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糟糕的是,在实际上汉室建立以来,从来没有人在庶子这个官职上有所突破。
  简单的来说,就是十个庶子九个废,还有一个被罢官。甚至,就连地位底下的洗马和谒者都可能比庶子有前途。
  大致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父偃闻言,确实有些失望。
  但他表面上还是深深一拜,道:“愿为殿下效死!”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他,没有说话。
  实际上,庶子这个职位看似打酱油,实则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个救火队员,那边出了问题都可以随时派去增援。
  刘彻觉得,庶子的潜力大有可挖。
  同时,这也是他对主父偃的一个试探。
  看看主父偃是否跟前世有所不同。
  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给你官当是看得起你,你要想唧唧歪歪、挑三拣四,那就等着坐冷板凳吧!
  况且最重要的是,太子九缭,够分量的重要的职位,肯定要留两个给老爹任命,不然,丢给老爹两个鸡肋,刘彻觉得自己的皇帝老爹就算当面不说什么,以后也会有想法!
  看着主父偃一脸落寞的回到自己的位置,刘彻看着他的表情,依然沉默着。
  “看样子这主父偃跟前世差不多嘛……”刘彻心里琢磨着:“就看他以后能不能端正态度了……”
  若观察几天,主父偃还要纠结,那刘彻就只好放弃他了。
  反正,这天下什么人都可能缺,但想当官的有能力的人永远都不缺!
  刘彻看向其他人,想了想,道:“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闻言微微一愣,自从到了刘彻身边以来,他每天就是写诗作赋,寄情于山水,小日子过的优哉游哉的,从来没想过,这升官会有他的份。
  此时的司马相如,怀着的心思,更多的是,只要保住目前的地位,能让他每天快快乐乐的写诗作赋就很好了。
  尽管如此,谁不想当官,谁不想向上爬呢?
  司马相如也是如此。
  他连忙出列,五体投地,匍匐着道:“臣……臣……相……相如……”
  “好了……孤知卿,卿知孤,不要多说了,孤命卿为太子中盾,卿可愿意?”刘彻笑着道。
  这又是一个酱油官职,没什么权力。
  同时还是太子仆的辅佐之一,当太子仆有事时,代替太子仆入宫问安天子。
  刘彻任命司马相如为太子中盾的意思很简单。
  天朝太祖有郭诗人。
  他岂能没有一个文人来宣传和美化?
  司马相如正好合适。
  自然的,如同天朝太祖之于郭先生一般,当然要高高供起来,当成一个吉祥物给别人看。
  尤其重要的是,刘彻登基之后有大任务要交给司马相如!
  那就是打通西南方向的通道,将汉文明朝着贵滇传播,这事情,司马相如在前世就已经证明了,他是可以胜任的。
  西南的国土,刘彻觉得,他有必要在登基后就开始经营,徐徐图之,最终将那块国土纳入版图,若有可能,能打通一条通向缅甸的道路,汉室就多了一条可以殖民印度的通道了。
  不过,此事也只能YY。
  缅甸那地方目测现在应该还是食人族和雨林的天下,有没有路都不知道呢!
  基本上,想要打通从西南通往印度的道路,刘彻觉得,起码也要一百年甚至两百年,才有可能!
  不过云南和贵州,却可以通过羁绊和怀柔的手段,进行初步渗透和控制。
  基于以上原因,司马相如的入选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但对其他人来说,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司马相如,大家都认识。
  就是一个口吃的文人而已,有些才情,但能力嘛,却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
  对于这样一个人入选,很多人心里是不服的。
  但刘彻很快就让这些人安下心来了。
  只听刘彻道:“孤所命之辅臣,其所辖之丞、佐等属官,卿等皆自选之!”
  这话一出,剩下的人顿时也就顾不得纠结为什么我没有被入选的问题了。
  这些人的眼睛纷纷盯上了张汤、剧孟和汲黯。
  太子家令、率更令和门大夫,这三个巨头名下各有一或者两个丞官,因为是千石高配,所以其属官也是高配,享受六百石待遇!
  并不比其他六个职位差到哪里去。
  同时这些人也明白了,刘彻的意思,这是赤裸裸的教唆他们各自抱团啊!
  当下,张汤立刻就出列拜道:“家上,臣举荐宁成为臣之率更令丞,请家上许之!”
  刘彻闻言,笑了笑道:“孤已经说过,卿等自择之,然后报给孤,孤用印即是!”
  “诺!”张汤闻言,嘴角弯成了一条弧线。
  这么好建立起班底和派系的机会,他岂会不利用?
  只是有个疑惑,张汤不太明白,为何太子会鼓励他们各自抱团?
  想了想,张汤还是不明白自古以来上位者不是最忌讳内部有派系的吗?
  他却岂能猜到刘彻的心思!
  天朝太祖曾经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真乃至理名言!
  派系是不可避免绝对会存在的!
  怎么都不可能被消灭掉的!
  与其掩耳盗铃装作不知道,还不如一开始就挑明了,将之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也免得被人忽悠。
  至于怎么预防无下限和无底线的党争与内耗,刘彻觉得,他可以慢慢摸索。
  反正,现在他还不是皇帝,只是太子,在这太子宫的一亩三分地上,他能承受得起失败!


第259章 八方英才汇聚(一)
  翌日,淫雨霏霏,整个长安城被笼罩在雨雾之中。
  刘彻刚刚起来,吃了点早餐。
  王道就来禀报:“殿下,少府令岑迈领舍人二十员前来觐见……”
  说着王道就将一卷竹简呈递给刘彻,道:“这是舍人们的名单和履历,请殿下过目,岑明府说,殿下倘若不满意舍人人选,可以更换!”
  “嗯!”刘彻点点头,接过那卷竹简。
  在汉室,为了保证太子一上位,就拥有一个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辅佐,通常,会从天下郡县调拨两百石到四百石的年轻英才,以为太子羽翼储备,常年培养在天下郡县的衙门中。
  等待时机成熟,再调入少府,担任各司曹令丞,仔细观察,最后,挑选出二十人,作为太子舍人。
  最关键的是,汉室朝廷将太子舍人的挑选和培养是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在执行的。
  汉律中明文规定了,假如新君即位,太子位暂时空缺,那么太子宫其他属官都会裁撤,唯独会保留舍人。
  这个政策,在刘彻的理解中,大概相当于后世天朝的中组部后备干部力量培养制度,在汉室,舍人大抵相当于后世天朝的中管干部,直接受到少府衙门的管辖。
  那么,什么人才有资格成为舍人备选呢?
  根据后世《后汉书·徐防传》的注解:太子舍人,西京时常以岁课列乙者二十人为之,中兴之后贻无此制。
  而《通典》则说:舍人,秦官也,汉因之,比郎中,选良家子孙。
  因而,想成为舍人备选,两个途径。
  一者,寒门子弟,通过每年的考绩,评为上等的乙科,可以入选。
  二者,你家里家声不错,本人也素有文名,获得地方官甚至朝臣的举荐。
  而最终想要成为舍人,还需要在少府,历经种种考验,最后由少府令、丞、监三巨头共同挑选,呈交天子御览,最后由太子点头,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光荣的舍人,加入储君的大家庭。
  而太子舍人,算是除了太子三卿九臣外最有前途和未来的人了。
  每一位太子,最终即位后,其舍人中杀出九卿,甚至三公者比比皆是。
  譬如晁错最初就是从太子舍人位置上一路逆袭,杀出来的猛人。
  刘彻身边的郑当时,在前世也是从太子舍人位置上起家的。
  毫不夸张的说,太子舍人,就是从天下英才之中千挑万选而出来的菁英。
  每一个的才能,至少都能做好一地县令,中上者能到达郡守、郡尉,最有出息的,拜为九卿,位列三公!
  而如今,呈递在刘彻面前的,毫无疑问是每一个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英才,淘汰掉无数竞争者后的胜利者。
  当然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能力和手腕,历届舍人,起码有一半是靠拉关系走后门,才进入舍人名单中的。
  刘彻就记得,前世之时,公孙贺就是靠着开后门,贿赂了当时的宫廷宦官和少府的令丞才混进了小猪的太子宫。
  不过,换一句话说,能打通少府衙门的关系,更封住宫廷宦官的嘴的人,这样的人,家世那里小得了?起码也是郡守一级的大员子孙!
  刘彻翻开竹简,第一行第一位之上,写着一个名字。
  刘彻的瞳孔瞬间放大,嘴里念出了他的名字:“商容!”
  久远的记忆,从刘彻脑海中重新唤醒。
  是的,刘彻对商容很熟悉。
  前世,刘荣废黩后,随刘荣一同前往临江国的三臣之一,刘荣自杀,商容死难。
  简单的来说,此人是绝对的忠臣,一旦效忠,至死不渝,即使君主是刘荣那样的二货。
  这也就罢了!
  刘彻与商容前世打过几次交道,知道此人,虽然出身贫寒,也不是什么名师高徒,但是,此人善于规划,前世之时,为刘荣打理太子宫的杂务,凡事都井井有条。
  就连刘彻的老爹也都夸过他:容虽位卑,其才如络。可用为封疆!
  只是此人却是一个榆木脑袋,刘荣前脚自杀,他为刘荣下葬后,就自裁于刘荣陵前。
  让人扼腕叹息。
  看着商容的名字,刘彻感慨了一声,前世之时,刘荣的太子宫中可谓是英才济济,有大智慧大能力大眼光的不在少数。
  商容只是其中一个。
  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所谓大浪淘沙,泥沙俱下。
  这些人在前世随着刘荣的倒台,或死或放或一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