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带着这些人,建立起定居点,兽圈和草场。
  还建造各种奇奇怪怪的地窖以储备草料。
  在他们的影响下,原本淳朴善良的牧民和牧奴们,再也不将他们的主人放在眼里了。
  曾经不需要去催逼的奶酪、皮毛这样的贡献,现在就算去催逼,这些该死的奴隶也不给了。
  他们转而将那些奶酪、皮毛送去龙城,缴纳给归义单于。
  每天,都有牧民和牧奴们离开部落,投向那些汉朝人和叛徒建立的定居点。
  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
  哲本的部落,在过去,鼎盛之时有着邑落五百,人口三千余。
  但现在就剩下一千多人了。
  几乎所有的牧奴都跑光了。
  而他和他的武士们,却根本不敢阻拦这些牧奴逃跑。
  因为,那些该死的叛徒……太强大了!
  无论是忠勇军,还是楼烦军,随便派出百十号骑兵,就足以横扫他的部落。
  甚至,他的军队很可能只要看到汉朝的军队的冲锋,就会丢下逃跑。
  没办法,引弓之民现在被南方的南蛮子打掉了全部的骄傲和尊严。
  无论是西匈奴还是北匈奴,都畏惧强大的汉军。
  至于像哲本这样过去连匈奴人都看不起的小部族首领,在汉朝人面前,就跟蝼蚁没有差别。
  甚至,哲本还知道,他这样的部族的军队,连汉朝的商人的卫队也打不过……
  三个月前,有几个部族,觊觎一支汉朝商队的财货,恶从胆边生,纠结了一千多骑兵,想要趁着汉朝巡逻的骑兵离开的机会,吃掉这个商队。
  结果……
  一千多骑兵,被两百多人的汉朝商队卫队打的抱头鼠窜。
  事后,龙城震怒,三千多汉骑像疯狗一样,冲入了那几个部族之中,将部族上下的所有贵族和头人全部拖到了龙城斩首,脑袋挂上了龙城的城头。
  归义单于夏义公开宣布:敢有再袭商旅者,皆如此!
  而在事实上,不需要夏义来多此一举了。
  所有部族,都被那个事实吓死了。
  一千多骑兵,以有备对无备,占据着绝对的人数优势,还是忽然袭击之下。
  结果,还是被一支汉朝商队的护卫打成了渣渣。
  据说,当场就被这些汉朝人杀死了两百多,还有一百多人被活捉,剩下的只能狼狈逃窜。
  引弓之民们终于彻底死心,没有人再敢与汉朝人呲牙。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哲本在心里面想着:“再这样下去,我的部族,就要灭亡了……”
  汉朝人和汉朝商人的到来,使得这龙城附近的部族,人人都是自身难保。
  汉朝的商人,带来了数不清的物资。
  粟米和麦粉,堆积如山,布帛和陶器,塞满了一个又一个仓库。
  他们毫不费力的就取代了过去各部贵族和头人的地位,轻而易举的拉走了所有牧民和牧奴。
  一开始,还有人想反抗,想抗争。
  但结果,除了脑袋被人割下来,插到路边的木桩上,让乌鸦啄食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结果。
  所有部族,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打,根本不是楼烦军和忠勇军的对手。
  这些过去的同族,现在都跟中了毒一样。
  他们都深信,匈奴和所有引弓之民都有罪,需要救赎,需要拯救。
  他们对汉朝人和汉朝皇帝,比猎狗还忠诚。
  无论是收买还是笼络,都没有任何结果。
  合作?人家根本懒得与这些他们眼里“罪孽深重”还不知道“努力改造和赎罪”的愚昧无知的夷狄说话。
  除非有人愿意去听他们宣讲的东西。
  不然,人家鼻子都是朝天的,一脸的嫌弃……
  仿佛他们天生就比别人高贵……
  “什么玩意!”想到这里,哲本就气不打一处来。
  若论出生和血统,他哲本也不差啊!
  他祖上曾经跟随过冒顿大单于,他的母亲来自高贵的呼衍氏族。
  但在龙城的忠勇军和楼烦军的高层甚至士兵眼里,他就跟两条腿走路的牲畜没有区别。
  偶有人与他说话,话里话外,都透着深深的鄙夷和冷漠。
  仿佛与他说话,会玷污了自己的身份一般……
  哲本也曾经尝试过去主动听那些人宣讲的东西,以期找到合作的方向。
  但,只听了一回,他就再也不去了。
  这些人讲的什么东西嘛?
  匈奴人和引弓之民,生来有罪?需要努力改造和救赎自身,以清洗自己的罪孽。
  这些话,一开始,哲本也是觉得有道理的。
  因为事实证明了,确实如此。
  引弓之民与南方的冠带之民,相比,本就是劣势重重,过去还可以吹吹控弦四十万。
  现在,这控弦四十万,基本都倒在了汉朝骑兵的马蹄下。
  连孪鞮氏的贵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汉朝人比匈奴人优秀!
  但听到后面,哲本就感觉不对劲了。
  改造和救赎的方式,是通过学习汉朝文化和知识,为汉朝皇帝卖命。
  这倒没有什么。
  草原上自古有奶便是娘。
  只要有好处,甚至只要能维系往日的特权和地位,认个汉朝爸爸有何不可?
  然而,问题是,这些人要求草原各部也要实现跟汉朝一样的社会制度和法律。
  这也不行,那也不许。
  更严重的是,还要将牧民和牧奴编户齐民,建立郡县。
  这就是要挖他哲本和他的部族的根了。
  他哲本再傻,也是不肯做这样的事情的。
  打也打不过,合作也没办法合作,甚至连拍马屁找不到地方。
  留给哲本的路似乎只有一条了——逃!
  可是……
  往哪里逃呢?
  向北方?
  得了吧!
  去了幕北,孪鞮氏和四大氏族,恐怕会将他和他的部族,当成炮灰和奴隶使用。
  而且,这个季节再去横渡大漠,天知道会死多少人?
  再者说,幕北苦寒,还水草都很少,去哪里挨饿吗?
  向西?
  也不可能!
  河西的且渠且雕难,现在自身都难保,草原上不断有着传闻,汉朝人在磨刀霍霍,打算对河西下手。
  现在跑过去,将来汉朝军队还是会杀过来。
  向东?
  更是找死了!
  东边各部,现在混战不休,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疑问,浮现在所有龙城附近的部族首领心头。
  未来,对他们而言,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
  但在龙城内的汉军高层眼里,他们的未来,已经确定了!
  “天子已经诏命昌武侯执金吾郅公为护匈奴将军,全权处置幕南事宜!”楼烦军都尉灌何站在营帐之中,对着他的将官们说道:“本将刚刚接到郅公发来的文书……”他从怀里取出一份抄录好的公文,传递给诸将:“大家仔细看看……”
  “护匈奴将军都敬拜楼烦将军灌公足下:都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幕南已为汉土,安能不行汉制汉法?将军忠义之后,国家栋梁,请将军为天下先,闻书即刻行‘改邑归户’之制!顺德诸部,皆当就地解散,牧民百姓,皆以编户齐民,设立郡县,任命官吏……”一个校尉接过文书就开始朗读,他越读越大声,越读越兴奋。
  当他读完这公文,整个大帐之中的所有将官,全部站了起来,人人恭身向着灌何鞠躬拜道:“请君候行‘改邑归户’之制!”
  这改邑归户,虽然是新名词,但不需要去思考太多,就能知道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废黜愚昧落后的邑落制度,改用中国的郡县制,编户齐民,设立基层政权。
  这必然会引发战争!
  而战争,意味着军功!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大斧已经饥渴难耐了!


第1508章 商贾的力量
  九月已丑(初一),郅都来到了太原。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
  第一次,是马邑之战后,他受命来此主持战后的善后。
  第二次是高阙之战,他从太原出发,前往河阴。
  而这一次抵达太原,郅都看到了很多与过去不一样的东西。
  太原城变得更热闹了,市面上也更繁荣了。
  尤其是现在,太原城内外,都挤满了来收购粮食的商人。
  “这太原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收购粮食的商人?”郅都很好奇,于是就问了一句来迎接他的太原令张垣。
  “回禀君上,这些商人都是收了粮食,卖去龙城的……”张垣是郅都的旧部,曾经担任过棘门军校尉,河阴之战,他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和一个手掌,不得不退役。
  若在过去,像张垣这样在战场上负伤残疾的军官,基本上只能拿着国家的抚恤回家种田了。
  但如今,因为军方势力不断膨胀和军人地位不断提高的缘故,所以,他尽管受伤残疾被迫退役,但却可以出任官员。
  从棘门军校尉转任太原令,在秩比和地位上算是平调。
  但话语权却不一样了。
  太原令是太原郡的四号人物,仅在郡守、郡尉和郡丞之下。
  他还有着军方背景和靠山,谁也不敢小瞧他。
  故此,在太原令任上,他得以做很多事情。
  包括推动建设太原…萧关的轨道马车工程以及重新拓宽直道。
  “卖去龙城?”郅都听了,心里若有所思,他知道,最近几个月,天下的商贾,都组队前往龙城。
  坊间传闻,这些人都赚死了。
  甚至有人一夜暴富。
  但问题在于——这么多粮食,幕南各部,吃的了这么多吗?
  以他双眼所见,这太原城之中的商人,每天都会收购数万石的粮食,运往龙城。
  这还只是一个太原!
  在晋阳、狐奴、云中等城市,恐怕类似的情况,也都在上演吧?
  这样想着,郅都就问道:“今年太原丰收,据说亩产粟米达到了三石……”
  “是的,君上……”张垣依然如同当年在郅都麾下一般,毕恭毕敬地答道:“今年太原郡各地的粟米都是大丰收,亩产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