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生前,曾经公开称赞他说:雍也可使南面!
  临终之时,更是对诸弟子赞道:贤哉雍也,过人远矣!
  这实际上是将自己的衣钵,交托给了子弓先生。
  而子弓先生没有辜负孔子的期望,他带领师兄弟们整理了孔子生前的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全篇没有擅自删改一字一句。
  当然了,今天的其他派系,肯定不会这么认为的。
  譬如公羊、谷梁和左传一系,肯定会认为子夏先生才是孔子的衣钵传人。
  而鲁儒、楚诗、韩诗,则都肯定是认为曾子才是孔子的衣钵传人。
  至于思孟学派和重民学派,则必然坚持着孔子…子思…孟子这样的传世体系。
  而荀子学派,则坚定的认为,唯有子弓才是孔子的唯一衣钵传人。
  其他人都是假冒伪劣的,而且都有着篡改孔子和歪曲孔子思想的企图,乃至于事实!
  必须大加鞭笞和讨伐!
  这个事情,在后世人看来,可能也就这么一回事。
  但在如今,却是关系着大是大非,自己学问的正确性和普适性的大问题。
  是关系着学派生死存亡的关键。
  所谓,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国家如此!
  政权如此!
  家族如此!
  学派也是如此!
  是以一时之间,整个会场的气氛,都有些凝重。
  要不是到处都有着羽林卫的卫士在镇压,恐怕就这一句话,儒家内部都能打起来。
  如今,虽然没有打起来。
  但也差不多了。
  几乎除了韩诗派和楚诗派外,其他所有儒家派系的巨头和弟子门徒都是怒目圆睁。
  一个个都在心里面大骂着:“放你X的狗屁!”
  要不是害怕被驱逐出场,肯定有人要跳上台去跟朱文决斗了。
  但朱文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他依然是不紧不慢地说道:“当今之世,诸儒生则非是如此!”
  “或喋喋以大言,或高论以三王!”
  “岂不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作不成!”
  “故圣王治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然后天下治!”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说到这里,朱文挑衅性的望了一眼整个儒门的派系巨头。
  挑衅意味非常浓重!
  但,这恰恰是很多人的命门。
  也是中国多数学者的弊端!
  纸上谈兵,每一个人都是孙武。
  但一旦实践,可能连赵括也不如。
  当年,朱文正是目睹了这一点,才心生愤慨。
  人人都是高谈阔论,谈论三代之治。
  谁来发展当今?
  谁去关心黎庶?
  谁又来拥抱当世?
  沉迷在三代的幻梦之中,不可自拔的人,在朱文看来,全是傻逼!
  想到这里,朱文就猛然提高了声调,说道:“方今幸甚,圣王在位,以圣德驭器,用德政佐民,兴水利,作水车,轻徭薄赋,假民牛马,四海黎庶皆欢腾,虽禹王亦不能比!”
  这个马屁,拍的太舒服了!
  之前,思孟学派和重民学派的马屁加起来,也顶不上这个马屁。
  因为,这说的是事实啊!
  至少是事实的一部分!
  刘彻早就在民间借着绣衣卫到处鼓吹和宣传他的政绩了。
  为的就是在今日的石渠阁,让诸子百家来好好表扬一下。
  结果,前面的人,都好像成了瞎子!
  这让刘彻真是好生郁闷!
  如今,终于来了个懂事的了!
  不错!
  年轻人值得鼓励!
  刘彻微微笑着,以示赞同。
  但,对朱文来说,这却不是马屁,而是他的真实感受!
  对荀子学派的人来说,机器和机械,一点都不可怕,相反非常可爱。
  因为,君子驭器!
  对他们来说,发明创造和机械技巧,都是要服务天下的。
  只有营营苟且的小人,才会害怕机器和机械的发展。
  真正的君子,会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将机械和机器,有利于天下,有利于百姓。


第1214章 讽刺
  因为不是拍马屁,朱文的神色,依旧如常,他望着满场的公卿和士大夫,开始了自己的第二部分的论述。
  “吾尝闻,淳于髡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轻声的叙述着道:“今天下之势,名分而群类之势,越发显然!”
  “身为士大夫,吾辈不敢不观之,视之……”
  这也是荀子一系的儒生最大,也是最明显的特征了。
  他们从来不避讳去研究和观察事实的本质。
  当年荀子入秦,深入秦地,虽然与秦昭王谈崩了,但是,荀子却依然毫不避讳的赞扬秦国体制和系统。
  而不是跟其他儒生一般,言必称暴秦……
  同时,荀子学派还是儒家内部唯一一个关注于社会学的派系。
  在其他儒家派系,一个个专注于天命,天道的时候,荀子就已经透过了问题的表面,直入真正的核心关键所在。
  提出了名分使群的观念。
  这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学。
  如今的世界变化,是根本逃不过这些信奉荀子思想的学者的眼睛的。
  但是……
  朱文并非狂士,只会想要自己爽了,而不管其他人。
  他很清楚,这个问题,只能浅尝辄止。
  他更明白,他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起当政者,尤其是当今天子的注意——如今的社会形势变化之快,超乎想象。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自宗周礼法制度崩溃以来,天下变化最剧烈的时刻了!
  前者,催生出了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级。
  而如今的社会变化,却在催生另外一个阶级与群体。
  虽然如今还看不出端倪和全貌。
  但根据朱文的观察和估计,最多二十年,很可能某些地区会出现,工商业的从业人口,追上农业人口的事情。
  这个事情,国家和当政者必须及早的注意到!
  不然,很可能会发生灾难!
  刘彻自然听出了对方话里的意思。
  “不错啊,荀子的门徒,果然厉害!”刘彻在心里赞了一声。
  不过,可惜的是,至少在现在,荀子学派是不可能成为主流,也不可能真的影响国策。
  原因很简单,条件不允许!
  现在的社会,连孟子都不可能成为主流。
  何况比孟子还激进还先进的荀子?
  要知道,孟子还只是喊喊民贵君轻而已,荀子是直指人民有权力推翻暴政,并且号召人民去推翻暴政的!
  如世人熟知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
  但几人知道,荀子思想里还有更加河蟹的东西?
  譬如“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
  要不是刘彻是穿越者,恐怕也会严厉打击和打压这个学派,不使它有任何复活的机会!
  更别提,荀子思想之中,不河蟹的东西,比比皆是,荀子三十二篇,随便哪一篇摆到任何一个君王面前,都会是不能忍!
  就目前来看,百年之内,荀子学派别想翻身。
  除非……
  汉室能够跑步进入工业化,完成资本主义的积累……
  从这里,你就知道,荀子思想,究竟超前了多少?
  这才是荀子学派,荀子死后,就渐渐消亡的真正原因。
  不是他的弟子门徒们不想去宣扬。
  实在是宣扬等于作死!
  他们只能妥协,退而求其次!
  也就是现在,随着汉室思想界和言论界的桎梏松懈,才让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搞风搞雨。
  当然,这也跟荀子本人的教育策略和方阵有关。
  荀子自己就说了: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他教授弟子,并不希望弟子盲从自己。
  而是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超越自己!
  这与荀子本人的法后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一点,刘彻也很欣赏。
  这个世界,倘若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那么,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非要去追求退化?
  三代先王和先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可不是为了子孙后代回到他们的世界。
  恰恰相反,先王和先民,永远不会希望,子孙后代回到他们的时代,过他们的生活。
  而生物的演化,更是为了将更好的基因和更优秀的东西,传递给子孙后代。
  但,这,恰恰是中国社会现在的顽疾。
  刘彻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自己慢慢的去改变和改造世界。
  所以,刘彻知道,这一代的荀子学派的佼佼者之后,很可能,荀子学派会进入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
  原因很简单。
  这些人的弟子门徒,在荀子思想的熏陶下,肯定不会墨守成规,如同其他派系的成员一样,遵奉着师长们的教诲。
  他们会走上自己的道路。
  就像韩非子、李斯、张苍、浮丘伯一般。
  从这个方面来说,荀子自称自己是孔子的嫡系传人和正统,还真没有吹牛皮。
  这手因材施教的本领,整个儒门之中,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谁?
  想到这里,刘彻也是感慨了一声。
  学术界其实跟自然界一般。
  有时候,并不是最好的最强的能够活下来。
  在很多时候,都是最适合,最适应环境的能够生存下来。
  就像在白垩纪,哺乳动物算什么?
  当时的爬行动物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庞大的强大的生态链。
  但一颗陨石就终结了恐龙的时代,并开启了哺乳动物的世界,直至今日。
  而在台上,朱文却是依然在叙述着荀子学派的主张。
  当然是专门挑选过的,避开了许多敏感言论的主张。
  但即使如此,这些主张,听在公卿列侯耳里,也是刺耳的很。
  像什么“圣人者,人之积而至”更是绝对的叛逆之言!
  许多列侯都听得眼睛有些发红。
  还好,朱文在这些方面都是一言带过,没有深入。
  否则,天知道会引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