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就像蝗虫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而发展到现在,匈奴的后队,本该是殿后和为其守望的骑兵,现在几乎都转职成为辎重兵了。
  而这样的结果,在现在的战场上,毋庸置疑是致命的!
  不过,既然敌人这么笨,那么,棘武当然不会好心的提醒他们。
  只会趁他病,要他命!
  ……
  傍晚时分,义纵带着大军,在上谷郡的一个县城旁边安营扎寨。
  “将军,上谷郡郡守棘公已经在三个时辰前如约放弃小城!”一个校尉过来禀报着。
  义纵听了,轻轻握住拳头,有些激动。
  整个上谷郡的郡名,都来源沮阳城背靠的那个深谷。
  所谓上谷——谷上之城也!
  背依山谷的沮阳城,在先天上就很适合作为要塞,所以,自燕昭王建成以来,其主城就一直是军事用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谷的人口渐渐增多,商贾往来开始频繁。
  于是,大约在战国晚期的时候,沮阳城外就多了一个与这相连的小城。
  小城很简单,最初只是拿了个篱笆就围起来的一个聚集地。
  但后来发展的越来越快,如今,沮阳小城的规模也类似于一般的县城了,除了没有护城河外,这几乎就是一个标准的汉家要塞。
  现在,棘武放弃沮阳小城,可能在匈奴人看来,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但是……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占领的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
  在他们面前,高达三丈的坚固城墙,依然会是他们难以逾越的天险。
  除非匈奴人从少府搞来一罐禁忌之物,不然,只要守军粮食和饮水充足,他们完全可以坚持半年!
  “现在就等着郭懋来个截断造阳了!”义纵在心里说道。
  如今在上谷战场上,匈奴人无疑已经落入了汉家的天罗地网之中。
  只要郭懋率领的骑兵,能够按时的切断造阳长城一线,那么,马邑之战的翻版就会上演。
  当然,上谷与马邑不同,包围圈里的匈奴人,其实还是有机会逃出去的——假如他们运气够好的话!
  所以,其实上谷之敌,已经不在义纵的重点思考范围内了——汉家集结起如此庞大的军团,还吃不掉三万多匈奴人的话,那就太废了些。
  对现在的义纵来说,怎么以最小代价获得胜利,然后迅速北上,继续吃掉渔阳之敌,才是他要考虑的。


第1297章 崩溃的开始(一)
  五月末的北国,气温逐渐升高,盛夏达到了顶点!
  大量的蚊子和苍蝇,嗡嗡嗡的萦绕在匈奴军队的牲畜群和马匹之中,让人不胜其烦。
  这也是匈奴人不愿意夏季南侵的缘故。
  高温、苍蝇、蚊子,是所有人的噩梦,而且很容易产生疫病。
  须卜当户踢开自己面前的一具死尸,眉毛皱了起来。
  自从右谷蠡王亦石攻破了汉朝的造阳防线后,汉朝人立刻就弃守了什辟县,然后又在数日内放弃了大片的土地,直接退缩了一百多里,在这沮阳附近才开始重新阻截匈奴兵锋。
  但即使如此,汉朝人所做的一切,都似乎非常有针对性。
  “我此路走来,部族上下只抢到了五百石不到的粮草,一百多石的盐……”须卜当户悄咪咪的眯起眼睛:“倒是丝绸、大黄、酱菜和腌菜,抢了不少……”
  他看着地上的这个死人,他是被活生生饿死的!
  自造阳入塞,进入汉朝内地时,每个匈奴人只携带了仅够三日的粮食。
  本来,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打进汉朝去抢就是了。
  不可能抢不到!
  旁的不说,单单是楼烦人和乌孙的牲畜群,就足够大军吃撑!
  但是……
  须卜当户紧紧的抓住了自己腰间的刀柄,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
  “我军还没有进攻时,楼烦人和乌孙人就抢先放火焚毁了他们的家园……他们带走了一切,却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
  “我军进攻造阳时,汉朝人猛烈抵抗,但在抵抗了数日后,却忽然撤兵……”
  “现在,他们甚至连这沮阳的外围都全部放弃了……”
  汉朝人想干什么?
  或者说,他们拖延了这么长的时间在等待着什么?
  须卜当户想起了那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汉朝皇帝是天神下凡,可以预见未来,洞察万里!
  若这个故事属实的话,那么,当一个多月前,匈奴决定南侵时,汉朝人恐怕已经知道了。
  换句话说——现在,他与他的部族,很可能陷入了一个天大的罗网之中!
  假如他的这个猜想正确的话,恐怕现在,汉朝的主力正在从各个方向合围过来。
  “不可能……不可能……”须卜当户重重的摇摇头,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情。
  但现在的一切,却又不得不使他这样去想。
  自从进入汉境,部族的收获,除了那些精美的汉朝器皿和大的青铜器外,粮食、食盐和可以用于军用的草料缴获很少很少。
  迄今为止,整个右谷蠡王麾下的这三万铁骑,可能加起来也才抢到几千石粮食和几百石的盐。
  就这么点物资,根本不够补充损耗的。
  可能也就相当于军队两三天的口粮吧,这人吃马嚼,速度可是很恐怖的!
  旁的不说,单单是牲畜的盐水饮用量,就大的吓死人。
  但汉朝人却不同寻常的带走了几乎所有的粮食、食盐。
  他们宁肯留下黄金和宝物,也要优先运走粮食!
  须卜当户就曾经在一处汉朝仓库的遗迹里看到过哪些被灰烬和柴禾下被掩埋的一串串铜钱。
  但那些原本应该是盛放粮食的仓库里,却是干干净净,连一粒米也没有留下来。
  匈奴军队到现在为止的全部缴获来自于地方大户人家和商贾的家宅院落的挖掘。
  而汉朝的官方机构里,匈奴人能找到的永远是瓷器、搪瓷、青铜或者丝绸。
  若没有预谋和提前准备,根本不可能做的如此彻底和果决!
  想到这里,须卜当户就变得混乱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氏族之长,匈奴左大当户对他说过的话:“此去,你必定要护得氏族精锐的安危,不要逞强,遇险则避,没有人会说你的……”
  在当时,须卜当户还以为是自己的那位族长叔叔脑子烧糊涂了,说了这样的话出来。
  但现在想想,却是大有深意。
  氏族的高层在谋划着一些事情?
  须卜当户不得而知,但他却已经理解了族长的意思。
  保存自己,才是草原上胜利的唯一法则。
  倘若在这里,将须卜氏族的精锐葬送一空,未来,谁来为须卜氏族声张?
  想到这里,须卜当户就一脚踢开那具死尸,叫来了一个自己的亲信骨都侯,对他吩咐道:“你立刻带三百骑,游走到造阳和草原接壤的地带,随时准备接应我……”
  “遵命!”那个骨都侯问都不问就领命而去。
  须卜当户却觉得这样还不够保险,他随即召集了自己的全部骨都侯。
  骨都侯,是匈奴的中高级军事贵族,专门负责作战,是一个部族里最骁勇的战士!
  所以,后人曾经写诗赞道: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将霍去病的对手,置换成匈奴骨都侯。
  这对,也不对。
  因为匈奴人的骨都侯就跟汉军的司马校尉一样,数量众多,而且素质残差不齐。
  本部的骨都侯,每一个人都是射雕者!
  但杂牌部族里的骨都侯,却很可能连马都没有一匹,只能骑头羊来凑个数。
  须卜氏族作为匈奴除了王族外,最强的三大氏族之一。
  本钱自然也非常奢华。
  如须卜当户,他麾下总计有七位骨都侯,大小渠帅三十余位,分置为左右都尉统帅,总兵力超过六千骑,放在草原上,足以横压一地,镇压不服!
  而现在,这些刚刚因为汉朝主动放弃了沮阳外围而正兴奋不已的贵族们,更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虽然到现在为止,匈奴人还从未在战场上占得什么太大的便宜。
  汉匈两国的士兵的交换比,甚至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三!
  平均一个汉军士兵倒下,匈奴就要倒下三个!
  但能够长驱直入,深入汉朝腹地,重现父祖的荣光,让他们的肾上腺素暴涨,难以自抑的民族自豪感充斥着他们的身体,几乎让须卜当户以为自己回到了老上单于时期的匈奴。
  可惜……
  这注定只是回光返照,甚至是虚假的回光返照。
  须卜当户动了动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与这些贵族解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自己感觉到了已经被汉朝包围了?所以要跑?
  恐怕会死的很惨很惨……


第1298章 崩溃的开始(二)
  “诸位头人……”须卜当户清了清嗓子,压了压手,对着这些自己麾下的骨干与精英们和声和气地说道:“在数百年以前,我须卜氏族就是孪鞮氏族的左膀右臂……”
  其实,在实际上来说,须卜氏族应该是孪鞮氏族的外戚。
  就类似于契丹的耶律氏与萧氏一样的世代姻亲。
  这在游牧民族出于部落联盟时期,是非常常见的分工合作。
  而呼衍氏族,则类似于军官,专门给王族当打手,最后的兰氏,则作为单于的智囊和参谋而存在。
  这样的体系,从头曼单于时代之前的久远历史就已经存在。
  发展到今天,更是已经成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传统。
  历代单于都会娶一位须卜氏族的女子来做自己的阏氏,即使是冒顿单于弑父自立后也是如此。
  即使是老上单于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想要改革这种通婚形势,也是无可奈何。
  传统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不仅仅孪鞮氏不会去考虑须卜氏族会不会背叛?
  就连须卜氏族,也是习惯了生活和依偎在孪鞮氏族的身边。
  但是现在……
  须卜当户的理智告诉他……
  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