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盗贼数量越来越少,尤其是关中,大股几乎绝迹,备盗贼都尉的存在意义也就越来越小了。
  秩比更是从刘邦时的两千石降到了现在的一千石。
  从最初的独立衙门,到现在也成了内史衙门的一个下属司曹。
  但职权却没有并没有降低,依然有搜捕长安各里闾任意地点、宅院,盘查往来商旅,审讯犯人,甚至必要时可以调动五十人以下的军队进行协助搜捕和缉拿。
  只不过,这个官职是个体力活,抓的和管的也都是小毛贼小混混,想刷政绩也从刷起,甚至可能还吃力不讨好,反正,长安治安一不好,大臣不管别的,首先肯定先弹劾备盗贼都尉监管不力。
  因此,这导致这个官职空缺了两三年了。目前大部分权职都被内史衙门给吞噬了。这就更加没人愿意去干了……
  但对刘德来说,再没有比这个备盗贼都尉更让他动心的官职了。
  想想看,在后世的天朝,掌握了公安局和派出所,你能做什么?
  至于内史衙门那边,刘德不觉得晁错会跟他为了一个备盗贼都尉的职权起纷争。
  特别是如今晁错将要出任御史大夫了……
  “就让剧孟去当这个备盗贼都尉吧……”刘德心里盘算着。
  备盗贼都尉这个官职,对剧孟来说,倒是挺搭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暂时只有衙门能给剧孟提供足够多的位置来安顿他的那些兄弟与长安的小弟们。
  刘德继续看下去。
  然后,他就看到了刑曹令吏这个官职。
  它之所以出缺,是因为前任赵禹已经升为廷尉监了。
  刘德于是毫不犹豫的在其后写下了张汤的大名。
  再没有比刑曹令史更能锻炼人的官职了,以刘德所知,想做好刑曹的事情,不知要熟知刑律的所有条文,还要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力和判断力。
  因为,基本上所有关中的刑事案件,最后都会汇总到刑曹来处置。
  另外,地方贵族和两千石以上大臣、彻侯、外戚的违法乱纪之事,也由刑曹分类处置。
  可以说,再没有这个更能磨练一个法家大臣的地方了。
  然后就是汲黯了。
  但剩下的三个官职都不怎么适合汲黯。
  大行监丞……
  得了吧,就是大行,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在衙门里晒太阳……
  假如把汲黯扔到这个位置上,那就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上林令丞?
  算了吧……就上林苑那种地方,每天跟一大堆杂事琐事打交道,刘德很怀疑,以汲黯的性格,说不定会跟他前世一样,干脆就撂挑子,跑回老家读书去了……
  刘德可是记得很清楚,前世汲黯最讨厌的就是处理琐事和杂事。
  少府将作丞?
  官职是不错……
  但少府那个地方乌烟瘴气,各种各样的人物的利益在其中盘根错节。
  汲黯去了少府,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他被糖衣炮弹腐蚀掉了,堕落成了那些人的同伙。
  第二,他看不下去,跟那些人起冲突,然后被干掉……
  不管哪种可能,刘德都不愿意接受。
  作为上位者,刘德知道,因材任用,是最起码的一个原则。
  “只能先委屈汲黯了……”刘德放下笔,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汲黯看到其他两个同伴都升官了,他却还是原地踏步,会不会心里不爽?或者生出些什么别的心思?
  “但假如他要那么想的话,那他也就不值得我再扶持和期待了……”刘德心里想道:“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要你何用?”
  “嗯,就这么定了吧……”刘德合起帛书,交给身边的王道,吩咐着:“拿去呈递给父皇罢……”
  这时候,刘德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该不会这也是考验的一部分吧?知人善用的能力和抉择力……
  还真有这么个可能啊……
  “诺……”王道点点头,拿着刘德递来的帛书,走出门。
  刘德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就看到在院子里,义婼正带着陈阿娇在玩游戏。
  这两个小丫头最近已经混的很熟了。
  不得不承认,义婼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即使是陈阿娇这种让人头疼的娇娇小姐,她都能与之相处的很好。
  只是……
  刘德揉了揉头。
  “我该怎么向老爹交代义婼的事情呢?”临出长安前,老爹可是要求他不要在外面找女人的……
  “不管了,反正,他当年也没少干这种事情……”刘德觉得他老爹应该知道义婼的存在了……毕竟他身边那么多人,肯定有老爹埋的眼线……


第242章 仓公的重要性
  两日后,天子在吴山率领文武百官诸侯大臣,共祭泰一神。
  刘德挖出来的那个大鼎,被少府的工匠们重新在鼎腹之上铭刻下了一个“汉”字。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装饰着鲜花,抬到了泰一神像之前。
  刘德跟在老爹身后,一同共祀。
  与之前刘德祭祀泰一神,还要偷偷摸摸的玩弄手段,悄悄的制造祥瑞相比。
  这一次天子亲祀,就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制造祥瑞。
  负责祭祀准备工作的太仆袁盎与宗正,是将之视为一个政治任务来安排的。
  不然的话,儿子祭祀的时候有祥瑞,轮到老子祭祀的时候却没有。
  那还不把天子的脸打肿了?
  白痴都会知道那会发生什么样的政治灾难啊!
  于是,天子刚一领着群臣进入泰一殿,泰一神像就马上隐隐有光,然后,天子祭拜之后,顿时就有异香从神像上飘来……
  反正,这些把戏和戏法,庙祝玩的很溜。
  假如不知情的话,肯定能蒙不少人。
  在这些被蒙的人里,赵王刘遂算是一个被彻底的忽悠了进去的家伙。
  刘德从他的表情里就看出来了。
  最后,天子率领群臣,抬着“汉鼎”一路招摇过市的下山,绕大阳县县城一圈,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这么一忙,直到日落之时,刘德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自己的房中,然后立刻叫来义婼给自己按摩。
  “殿下……”刘德正躺在榻上享受着义婼小手的按摩时,王道过来禀报消息道:“淮南王刘安与丞相张释之,已到河西渡口了……”
  “哦……”刘德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刘安这一次,可谓是在劫难逃了。
  晁错磨刀霍霍,赵禹摩拳擦掌,无数想要借这个机会立功的大小官员跃跃欲试。
  至于主张缓和甚至是轻判刘安的袁盎一派,在天子开口将刘安的行为定为:背主之后,立刻烟消云散,统统闭嘴了。
  这就是汉室天子的威权。
  至于张释之,既然老爹叫他来了河东,十之八九,大概会一笑泯恩仇,可能还有给个闲散的长安官职,譬如大行之类的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一点权力都没有的官职养老。
  所以,这些事情跟刘德关系不大。
  “殿下,仓公已经到了……”王道却又禀报道:“您是否现在就接见?”
  刘德唰的一下,就从塌上坐了起来,立刻对义婼吩咐道:“为我更衣,穿正装!”
  再对王道纷纷:“立刻整理出一间雅致的房间给仓公住宿……再一个,仓公随行的弟子也要安排妥当,不可失了礼数!”
  “然后,你去请仓公来此与我会面……不……我亲自出去接!”
  “诺!”王道点点头,领命而去。
  刘德在义婼的服侍下,穿戴好全套的冕服,系上绶带。
  “殿下……仓公是何人?”义婼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石穰先生的恩师!”刘德笑了笑解释道:“天下名医,扁鹊再传弟子!”
  跟后世的那帮自称某某传人的骗子们不同。
  仓公淳于意所受的扁鹊传承是有着明确的谱系和文书记录的,自扁鹊开始,其弟子谱系清楚明白,能够准确的向上追溯。
  仅次一点,就足以让刘德敬重。
  更何况,仓公这一脉还关系着刘德能不能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系统的对中医的传承与研究的机制,至关重要。
  当今之世,知识也好,医疗也罢,基本都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作为少数人的享受而存在的。
  譬如说读书吧,天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根本不识字,纯文盲。
  真正算知识分子的群体,在这百分之十的识字人群中,最多也只占比百分之一。
  至于医生,那就更夸张了。
  能请医生看病的人群,基本只有贵族勋臣和大地主大商人。
  其他人一旦得病,就只能硬撑,运气好的话,可能能弄到点草药就不错了,当然也可以找巫婆什么的祷告,跳大神,至于有没有效果……就只有天知道了……
  譬如仓公淳于意,他看病诊治的人,基本都是一千石以上的官员或者公乘以上爵位的贵族。
  至于老百姓,估计连请他上门诊治的出诊费都出不起……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本身首先得是个知识分子,不然,根本看不懂黄帝内经和素问,就更别说理解复杂的辩证体系了。
  于是,医生这个职业成了当今天下最稀缺的职业。
  一般,在此时,稍微懂些医术的人,都能在地方上广收尊重。
  若是医术高超,那立刻就能成为地方郡守与藩王的座上宾。
  于是,医生就成了贵族富人的专用品。
  而仓公,是可以改变这个局面的关键之人。
  刘德从摆放在房中的一个书架上取下一本他很早以前就放在哪里,用着后世的简体字写成的小册子,将之打开来看了看。
  纸上面写着两个名字:桂枝汤、麻黄汤。
  这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伤寒杂病论》中两道名方。
  桂枝、麻黄,就是现代西医传人中国前,古人最有效的感冒冲剂。堪称中医史上的变革之制。
  在张仲景之前,对伤寒感冒,基本上,在医学上是无解的。
  所以才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说的:其死者三有其二,伤寒十居其七的感慨。
  穿越之前,刘德曾读到过这篇伟大的巨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