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因为思想的改变。
在现在,这个没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学一个技能,学一项技术在身,从天子一直都庶民都是认可的,并不会认为是什么奇淫巧计,君子不能学。
恰恰相反,此时的社会风气认为:福为上,贵次之,既贵各各学一伎能立其身。
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结果所有人都看到了,只奇淫巧计这个名头就足够吓退大多数有志青年学习和研究农业、畜牧技术的热情。
“所以说,小猪啊,真不是哥哥为了私利抢你的皇位,实在是哥哥做皇帝,比你合适太多了!”刘德在心中想着,就命人传召褚强来见。
不多时,一个黑壮的大汉就被人领着来到了刘德的帐中,低头跪下来叩首道:“荥阳小民褚强拜见殿下!”
他行礼的姿势一丝不苟,完全没有任何的慌乱,就这一个细节就让刘德知道,此人从小应该是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家境应该不错,一般的庶民,那里懂这些礼数呢?
想想这才正常嘛!
一般的百姓,穷人,屌丝,在这个时候别说养牛了,就是租牛都是奢望。
刘德前世在河间国,就见过一些村子的农民还是用着原始的石器甚至木制农具耕作,想用耕牛?做梦吧!
至于后来的卜式,正史上说的他好像很可怜的样子,但他能当上御史大夫,就这一点就能证明,他最起码也懂一些文化,能背许多经典,否则,凭什么坐上三公的位子?
身为穿越者,刘德很清楚,即使是在后世,规模化的养殖也不是普通农民玩得转的,别的不说,猪的数量一旦上百,那就各种问题都来了,发生一个疫病,一个措施不当就足可导致全军覆没!
能在这西元前的时代,玩规模化养殖,还玩的风生水起的人,岂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民?
于是,刘德的态度也连忙摆正了起来,亲自下场扶起他,道:“我闻公之大名许久了,今日能蒙公不吝山水之远,亲来河东想见,真是足慰生平!”
“不敢!不敢!”褚强抬头,一张大黑脸上满是络腮胡子,他冲刘德一笑,还很文雅的道“小名贱名能入殿下之耳,足慰生平,不知殿下唤小民前来,有何吩咐?可有小民能效劳的地方?”
“我欲建一个牧场,牧养牛马,闻卿相牛之术,独步天下,愿以场主之位相待,不知公可愿?”刘德非常诚恳的道。
但是,褚强却低下头,婉拒道:“小民谢殿下之恩遇,只是,小民无才无德,何以为官?”
开什么玩笑呀!
他在老家养牛,买牛,一年能赚不知道多少钱,这些年下来,光是攒下的身家就有数百万钱了,他每年的收入就已经远超了朝廷的两千石朝臣,为什么要去做官呢?
刘德闻言一愣,这还是他第一次在招徕人才时碰壁。
不过,既然褚强愿意来见他,说明,还是有可能招募到的,只是,他开价低了,人家觉得不划算!
这没什么,春秋以来,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思潮很浓烈,秦末之后,随着天下一统,这个思潮虽然渐渐平息,但还是存在的。
刘德自己也知道,像是褚强、桥姚这些畜牧业的巨头,未必能看上朝廷的那点俸禄,而且如今的社会风气,也让这些人在民间很受敬重,不存在什么自尊心缺失,要证明自己的问题。
但褚强这样的人才,刘德怎么都不愿意放过。
因为,刘德需要无数个褚强来帮助他扩大耕牛数量,从而为将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耕牛耕种做准备。
嗯,你没看错!
当此之时,耕牛耕种,只存在于长江以北,黄河以西的部分地区,基本上只有关中和关东的河内,河西、河东等膏腴之地才有用耕牛的传统,而且没普及!
历史上是武帝后期的贤吏赵过推广代田法时,才真正将耕牛耕种及犁头等工具全面的普及到关中,进而普及到天下。
而在那之前,只有富人、地主和贵族家庭才有养牛,并将之用于耕种。
第208章 奇人异士(二)
刘德调整了一下姿态,双手拉着褚强的袖子,道:“场主非官,不过是我之产业而已,愿托付于公打理!”
这就是赤裸裸的利诱了!
太史公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刘德就不信,他下了这么大的血本,还招不到区区一个褚强。
褚强闻言,却是瞳孔迅速扩大,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扑通扑通的跳了。
表面上看,刘德所说的那个什么场主连个官职都没有,必然是大坑!
但其实不然!
刘德是谁?
当今天子之子,未来的储君,将来的至尊。
给这样的人打理他的私人产业,用屁股都能想到,利益会有多大,特权会有多高。
旁的不说,先帝的宠臣邓通就是明显的例子。
当初邓通所铸的钱可是与吴王刘濞的铸钱共同瓜分了天下铸钱买卖的利润啊!
褚强不傻,他要是不够机灵的话,脑子不够灵活的话,也做不了相牛的买卖。
他吞了吞唾液,也知道,刘德都开出了这么高的价码,他再拒绝,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统治者给脸不要,那下场不用想都知道会有多惨!
于是,他跪下来叩首道:“小民承蒙殿下看重,必粉身碎骨,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刘德闻言大喜,道:“能得公之助,我心大善,将来牧场之事,就托付于公了,若能有所成效,必不会亏待公!”
刘德要弄的牧场,可不是只养几十几百头牛,起码也是成千上万,将来若是一切顺利,牧场所养的牛,甚至可能超过十万,百万。
褚强要是能打理好那个牧场,管理和照料好所养的全部牲畜,刘德觉得裂土封侯为酬,都不为过!
当然了,只靠一个褚强,就算褚强有三头六臂,万千化身,也照顾不了如此大规模的牧场。
刘德需要褚强的地方,只在于,让他将他的技术与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最好形成文字,写成书籍,归纳成案例。
这样才是发挥褚强作用最好的办法。
褚强却又道:“请殿下稍等,小民先回家安顿家小,再来为殿下效劳!”
“这是自然!”刘德笑着点点头,让人取来一百金,交给褚强道:“钱不多,与公为安家之费!”
又叫来奉车司马卫商,命其一路护送褚强回荥阳。
卫商自然是非常乐意的。
这说明他在刘德那里有地位了!
否则,刘德殿下岂会点他的名做事?
……
与此同时,雒阳以东,一片山林之间,建着一栋雅致的竹屋。
竹屋两侧风光秀美,景色宜人。
按道理来说,此处应该是人迹罕至的安静之地。
但,意外的是,此刻这里停满了车马,无数来自各地的商贾与名流,纷纷来到这里,只为一件事情:请竹屋的主人为自己看相。
一位大腹便便的富商带着几个下人,抬着一个大箱子,非常嚣张的挤开排队的人群,道:“我愿出钱十万,金五百,请许君侯为我一相!”
他昂着头,骄傲的看着周围的商贾,鼻孔里冷哼着:“谁还能比我的出价高?”
相一次面,就要钱十万,金五百,这确实是令人惊讶的一个数目。
但比起的竹屋的主人来说,就不值得一提了。
立刻就有一位公侯打扮的中年人站起身来,冷漠的来到这富商面前,挥挥手,跟随他左右的随从立刻一拥而上,将这富商与其下人踹到地上,一顿胖揍。
“区区商贾,安敢与我争锋?”这公侯玩味的笑着:“且许伯母一年只为九人相面,区区十万钱,五百金,就能办到?幼稚!”
“鸣雌亭候乃是秦始皇御笔所封的圣女,高皇帝也承认的神女,能知过去未来,人生衰败,天下局势,十万钱,五百金,算个屁啊!”另一位公侯也道。
竹屋主人正是一直隐居于商洛之间的当代相面第一人,鸣雌亭候许负。
许负的大名,如今的天下,谁不知晓?
单单就凭她出生就被秦始皇视为祥瑞,秦二世加封,汉室鼎立,高皇帝刘邦也以功封其为关内侯,先帝进一步益封五百户,还以其子为郎中令。
两个王朝,五位天子,俱都承认和认可。
就此成就,天下谁不信服?
想靠金钱就能让这样一个人相面,那也太不把两朝五帝不当回事了吧?
这时候,竹屋的门打开了,在场的数十位贵族商贾立刻一拥而上,各自报着自己的条件,只希望竹屋中的人为自己相面。
但是,很快他们就失望了,因为竹屋中只有一位老态龙钟的老男人,而不是传说中那位天下第一奇女子。
这老男人驻着拐杖,巍颤颤的走出门,朝着在场的商贾公侯拱手谢罪道:“请诸君恕罪,内子前些时日夜观天象,见北辰大放光芒,又闻洛水龙吟,此主人主得福,又见有星显于河东之上,因而内子知矣,有人主之宝出河东,因而内子已经跋涉启程前往河东一睹重宝之貌!故今日开相之期需后延三月,明岁十月,再请诸君来此……”
这一番话说的许多人一愣一愣的,顿时只觉得高大上,真是神人啊!
特别有哪些听闻了河东有宝鼎出现的人,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他们可是游走天下的商贾,消息灵通,但得知河东出现了宝鼎的消息也不过是昨日啊,这位许君侯人在家中坐,只看天象和洛水变化,居然就知道河东出了重宝,还指名了是人主之宝,真是神女啊!
对许负更加崇拜了起来。
只有那老人心知肚明,要不是前日他的长子许远派人快马加鞭前来传信,他们夫妇肯定是蒙在鼓里的,哪能如现在这样装逼呢?
……
曹阳亭渡口。
一艘小船载着一位老人数位童子,驶离岸边。
“老师,您说,汾脽之鼎,可是周鼎?”一位少年好奇地问道:“老师学究天人,应该是能卜算而出的吧?”
那老者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