧急军事会议。
  “匈奴左大将呼衍当屠在前日尽诛其梓岭若卢所部,杀若卢王及其亲信,分其人民牲畜!”义纵看着参会的诸将,说道:“此事基本已经确定了!”
  义纵让人搬来地图,将手指放在梓岭之上:“梓岭之敌,已经不存在!”
  “但是,最迟三日之内,匈奴人就会重新梓岭附近建立防线,部署军队!”
  诸将听了,都是双眼放光,激动不已。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梓岭的敌人,基本不存在了,匈奴人即使再派部族过来守卫,也需要时间熟悉梓岭。
  这就给汉军奇袭,制造了最佳机会!
  战场之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只是……
  诸将都望着义纵,按照朝廷的命令和部署,本该是上郡的卫将军之部首先出塞,吸引了匈奴的高阙和梓岭以及鸿鹄塞附近的敌人后,云中这边再忽然出塞,与上郡的郅都所部,对河南之敌,形成夹击,同时在野外吃掉这部分匈奴兵力。
  甚至围点打援,在运动战中尽可能的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倘若云中先出塞,那么,上郡的郅都部就要面临极大的压力了。
  他们可能会失去先机,甚至可能被匈奴人针对和围困!
  一旦郅都部吃亏了,甚至兵败了。
  那么,云中方面打乱作战部署,就是大罪!
  天子的板子打下来,谁能承担?
  可要是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等到匈奴人巩固了梓岭防线,甚至封死了申屠泽。
  那对大家伙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可以吃。
  汉军最重军法和纪律!
  而汉军的军法和纪律,基本上是照抄的秦法。
  失期者斩,失军者族,失令者杀无赦!
  除了义纵,真没有人敢担起这个责任来。
  义纵却是盯着地图,他也知道,这个情报的重要性,更知道,这个决定很难下。
  他想起了六年前,吴楚之乱时,在昌邑城时,他的岳父兼老师周亚夫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梁王不断的遣使往长安,哭诉周亚夫不肯救睢阳之事。
  天子催促周亚夫立刻救援睢阳的命令也不断传来。
  但是……
  “立刻去传天官!”义纵下令道。
  不多时,负责记录气候和温度的天官就被带到了义纵面前。
  “最近几日,可有暴雪的迹象?”义纵问道。
  这也是在义纵眼中,现在汉军唯一一个不能出塞的理由。
  天气条件不允许!
  那天官却是捧着一本册子,仔细看了看,然后答道:“以最近数日,下官以及诸僚所记录的温度变化、风向、风力和过往云中物候记载来看,未来一旬,云中及周围数十里,或有小雪和风雨,但暴雪却不至于……”
  义纵听了,点点头,对对方拱手道:“辛苦了,请下去休息吧!”
  送走天官,义纵看向诸将,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战机千变万化,转瞬即逝!”
  “传我的军令:全军各部,各营,各校尉司马,皆听令:自高祖受困于平城,吕后受辱于冒顿,至今数十载,匈奴稽粥氏残暴无道,屡侵我汉家边境,杀我汉家同胞!自高帝以来,北地至辽东,几人未尝受匈奴之辱?夫春秋曰:襄公复九世之仇!今吾奉天子诏命,率王师伐之,顺天应命!”
  “拿下高阙,复我赵武灵王之塞,克复榆林,收秦始皇帝之土!”义纵振臂高呼起来。
  “拿下高阙,复我赵武灵王之塞!克复榆林,收秦始皇帝之土!”诸将跟着呼喊起来。


第1042章 出塞(二)
  翌日,大雾弥漫,早晨的气温降到了负两刻,地面上凝结的冰霜,甚至让路面结冰。
  在云中城外的军营中,一个个汉军将士,人人甲胄齐备,昂首挺胸,站在校场内。
  这里是羽林卫和虎贲卫的胸甲骑兵大营。
  义纵带着将官们,走上高台,望着全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天气很冷,寒风吹在脸上,让人的鼻子都有些生疼。
  但义纵和将官们的心却是火热的,滚烫的。
  自从秦二世下令王离放弃榆林塞、高阙塞,率领长城兵团回归,扑灭农民起义以来,中国就已经失去了那片沃土八十多年!
  高阙城以南,是赵武灵王留给子孙的遗产。
  而榆林塞以南,是秦始皇帝和蒙恬,用了十多年打下的疆土。
  义纵甚至还能从史书之中,读到秦人对那片土地的描述:新秦中。
  祖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留下的基业,决不能放弃,更不可有放弃!
  中国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
  自古以来,从夏商周至今,中国的先王,率领先民,一路披荆斩棘,伐山开路,几千年才有了今日中国的疆域。
  虽然秦末战乱,使得中国重创,丢掉了许多土地。
  但,在当今天子的领导下,汉家正在一点一滴的将这些故土拿回来。
  南越臣服,东海内附,闽越恭顺。
  南方之事,大体底定。
  在东北方向,汉室更是一跃千里,不仅仅全部收复了燕之故土,还重新将朝鲜及其周围的东夷部族王国,纳入天朝的体系。
  现在,中国天朝上国的拼图,就剩下最后两块了。
  一块,就在这长城之外,以高阙为核心的赵国九原郡和以榆林塞为支柱的秦人故土。
  而另外一块则在西南群山之中,散落在山峦之中的夜郎、僰、滇、莋等国。
  只要能收复这两个地区,那么,中国,就将再次成为一个整体。
  并登临天下至尊的宝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义纵举起手,在自己的胸前一击,行了个军礼。
  其他将官也纷纷行军礼。
  回应他们的是,整齐划一的金铁击鸣之声。
  义纵向前一步,看着自己眼前的这支汉军精锐,真正意义上的虎狼之师。
  从他们的眼中,义纵看到了朝气,看到了骄傲,还看到了逐渐升高的昂扬斗志。
  清了清嗓子,义纵拿起一张草稿纸,站到一片铜制的话筒前,对着全军说道:“诸君,诸校尉司马队率什长伍长及至于诸正卒,今天,吾辈齐聚于此,望塞外之茫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