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郎将!”刘彻转头看向郅都,道:“让武库的士兵回营吧,解除武库的戒严令!”
  现在,皇帝老爹既然没什么大问题,武库的戒严,就不再需要了。
  这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告诉别人,皇帝确实无恙的姿态。
  不然,百姓看到武库戒严,肯定会联想翩翩,这时候,解除戒严令,将士兵调回军营,那百姓就会以为是照常的轮换或者调动,毕竟,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
  “诺!”郅都领命而去。
  刘彻看向诸臣,道:“卿等随孤一同去宣室殿,准备逐除大礼罢!”
  “诺!”众臣也纷纷恭身拜道。


第346章 丞相的人选
  在群臣的簇拥下,刘彻来到宣室殿。
  首先由御史大夫晁错宣读了天子交给刘彻的诏书,大意就是朕偶感风寒,身体略有不适,因此,今日逐除仪式由太子代表主持。
  官员们在经过起初的惊诧后,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说法,纷纷跪下来拜道:“臣等谨奉诏!”
  然后,又非常熟练的对刘彻跪下来,拜道:“恭请家上!”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就像演练过无数次一样。
  事实上,确实是演练过无数次了。
  先帝最后两年的日子,实际上,大部分的非重要朝会与礼仪的主持工作,已经由当时的太子现在的天子接手主持。
  众臣之中,只有丞相张欧满腹苦涩。
  虽然站在群臣之首,但张欧却感觉如坐针毡。
  原因嘛……
  自然是……
  宣读天子诏书的人,居然是晁错……
  虽然说,御史大夫作为亚相,确实有宣读天子诏命的资格。
  但那通常都是特殊情况或者丞相出缺。
  现在,他这个丞相还好端端的站在这里,可向群臣宣读天子诏命的人,却变成了御史大夫。
  这毫无疑问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通常,在汉室,这样的特殊情况,几乎都代表着一个相同的意思——皇帝对丞相已经不满了。
  这个时候,一般的丞相,都会主动请辞,免得碍了皇帝的眼,还伤了自己的自尊。
  譬如,先帝时,北平侯张苍,就差不多是这样辞官的。
  但张欧认真的想了想以后,却终究没法下定决心辞官。
  这一来,张欧脸皮比前任的丞相们都厚了一点。
  二来,张欧觉得,这大概是太子的意思,而非天子的意思。
  毕竟,谁都清楚,晁错的脑袋,谁保下来的!
  再者,丞相食禄一万石,金印紫绶,旁的不说,就是这待遇与地位,就比一般的诸侯王还要高了。
  是以,但凡只要能继续坐在丞相的位子上,张欧就会继续赖着不走。
  这样的心态,其实早在他当廷尉时,就流露无疑了。
  当时,有人曾认为,张廷尉是汉室有史以来,最没有作为的廷尉。
  部下呈报上来的案件,他但凡只要能推脱的,就肯定推脱掉了。
  然假如一定得由他自己来处理的,他都会千方百计的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拖延,实在拖不下去,才流着眼泪,在文书上签字用印。
  这固然是其为自己树立牌坊,但未尝不是反应出了,他缺乏担当,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性格?
  说句老实话,张欧也是命好。
  当廷尉时,前任是一代名臣张释之,整个廷尉衙门的官员素质处于一个历史高峰。
  等他当上丞相了,丞相府的属官和司曹,都是张苍、申屠嘉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培养出来的能臣。
  在这样的情况下,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换其他人,大概也能胜任。
  刘彻自然也清楚这些情况。
  他记得非常清楚,前世申屠嘉后的丞相无论陶青也好,刘舍也罢,都是些唯唯诺诺的家伙,除了当了几年牵线木偶,啥成绩也没做出来。
  但汉室的行政体系,依旧运转正常,国家欣欣向荣。
  这都是基层官员能干,所以,丞相是谁,并没有什么干系。
  发展到小猪朝时,更玩出了外朝与中朝的花样,丞相彻底成了泥塑菩萨,被排除在了权力中枢之外。
  然而,现在,没有经过小猪的改制,丞相的权柄依然大的吓死人。
  旁的不说,丞相可以决定许多皇帝懒得去管的琐事,也能任免官员。
  譬如北平侯张苍当年去职后,被人踢爆,他提拔和举荐的许多官员,都属于问题官员,中饱私囊、吃里扒外的一大堆。
  正是这事情,给了张苍致命一击,使其政治影响力迅速消退。
  甚至连长安都没脸留,只能回北平待着。
  因此,刘彻在心中已经决心换相了。
  故意让晁错来宣读诏书是第一步,是给其他人看的步骤。
  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大家——丞相出问题了,皇室已经不信任丞相了,有志于冲击丞相大位的彻侯们可以出手了!
  这个信号释放出来,刘彻用屁股都能猜到,那些野心勃勃,想过一把丞相瘾的彻侯公卿们肯定会激动起来。
  甭管,他们能不能最终当上丞相。
  最起码,这种露面和在天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很难得!
  要知道,在汉室,丞相的产生,是由两种方式决定的。
  第一是皇帝自己选择,但,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因为刘家是出了名的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一般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二,则是大臣们推举了。
  譬如前丞相申屠嘉,现在的张欧,都是属于这一模式下产生的典范,当然,实际情况,与天子自己选择差不多。
  天子不表态,下面的大臣哪敢真的大大咧咧的举荐出一位不和天子意的丞相人选?
  那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
  是以,在这一模式下,想要当丞相,首先,得是彻侯,其次,还得让皇帝知道和认可。
  汉家彻侯两三百号,皇帝也不是超人,哪能每一个都记得?
  所以,这适当的露脸,刷存在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不然,为何前不久,北平侯张苍都还要特意派自己的世子,跑来长安啊?
  献书这种事情,派个孙辈或者年富力强的幼子什么的不就可以了吗?
  归根结底,这也属于一种刷存在感,免得被皇帝忘记,遗忘的方式。
  所以,汉室历史上,每次拉丞相下马或者推举丞相,彻侯公卿大臣们,几乎全民参与,像过节一样,那阵势,几乎让不明白的人以为,刘家实行的是希腊的贵族长老明珠制呢!
  但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一帮子凑热闹不怕事大的贵族在刷存在感,免得被皇帝忘记了而已。
  当然,其中也有真正想冲击丞相大位的存在。
  是以,每次,当有丞相面临皇室的信任危机时,各种牛鬼蛇神都会跳出来。
  只是……
  刘彻很清楚,这次要是真的换相成功。
  那实际上,丞相的候选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他老爹的好狗腿,忠实的走狗,桃候刘舍。
  刘舍上一次没捞着丞相,这一次,再不让他过一过丞相的瘾,那皇帝老爹估计自己都会不好意思了。
  第二个嘛,则是太尉周亚夫。
  周亚夫此番平定吴楚叛乱,有大功,按照制度,是完全可以拜相的。
  具体会是谁胜出。
  刘彻这时候也没有把握。
  但刘彻自己是倾向周亚夫的。
  毕竟,现在这局面,比较诡异,周亚夫为相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这样想着,刘彻在太常寺官员们的引领下,登上原本皇帝老爹才能登临的龙座,然后,坐在龙座之下的台阶旁。
  逐除仪式开始了!


第347章 监国太子
  逐除大典,其实白天的戏份并不多。
  刘彻要当的,其实也就是个泥塑的菩萨。
  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保持微笑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自有大臣们去处理。
  汉室建国虽然不过五十几年,但是,整个政治体系,却是继承自秦国的,经历过春秋战国锤炼的成熟体系。
  因此,对刘彻来说,主要挑战,是晚上的逐除仪式。
  届时,所有在长安的彻侯外戚以及诸侯王子弟,都会来到宣室殿前,参加逐除仪式。
  逐除日晚上的仪式,在汉代,又被称为大傩。
  诗经有云: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论语中也说——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这些前代贤圣的记载都表明,大傩仪式,是严肃的政治活动。
  在君权天授的时代背景下,刘彻以太子身份主持,必须兼顾威仪和孝道,而且还得做出一定的姿态,来笼络人心。
  这其中的度,是比较难把握的。
  辛亏,有晁错在身边提点和安排,刘彻这才知道该去怎么做。
  毕竟,晁错曾经当了十五年的太子家令,对这样的事情,熟悉无比。
  终于,夜幕徐徐降临。
  大傩仪式,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宣室殿中首先响起了声势浩大的鼓声,随之,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锣鼓的合奏之中。
  这是大傩的传统,根据神话传说,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魑魅魍魉是最怕鼓声的。
  所以,自春秋以来,每年大傩,都是伴随着鼓声进行的。
  同时响起来的还有,数百位童子的齐声唱和。
  “甲作食凶,巯胃食虎,雄伯食魅……”童子们稚嫩的声音,伴随着鼓点,一声声的传出。
  上百位头戴各种鬼神面具的巫师,也跳出来,持着各种各样的道具,在殿中,跳起了舞蹈。
  这些巫师嘴里面念念有词,因为语速比较快,一般第一次听,是有些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的。
  但只要仔细一听,但凡挺清楚的,估计都会在心里笑。
  原因很简单,这些巫师念的不是咒语或者经文,而是很朴素的恐吓语言。
  恐吓的对象,自然是那十一种被人们讨厌的魑魅魍魉,疫疠之鬼。
  譬如,当童子们唱到“巯胃食虎”时,扮作巯胃的巫师们就会格外的激动,跳着大喊,其语言也很通俗,大抵是些“快跑吧,再不跑,我就要抓住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