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赳赳武夫,国之干臣,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自古以来,关中子弟,就没有在夷狄面前退却的!
  匈奴骑兵的速度很快,快的让人难以想象。
  特别是在这种短距离的爆发上,他们的战马速度起码是汉军战马速度的两倍。
  他们挥舞着马刀,虽然他们的武器不如汉军。
  但是,速度可以弥补一切。
  汉匈两国最精锐的骑兵,在这平原上交错而过,彼此的马刀相互辟出。
  一阵阵金铁交鸣之声,彼此响起。
  匈奴人在一百步外停下了战马,而汉军骑兵则只冲出了五十步,就再调转马头。
  此刻,方才的战场上,已经是倒伏了无数尸体。
  有汉军的,也有匈奴人的。
  不过……
  黄匡伸出舌头,舔了舔自己的马刀上的血迹,他兴奋的撤掉了自己战袍,然后将臂膀包扎起来。
  方才,那个匈奴骑兵的马刀,在他的左手臂膀上留下了一道深可见肉的纪念。
  不过,他却割下了他的脑袋。
  事实证明,细柳营中的艰苦训练,没有白费。
  过去数百个日日夜夜,在教官鞭子下,在上司督促下的枯燥练习也没有白费。
  因为,现在,汉军骑兵还有两百七十余。
  但匈奴人却至少遗尸八十具!
  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人数优势和速度优势。
  但是……
  却一败涂地!
  而此刻,在这些匈奴骑兵身后,汉军的主力已经全速冲过来了。
  黄匡扭头,看了一眼孙振,问道:“校尉,可还撑得住?”
  “好兄弟!”孙振一甩自己脸颊上的鲜血,咧着嘴笑道:“我还死不了!”
  他回收瞄了一眼,在他身后正在全速冲来的匈奴主力,一挥手道:“走,我们绕过敌人!”
  说着他就用马刀挑起了一个在地上已经被践踏的稀巴烂的人头。
  这是他的战利品。
  也是他恢复家族荣光的证明。
  “祖父大人,孙儿没有辱没您的威名!”
  北地都尉孙卬,他的祖父,也是天下知名的忠臣义士与英雄。
  更是他自小就仰慕的偶像。
  现在,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回到家乡,将他的神主牌,重新拜访到宗祀的正中,在其上再次刻上“故大汉瓶候孙公讳卬老大人”的字样,甚至于送入凌烟阁,受天子册封,为一山之主,一河之伯。
  为此,被匈奴人在脸上留个记号,顺便送一只耳朵给他们,值!很值!


第1360章 决战(五)
  当孙振率着自己的骑兵,从一侧奔向自己的主力时,那支匈奴骑兵没有过来阻拦。
  他们只是瞪着眼睛,看了看孙振和他的骑兵,再看着那个被孙振挑在马头的首级,沉默不语。
  许多人都想拔刀,缠住这支汉骑。
  但是,没有人敢动。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清楚,他们只要敢动,在这里耽搁一下,后面冲过来的汉骑就会将他们撕成碎片。
  更因为,方才的那次接触,让他们震怖不已。
  他们,是胥纰军,是白狼骑。
  匈奴王庭的精锐,号称单于爪牙,与折兰人一起作为匈奴帝国镇压世界的强军。
  从来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在西域三十六国,胥纰军的一个骨都侯部就完全可以横行无忌,视万国军队如草芥,视其国王族长如狗彘。
  在西方,像他们这样一支精骑,也完全可以弹压一地,镇压一族。
  他们的骑术,举世无双。
  每一个人,都是战场的老手。
  他们精于杀戮,是最职业的征服者。
  他们在马上的战斗技能,更是几乎可以说点满了。
  作为引弓之民,他们的身材虽然矮小,但四肢粗壮有力,在以前,很少有人能挡他们一刀之劈。
  但是,在刚刚,他们以两倍的兵力优势与这支汉朝骑兵对冲。
  原本,这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即使不能杀尽这支汉朝骑兵,至少也可以重创对方。
  但,事实却是。
  他们败了。
  而且,败的干净利落,败的无可挑剔。
  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熟练战斗技能,他们曾经视为立命之本的骑术,在汉朝人面前,却显得粗糙而幼稚。
  许多人都胆战心惊的回味着方才的那个瞬间的接触。
  汉朝骑兵的骑术,一点也不亚于他们。
  甚至,可能还有所超越!
  尽管,他们不愿意承认。
  但这,却是事实!
  这让他们震撼,惊讶甚至恐惧。
  要知道,引弓之民,可是马背上的民族。
  在草原上,哪怕是一个奴隶,从出生到死亡,大半时间也是在马背上渡过的。
  多少年的寒来暑往,多少次的春去秋来。
  引弓之民,从幕南迁徙到幕北,跨越沙漠和戈壁,渡过千里无人烟的瀚海。
  无数人死了,无数人掉落下马,被野狗和秃鹫啄食。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磨砺出了他们的骑术。
  但,这些汉朝人,明明是冠带之民,农耕民族,他们的骑术,却已经与他们这些白狼骑兵,哪怕是在匈奴,也是善骑之士中的精锐骑兵不相上下!
  这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还是他们的技战术。
  简单,粗暴,但是非常实用。
  而且劈砍有力,反应过人。
  就仿佛,他们从出生到现在,日日都在磨砺自己的马上战斗技能一般。
  要知道,匈奴骑兵,想要获得出战的资格,那需要从十四岁就开始跟随氏族的骑兵到处游猎。
  从最脏最累的活开始做起。
  在荒郊野外,在密林深处,在沼泽之中,他们起篝火,撘营盘,忍受蚊虫叮咬,啃食着发臭的肉干。
  一年年重复,一点点学起。
  直到二十岁,才有资格被授予弓箭和青铜铤,获得战士的资格。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然后,他们必须不断磨砺的技战术。
  在森林里围猎野兽,在湖泊边射猎候鸟,追踪野兽,与丁零人、扶余人在冰雪中战斗。
  跟随部族,沿着迁徙道路,走过炎热的沙漠,忍受着饥渴的捶打。
  又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迎着寒风和风沙的打击,艰难前行,捕猎猎物。
  这样,经过三年锻炼,他们才有资格进入各部万骑甚至单于本部万骑,成为一个地位崇高的匈奴勇士。
  而胥纰军的要求就更苛刻了。
  不仅仅必须掌握所有技能,还必须比其他人更优秀,更厉害,才可以进入。
  换句话说,每一个胥纰骑兵,从十四岁开始,就一直是引弓之民各部的佼佼者。
  而且,他们必须接连十年都是如此优秀,才有机会进入胥纰军,成为白狼的勇士,单于的爪牙。
  而在现在,这些汉朝人却表现出了远超他们的技战术。
  尤其是方才的劈砍和攻击,让这些白狼骑兵胆战心惊。
  “假如,汉朝人,人人都是如此厉害……”有人低声叹息着:“那我大匈奴恐怕灭亡在即……”
  引弓之民,无论多么疯狂,又或者无论多么的孱弱和胆怯。
  但他们的思路和想法是一致的。
  假如说,在中国,社稷神器,有德者居之。
  那么,在草原上,这霸主之位,共主之尊,就真的是强者居之!而且是行之于各处的真理!
  从前,东胡人很强。
  所以,万族俯首,千王臣服,哪怕冒顿也曾经在东胡王面前摇尾乞怜。
  其后,匈奴崛起,击败东胡。
  于是各族纷纷投诚。
  只不过数年,整个幕南,就几乎全为匈奴所有。
  就连过去的东胡本部的部族,也纷纷跪到了匈奴人的马蹄面前,请求成为匈奴人。
  这就是草原人的现实!
  千百万年来,游戏规则一直如此。
  赢家通吃一切,输者输掉所有!
  只是……
  汉朝因为是冠带之室的缘故,才让各部族和各方势力观望、疑惧甚至不安。
  不然的话,现在,早就有着成千上万的牧民,跑到长城脚下恭请大汉圣天子,伟大的神皇,汉朝人和引弓之民的主宰,幕南和幕北的保护者,祁连山的主人,阴山的神明,至高无上的天单于陛下临幸草原,将恩泽雨露,播散于万族之内。
  不过,即使如此,也依旧有大批大批的人,已经在等着“箪食浆壶以迎王师”了。
  带路党们更是摩拳擦掌,准备给新主子留个好印象。
  胥纰军,所谓的白狼勇士们,只不过反射弧稍微长了一点,也不服气,不认输。
  但在现在,至少在这批人内,种子已经发芽了。
  他们虽然依然对汉军保持着敌意,但是,却默默的对孙振让开了道路。
  没有人上前,更无人阻拦。
  这些人已经清楚。
  这一战,将决定什么事情。
  有人轻叹一声,问道:“大匈奴,真的没救了吗?”
  没有人回答,有的只是长长的叹息。
  “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一个渠帅说道:“我原以为这只是幕南人在造谣,想不到……”
  此刻,汉军细柳营的主力,急速冲来。
  匈奴胥纰军的主力,则排成一个整齐的冲锋队形,迎向汉军。
  随后,两者碰撞在一起。
  就如同彗星撞击在土星的表面。
  立刻就是烟尘万丈,其色如血。


第1361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盛夏的午后。
  炙热的阳光照在未央宫的宫殿群之中,热的有些厉害。
  站在一座宫殿的门口,刘彻牵着小橙橙的手,静静的等待着。
  忽然,一声啼哭打破了宫中的安宁。
  刘彻立刻站起身来,走上前去。
  两个产婆推开殿门,将一个被包裹在襁褓之中,哭闹不停的小孩子,呈递到刘彻面前,恭喜道:“恭喜陛下,夫人给陛下诞下了一位皇子!”
  刘彻低头看了一眼那个在襁褓里咿咿呀呀的啼哭着的小丑人儿,微微笑了一声,拍了拍手掌,对左右道:“赏!”
  然后,他抱起小橙橙走进这宫殿之中。
  产后的夏胭脂虚弱的挣扎着要起身,刘彻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