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刘彻明白,他得时不时的出现在人民面前。
  捉捉贪官,惩罚恶吏,为民做主。
  让人民真真正正的看到,皇帝确实在为他们的福祉努力、奔走和辛劳。
  再没有比这种事情更能收拢民心,获取声望,树立威权的办法了。
  而且,成本小,效果高,最为重要的是影响力持久。
  你想啊,某个百姓,受官吏残害,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天上掉下一个圣天子,为民做主,铲除贪官污吏,维护正义。
  这个百姓的家人和他的邻居,必定永世难忘。
  他们会成为刘彻永远的脑残粉。
  是自走的宣传机器和自动的水军。
  不需要激励,不需要工资,也不需要编制。
  而且,他们会持续数十年,甚至几代人帮刘彻免费宣传。
  而刘彻需要付出的,不过是隔几个月出一次宫,找一找长安城里的官僚的麻烦而已。
  这个世界上,别的事情,或许你需要用精力去查找。
  但贪官污吏这种东西,只要统治者有心,一个也跑不掉!
  唯一的问题,大约就是安全了。
  但在长安城里,刘彻不需要担心这个事情。
  且不说他每次出去,都有着数以百计的精干侍卫乔装打扮保护,所过之处更是都有着好几支随时待命的军队在时刻保持响应状态。
  再说,在这个长安城里,不存在可能对他构成敌意的人。
  因为,所有曾经意图反对他,或者不服的大臣贵族,现在都已经去阳陵追随先帝了。
  剩下的歪瓜裂枣,既没有行动力,也缺乏能力,完全不足为惧。
  刘彻命令一下,自然立刻就开始了行动。
  马上就有宦官送来了早就准备好的便服,还有人拿来一套完美的伪装身份信息。
  嗯,这一次,刘彻要Cos的是一个来自信阳君家族的子弟。
  信阳君是南皮侯窦彭祖的母亲的封号,姓王,在这长安城之中比较低调,但是,到底是窦家的人,属于老虎级别的BOSS,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身份足以震慑官僚了。
  而伪装的扈从们也很快就准备齐全。
  总共是十六名侍卫,全部作武士打扮,腰配利剑,身着常服,属于那种现在很平常的贵族随从。
  此外,刘彻还让人叫来司马相如。
  这几年来,司马相如在天下的名望是越来越高,甚至隐隐已经有了贾谊接班人的名头。
  带上他,则是为了告诉人——哥的来头确实很大!
  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识相的家伙的骚扰。
  除此之外呢,也可以借司马相如的口,为今天将要发生的事情做个证明。
  没办法,在这西元前的时代,刘彻没有奥观海那个条件玩摆拍,只能找个足够强有足够代表性的人来见证了。
  司马相如却是很高兴。
  这货最近几年,过的可是不要太嗨皮。
  在长安城之中疯狂撩妹,至少有四五位贵妇为了他争风吃醋,差点闹得满城风雨。
  还是刘彻出手,帮他擦了屁股。
  嗯,文人嘛,就是这样,不能对他要求太高!


第1457章 为民做主(二)
  带着司马相如,刘彻在北阙出了宫门,自司马门进入戚里,然后从御道出武库,就进入了喧哗热闹的新长安。
  迎面而来的,首先就是数不清的人流。
  在这次改造之后,长安城正式形成了八街九陌的格局。
  既整个城市,有八条主干道纵横相连,又有九条通向城外各地的交通大道。
  最著名的,自然是尚冠里大街。
  尚冠里大街,起自武库,向东延伸,直通便门桥大道和灞桥大道,与渭桥相连。
  这条大街,是长安八街之中最宽广的大街。
  足有三广,可以并行十二辆标准重载马车,差不多能与后世的八车道相媲美。
  但在此时,即使是这条以宽敞著称的大街,也是拥挤不堪。
  甚至就连御道上也挤满了人群。
  而在道路两侧和人群中,那些穿着赤服或者戴着红袖章的城管工作人员则尽职尽责的忙着梳理道路、清理各种垃圾。
  当初,城管司刚刚建立的时候,其实不过是一个敲竹杠的衙门。
  那个时候,穷的根本不需要节操的刘彻授意剧孟,成立的这个机构,本质上就是为了敲商贾的竹杠而存在的。
  是以,最初整个城管司的人,全部是长安城中的刺头和游侠,满脸横肉,一看就是恶人的那种。
  但谁都想不到,不过七八年时间,这个当初只是敲竹杠,顺便干点正事的衙门,已经成为了整个长安城最大、人员最多、职责最多的衙门。
  其名下雇员、临时工、官吏加起来几近万人。
  单单是有编制的工作人员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人!
  真是可怖!
  但没办法,长安城太大,人口太多,每天百万长安民众吃喝拉撒,留下的生活垃圾,假如不能及时清理。
  那么,长安城大抵就会变成中世纪的巴黎了。
  多亏了城管衙门的工作,如今的长安,才会这样的整洁干净。
  哪怕是过去半年的大规模拆除、建设,留下的数以十万石的垃圾,也是靠着城管和隧营才能及时拉去城外掩埋。
  “去章台街……”刘彻在马车上沉吟片刻,就下了命令。
  章台街,是长安八街之一,也是仅次于尚冠里大街的繁华大街。
  其北有刚刚落成的廷尉官衙和家属宅院群,东北是新建的柳市,其他地方则为民居区。
  这次重建,有七个过去的贫民闾里被迁移到章台街一带,此外,原本在当代还有着三个商人聚集闾里以及另外十几个平民闾里。
  在这条大街上,曾经发生过许多的典故和故事。
  最著名的莫过于后世“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这个典故就是发生在此。
  张敞同志的家宅,便是在这章台街。
  但在此时,章台街的地位,却并没有武帝后那么重要。
  这从过去,章台街一般都是商贾的居住区就可知道。
  这里,在过去曾是长安城的游侠和地痞无赖的地盘,基本上,所有关中的英雄好汉和绿林豪杰,都曾经混迹于此。
  长安城经过改造后,这些人被赶出了他们所霸占的闾里地盘,京辅都尉刀间拿着棍棒将这些英雄好汉打的哭爹喊娘,顺便将数百个逃犯抓起来,送去了长城修地球。
  但,惯性的力量依然巨大。
  此地,依然存留着大量的盗匪、游侠、地痞力量。
  刀间在过去三个月,曾经十次向刘彻弹劾了一些贵族官员,充当此地游侠、地痞保护伞,使他难以治理的事情。
  但每一次,刘彻都是留中。
  为的就是留在今天,自己以天子之尊,来亲自处理这些事情。
  形象的说,就是刘彻故意要留一批小怪来给自己刷经验。
  长安的八街九陌经过了重新规划和设计后,已经可以互相连通。
  从尚冠里大街去章台街,道路也并不远。
  最多不过十余里,但是,这十余里却走了两个时辰——没办法,长安城的人流实在太多了!
  更何况,如今又马上要到考举之时。
  每年这个时节,都会催生出一个奇特的考举经济。
  就像后世的双十一,无论是不是考举士子,是不是士大夫,整个关中的地主豪强商贾子弟,都会汇聚长安,附庸风雅,赏花弄月,顺便嗨皮嗨皮。
  发展到现在,连雒阳、睢阳、荥阳、晋阳的豪强子弟,也会如约而来。
  其中大半,压根就不打算参加考举。
  他们都是有志于武苑的优秀精英。
  现在,汉室的阶层分化已经重新洗牌了。
  一等人,是武苑的学生,是野战军的高级军官。
  他们享有超然的政治地位和百姓的崇拜、家族最多的资源以及最好的教育。
  只有那些歪瓜裂枣,才会来参加考举。
  毕竟,士大夫贵族是很傲娇的。
  他们在本能上排斥自己的精英与泥腿子寒门士子同台竞技。
  而且,大多数人年轻俊才都是很骄傲的。
  由于目前考举制度,对于贵族、两千石士大夫或者官宦之家、学阀有着优待,可以加分。
  所以,这些家族的真正精英,反而对考举敬而远之。
  他们觉得——哥需要加分?你这是羞辱哥!
  正好,天下尚武成风,家家以有武夫为荣,就是民间乡下的土财主,也以家里出了一个军官——哪怕是什长为荣。
  所以呢,北地士大夫、贵族纷纷调转腔调,转而投入武事。
  最精英,最好的子弟的目标,从来都是武苑!
  至不济也要入太学。
  考举什么的,那是次品、纨绔子去混一个头衔的地方。
  这就给了大量寒门子弟出人头地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毕竟,假如士大夫家族和贵族们的精英们也加入考举盛宴,那么这个时代的寒门和中下层子弟的出头机会就太少了!
  寒门和下层人民的子弟,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对方十万八千里。
  这是单靠努力,很难填补的鸿沟。
  譬如汲黯、颜异这样的精英,二十来岁就已经手握大权,有着方方面面的人脉,他们即使不靠刘彻,在仕途上也可以一日千里。
  一般人拿什么来竞争?
  你还在基层摸爬打滚,人家就已经端坐高堂,口称本府了!
  普通人一辈子拼搏,也不过与这些人入仕的起点相差无几。
  现在好了,大贵族、士大夫两千石这些巨鳄不跟寒门子弟玩,自己去玩武事。
  寒门子弟总算有了出头之日,可以喘口气。
  虽然,这使得如今的文武之间有所对抗和矛盾。
  文官们,特别是考举出生的文官们觉得这些武夫太过于傲慢,目中无人,骄傲的武夫们自诩自己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社稷支柱,对泥腿子出生的文官素来是鼻孔向天。
  但好在,这种矛盾也就存在于中低层。
  到了高层,尤其是郡守两千石这一级别上,基本上就是文武混一了。
  因为汉室对于两千石的要求就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