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没关系,未来只要能大到身毒,刘彻就不缺廉价的劳动力了。
  赵禹闻言,虽然不明白所谓惊喜是什么?但想来,应该与黄金或者铜有关了。
  但这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赵禹只能哭丧着脸,看着刘彻,一脸委屈的道:“陛下,三十万万,于少府而言,实在太多了……还请陛下削减些……”
  “少府能凑多少?”刘彻问道。
  “最多二十万万……”赵禹只能咬着牙齿答道。
  这还得看今年的盐铁利润和主爵都尉的收入!
  倘若没有预计的那么多,那少府上下就别过年了!
  刘彻闻言,踌躇片刻,没有钱可是没办法打仗的,在他预计里,三十万万那是最低要求,其中二十万万拿来打仗,剩下的用于抚恤和作为准备金。
  连这笔钱都凑不够的话,一旦战事有所不顺,恐怕就得加税了。
  这可不是刘彻希望看到的情况,因为加税一定会带来不满!
  特别是向农民加税的话,不仅仅要抽他这个皇帝的耳光,更将失信于天下。
  虽说皇帝向来无节草,但刘彻不希望自己的节草是碎在这个上面。
  所以,刘彻敲了敲手背,对赵禹道:“不若这样,卿回去召集茂陵赛马场诸官,商议一下,举办一个与河西相关的赛马比赛,每旬一次,放宽限制,许公乘以下之人也可投注,看看能弄到多少?”
  博彩业历来是敛财最快的途径,尤其是这个赛马延伸出来的赌马业,过去数年,每年都为少府创收无数。
  是少府旗下,最肥也最有油水的衙门。
  但仅靠这样,还是不够。
  刘彻想了想,接着道:“剩下的缺口,朕来想办法……”


第1591章 敲竹杠
  刘彻所谓的想办法,其实就是打秋风。
  打谁的秋风?
  当然是现在汉室最有钱的那些人的秋风!
  隔日,刘彻便给绣衣卫下令,让他们去将汉室最有钱的那十个大商贾请来长安“共商国事”。
  说起来,现在汉室的商贾们,都已经走上各自领域的巅峰。
  临邛程郑氏和卓氏以及南阳邴氏,是目前汉室冶铁采矿业的三巨头。
  他们是汉室的洛克菲勒。
  不仅仅有钱,更有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链和生态链。
  甚至,这三大家族,已经渐渐有种史前卡特尔的味道。
  它们已经具备了一些最初垄断组织的特征。
  他们互相划分了各自地盘,协议和组织起了一大批中小商人,尾随他们庞大的身躯前行。
  垄断就是力量,而财富则是权势。
  若无南阳郡高炉基地和少府的制衡,这三大家族便足以垄断汉室生铁和铁器价格的涨跌与供应。
  也正是因为有着南阳郡高炉冶铁基地的庞大产量和少府的储备制衡,所以,这三大家族只能当皇权的走狗。
  而在另一方面,运输业也出现了最初的垄断迹象。
  内河运输方面,齐国田氏家族、赵国的李氏家族相继兴起。
  他们雇佣成千上万的游侠,拥有数百上千的大小船舶,他们在内河之中横行无忌,时常上演各种黑吃黑的场面。
  要不是楼船衙门的舰队,会定时扫荡各地大泽和江河之中的盗匪,恐怕这些家伙早就将大河长江大泽都化作自己的地盘了。
  但内河运输,终究只是小打小闹。
  远不如海运利润大!
  一艘定期往返安东与齐鲁之间的楼船,一次往返,仅仅是客运费用,就足可盈利。
  其搭载的商品利润,更是达到数倍之多。
  尤其是安东的鲸油与珍珠、黄金等特产,利润十足,吸引着所有冒险家前往。
  然而,能够买的起可以在海洋之中航行的大型船舶的人,没有一个是善茬。
  一艘大型近海客货两用船舶,在江都造船厂的价格,是五百万起步,上不封顶。
  若是用福船改进而来的特大型船舶,没有一千万,想都别想。
  甚至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因为,这种大型船舶是可以捕鲸的。
  而目前,能获得捕鲸许可的人,只能是封君,甚至就连一般的列侯也未必可以得到捕鲸许可。
  是以,目前汉室的私人海运业,基本都被权贵垄断。
  那些超大型船舶,几乎都落在了贵戚之手。
  甚至,在刘氏之手。
  譬如,江都王刘阏、胶东王太子刘德,还有打着胶西王刘彘旗号,实则是刘彻的白手套的胶西王舰队。
  这些以王国为靠山组织起来的海运船队,每年的利润,都是数以万万计。
  比他们封国本身的税赋收入还要多!
  于是,齐鲁江都之国,热衷于海洋的人越来越多。
  海洋人才屡现不绝。
  许多年轻贵族,甚至爱上了航海冒险。
  进入海洋捕杀鲸鱼,甚至成为了不少年轻王子和贵族的爱好。
  就与之前,长安的贵族们爱猎杀虎豹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刘彻顺便下诏命令江都王刘阏、胶西王刘彘与胶东王刘贤及其太子刘德入朝。
  你们赚了这么多,怎么着也得拿点出来孝敬孝敬吧!
  同时,另外一纸诏书,飞向了南越王王都番禹。
  南越王赵胡将受命来朝。
  刘彻让赵胡来,也是要敲敲竹杠的。
  自南越臣服,汉越一体以来。
  汉越之间已经实现了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
  汉室商人和贵族与南越商人、士民、贵族之间的往来、交流,完全没有了阻碍。
  曾经汉与南越边境之间的关塞、隘口和水上阻碍,如今全部消除。
  自长沙国、合浦关乃至于武陵、梅岭一带,全线畅通无阻。
  汉的铁、盐、丝绸、技术与书籍,通过船舶和商旅,在陆上、内河与海上不断进入南越。
  而南越则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劳动力。
  交趾丛林里的野人都快被抓干净了。
  老赵家的捕奴队,据说都已经深入中南半岛去抓人了。
  没办法,财帛动人心啊!
  一个男奴就是八千钱起步,女奴一万钱,孩子都直四千钱。
  出去打一回秋风,就是几十万钱落袋。
  百越的贵族和赵氏的大臣们都快疯掉了。
  而汉家商人带去的技术与器械与书籍,也深深的吸引了南越各地的士大夫贵族人民。
  时至今日,汉与南越不敢说彻底融为一体。
  但至少在经济文化与金融上没有什么隔阂了。
  再加上有着共同利益,汉越贵族商贾之间臭味相投,狼狈为奸。
  就差没有斩鸡头,结义为异姓兄弟了。
  而赵胡和南越王室,则全身心的投入在捕鲸事业之中。
  从交趾和番禹港口出发的捕鲸船,在南海的广阔温暖水域之中,尽情的追猎着海洋巨兽。
  现在,南越的捕鲸量已经不比安东的捕鲸量差了。
  保守估计,赵胡手里的黄金和五铢钱,总价值已经不低于三十万万了。
  怎么着,南越也得贡献个几万万给中央政府意思意思吧?
  此外,师氏这个刘彻特意扶持起来的榜样和皇商象征,也得出点血。
  随随便便也得贡献个几千万吧?
  不然,养他何用呢?
  就满清养的扬州盐商和十三行,不也得时时刻刻给满清准备各种花销之用?
  仔细算了算,刘彻发现,自己貌似能从各方势力那里,敲来至少二十万万以上的各种资源。
  当然,前提条件是——他们都识相,能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
  不要犯傻。
  而在经历了种种血雨腥风后,还能犯傻的人,已经不存在了。
  师氏这个狗腿子,在得到了刘彻的暗示后,第一个就反应了过来。
  师旦几乎是立刻就将自己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家底主动送到了少府,说是:草民幸得陛下不弃,以为门下走牛马,区区薄财,敬献陛下,以为陛下添衣增采之用……
  刘彻闻之龙颜大悦,立刻赐师旦几杖,封为建信君,并且许诺,一旦汉室攻取河西,则为师氏在河西择一地为封国。
  师旦听了,顿时深以为这笔钱花的太值了!
  不仅仅给家族买了张护身符,还捞到了地位,甚至封国!
  果然还是吕不韦说得对!
  这个世界最有前途的生意,是投资国家!


第1592章 战前(一)
  汉室的磨刀霍霍之声,且渠且雕难自然听得清清楚楚。
  整个夏季,皋兰山的羌人都在疯狂向西、向南逃窜,有的甚至直接逃入了祁连山的群山深处。
  各部都在传说,汉朝人那边出现了一些疯狂嗜血而且作战残忍无比的仆从军。
  那些自称为“僰”“祚”的可怕野蛮人,甚至能够循着气味和踪迹,在群山深处,跋涉数百里,找到一个隐藏在山谷或者悬崖边的羌人部族。
  同时,汉朝人还在皋兰山前的平原上,修筑了许多座大型粮仓。
  数不清的马车,从远方将一车车满载的粮草送入这些粮仓之中。
  另一方面,汉朝人还在驱使着数以万计的被俘羌人,在草原和湿地之中,大量收割鲜草、晾晒,摆明了打算在皋兰山建城、扎根的计划。
  一旦让汉朝人完成建城计划。
  那么,汉朝人就能在皋兰山之中扎下一根钉子。
  牢牢的固定住整个皋兰山以东的广大区域。
  这让西匈奴,甚至是北匈奴,都浑身难受。
  因为,皋兰山其实也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
  这条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的狭长通道,是地球数亿年来地壳运动的杰作!
  青藏高原的隆起,将祁连山顶推起来,其平均海拔将近四千米。
  巍峨的祁连山脉屹立在这条通道的南方,并自然形成了这条东西连接黄土高原与塔里木盘地,南北与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相接。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印度洋的湿润空气无法通过,在西北地区形成大片戈壁与荒漠,但好在,还有来自太平洋的季风。
  在季风的吹拂下,这条走廊拥有了丰沛的山区降雨。
  丰富的降雨,使得这条走廊的群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